
ICS25.120.10 J62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898.2-2020
多向模锻液压机 第2部分:技术条件
Multi-way die forging hydraulic press--Part 2: Specifications
2021-01-01实施
2020-04-1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3898.2—2020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技术要求. 3.1一般要求, 3.2 型式与基本参数.. 3.3 性能、结构与功能. 3.4 安全 3.5 噪声 3.6 精度 3.7 随机附件、工具和技术文件 3.8 标牌与标志 3.9 铸件、锻件、焊接件 3.10 机械加工 3.11 装配. 3.12 电气设备 3.13 液压、气动、润滑和冷却系统 3.14 配管
I
3.15 外观.. 4试验方法. 4.1 般要求 4.2 型式与基本参数检验 4.3 性能、结构与功能检验 4.4 安全检验 4.5 噪声检验... 4.6 精度检验 4.7 附件和工具检验。 4.8 机械加工检验. 4.9 装配和配管检验. 4.10 电气设备检验, 4.11 液压、气动、润滑和冷却系统检验 4.12 外观检验 4.13 空运转试验 4.14 负荷试验. 4.15 超负荷试验 5检验规则.. 5.1 检验分类, 5.2 出厂检验
1
JB/T13898.2—2020
5.3型式检验 6包装、运输和贮存 6.1包装. 6.2运输.. 6.3存.. 7保证.. 7.1 制造厂 7.2 用户,
d
9 9
9 9
II
JB/T13898.2-2020
前言
JB/T13898《多向模锻液压机》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型式与基本参数;第2部分:技术条件:第3部分:精度。 本部分为JB/T13898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压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0)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合肥合锻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佛山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深圳国技仪器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崖华青、李贵闪、方昆、王玉山、王月明、翟华、卓云、李波。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III
JB/T13898.22020
多向模锻液压机第2部分:技术条件
1范圈
JB/T13898的本部分规定了多向模锻液压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证。
本部分适用于多向模锻液压机(以下简称液压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700 碳素结构钢 GB/T1591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1804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3766 液压传动系统及其元件的通用规则和安全要求 GB/T5226.1 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6576 机床润滑系统 GB/T7932 气动对系统及其元件的一般规则和安全要求 GB/T7935 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 GB/T 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 GB/T13306 标牌 GB17120 锻压机械 安全技术条件 GB/T23281 锻压机械噪声声压级测量方法 GB/T23282 锻压机械噪声声功率级测量方法 GB/T26484 液压机噪声限值 GB28241 液压机安全技术要求 JB/T1829 锻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JB/T3818 液压机技术条件 JB/T 5775 锻压机械灰铸铁件 技术条件 JB/T8356 机床包装技术条件 JB/T8609 锻压机械焊接件技术条件 JB/T9954 镀压机械液压系统清洁度 JB/T13898.1-—2020 多向模锻液压机第1部分:型式与基本参数 JB/T13898.3—2020 多向模锻液压机 第3部分:精度
3技术要求
3.1一般要求
3.1.1液压机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应符合本部分的要求,并应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方能投入生产。
1
JB/T13898.2-2020
3.1.2液压机的产品造型和布局要考虑工艺美学和人机工程学的要求,各部件及装置应布局合理、高度适中,便于操作者观察加工区域。 3.1.3液压机应便于使用、维修、装配、拆卸和运输。 3.1.4液压机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环境温度:5℃~40℃,对于非常热的环境(如热带气候地区、钢厂)及寒冷环境:用户须提
出额外要求。 -相对湿度:当最高温度为40℃时,相对湿度不超过50%,液压机应能正常工作。温度低则允
许高的相对湿度,如20℃时为90% 一海拔:液压机应能在海拔1000m以下正常工作。
3.2型式与基本参数
液压机的型式与基本参数应符合JB/T13898.1一2020的规定,合同另有约定的应符合合同要求。 3.3性能、结构与功能 3.3.1液压机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在最大载荷工况条件下试验,液压机工作应正常。 3.3.2液压机应具有保压功能,保压时间应可调。 3.3.3液压机具有整形、成形、精密锻造等功能。 3.3.4液压机数控系统可控制滑块压力、侧缸红力、顶出力、滑块行程、侧缸行程、顶出缸行程等。滑块、侧缸、顶出缸的压力及行程可根据工艺要求分别进行调整。 3.3.5液压机的滑动摩擦副应采取耐磨措施,并有合理的硬度差。 3.3.6液压机的运行应平稳、可靠,液压执行件在规定的行程和速度范围内不应有振动、爬行和阻滞现象,换向不应有影响正常工作的冲击现象。 3.3.7 当出现系统压力超载、油温超限、油位低于下限时液压机应自动停机并报警。 3.3.8 液压机可根据需求配置上下料装置的机械、液压、电气等接口。 3.3.9 液压机与其配套的自动上料、加热等辅助装置连接动作应协调、可靠。 3.3.10 侧缸动作可参与液压机的联动,也可单独控制。 3.4安全
液压机的安全与防护应符合GB28241和GB17120的规定。 3.5噪声
液压机的嗪声应符合GB/T26484的规定。 3.6精度
液压机的精度应符合JB/T13898.3-~2020的规定。
3.7随机附件、工具和技术文件 3.7.1液压机出厂应保证成套性,并备有设备正常使用的附件,以及所需的专用工具,特殊附件的供应由供需双方商定。 3.7.2制造厂应保证用于液压机的外购件(包括液压、电气、气动、冷却)质量,并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出广时外购件应与液压机同时进行空运转试验。 3.7.3随机技术文件应包括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明书、装箱单和产品安装、维护用附图及易损件图样。使用说明书应符合GB/T9969的规定,其内容应包括安装、运输、存、使用、维修和安全卫生等要求。 2
JB/T13898.2—2020
3.7.4随机提供的液压机备件或易损件应具有互换性。备件、特殊附件不包括在内,用户可与制造厂协商,备件可随机供应,或单独供货,供货内容按订货合同执行。 3.8标牌与标志 3.8.1 液压机应有铭牌、润滑和安全等各种标牌或标志。标牌应符合GB/T13306的规定。 3.8.2 标牌应端正地固定在液压机的明显部位,并保证清晰。 3.8.3液压机铭牌上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制造厂名称和地址;一产品型号和基本参数;一出厂年份和编号。
3.9铸件、锻件、焊接件 3.9.1 用于制造液压机的重要零件的铸件、锻件应有合格证。 3.9.2液压机的灰铸铁件应符合JB/T5775的规定,铸钢件、有色金属铸件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重要铸件应采用热处理或其他降低应力的方法消除内应力。 3.9.3锻件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重要锻件应进行无损检测,并进行热处理。 3.9.4焊接结构件和管道焊接应符合JB/T8609的规定。主要焊接结构件材质应符合GB/T700、GB/T 1591的规定,不低于Q235钢。重要的焊接金属构件应采用热处理或其他降低应力的方法消除内应力。 3.10机械加工 3.10.1 液压机上各种加工零件材料的牌号和力学性能应满足液压机功能的要求。 3.10.2主要件加工要求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3.10.3已加工表面不应有毛刺、斑痕和其他机械损伤,不应有降低液压机使用质量的缺陷。除特殊规定外,均应将锐边倒钝。 3.10.4导轨面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应保证达到液压机的精度要求和技术要求。 3.10.5导轨工作面接触应均匀,其接触面积累计值在导轨的全长上不应小于80%,在导轨宽度上不应小于70%。 3.10.6图样上未注明公差要求的切削加工尺寸,应符合GB/T1804中m级的要求。未注明精度等级的普通螺纹应按外螺纹8h级精度和内螺纹7H级精度制造。 3.11装配 3.11.1液压机装配应按技术文件进行,不应因装配损坏零件及其表面和密封圈的唇口等,装配后各机构动作应灵敏、准确、可靠。 3.11.2装配后的螺栓、螺钉头部和螺母的端面应与被紧固的零件平面均匀接触,不应倾斜和留有间隙。 装配在同一部位的螺钉,其长度应一致。紧固的螺钉、螺栓和螺母不应有松动现象,影响精度的螺钉紧固力应一致。 3.11.3密封件不应有损伤现象,装配前密封件和密封面应涂上润滑脂。其装配方向应使介质工作压力将其唇部紧压。装配重叠的密封圈时,各圈要相互压紧,开口方向应置于压力大的一侧。 3.11.4带支承环密封结构的液压缸,其支承环应松紧适度和锁紧可靠。以自重快速下滑的运动部件(包括活塞、活动横梁或运动部件等),在快速下滑时不应有阻滞现象。 3.11.5移动、转动部件装配后,运动应平稳、灵活、轻便,无阻滞现象。滚动导轨面与所有滚动体应均匀接触,运动应轻便、灵活,无阻滞现象。 3.11.6重要的结合面,紧固后应紧密贴合,其间隙不大于表1的规定,允许塞尺塞入深度不应超过接触面宽的1/4,接触面间可塞入塞尺部位累计长度不应超过周长的1/10,重要的结合面为:
3
JB/T13898.2—2020
一立柱台肩与工作台面的固定结合面;一立柱调节螺母、锁紧螺母与上横梁和工作台的固定结合面;
一液压缸锁紧螺母与上横梁或机身梁的固定结合面;
-
一活(柱)塞台肩与运动部件的固定结合面;一机身与导轨和运动部件与镶条的固定结合面等;一组合式框架机身的横架与支柱的固定结合面;一工作台板与工作台的固定结合面等;一工作台与下横梁的固定结合面。
表1
接触间隙 mm ≤0.04 ≤0.06 ≤0.1
液压机公称力
kN ≤6 000
>6000~20000
≥20 000
3.11.7每台液压机原则上在制造厂进行总装配,若制造厂与用户协商并经用户允许,制造厂可在用户处总装并按双方协议或合同执行。 3.12电气设备 3.12.1液压机的电气设备应符合GB/T5226.1的规定。 3.12.2 当采用可编程控制器或微机控制时,其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3.13 3液压、气动、润滑和冷却系统 3.13.1液压机的液压系统应符合GB/T3766和JB/T3818的要求。 3.13.2外购和自制的液压元件应符合GB/T7935的规定。 3.13.3 液压机铸造液压缸、锻接液压缸原则上规定粗加工后应做耐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 1.25倍,保压时间不少于10min,其不应渗漏,无永久变形。整体锻造缸、锻接结构液压缸若有焊接无损检测等工艺保证,可不做耐压试验。 3.13.4液压机在工作时液压系统的油温(液压泵入口处)不应超过60℃。 3.13.5液压系统中应设置滤油装置。 3.13.6 油箱应做煤油渗漏试验;开式油箱应设空气滤清器。 3.13.7液压、润滑、冷却系统的管路通道和油箱的内表面,在装配前应进行除锈去污处理。 3.13.8 全部管路、管接头、法兰及其他固定与活动连接的密封处,均应连接可靠,密封良好,不应有油液外渗漏现象。 3.13.9液压系统的清洁度应符合JB/T9954的规定。 3.13.10液压机的气动系统应符合GB/T7932的规定,排除冷凝水一侧的管道的安装斜度不应小于1:500。 3.13.11液压机的润滑系统应符合GB/T6576的规定。 3.13.12 液压机的重要摩擦部位的润滑应采用集中润滑系统,只有当不能采用集中润滑系统时才可以采用分散润滑装置。 3.13.13冷却系统应满足液压机的温度、温升要求。 3.13.14 润滑、冷却系统应按需要连续或周期性地将润滑、冷却剂输送到规定的部位。 3.13.15 液压、气动、润滑和冷却系统不应漏油、漏水、漏气。冷却液不应混入液压系统和润滑系统。 4
ICS25.120.10 J62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898.2-2020
多向模锻液压机 第2部分:技术条件
Multi-way die forging hydraulic press--Part 2: Specifications
2021-01-01实施
2020-04-1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3898.2—2020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技术要求. 3.1一般要求, 3.2 型式与基本参数.. 3.3 性能、结构与功能. 3.4 安全 3.5 噪声 3.6 精度 3.7 随机附件、工具和技术文件 3.8 标牌与标志 3.9 铸件、锻件、焊接件 3.10 机械加工 3.11 装配. 3.12 电气设备 3.13 液压、气动、润滑和冷却系统 3.14 配管
I
3.15 外观.. 4试验方法. 4.1 般要求 4.2 型式与基本参数检验 4.3 性能、结构与功能检验 4.4 安全检验 4.5 噪声检验... 4.6 精度检验 4.7 附件和工具检验。 4.8 机械加工检验. 4.9 装配和配管检验. 4.10 电气设备检验, 4.11 液压、气动、润滑和冷却系统检验 4.12 外观检验 4.13 空运转试验 4.14 负荷试验. 4.15 超负荷试验 5检验规则.. 5.1 检验分类, 5.2 出厂检验
1
JB/T13898.2—2020
5.3型式检验 6包装、运输和贮存 6.1包装. 6.2运输.. 6.3存.. 7保证.. 7.1 制造厂 7.2 用户,
d
9 9
9 9
II
JB/T13898.2-2020
前言
JB/T13898《多向模锻液压机》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型式与基本参数;第2部分:技术条件:第3部分:精度。 本部分为JB/T13898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压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0)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合肥合锻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佛山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深圳国技仪器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崖华青、李贵闪、方昆、王玉山、王月明、翟华、卓云、李波。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III
JB/T13898.22020
多向模锻液压机第2部分:技术条件
1范圈
JB/T13898的本部分规定了多向模锻液压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证。
本部分适用于多向模锻液压机(以下简称液压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700 碳素结构钢 GB/T1591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1804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3766 液压传动系统及其元件的通用规则和安全要求 GB/T5226.1 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6576 机床润滑系统 GB/T7932 气动对系统及其元件的一般规则和安全要求 GB/T7935 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 GB/T 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 GB/T13306 标牌 GB17120 锻压机械 安全技术条件 GB/T23281 锻压机械噪声声压级测量方法 GB/T23282 锻压机械噪声声功率级测量方法 GB/T26484 液压机噪声限值 GB28241 液压机安全技术要求 JB/T1829 锻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JB/T3818 液压机技术条件 JB/T 5775 锻压机械灰铸铁件 技术条件 JB/T8356 机床包装技术条件 JB/T8609 锻压机械焊接件技术条件 JB/T9954 镀压机械液压系统清洁度 JB/T13898.1-—2020 多向模锻液压机第1部分:型式与基本参数 JB/T13898.3—2020 多向模锻液压机 第3部分:精度
3技术要求
3.1一般要求
3.1.1液压机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应符合本部分的要求,并应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方能投入生产。
1
JB/T13898.2-2020
3.1.2液压机的产品造型和布局要考虑工艺美学和人机工程学的要求,各部件及装置应布局合理、高度适中,便于操作者观察加工区域。 3.1.3液压机应便于使用、维修、装配、拆卸和运输。 3.1.4液压机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环境温度:5℃~40℃,对于非常热的环境(如热带气候地区、钢厂)及寒冷环境:用户须提
出额外要求。 -相对湿度:当最高温度为40℃时,相对湿度不超过50%,液压机应能正常工作。温度低则允
许高的相对湿度,如20℃时为90% 一海拔:液压机应能在海拔1000m以下正常工作。
3.2型式与基本参数
液压机的型式与基本参数应符合JB/T13898.1一2020的规定,合同另有约定的应符合合同要求。 3.3性能、结构与功能 3.3.1液压机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在最大载荷工况条件下试验,液压机工作应正常。 3.3.2液压机应具有保压功能,保压时间应可调。 3.3.3液压机具有整形、成形、精密锻造等功能。 3.3.4液压机数控系统可控制滑块压力、侧缸红力、顶出力、滑块行程、侧缸行程、顶出缸行程等。滑块、侧缸、顶出缸的压力及行程可根据工艺要求分别进行调整。 3.3.5液压机的滑动摩擦副应采取耐磨措施,并有合理的硬度差。 3.3.6液压机的运行应平稳、可靠,液压执行件在规定的行程和速度范围内不应有振动、爬行和阻滞现象,换向不应有影响正常工作的冲击现象。 3.3.7 当出现系统压力超载、油温超限、油位低于下限时液压机应自动停机并报警。 3.3.8 液压机可根据需求配置上下料装置的机械、液压、电气等接口。 3.3.9 液压机与其配套的自动上料、加热等辅助装置连接动作应协调、可靠。 3.3.10 侧缸动作可参与液压机的联动,也可单独控制。 3.4安全
液压机的安全与防护应符合GB28241和GB17120的规定。 3.5噪声
液压机的嗪声应符合GB/T26484的规定。 3.6精度
液压机的精度应符合JB/T13898.3-~2020的规定。
3.7随机附件、工具和技术文件 3.7.1液压机出厂应保证成套性,并备有设备正常使用的附件,以及所需的专用工具,特殊附件的供应由供需双方商定。 3.7.2制造厂应保证用于液压机的外购件(包括液压、电气、气动、冷却)质量,并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出广时外购件应与液压机同时进行空运转试验。 3.7.3随机技术文件应包括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明书、装箱单和产品安装、维护用附图及易损件图样。使用说明书应符合GB/T9969的规定,其内容应包括安装、运输、存、使用、维修和安全卫生等要求。 2
JB/T13898.2—2020
3.7.4随机提供的液压机备件或易损件应具有互换性。备件、特殊附件不包括在内,用户可与制造厂协商,备件可随机供应,或单独供货,供货内容按订货合同执行。 3.8标牌与标志 3.8.1 液压机应有铭牌、润滑和安全等各种标牌或标志。标牌应符合GB/T13306的规定。 3.8.2 标牌应端正地固定在液压机的明显部位,并保证清晰。 3.8.3液压机铭牌上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制造厂名称和地址;一产品型号和基本参数;一出厂年份和编号。
3.9铸件、锻件、焊接件 3.9.1 用于制造液压机的重要零件的铸件、锻件应有合格证。 3.9.2液压机的灰铸铁件应符合JB/T5775的规定,铸钢件、有色金属铸件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重要铸件应采用热处理或其他降低应力的方法消除内应力。 3.9.3锻件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重要锻件应进行无损检测,并进行热处理。 3.9.4焊接结构件和管道焊接应符合JB/T8609的规定。主要焊接结构件材质应符合GB/T700、GB/T 1591的规定,不低于Q235钢。重要的焊接金属构件应采用热处理或其他降低应力的方法消除内应力。 3.10机械加工 3.10.1 液压机上各种加工零件材料的牌号和力学性能应满足液压机功能的要求。 3.10.2主要件加工要求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3.10.3已加工表面不应有毛刺、斑痕和其他机械损伤,不应有降低液压机使用质量的缺陷。除特殊规定外,均应将锐边倒钝。 3.10.4导轨面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应保证达到液压机的精度要求和技术要求。 3.10.5导轨工作面接触应均匀,其接触面积累计值在导轨的全长上不应小于80%,在导轨宽度上不应小于70%。 3.10.6图样上未注明公差要求的切削加工尺寸,应符合GB/T1804中m级的要求。未注明精度等级的普通螺纹应按外螺纹8h级精度和内螺纹7H级精度制造。 3.11装配 3.11.1液压机装配应按技术文件进行,不应因装配损坏零件及其表面和密封圈的唇口等,装配后各机构动作应灵敏、准确、可靠。 3.11.2装配后的螺栓、螺钉头部和螺母的端面应与被紧固的零件平面均匀接触,不应倾斜和留有间隙。 装配在同一部位的螺钉,其长度应一致。紧固的螺钉、螺栓和螺母不应有松动现象,影响精度的螺钉紧固力应一致。 3.11.3密封件不应有损伤现象,装配前密封件和密封面应涂上润滑脂。其装配方向应使介质工作压力将其唇部紧压。装配重叠的密封圈时,各圈要相互压紧,开口方向应置于压力大的一侧。 3.11.4带支承环密封结构的液压缸,其支承环应松紧适度和锁紧可靠。以自重快速下滑的运动部件(包括活塞、活动横梁或运动部件等),在快速下滑时不应有阻滞现象。 3.11.5移动、转动部件装配后,运动应平稳、灵活、轻便,无阻滞现象。滚动导轨面与所有滚动体应均匀接触,运动应轻便、灵活,无阻滞现象。 3.11.6重要的结合面,紧固后应紧密贴合,其间隙不大于表1的规定,允许塞尺塞入深度不应超过接触面宽的1/4,接触面间可塞入塞尺部位累计长度不应超过周长的1/10,重要的结合面为:
3
JB/T13898.2—2020
一立柱台肩与工作台面的固定结合面;一立柱调节螺母、锁紧螺母与上横梁和工作台的固定结合面;
一液压缸锁紧螺母与上横梁或机身梁的固定结合面;
-
一活(柱)塞台肩与运动部件的固定结合面;一机身与导轨和运动部件与镶条的固定结合面等;一组合式框架机身的横架与支柱的固定结合面;一工作台板与工作台的固定结合面等;一工作台与下横梁的固定结合面。
表1
接触间隙 mm ≤0.04 ≤0.06 ≤0.1
液压机公称力
kN ≤6 000
>6000~20000
≥20 000
3.11.7每台液压机原则上在制造厂进行总装配,若制造厂与用户协商并经用户允许,制造厂可在用户处总装并按双方协议或合同执行。 3.12电气设备 3.12.1液压机的电气设备应符合GB/T5226.1的规定。 3.12.2 当采用可编程控制器或微机控制时,其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3.13 3液压、气动、润滑和冷却系统 3.13.1液压机的液压系统应符合GB/T3766和JB/T3818的要求。 3.13.2外购和自制的液压元件应符合GB/T7935的规定。 3.13.3 液压机铸造液压缸、锻接液压缸原则上规定粗加工后应做耐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 1.25倍,保压时间不少于10min,其不应渗漏,无永久变形。整体锻造缸、锻接结构液压缸若有焊接无损检测等工艺保证,可不做耐压试验。 3.13.4液压机在工作时液压系统的油温(液压泵入口处)不应超过60℃。 3.13.5液压系统中应设置滤油装置。 3.13.6 油箱应做煤油渗漏试验;开式油箱应设空气滤清器。 3.13.7液压、润滑、冷却系统的管路通道和油箱的内表面,在装配前应进行除锈去污处理。 3.13.8 全部管路、管接头、法兰及其他固定与活动连接的密封处,均应连接可靠,密封良好,不应有油液外渗漏现象。 3.13.9液压系统的清洁度应符合JB/T9954的规定。 3.13.10液压机的气动系统应符合GB/T7932的规定,排除冷凝水一侧的管道的安装斜度不应小于1:500。 3.13.11液压机的润滑系统应符合GB/T6576的规定。 3.13.12 液压机的重要摩擦部位的润滑应采用集中润滑系统,只有当不能采用集中润滑系统时才可以采用分散润滑装置。 3.13.13冷却系统应满足液压机的温度、温升要求。 3.13.14 润滑、冷却系统应按需要连续或周期性地将润滑、冷却剂输送到规定的部位。 3.13.15 液压、气动、润滑和冷却系统不应漏油、漏水、漏气。冷却液不应混入液压系统和润滑系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