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83.140.30 G 3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8799.2—2020 代替GB/T28799.2—2012
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管道系统
第2部分:管材
Polyethylene of raised temperature resistance (PE-RT) piping systems for
hot and cold water installations—Part 2:Pipes
[ISO 22391-2:2009,Plastics piping systems for hot and cold water installations—Polyethylene of raised temperature resistance(PE-RT)-
Part 2:Pipes,NEQJ
2021-06-01实施
2020-11-19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8799.2—2020
前言
GB/T28799《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管道系统》分为以下部分:
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管材;第3部分:管件;第5部分:系统适用性。
-
本部分为GB/T28799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28799.2一2012《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管道系统 第2部分:管材》,与
GB/T28799.2—2012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管道系统的适用范围(见第1章,2012年版的第1章);增加了贸易性的“注”(见第1章);修改了相关的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12年版的第2章);增加了“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见第3章);修改了材料的规定(见第4章,2012年版的第3章);修改了产品分类(见第5章,2012年版的第4章);修改了管系列S的选择(见第6章,2012年版的第4章);修改了颜色的规定(见7.1,2012年版的5.1);扩大了管材的外径尺寸范围(见表3,2012年版的表3);修改了壁厚允许偏差表(见表4,2012年版的表4); -增加了管材长度的规定(见7.3.3);增加了管材的灰分、氧化诱导时间以及95℃/1000h静液压试验后的氧化诱导时间、颜料分散、耐慢速裂纹扩展性能的要求,修改了透氧率要求的表达方式(见表6,2012年版的表6);将系统适用性调整为单独的一章,并删除了系统适用性要求的具体内容(见第8章,2012年版的5.7); 修改了试验方法(见第9章,2012年版的第6章);修改了组批(见10.2.1,2012年版的7.2.1);修改了分组(见10.2.2,2012年版的7.2.2);修改了定型检验的要求(见10.3,2012年版的7.3);修改了出厂检验的项目要求(见10.4.1,2012年版的7.4.1);修改了抽样方案的批量范围(见10.4.2,2012年版的7.4.2);修改了型式检验的要求(见10.5,2012年版的7.5);修改了判定规则(见10.6,2012年版的7.6);修改了标志的内容(见11.1,2012年版的8.1);修改了附录A的内容,将“管材允许工作压力的计算”改为“最大管系列计算值的推导”(见附录A,2012年版的附录A)。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ISO22391-2:2009《冷热水用塑料管道系统 耐热聚乙烯(PE-RT) 第
2部分:管材》,与ISO22391-2:2009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I
GB/T28799.2—2020
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永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白蝶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淄博洁林塑料制管有限公
司、成都川路塑胶集团有限公司、宝路七星管业有限公司、日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武汉金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爱康企业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浙江中财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宏岳塑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夏青龙塑料管材有限公司、河北方盛塑业有限公司、道达尔石化(上海)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建筑材料检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黄剑、柴冈、谢建玲、贾立蓉、徐红越、汪磊、李大治、李统一、刘峰、邱强、王百提、 祖国富、李永峰、谷红强、柯锦玲、李延军、孙华丽。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28799.2—2012。
-
Ⅱ
GB/T 28799.2—2020
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管道系统
第2部分:管材
1范围
GB/T28799的本部分规定了耐热聚乙烯(PE-RT)管材(以下简称管材”)的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材料、产品分类、管系列S的选择、要求、系统适用性、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部分与GB/T28799的其他部分一起适用于冷热水管道系统,包括民用与工业建筑的冷热水、饮用水和采暖系统、温泉管道系统和集中供暖二次管网系统等。
本部分适用于PE-RTI型和PE-RTⅡ型管材。 本部分的PE-RTI型管材不适用于温泉管道系统和集中供暖二次管网系统。 注:选购方有责任根据其特定应用需求,结合相关法规、标准或规范要求,恰当选用本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828.1—2012,ISO2859-1:1999,IDT)
GB/T291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T2918一2018,ISO2912008,MOD) GB/T3682.1塑料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MVR)的测
定第1部分:标准方法(GB/T3682.1—2018,ISO1133-1:2011,MOD)
GB/T6111-2018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道系统耐内压性能的测定(ISO1167-1:2006, ISO1167-2:2006,ISO1167-3:2007,ISO1167-4:2007,NEQ)
GB/T6671 热塑性塑料管材纵向回缩率的测定(GB/T6671—2001,eqvISO2505:1994) GB/T8806 塑料管道系统塑料部件尺寸的测定(GB/T8806一2008,ISO3126:2005,IDT) GB/T9345.1 塑料灰分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方法(GB/T9345.1一2008,ISO3451-1:1997,
IDT)
GB/T17219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GB/T18251 聚烯烃管材、管件和混配料中颜料或炭黑分散度的测定(GB/T18251一2019,
ISO18553:2002,MOD)
GB/T18476 流体输送用聚烯烃管材耐裂纹扩展的测定慢速裂纹增长的试验方法(切口试验)(GB/T18476—2019,ISO13479:2009,MOD)
GB/T19278一2018热塑性塑料管材、管件与阀门通用术语及其定义 GB/T19466.6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6部分:氧化诱导时间(等温OIT)和氧化诱导
温度(动态OIT)的测定(GB/T19466.6—2009,ISO11357-6:2008,MOD)
GB/T21300塑料管材和管件不透光性的测定(GB/T21300—2007,ISO7686:2005,IDT)
1
GB/T28799.2—2020
GB/T28799.1一2020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管道系统第1部分:总则(ISO22391-1: 2009,NEQ)
GB/T28799.3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管道系统第3部分:管件(GB/T28799.3一2020, ISO22391-3:2009,NEQ)
GB/T28799.5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管道系统第5部分:系统适用性(GB/T28799.5—2020, ISO22391-5:2009,NEQ)
GB/T34437多层复合塑料管材氧气渗透性能测试方法(GB/T34437—2017,ISO17455:2005, MOD)
ISO13760流体输送用塑料压力管材Miner's规则累计破坏时间的计算(Plasticspipesfor the conveyance of fluids under pressureMiner's ruleCalculation method for cumulative damage)
3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GB/T28799.12020和GB/T19278一2018界定的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4材料
4.1用于生产管材的PE-RT材料应是符合GB/T28799.1一2020要求的定级混配料。 4.2用于生产温泉管道系统、集中供暖二次管网系统的PE-RTⅡ型混配料除应符合4.1的要求外,还应符合GB/T28799.1一2020中表3的要求。当PE-RTⅡ型管道采用热熔连接时,应符合GB/T28799.1—2020 中5.3熔接兼容性的要求。 4.3管材生产中,可少量使用本厂同牌号的清洁回用料。 4.4阻隔性管材所用阻隔层及粘接层材料不应对管材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5产品分类
管材按材料分为PE-RTI型管材和PE-RTⅡ型管材。 PE-RTIⅡ型管材包括:
温泉管道和集中供暖二次管网用PE-RTⅡ型管材;
-
一除温泉管道和集中供暖二次管网之外的PE-RTⅡ型管材。
6管系列S的选择
管材按不同的材料、使用条件级别和设计压力选择对应的管系列S,见表1及表2。管材也可以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条件以及相关设计的要求选用其他的温度一时间组合,在考虑外推时间极限的前提下,按ISO13760的规定,用Miner's规则计算出该温度一时间组合的设计应力,进而得到对应的管系列S。
管系列S和Seale.max以及集中供暖二次管网Sale.max的推导参见附录A。
2
GB/T 28799.2—2020
表1 管系列S的选择(PE-RTI型)
管系列S
设计压力Pp
级别1 op=3.29MPa ap=2.68MPa ap=4.65MPa op=3.25MPa p=2.38MPa
级别2
级别3
级别4
级别5
MPa
5 5 4 3.2
5 3.2 2.5 -
0.4 0.6 0.8 1.0
5 4 3.2 2.5
5 5 5 4
5 5 4 3.2
表 2 管系列S的选择(PE-RTIⅡ型)
管系列S 级别3
设计压力Pp
级别4
级别5
级别1 p=3.70 MPa p=3.53MPa p=5.31MPa p=3.55MPa D=3.02MPa
级别2
MPa
0.4 0.6 0.8 1.0
5 5 4 3.2
5 5 4 3.2
5 5 5 5
5 5 4 3.2
5 5 3.2 2.5
要求 7.1 颜色
7
地暖管材一般为本色,生活饮用水、温泉管道和集中供暖二次管网管材一般为灰色。其他颜色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对于阻隔性管材,阻隔层和粘接层的颜色宜与PE-RT材料有明显区分。 7.2外观
管材内外表面应光滑、平整、清洁,不应有明显划痕、凹陷、气泡、杂质等影响产品性能的缺陷。管材表面颜色应均匀一致,不准许有明显色差。管材端面应切割平整并与轴线垂直。 7.3规格尺寸 7.3.1 管材的公称外径、平均外径以及管系列S对应的公称壁厚见表3。带阻隔层管材的壁厚值不包括阻隔层和粘接层的厚度。用于热熔承插连接的管材,壁厚应不小于1.9mm。用于热熔对接连接的管材,壁厚应不小于5.0mm。
3
GB/T 28799.2—2020
表3 管材规格
单位为毫米
公称壁厚e。 管系列 S
平均外径
3.2
5
2.5
公称外径d,
4
d em.mas
d em.min
标准尺寸比 SDR 9
SDR 11 1.0 1.0 1.3 1.5 1.9 2.3 2.9 3.7 4.6 5.8 6.8 8.2 10.0 11.4 12.7 14.6 16.4 18.2 20.5 22.7 25.4 28.6 32.2 36.3 40.9
SDR 7.4 1.1 1.4 1.7 2.2 2.8 3.5 4.4 5.5 6.9 8.6 10.3 12.3 15.1 17.1 19.2 21.9 24.6 27.4 30.8 34.2 38.3 43.1 48.5 - -
SDR 6 1.4 1.7 2.0 2.7 3.4 4.2 5.4 6.7 8.3 10.5 12.5 15.0 18.3 20.8 23.3 26.6 29.9 33.2 37.4 41.5 46.5 52.3 59.0 1 一
1.0 1.2 1.4 1.8 2.3 2.8 3.6 4.5 5.6 7.1 8.4 10.1 12.3 14.0 15.7 17.9 20.1 22.4 25.2 27.9 31.3 35.2 39.7 44.7 50.3
8 10 12 16 20 25 32 40 50 63 75 90 110 125 140 160 180 200 225 250 280 315 355 400 450 注;制造商也可根据GB/T4217和GB/T10798的规定选择其他规格尺寸,并在相关技术文件中规定。
8.0 10.0 12.0 16.0 20.0 25.0 32.0 40.0 50.0 63.0 75.0 90.0 110.0 125.0 140.0 160.0 180.0 200.0 225.0 250.0 280.0 315.0 355.0 400.0 450.0
8.3 10.3 12.3 16.3 20.3 25.3 32.3 40.4 50.5 63.6 75.7 90.9 111.0 126.2 141.3 161.5 181.7 201.8 227.1 252.3 282.6 317.9 358.2 403.6 454.1
.
4
GB/T28799.2—2020
7.3.2 管材任一点的壁厚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任一点壁厚的偏差
单位为毫米
允许偏差t, 0.2 0.3
公称壁厚e e,≤1.0 1.0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