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T/CCMI 6-2020 进口三联熔炼718(GH4169)锻制棒材

T/CCMI 6-2020 进口三联熔炼718(GH4169)锻制棒材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5.84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1 08:30:52



推荐标签: 718 棒材 gh 进口 三联 ccmi 4169 4169 棒材

内容简介

T/CCMI 6-2020 进口三联熔炼718(GH4169)锻制棒材 T/CCM1 6-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锻压协会归口。 本文件负责起草单位: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本文件参加起草单位: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陕西宏远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安
大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公司、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西安三角防务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派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洋、陈祖祥、侯伟、王彦伟、韩何岩、杨孝荣、陈文、李晓婷、马玉斌、杨良会、张奇、刘其源、何涛、魏丽、任乾光、杨玉军。
II T/CCMI6-2020
引言
国内锻造企业对外采购主要是各自技术协议为主,不具备通用性,不利于规模化采购和国外供应商批量生产,对产品的稳定性、生产成本、交付周期等都存在不利影响。
本文件在国内锻造企业的共同参与和业内专家的指导下,对现有各企业的技术协议进行整合、改进和提升,形成了统一的进口三联熔炼718(GH4169)采购标准一《进口三联熔炼718(GH4169)锻制棒材》
本文件强化了对国外材料供应商的生产过程管控,对提升进口高温合金材料质量稳定性、提升锻造企业对外话语权意义重大;为供应商批量化生产和企业规模化采购创造条件,提升国内锻造企业的整体话语权和市场地位,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供应链的运行效率;有助于推动中国锻造企业加强协作,共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I T/CCMI 6-2020
进口三联熔炼718(GH4169)锻制棒材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718合金(GH4169)锻制棒材的要求、质量保证规定和交货准备等。 本文件适用于直径Φ150mm-中350mm的三联熔炼718合金(GH4169)锻制棒材(以下简称棒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AMS2261 镍、镍基合金和钴 合金棒材、线材、丝材公差 AMS 2269 镍、镍基合金和钅 钻基合金的化学成分极限值分析
高温、高应力下金变形镍合 钻合金和铁合金的痕量元素控制 AMS 2371 耐蚀高温合金销 0 合 金、 可锻产品和锻场 坏取样和检测的质量保证 AMS2750 高温测量规范 S
AMS 2281
金的棒材、丝材、 机加工管材和挤压型材的标
1高通
AMS 2806 碳钢、合金钢

ARP 1313 高温合金微量 元素 的测定
金属材料的担伸试验方法
ASTME8/8M ASTM E 10 金属材料的布 氏 ASTM E 21
C
金属材料的高溢品仲试验
ASTM E 112 平均晶粒度的测试力法 ASTM E 139 金属材料的蠕变 需变断裂和持 ASTM E 140 金属硬度换算表 ASTM E 292 材料的缺口持久拉伸 ASTM A 604 电极自耗重熔钢棒材和坏料的低倍腐蚀试验方法 ASTM E 354 高温钢、电炉钢、磁钢和其他类似的铁、镍和钴基合金化学成分分析试验方法 ASTM E 407 金属和合金腐蚀标准方法 ASTME2375 锻件超声检测标准操作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文件中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黑斑freckle 溶质元素正偏析导致的碳化物、碳氮化物、Laves相、μ相、8(NisNb)相或其他金属间化合物聚
集,并在腐蚀面上呈现暗色区域。
1 T/CCMI 6-2020 3. 2
白斑 fwhite spot 白斑是指由于碳化物减少或碳化物形成元素和强化元素减少导致的负偏析,并在腐蚀面上呈现浅色
区域。 3. 3
母炉heat 单次真空感应熔炼得到的坏料。
3. 4
子炉 batch 真空自耗炉重熔得到的坏料。
4 技术要求
4.1 熔炼要求
熔炼工艺应采用三联熔炼工艺, 即真空感应熔炼加电渣重熔再加真空自耗重熔。 4.2化学成分 4.2.1 按质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要求 4. 2. 2 化学分析应在相当于每个三重熔炼铸锭头部和尾部的坏料或棒材上进行。 4.2.3 成分偏差应符合AMS2269的使用要求。痕量元素含量测量结果应符合ASTM2281的4级要求
表11 化学成分
wt%
元素碳硅锰磷硫银铝硼铋钙镁碲硒氮
含量 0.015~0.036
元素铬铜钼镍铅钛锯钼钻氧
含量 17.00~19.00
≤0. 35 ≤0.35
≤0.30 2.80~3.15 52.00~55.00 ≤0.0005 0. 75~1.15 5.20~5.50 ≤0.10 ≤1. 00 ≤0.0025 ≤0. 000 1 ≤0.000 3 ≤0.005
0.007~0.015 ≤0.0010 ≤0.000 5 0.35~0.65 ≤0.006 ≤0.000 03 ≤0.005 ≤0.0030 ≤0.000 05 ≤0.000 3
砷锡铁

≤0.01
4. 3 交付状态 2 T/CCMI6-2020
棒材以锻制状态、经车削加工后交付,也可按需方规定的要求交付。 4.4热处理 4.4.1 通用要求
热处理控制应符合AMS2750的相关规定。试样采用固溶处理加时效处理,实际热处理制度应在质量
说明书中注明。 4.4.2 固溶处理
950℃~980℃范围内选定温度下土10℃,保温1h,空冷或以比空冷更快的速度冷却。 4.4.3 时效处理
720℃±8℃,保温8h~8.5h,以(55±8)℃/h速率炉冷至620℃±8℃,保温8h~8.5h,空冷。 4.5 6力学性能 4.5.1 通用要求
从棒材上切取横向试样,按4.4热处理后测试力学性能,应符合下列性能要求。 4.5.2 室温拉伸性能
室温拉伸性能测试结果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室温拉伸性能
力学性能,不小于 Rea.2
棒材直径
R. Ksi (MPa) 195 (1345) 185(1276)
Z % 15 12
试样方向
A % 12 10
mm >150~250 >250~350 4.5.3 650℃C拉伸性能
Ksi (MPa) 160 (1100) 150 (1034)
横向横向
650℃高温拉伸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650℃拉伸性能
力学性能,不小于 Rea 2
棒材直径
试样方向
R. Ksi (MPa) 157 (1080) 145(1000)
A % 12 10
Z % 15 12
mm >150~250 >250~350 4.5.4 持久性能
Ksi (MPa) 135 (930) 125(862)
横向横向
3 T/CCMI6-2020
表4 650℃持久性能
A &R >5
T h ≥25
0 MPa 725
4.5.5 硬度
试样硬度应不小于363HB。 4. 6 低倍组织 4.6. 1 横向低倍试样经4.4热处理后进行低倍组织检查,不应有目视可见的疏松、针孔、分层、折叠、 裂纹、 缩孔、夹渣、夹杂和不纯物等缺陷。 4.6. 2 检查黑斑、白斑、浅腐蚀区、暗腐蚀区等,按附录A进行结果判定。 4. 7 高倍组织 4. 7. 1 通用要求
在棒材上切取试样,经4.4热处理后进行高倍组织检查。 4. 7.2 碳化物
碳化物检验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4. 7.3 晶粒度
经4.4热处理后检查晶粒度,取样部位和晶粒度应符合表5的规定, 检查面为横向剖面。
表5 取样部位和晶粒度要求
直径/mm >150~250
晶粒度
取样部位
均匀,6级或更细,允许存在不超过3级的晶粒,但其在任何视场中不超过20%。 均匀,5级或更细, 允许存在不超过3级的晶粒,但其在任何视场中不超过20%。
棒材中心、1/2R及棒材边缘
>250~350
棒材中心、1/2R及棒材边缘
4.8 超声波检验
棒材应逐支进行水浸超声检测,验收要求见表6。底波损失的验收按ASTME2375的规定执行。
表6 超声波检验验收要求
单位为毫米振幅报告
棒材直径 >150~250 >250~350 4. 9 尺寸、外形
盲区要求 6. 5 10
参考平底孔
报警极限 0. 8 0.8
不合格极限
1. 2 1. 2
0. 8 1. 2
0.8
4 T/CCM1 6-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锻压协会归口。 本文件负责起草单位: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本文件参加起草单位: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陕西宏远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安
大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公司、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西安三角防务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派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洋、陈祖祥、侯伟、王彦伟、韩何岩、杨孝荣、陈文、李晓婷、马玉斌、杨良会、张奇、刘其源、何涛、魏丽、任乾光、杨玉军。
II T/CCMI6-2020
引言
国内锻造企业对外采购主要是各自技术协议为主,不具备通用性,不利于规模化采购和国外供应商批量生产,对产品的稳定性、生产成本、交付周期等都存在不利影响。
本文件在国内锻造企业的共同参与和业内专家的指导下,对现有各企业的技术协议进行整合、改进和提升,形成了统一的进口三联熔炼718(GH4169)采购标准一《进口三联熔炼718(GH4169)锻制棒材》
本文件强化了对国外材料供应商的生产过程管控,对提升进口高温合金材料质量稳定性、提升锻造企业对外话语权意义重大;为供应商批量化生产和企业规模化采购创造条件,提升国内锻造企业的整体话语权和市场地位,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供应链的运行效率;有助于推动中国锻造企业加强协作,共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I T/CCMI 6-2020
进口三联熔炼718(GH4169)锻制棒材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718合金(GH4169)锻制棒材的要求、质量保证规定和交货准备等。 本文件适用于直径Φ150mm-中350mm的三联熔炼718合金(GH4169)锻制棒材(以下简称棒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AMS2261 镍、镍基合金和钴 合金棒材、线材、丝材公差 AMS 2269 镍、镍基合金和钅 钻基合金的化学成分极限值分析
高温、高应力下金变形镍合 钻合金和铁合金的痕量元素控制 AMS 2371 耐蚀高温合金销 0 合 金、 可锻产品和锻场 坏取样和检测的质量保证 AMS2750 高温测量规范 S
AMS 2281
金的棒材、丝材、 机加工管材和挤压型材的标
1高通
AMS 2806 碳钢、合金钢

ARP 1313 高温合金微量 元素 的测定
金属材料的担伸试验方法
ASTME8/8M ASTM E 10 金属材料的布 氏 ASTM E 21
C
金属材料的高溢品仲试验
ASTM E 112 平均晶粒度的测试力法 ASTM E 139 金属材料的蠕变 需变断裂和持 ASTM E 140 金属硬度换算表 ASTM E 292 材料的缺口持久拉伸 ASTM A 604 电极自耗重熔钢棒材和坏料的低倍腐蚀试验方法 ASTM E 354 高温钢、电炉钢、磁钢和其他类似的铁、镍和钴基合金化学成分分析试验方法 ASTM E 407 金属和合金腐蚀标准方法 ASTME2375 锻件超声检测标准操作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文件中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黑斑freckle 溶质元素正偏析导致的碳化物、碳氮化物、Laves相、μ相、8(NisNb)相或其他金属间化合物聚
集,并在腐蚀面上呈现暗色区域。
1 T/CCMI 6-2020 3. 2
白斑 fwhite spot 白斑是指由于碳化物减少或碳化物形成元素和强化元素减少导致的负偏析,并在腐蚀面上呈现浅色
区域。 3. 3
母炉heat 单次真空感应熔炼得到的坏料。
3. 4
子炉 batch 真空自耗炉重熔得到的坏料。
4 技术要求
4.1 熔炼要求
熔炼工艺应采用三联熔炼工艺, 即真空感应熔炼加电渣重熔再加真空自耗重熔。 4.2化学成分 4.2.1 按质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要求 4. 2. 2 化学分析应在相当于每个三重熔炼铸锭头部和尾部的坏料或棒材上进行。 4.2.3 成分偏差应符合AMS2269的使用要求。痕量元素含量测量结果应符合ASTM2281的4级要求
表11 化学成分
wt%
元素碳硅锰磷硫银铝硼铋钙镁碲硒氮
含量 0.015~0.036
元素铬铜钼镍铅钛锯钼钻氧
含量 17.00~19.00
≤0. 35 ≤0.35
≤0.30 2.80~3.15 52.00~55.00 ≤0.0005 0. 75~1.15 5.20~5.50 ≤0.10 ≤1. 00 ≤0.0025 ≤0. 000 1 ≤0.000 3 ≤0.005
0.007~0.015 ≤0.0010 ≤0.000 5 0.35~0.65 ≤0.006 ≤0.000 03 ≤0.005 ≤0.0030 ≤0.000 05 ≤0.000 3
砷锡铁

≤0.01
4. 3 交付状态 2 T/CCMI6-2020
棒材以锻制状态、经车削加工后交付,也可按需方规定的要求交付。 4.4热处理 4.4.1 通用要求
热处理控制应符合AMS2750的相关规定。试样采用固溶处理加时效处理,实际热处理制度应在质量
说明书中注明。 4.4.2 固溶处理
950℃~980℃范围内选定温度下土10℃,保温1h,空冷或以比空冷更快的速度冷却。 4.4.3 时效处理
720℃±8℃,保温8h~8.5h,以(55±8)℃/h速率炉冷至620℃±8℃,保温8h~8.5h,空冷。 4.5 6力学性能 4.5.1 通用要求
从棒材上切取横向试样,按4.4热处理后测试力学性能,应符合下列性能要求。 4.5.2 室温拉伸性能
室温拉伸性能测试结果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室温拉伸性能
力学性能,不小于 Rea.2
棒材直径
R. Ksi (MPa) 195 (1345) 185(1276)
Z % 15 12
试样方向
A % 12 10
mm >150~250 >250~350 4.5.3 650℃C拉伸性能
Ksi (MPa) 160 (1100) 150 (1034)
横向横向
650℃高温拉伸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650℃拉伸性能
力学性能,不小于 Rea 2
棒材直径
试样方向
R. Ksi (MPa) 157 (1080) 145(1000)
A % 12 10
Z % 15 12
mm >150~250 >250~350 4.5.4 持久性能
Ksi (MPa) 135 (930) 125(862)
横向横向
3 T/CCMI6-2020
表4 650℃持久性能
A &R >5
T h ≥25
0 MPa 725
4.5.5 硬度
试样硬度应不小于363HB。 4. 6 低倍组织 4.6. 1 横向低倍试样经4.4热处理后进行低倍组织检查,不应有目视可见的疏松、针孔、分层、折叠、 裂纹、 缩孔、夹渣、夹杂和不纯物等缺陷。 4.6. 2 检查黑斑、白斑、浅腐蚀区、暗腐蚀区等,按附录A进行结果判定。 4. 7 高倍组织 4. 7. 1 通用要求
在棒材上切取试样,经4.4热处理后进行高倍组织检查。 4. 7.2 碳化物
碳化物检验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4. 7.3 晶粒度
经4.4热处理后检查晶粒度,取样部位和晶粒度应符合表5的规定, 检查面为横向剖面。
表5 取样部位和晶粒度要求
直径/mm >150~250
晶粒度
取样部位
均匀,6级或更细,允许存在不超过3级的晶粒,但其在任何视场中不超过20%。 均匀,5级或更细, 允许存在不超过3级的晶粒,但其在任何视场中不超过20%。
棒材中心、1/2R及棒材边缘
>250~350
棒材中心、1/2R及棒材边缘
4.8 超声波检验
棒材应逐支进行水浸超声检测,验收要求见表6。底波损失的验收按ASTME2375的规定执行。
表6 超声波检验验收要求
单位为毫米振幅报告
棒材直径 >150~250 >250~350 4. 9 尺寸、外形
盲区要求 6. 5 10
参考平底孔
报警极限 0. 8 0.8
不合格极限
1. 2 1. 2
0. 8 1. 2
0.8
4
上一章:T/CCMI 10-2020 热锻冷锻联合成形驻车棘轮 技术条件 下一章:JB/T 5200-2012 闭式四点压力机 精度

相关文章

T/CCMl 6-2020 进口三联熔炼718(GH4169)锻制棒材 T/CCMI 7-2020 进口两联熔炼 718(GH4169)锻制棒材 T/CCMI 7-2020 进口两联熔炼718(GH4169)锻制棒材 T/CCMI 8-2020 进口Rene'41锻制棒材 T/CCMI 8-2020 进口Rene 41锻制棒材 GB/T 40303-2021 GH4169合金棒材通用技术条件 GB/T 30566-2014 GH4169合金棒材、锻件和环形件 GB/T 38443-2019 GH4145合金棒材和锻件通用技术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