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25.100.70 J43 备案号:40447-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1429--2013 代替JB/T7991.2—2001
超硬磨料制品 电镀内圆切割锯片 Superabrasive products--Electroplated inner slicing disc
2013-09-01实施
2013-04-2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1429—2013
目 次
前 1 范用.
规范性用文件 3形状与尺寸代号. 3.1形状... 3.2尺寸代号 4技术要求. 4.1外观... 4.2尺寸极限偏差. 4.3镀层与磨料颗粒 5试验方法 5.1 外观 5.2 尺极限偏差 5.3 镀层与磨料结合牛固度 6检验规则. 7标志和包装 7.1 标志 7.2 包装附录A(规范性附录)通孔分布圆直径、定位孔分布圆直径、角度的极限偏差图1 电镀内圆切割锯片. 图A.1 $206mm电镀内圆切割锯片(18孔)图A.2 $246mm电镀内圆切割锯片(22孔,内径83mm)图A.3 p246mm电镀内圆切割锯片(18孔)图A.4 $246mm电镀内圆切割锯片(22孔,内径90mm)图A.5 $271mm电镀内圆切割锯片(18孔)图A.6 $360mm电镀内圆切锯片(26孔)图A.7 6380mm电镀内圆切割锯片(34孔)图A.8 $390mm电镀内圆切割锯片(34孔)图A.9 422mm电镀内圆切割锯片(39孔)图A.10 $546mm电镀内圆切割锯片(51孔)表1 尺代号表2 厚度、环宽的极限偏差表3 不合格分类
2
T
JB/T11429--2013
#言
前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7991.2一2001《电镀超硬磨料制品 :内圆切割锯片》,与JB/T7991.2-2001相比
1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规范性用文件(见第2章,2001版的第2章);删除了形状代号(2001年版的3.2);增加了尺寸千代号(见3.2):删除了:-般要求及检查(2001年版的5.1、6.1):修改了尺小极限偏差及试验方法(见4.2、5.2);增加了镀层与磨料颗粒的结合要求及试验方法(见4.3、5.3);修改了外观试验方法(见5.1,2001年版的6.2);修改了检验规则(见第6章,2001版的第7章)。
本标准出中国机械厂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9)归。 本标准起草单位:郑州人造金刚不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苏州海特金刚石品有限公
司、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十原工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秦生、邵静茹、赵清国、林玉、陈保恒、吕中峰、左振军、李启是。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7991.2—1995,JB/T7991.2 2—2001。
I1
JB/T11429——2013
超硬磨料斗制品 电镀内圆切割锯片
范围
1
本标准规定了超硬磨料制品电镀内圆切割锯片的形状、尺寸代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标志和包装。
本标准适用」起镀金属结合剂超硬磨料内圆切制锯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以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期的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下本文件。
GB/T2828.1让-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划
3形状与尺寸代号
3.1形状
电镀内圆切割锯片的形状如图1所示,
pud
D
图1 电镀内圆切割锯片
3.2尺寸代号
电镀内圆切割锯片各尺小代号见表1。
表1尺寸代号内价
外栓 D
厚度 T
基体原度
八寸代y
环宽 W
T.
d
4技术要求
4.1外观 4.1.1 镀层磨料颗粒分布均匀,磨料颗粒之问的空隙小五颗同粒度磨粒应占的位置即认为分布均匀。
JB/T114292013
4.1.2镀层上不应有高丁摩料颗粒的疗瘤。 4.1.3镀层厚度不高」磨料颗粒。 4.1.4镀层不剥落或起层。 4.1.5产品表面平整,不有折痕或锈斑。 4.2尺寸极限偏差
电镀内圆切割锯片的尺寸极限偏差符合表2和附录A的规定
表2厚度、环宽的极限偏差
单位为毫米体孔数个
W
T
带本寸 极限偏差 cf TI 禁本寸 0.20
D
极限偏差
±0.02 ±0.03 ±0.02 ±0.03 ±0.02 ±0.03 ±0.02 ±0.03 ±0.02 ±0.03 ±0.02 ± 0.03 ± 0.02 ±0.03
0.10 0.12 0.10 0.12 0.10 0.12 0.10 0.12 0.10 0.12 0.12 0.15 0.15
1.5
± 0.3
18
206
0.26 0.35 0.22 0.26 0.35 0.22 0.26 0.35 0.22 0.26 0.35 0.24 0.28 0.35 0.26 0.30 0.38 0.30 0.38
83
22 8. 22
83 90
246
1.5
±0.3
271
18
90
26
360
120
380 (390)
34
130
1.8
±0.3
422
152
39
546 本标准术规定的心寸规格,由供需双方商定。
2.0
±0.3
51
184
4.3 镀层与磨料颗粒
镀层与磨料颗粒结合牢固。用薄钢片往复刮磨,无磨粒脱落形成的凹穴即认为结合牢:司。
5试验方法
5.1外观 5.1.1磨料分布均匀性
用放大倍数不低20倍的体视显微镜检查。
2
JB/T11429—2013
5.1.2疗瘤
用放大倍数不低」20倍的体视显微镜检查。 5.1.3镀层厚度
用放人倍数不低20倍的体视显微镜检查。
5.1.4镀层剥落或起层
用放大倍数不低」20倍的体视显微镜检查。 5.1.5折痕或锈斑
目测。 5.2尺寸极限偏差 5.2.1厚度用分度值为0.01mm的量仪检查。 5.2.2环宽用分度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 5.2.3角度用分度值为1的角度仪测量。 5.2.4通孔分布圆直径、定位孔分布圆直径用分度值不低0.02mm的量仪测量。 5.3镀层与磨料结合牢固度
用硬度≥54HRC薄钢片往复刮磨五次产品T作面,观察有无磨粒脱落形成的凹穴。
6检验规则
6.1产品出厂前应按本标准技术要求进行抽样检验。 6.2出厂检验抽样按GB/T2828.1的规定。 6.3检验水平采用特殊检验水平S-1。 6.4抽样方案采用正常检验一次抽样万案。 6.5 5不合格分类按表3规定。
表3不合格分类
项 日
不合格类别 B类 C类
镀层厚度。镀层剥落或起层、镀层与磨料结合牢固度
八寸、标志、外观(非B类项日)
6.6B类不合格AQL值为2.5,C类不合格AQL值为4.0。AQL值均为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数。 6.7将已入库的生产条件基本相同的同-品种、规格(尺寸、粒度)汇集成批,提交检验批的大小可根据各个具体品种规格的产量由检验部门决定,-般为100个~200个。 6.8在确定的检验批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 6.9按本标准规定的抽样方案抽取样本后,对样本实施全数检验。当样本不合格品数不大」Ac时判定为合格接收。对」B类不合格Ac和Re均按个数计:对」C类不合格Ac和Re按项数(不合格项数)计。对各类不合格项应分别作出判定结论,当各类全部判定为合格接收时,该批产品才最终判为合格接收。若各类中有任意一类或多类为不合格拒收时,则最终判定为整批产品不合格。
JB/T11429--2013
标志和包装
7
7.1标志 7.1.1产品标志内容如下:
a)厂名、商标: b)产品名称: c)尺规格: d)生产日期或批号
7.1.2 产品标志的内容可标注在内包装上或产品合格证。 7.1.3 外包装标志内容如下:
a)产品名称: b)尺}规格: c)生产厂名称、地址、商标: d)生产日期或批号: e)联系电话
7.2包装 7.2.1内包装:用软质材料包装,产品应问隔开,并附有产品合格证。 7.2.2 2外包装:应安全可靠,符合运输有关规定。 7.2.3特殊包装按合同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