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5.120.10 J46 备案号:51981—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6060.1—2015 代替JB/T6060.4—1992
锤锻模 零件 第1部分:技术条件
Hammer forging dies-ComponentsPart 1: Specifications
2015-10-10发布
2016-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6060.1—2015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I
要求. 3.1 基本要求 3.2 整体锻模模块精度要求 3.3 镶块精度要求 3.4 表面粗糙度要求. 3.5 其他要求. 4检查.
中## ###2
验收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5 6
JB/T6060.1—2015
前言
JB/T6060《锤锻模零件》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技术条件:一第2部分:楔铁;一第3部分:定位键;
第4部分:垫片。 本部分为JB/T6060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JB/T6060.4-1992《锤锻模零件技术条件》,与JB/T6060.4一1992相比主要技术变
化如下:
将标准名称《锻模零件技术条件》调整为《锤锻模零件第1部分:技术条件》 一将“要求”进行分类并给出相关规定;
删除了要求中“锤及压力机锻模零件的结构尺寸、材料及热处理应符合JB/T6059~6060的规定” 删除了要求中“适于本标准应用的模块要符合JB/T5110.1~5110.3的规定”;删除了要求中适本标准应用的螺旋压力机锻模模座要符合JB/5110.4~5110.6的规定”;增加了锤锻模零件的基本要求、整体锻模外形尺寸精度和几何精度要求,镶块锻模外形尺寸精度和几何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要求及其他要求等:针对角度公差不再提及压力机锻模零件:增加了检查规定;增加了验收规定;一增加了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模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贵州安大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交通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崔一平、庄新村、廖宏谊、朱磊文、张观和、刘贵仲、王冲。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6060.4—1992
1
JB/T6060.1—2015
锤锻模零件第1部分:技术条件
1范围
JB/T6060的本部分规定了锤锻模零件的要求,检查,验收,标志,包装,运输和贴存本部分适用于锤锻模零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04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11334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圆锥公差 GB/T11880—2008 锤锻模和大型机械锻压机用模块技术条件 GB/T24594—2009 优质合金模具钢 JB/T6060.2 锤锻模零件第2部分:楔铁 JB/T6060.3 锰锻模 零件第3部分:定位键 JB/T6060.4 锤锻模 零件第4部分:垫片
3要求
3.1基本要求 3.1.1锤锻模零件的设计应符合有关标准和锻造工艺及生产要求,并方便加工制造。 3.1.2锤锻模零件的加工应符合设计图样并满足锻造工艺的要求。相互配合零件之间和零件与设备应协调匹配。 3.1.3锤锻模零件材料和热处理要求,应根据生产需要由顾客提出或顾客与模具供方协商确定,并载明于图样或合同。 3.1.4锻模模块材料应符合GB/T11880—2008或GB/T24594—2009的规定。其他零件材料应符合该材料相对应标准的规定。 3.1.5各种零件推荐的热处理硬度值参见JB/T6060.2~6060.4的规定。 3.2整体锻模模块精度要求 3.2.1长宽尺寸的上极限偏差为长宽公称尺寸的+4%,下极限偏差为长宽公称尺寸的-2%:高度尺寸的上极限偏差为高度公称尺寸的+5%,下极限偏差为高度公称尺寸的-3% 3.2.2分模面平面、燕尾平面、燕尾肩部、基准面(检验角)的平面度公差应为0.15mm/500mm。 3.2.3燕尾水平面与分模面水平面的平行度公差应为0.125mm/500mm。 3.2.4上下模扣合后燕尾水平面之间的平行度公差应为0.25mm/500mm 3.2.5 检验角与水平分模面、检验角之间的垂直度公差应为0.15mm/500mm 3.2.6 燕尾中心线、键槽中心线与检验角距离的极限偏差应为土0.2mm 3.2.7 燕尾角度公差应符合GB/T11334中6级的规定。
1
JB/T6060.1—2015
3.3镶块精度要求 3.3.1除图样另有规定外,方形镶块长、宽、高尺的极限偏差应为0,mm:圆形镶块高度尺」的极限偏差应为01mm+直径的极限偏差应为04mm。 3.3.2水平分模面、底面、基准面(检验角)平面度公差应为0.05mm,且只允许内凹。 3.3.3水平分模面与底面的平行度公差应为0.02mm/100mm 3.3.4基准面(检验角)之间的乘直度公差应为0.0lmm/100mm,但不应大于0.04mm 3.3.5基准面(检验角)和圆形镶块的轴线与水平分模面(或底面)的垂直度公差应为0.02mm/100mmc 3.4表面粗糙度要求 3.4.1锻模模块上下平面、锻模镶块基准面,可磨削的平面表面粗糙度不应大」Ra0.8um,不能磨削的表面粗糙度不应大」Ra1.6um。 3.4.2整体锻模检验角平面、镶块模非基准面表面粗糙度不应大Ra3.2um。燕尾根部凹R槽表面粗糙度不应大JRa1.6um。 3.4.3 锁扣T作面表面粗糙度不应大于Ra1.6um 3.4.4 各零件的贴合面表面粗糙度不应大于Ra3.2um,非贴合面表面粗糙度不应大」Ra12.5μm 3.4.5 终锻模膛、预锻模膛表面粗糙度不应大于Ra1.6um。 3.4.6 制坏模膛T作部分表面粗糙度不应大于Ra3.2um,非.T作部分表面粗糙度不应大于Ra6.3um 3.4.7 飞边桥及过渡圆角表面粗糙度不应大于Ra0.8um飞边仓表面粗糙度不应大Ra6.3um 3.4.8 钳口表面粗糙度不应大于Ra12.5um 3.4.9 整体模侧面不加工部分为模块原有表面状态。 3.5其他要求 3.5.1 锻模模块纤维方向应与锤击方向垂直。 3.5.24 锻模零件外形角度公差应符合GB/T11334中6级的规定。 3.5.3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应符合GB/T1804中m级的规定。 3.5.4 单件质量在15kg以上的锻模模块、镶块应有起重孔。
4检查
4.1锻模零件外形和外观可用通用量具和目视检查。 4.2表面粗糙度应通过对比表面粗糙度样板目视检查。 4.3锻模模膛尺寸的检查应根据模膛形状、复杂程度、精度要求和模具供方的检测资源,选择以下方法进行:通用量具、划线、样板、浇样件(盐样件或低熔点金属样件)和三坐标测量机。
5验收
5.1锻模零件的验收应按顾客与模具供方的约定进行。 5.2锻模零件表面不应有影响使用的裂纹和机械损伤等缺陷。 5.3锻模零件验收包含试模和锻件质量符合性检验。试模应严格按照已定型的锻造工艺进行,包括设备、毛坏材料牌号和尺寸规格、加热温度和加热过程、操作人员和操作方法、辅料以及模锻件的后续表面处理等应符合工艺要求。试模不应少」3件锻件。 5.4锻模零件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模具供方应开具合格证随产品交付顾客。
2
JB/T6060.1—2015
6 标志、 包装、运输和贮存
6.1 锻模零件应在规定位置做出图样规定的标志,标志应清断、醒目、不易磨灭。 6.2 锻模零件应做油封处理,防潮防锈。 6.3 锻模零件应进行包装,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磕碰,保证零件在正常运输中完好无损。 6.4 锻模零件贮存场所应干燥、通风,防止零件锈蚀。
3
11 10909 L/ar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机械行业标准
锤锻模 零件第1部分:技术条件
JB/T6060.1—2015
*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037
*
210mm×297mm·0.5印张·11T字
2016年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价:12.00元
+
书号:15111:13111 网址:http://www.cmpbook.com 编辑部电话: (010)88379399 直销中心电话: (010)88379693
封面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JB/T-6060.1-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