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77.140.99 N5 备案号:51331—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5329.1—2015 代替JB/T5329.1—1991
仪表用耐腐蚀弹性合金第1部分:耐硫化物腐蚀
OCr15Ni40MoCuTiAIB弹性合金带材
Corrosion resistant elastic alloy for instrument
-Part 1: Sulfide corrosion resistant OCr15Ni40MoCuTiAIB
elastic alloy strip
2015-07-14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5329.1—2015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技术要求. 3.1 化学成分 3.2 尺寸. 3.3外观及表面质量 3.4合金的力学性能、弹性性能及耐腐蚀性能 4试验方法 5 检验规则, 5.1 检验分类. 5.2 出厂检验.. 5.3 型式检验.. 5.4 组批规则 5.5 取样数量.. 5.6 判定规则. 6 供应方式、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附录A(资料性附录) 硫化氢均匀腐蚀试验方法
2
A.1 主题内容. A.2 实验装置 A.3 试样. A.4 试验溶液、温度及试验周期. A.5 试验程序 A.6 试验结果的计算、评价及报告附录B(资料性附录)合金带材推荐的热处理制度、合金带材状态与冷加工率 B.1合金带材推荐的热处理制度 B.2合金带材状态与冷加工率. 附录C(资料性附录)合金在几种主要腐蚀介质中的均匀腐蚀率
.6 - 6
表1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表2尺寸及极限偏差. 表3力学性能、弹性性能. 表4耐腐蚀性能. 表5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表B.1合金带材推荐和热处理制度表B.2合金带材状态与冷加工率表C.1合金在几种主要腐蚀介质中的均匀腐蚀率
0
-
JB/T5329.1—2015
前言
JB/T5329《仪表用耐腐蚀弹性合金》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耐硫化物腐蚀0Crl5Ni40MoCuTiAIB弹性合金带材:一第2部分:耐盐酸腐蚀00Ni70Mo28V弹性合金带材:一第3部分:耐氯化物腐蚀00Cr15Ni60Mo16W4弹性合金带材。 本部分为JB/T5329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5329.1一1991《仪表用耐腐蚀弹性合金第1部分:耐硫化物腐蚀
0Cr15Ni40MoCuTiAIB弹性合金带材》,与GB/T5329.1一1991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将章标题“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改为“范围”“引用标准”改为“规范性引用文件”;将“范围”中的“制作”改为“制造””并删除了“工作”;调整了合金化学成分;修改了切边带材宽度的极限偏差:修改了腐蚀性能;修改了检验规则:修改了附录B热处理制度。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仪表功能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19)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何伦英、王东哲、吴畏、李济林。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5329.1—1991。
II
JB/T5329.1—2015
仪表用耐腐蚀弹性合金第1部分:耐硫化物腐蚀
OCr15Ni4OMoCuTiAIB弹性合金带材
1范围
JB/T5329的本部分规定了耐硫化物腐蚀0Cr15Ni40MoCuTiAIB弹性合金带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产品的供应方式、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本部分适用于应用在含有硫化氢等介质中的仪表弹性元件(如弹簧管、波纹管、膜片、螺旋簧、碟簧、板簧及发条等)的0Cr15Ni40MoCuTiAIB合金带材(以下简称合金带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228.1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4156 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埃里克森杯突试验 GB/T4157 金属在硫化氢环境中抗特殊形式环境开裂实验室试验 GB/T 4340.1 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JB/T7901 金属材料实验室均匀腐蚀全浸试验方法 JB/T10079 金属带材弹性性能试验方法 YB/T5242一2013精密合金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3技术要求
3.1化学成分
合金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元素含量元素含量注:合金的耐腐蚀性能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化学成分允许稍有偏差。
Mo 4.5~5.5 2.5~3.2 c
Fe 余量 B 微量
Cr 14~17 Mn ≤0.6
Ni 39~42 Si ≤0.4
Cu
Ti 2.5~3.2 S ≤0.015
A1 0.7~1.4
P ≤0.015
≤0.05
3.2尺寸
合金带材的尺寸规格及极限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JB/T5329.1—2015
表2尺寸及极限偏差
单位为毫米
厚度
宽度
极限偏差
极限偏差切边
尺寸
尺寸
普通级
高精级 0.00 -0.010 -0.015 -0.020 -0.020
-0.010 -0.015 -0.020 -0 030 -0.040 0.0 -0.00 0o.0
>0.05~0.07
+3:0
50~120
>0.07~0.12 >0.12~0.20
>0.20~0.30
+3:0
50~150
>0.30~0.40
-0.025 -0.02s -0.030
>0.40--0.60
>0.60~0.80
30
50~150
>0.801.00
注:经供需双方协议,可供应不切边和其他规格及极限偏差的带材。 3.3外观及表面质量 3.3.1带材不得有明显的飘曲和波浪,每米长度的镰刀弯应小于3mm,切边交货的带材不允许有影响使用的缺陷。 3.3.2冷轧带材不允许有裂缝、合层、起皮、斑疤和锈蚀,允许有轻微的不影响使用的划伤、个别麻点和辑印存在。 3.3.3冷轧带材固溶态交货时,允许有轻微氧化色存在。 3.4合金的力学性能、弹性性能及耐腐蚀性能 3.4.1合金带材的力学性能,弹性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合金带材推荐的热处理制度,合金带材状态与冷加工率参见附录B。
表3 力学性能, 弹性性能
弹性模量E 弯曲弹性极限cie 抗拉强度Rm 伸长率A 维氏硬度 屈服强度Rp0.2 杯突IE
HV
GPa
%
状态
MPa
MPa
MPa
mm
不小于
固溶态固溶+时效态 1/4H+时效态注:厚度小于0.4mm的,其伸长率不考核。
180 185 190
45 15 8
165 340 400
370 850 1100
10
680 1150 1300
900 1000
2
JB/T5329.12015
3.4.2 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应符合表4的规定。如有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合金在几种主要腐蚀介质中的均匀腐蚀率参见附录C。
表4耐腐蚀性能腐蚀环境条件
性能指标
状态
浓度 mol/L >0.1 >0.1 气相
温度 时间 ℃
应力 均匀腐蚀 MPa
恒负荷拉伸试验
h 300 0.80 XRp02 720 720
mm/a
不断裂
1/4H,750℃×8h保温 1/4H,750℃×8h保温 1/4H,720℃X8h保温
24±3 24±3 24±3
<0.5X10-3 <1.0×10-3
(饱和溶液的蒸汽》
4 试验方法
合金带材的尺寸、表面质量及各种性能的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按表5的规定进行。
表5 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 GB/T 223
取样数量每炉一个全检全检每批3件每批3件每批3件每批3件每批3件每批3件每批3件每批3件每批3件
检验项目化学成分尺寸外观及表面质量抗拉强度
用分度值不大于0.001mm的量具,每隔3m在其两边测量数点
用肉眼观察 GB/T 228.1 GB/T 228.1 GB/T 228.1 GB/T 4340.1 GB/T4156 JB/T10079 JB/T10079 参见附录A GB/T4157
伸长率属服强度维氏硬度杯突弹性模量弯曲弹性极限均匀腐蚀恒负荷拉伸
5
检验规则
5.1 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5.2 出厂检验
产品经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合格证后方可出厂。出厂检验项目为: a)尺寸; b)化学成分:
F
JB/T5329.1—2015
c)外观及表面质量: d)力学性能(抗拉强度、伸长率)、硬度(力学性能和硬度可根据客户需要任选一种): e)杯突(固溶态)。
5.3型式检验
按本部分规定的全部试验项目进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一般应进行型式试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正常生产后,如原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 c)正常生产时,每三年应不少于一次检验: d)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 e)出广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 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
5.4组批规则
合金带材按批提交检验,每批由同一炉号、同一状态、同一厚度尺寸和精度等级的若干卷的合金带材组成。若铸锭质量小于50kg,允许由100kg成品组成的批量为单位进行检查,但必须提供组成批的炉号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5.5取样数量
产品出厂检验项目的取样数量应符合表5的规定。型式检验应在出厂检验合格批中随机抽取。数量不少于3件。 5.6判定规则 5.6.1合金带材交货状态下不符合技术要求时,允许取双倍数量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目的复检,如复验结果仍有一卷的试样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5.6.2型式检验时,只要有一项不合格,则应加倍抽样进行全部复验若仍有一项不合格,则判定型式检验不合格。
供应方式、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6
6.1带材应成卷交货,带材长度一般应大于10倍宽度,允许提交长度小于6倍宽度、质量不超过该批量10%的带材 6.2一般只供应固溶态或冷轧态带材。 6.3合金带材的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应符合YB/T5242一2013的规定。
4
JB/T5329.1—2015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硫化氢均匀腐蚀试验方法
A.1主题内容
本方法规定了通过在硫化氢介质中测定仪表用金属材料的均匀腐蚀率来评价其耐蚀性能的试验方法。
A.2实验装置
实验所需的容器及试样支撑系统按JB/T7901的规定。
A.3试样
A.3.1推荐采用如下两种尺寸的板材试样:50mm×25mm×(2~3)mm或30mm×15mm×(1.6~ 3)mm,加工精度为土0.01mm A.3.2试样的制备及其他要求应符合JB/T7901的规定。
A.41 试验溶液温度及试验周期
A.4.1 试验溶液为5%(质量分数)NaCI水溶液+饱和的H2S水溶液 A.4.2配制试液用NaCl分析纯试剂、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及经过一次以上水洗或纯净的H2S。 A.4.3试验温度为24℃土3℃C,试液pH值调整在3~3.5,记录整个试验周期中的温度变化,并保证试验周期中的试液pH值始终保持在3~3.5范围内。 A.4.4试验时间的选择应符合JB/T7901的规定。
A.5 5试验程序
A.5.1将预磨好的试样(每个试验的平行试样不得小于3个)做好标记、清洗测量尺寸、称质量并做好记录,尺寸的测量精确到0.01mm,称取质量精确到0.1mg。 A.5.2将试样浸于盛有NaCl溶液的试验容器中,密封后通情性气体(氩或氮)驱氧30min,然后停止驱氧,接通H2S气源。 A.5.3当通入H2S气体1h以后,用碘量法测定H2S溶液的含量,并每隔15min重复测定一次,如果连续三次所测定的溶液中HzS含量稳定,其浓度大于0.1mol/L,则可认为此时溶液中HzS已经饱和。 A.5.4停止充HzS后,立即用止水夹卡封通气软管,开始计算试验时间。 A.5.5超过24h的试验,每天需充H2S气体1h。 A.5.6试验结束后,按JB/T7901中的规定进行样品的清洗和称重。
A.6 试验结果的计算,评价及报告
试验结果的计算、评价及报告按JB/T7901的规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