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5. 180. 10 E 92 备案号:29810—2010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6798-2010
石油岩石孔隙体积压缩系数测定仪
Petroleum rock pore volume compressibility instruments
2010—12—15实施
2010一08一27发布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6798—2010
目 次
前言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原理与组成 3.1 原理 3.2 组成要求
1
4
4.1 密封性能 4.2环境条件 4.3 碰撞 4.4 跌落 4.5 电源 4.6技术性能 4.7安全性能 4.8可靠性 4.9外观 5试验方法 5.1试验设备 5.2试验项目 6检验规则 6.1出厂检验 6.2型式检验 6.3判定规则 7.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7.1标志 7.2包装 7.3运输 7.4 贮存
..
-
·
-
I
SY/T6798-201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石油仪器仪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
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迟善武、刘更民、秦积舜、潘竟军、程仙梅。
I
SY/T6798—2010
4要求
4.1E 密封性能
仪器的密封试验压力为最高工作压力的(1.21.5)倍,测量系统管路和环压系统管路分别在密封试验压力条件下静置2h,应无泄漏。 4.2环境条件
仪器的环境条件: a)环境温度:5℃~35℃; b)存温度:-40℃~55℃; c)相对湿度:≤80%(25℃)。
4.3碰撞
碰撞条件: a)加速度:100m/s?±10m/s; b)脉冲持续时间:16ms土2ms; c)碰撞次数:1000±10; d)脉冲重复频率,60次/min; e)脉冲波形:近似半正弦波。
4.4跌落
跌落方式和要求见表1。
表1跌落方式和要求
包装件质量
跌落方式自由跌落倾斜跌落
跌落高度,角度
kg ≤100
跌落高度为250mm
底面棱边长度小于500mm时,倾角30°
>100~200
底面棱边长度不小于500mm时, 底面高地面的最高距高为250mm
4.5电源
交流电源:220V±22V,50Hz±1.0Hz 4.6技术性能 4.6.1工作压力:50MPa,60MPa和70MPa 4.6.2工作温度:室温~150℃。 4.6.3控温允差:1.0℃,0.5℃。 4.6.4压力传感器测量允差:0.5%,0.1%。 4.6.5岩心类型:直径25mm或38mm的柱塞岩样。
2
SY/T6798—2010
4.7安全性能 4.7.1绝缘电阻要求:
电加热部分:50MQ(直流500V);般交流电源部分:10MQ(直流500V)。
4.7.2绝缘强度要求:
交流试验电压:50Hz,1150V(交流峰值);持续时间:1min。
4.8可靠性
仪器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不小于500h。 4.9外观 4.9.1 仪器安装的各种指示仪表或控制阀件应在适当、醒目的位置上标示名称和功能。 4.9.2箱体及面板漆面应光洁、无划痕,面板、标牌的文字应清晰。 4.9.3外露金属部件应经过防锈、防腐处理。
5试验方法
5.1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包括:
温度试验箱(或有降温和升温设备的密闭空间):精密压力表(不低于0.25级):标准压力源(误差不应超过被试压力传感器允许基本误差的1/3);激励电源(稳定度误差不应超过被试压力传感器允许基本误差的1/5):记录装置或仪表(精确度误差不应超过被试压力传感器允许基本误差的1/5):数字温度计(量程为400℃,分辨率为0.1℃);碰撞试验台:兆欧表(直流500V):交流耐压试验仪。
5.2试验项目 5.2.1 密封性能试验
按密封试验压力要求选择精密压力表的测量范围仪器的环压管路和测量管路与精密压力表连接,分别按操作要求施加环压和试验压力。压力稳定
后,记录压力表示值;达到静置时间,再记录压力表示值,结果应满足4.1的要求。 5.2.2环境温度试验
仪器放人温度试验箱,按4.2a)的要求选择环境温度,按GB/T11606一2007中第4章的方法进行低温试验,按GB/T11606一2007中第5章的方法进行高温试验。试验后,仪器应能正常工作。 5.2.3贮存温度试验
仪器放入温度试验箱,按4.2b)的要求选择贮存温度,按GB/T11606一2007中第15章的方法
3
SY/T 6798--2010
进行低温贮存试验,按GB/T11606一2007中第16章的方法进行高温贮存试验。试验后,仪器应能正常工作。 5.2.4相对湿度试验
按4.2c)的要求选择试验条件,按GB/T11606一2007中第7章的方法进行恒定湿热试验。试验后,仪器应能正常工作。 5.2.5碰撞试验
试验前,检查仪器的外观和性能。 仪器应按运输状态固定在试验台的台面上,按4.3的规定选择试验条件,按GB/T11606一2007
中第18章的方法进行碰撞试验。
试验后,检查仪器各构成部分应完好、无松动;检查仪器外观,结果应满足4.9的要求:仪器应能正常工作。 5.2.6跌落试验
按4.4的要求选择跌落条件,按GB/T11606一2007中第17章的方法进行跌落试验。 试验后,仪器应能正常工作。
5.2.7电源试验
按4.5的要求选择电源电压和频率,按GB/T11606一2007中第3章的方法分别进行电源电压与频率试验。试验过程中,仪器应能正常工作。 5.2.8技术性能试验 5.2.8.1工作压力试验
仪器置于工作状态,施加环压。按照仪器操作规程逐渐加压,升温,达到最高工作压力和最高工作温度。压力稳定后,记录压力示值,结果应满足4.6.1的要求。 5.2.8.2工作温度及控温充差试验
仪器置于工作状态,施加环压,加压并达到最高工作压力。 按仪器最高工作温度的30%,50%和100%分别设定控制温度,启动温度控制系统。 达到设定温度后,每间隔10min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一次温度示值,连续记录三次。按式(2)
计算控温允差,结果应满足4.6.3的要求。
AT=IT-T
(2)
式中: AT一一第i次温度测量的绝对误差(i=1,2,3),单位为摄氏度(C); T第i次温度测量值,单位为摄氏度(℃) T温度设定值,单位为摄氏度(℃)。 达到最高设定温度并稳定后,恒温1h,每间隔10min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一次温度示值,结果
应满足4.6.2的要求。 5.2.8.3压力传感器测量允差试验
在试验环境条件下,将标准压力源、激励电源、记录装置(或仪表)与压力传感器连接,保证试
H
SY/T 6798--2010
验回路的密封性,静置1h。
接通电源,通电预热:预热时间应不小于0.5h。 在压力传感器测量范围内选择平均分布的6个~11个压力测量点,正、反行程各做三次连续测
量,记录示值。
按GB/T15478一1995中A7.5计算压力传感器的精确度,结果应满足4.6.4的要求。 5.2.9安全性能试验 5.2.9.1 绝缘电阻试验
电源开关置于接通位置,仪器不通电。按仪器部件的结构特点选择以下连接,用直流500V兆欧表分别测量:
电加热套引出线与金属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电源与外壳,可触及导电部件与金属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一有绝缘要求的其他外部带电端子,外控接点与金属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
所测绝缘电阻值应满足4.7.1的要求。 5.2.9.1 绝缘强度试验
按GB/T15479规定的方法进行绝缘强度试验: a)电源开关位于接通位置,仪器不通电,输人端子、输出端子、电源端子分别短接: b)按4.7.2的要求。用交流耐压试验仪(或耐压绝缘测试装置)在端子之间、端子与外壳(或
与地)之间施加试验电压,并达到试验时间; c)检查仪器,不应有击穿和闪络现象,且不应有贯穿的小孔或烧焦等痕迹; d)检查仪器外观,结果应满足4.9的要求; e)试验结束后,仪器应能正常工作。
5.2.10可靠性试验
试验前,检查仪器的各项功能,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 可靠性试验的样本数按照表2的要求随机抽取。
单位为台
表2随机抽样方案样本大小
批量 1~3 4~16 17~52 53~96 97~200 200以上
最大样本大小
全部 3 5 8 13 20
全部 9 15
20 全数的10%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试验应按以下的方法执行: a)可选取多台仪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同时进行试验: b)对抽样仪器,每间隔2h进行一次测试,试验时间根据被试仪器的数量确定: c)当被试仪器发生故障时,应停止试验,排除故障;故障排除后,重新投人试验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