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SY/T 6829-2011 煤层气集输与处理运行规范标准

SY/T 6829-2011 煤层气集输与处理运行规范标准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96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02 17:26:36



相关搜索: 运行 6829 煤层气 集输 处理 规范标准 规范标准

内容简介

SY/T 6829-2011 煤层气集输与处理运行规范标准 ICS 73.040 E10 备案号:33551—2011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6829-2011
煤层气集输与处理运行规范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CBM gathering and processing
2011—07—28发布
2011一11-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 6829—2011
目 次
前言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煤层气集输 5煤层气处理 6商品煤层气气质要求及试验方法 HSE管理· 参考文献
2
5
7 SY/T6829—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石油工业油气储运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山西煤层气公司、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
责任公司、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分公司、山西省能源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建新、王立清、赵学岭、梅永贵、郭简,王红霞,杨学青、解晓丽、王芳、王志方、梁志勇、朱婷婷。
正 SY/T 6829—2011
煤层气集输与处理运行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层气集输与处理的运行技术要求和商品煤层气的气质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煤层气的集输与处理,不适用于煤矿巷道气。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060.1天然气含硫化合物的测定第1部分:用碘量法测定硫化氢含量 GB/T11060.4天然气含硫化合物的测定第4部分:用氧化微库仑法测定总硫合量 GB/T11062天然气发热量、密度、相对密度和沃泊指数的计算方法 GB/T13609 天然气取样导则 GB/T 13610 天然气的组成分析气相色谱法 GB/T 17283 天然气水露点的测定冷却镜面凝析湿度计法 GB/T21446 用标准孔板流量计测量天然气流量 GB/T21447 钢质管道外腐蚀控制规范 GB/T21448 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技术规范 GB50183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SY/T 0011 天然气净化厂设计规范 SY/T 0043 油气田地面管线和设备涂色规范 SY/T 0076 天然气脱水设计规范 SY/T 5225 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SY/T 5398 原油天然气和稳定轻烃交接计量站计量器具配备规范 SY/T5918 埋地钢质管道外防腐层修复技术规范 SY/T5922—2003天然气管道运行规范 SY/T 6068 油气管道架空部分及其附属设施维护保养规程 SY/T 6069 油气管道仪表及自动化系统运行技术规范 SY/T 6325 输油气管道电气设备管理规范 SY/T 6470 油气管道通用阀门操作维护检修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煤层气coalbed methane 吸附于煤层基质表面的气体,也包括煤层水中的溶解气和游离气。
1 SY/T6829—2011
3.2
商品煤层气mechaniccoalbedmethane 达到长输管道输送气质要求的煤层气。
3.3
集气站gas collecting station 对煤层气进行收集、分离、计量、增压等作业的站。
3.4
处理厂treatment plant 为保证商品煤层气质量对煤层气进行各种工艺处理的工厂
3.5
预处理pretreatment 进人集气站之前对煤层气进行的处理。
3. 6
输送效率transmission efficiency 在同一运行工况下,管线实际输送气量(101.325kPa,293.15K)与管线计算输气量
(101.325kPa,293.15K)的比值。
4煤层气集输
4.1基本要求 4.1.1煤层气站场区域布置防火间距应符合GB50183的规定。 4.1.2集输系统与其他建构筑物的安全距离应符合GB50183和SY/T5225的规定。 4.1.3煤层气集输系统每年宜有30d~35d的检修期。 4.1.4管线吹扫、试压、干燥、置换、投产、清管、运行等生产操作过程应制定详细方案,方案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组织机构、职责、有关协议等:历史情况记录和现状;详细的操作、运行程序和步骤:健康、安全、环保措施;事故应急预案。
4.1.5各项生产操作过程应记录、分析,整理存档。 4.2运行管理 4.2.1基本要求 4.2.1.1集输管线、站场运行压力不应大于管线最高允许工作压力,应有防止超压的设施并保证运行期间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4.2.1.2管线输送煤层气温度应低于管线、站场防腐材料最高允许温度,并保证管线热应力符合设计要求。 4.2.1.3 集输系统宜采用SCADA系统对管线生产运行实施监控。 4.2.1.4 应根据管线全线设备状况及生产计划,合理编制运行方案,优化运行。 4.2.1.5J 应建立各种原始记录、台账、报表,要求格式统一、数据准确。 4.2.1.6在管线事故状态或管线运行受到事故威胁的情况下,现场人员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 2 SY/T6829—2011
事态扩大,并及时向上级汇报。 4.2.1.7在对运行管线进行作业性试验或检测时,管线运行参数或运行方式的调整应由调度统一指挥。 4.2.1.8除正常的专用通信外,调度通信还应备有应急通信信道,保证通信畅通。 4.2.2自动化管理
仪表及自动化设施管理应符合SY/T6069的规定,确保现场检测仪表性能完好和设置正确。 4.2.3管线维护与管理 4.2.3.1管线保护内容及要求应包括:
应定期对管线进行巡线,雨季或其他灾害发生时应加强巡线检查。巡线检查内容及要求包括: a 埋地管线裸露情况、管线理深状况符合设计要求,防腐层无损坏。 b) 跨越管段结构稳定,构配件无缺损,明管无锈蚀。
标志桩、测试桩、里程桩无缺损,警示牌设置符合要求 d 护堤、护坡、护岸、堡坎无挎塌。 e 管线两侧应执行管道保护法的规定。
穿越管段应在每年汛期过后检查,检查穿越管段稳管状态、裸露、悬空、移位及受流水冲刷、剥蚀损坏情况等。检查和施工宜在枯水季节进行。 跨越管段及其他架空管段的保护按SY/T6068执行。
4.2.3.2管线内防护应包含以下内容:
根据输送煤层气气质情况宜使用缓蚀剂保护管线内壁。 煤层气在集输过程中应根据生产情况进行分离、除尘、排除污物。 煤层气在管线输送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清管作业,清除管内积液。 应有防止水合物堵塞管线的措施。
4.2.3.3 管线防腐要求如下:
管线外腐蚀控制应执行GB/T21447和GB/T21448的规定。 b) 阴极保护参数测试应执行GB/T21446的规定。 c) 防腐层的修复应执行SY/T5918的规定。
a)
4.2.3.4管线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检测方案。 4.2.4站场管理 4.2.4.1站场(井场、集气站、清管站及阀室)管理要求如下:
站场管线和设备应采取防腐保护措施。 站场压缩机煤层气人口前宜安装煤粉过滤装置。 站场地面管线及设备涂色按SY/T0043的规定执行站内电气设备管理应符合SY/T6325的规定。 站场管线,设备的动火作业应符合安全管理要求。 -应根据气温对管线、站场设备采取防冻措施。 一站场操作应采取防静电措施。 站场应配备可燃气体检测仪。 站场管线、闽件应严密无泄漏。 一站场设备、仪表、接地电阻应按规定检测。 一应按设计规定配备消防器材。
3 SY/T6829—2011
应根据运行压力对管线和设备配置安全泄放装置并定期进行校验。 定期对调节器、限压安全切断阀,压力容器进行检验。
4.2.4.2设备管理包括以下内容:
管线通用阀门的操作,维护和检修应符合SY/T6470的规定。 单体设备的操作、维护、修理应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建立设备档案。
一设备运行应按有关规定,不得超温,超压,超速,超负荷运行,设备应有安全保护装置。
设备保养做到清洁、润滑、紧固、防腐。 一管线、站场设置的阀门及开关育板等设备应定期检查并做好记录。 设备维修前应对设备的运行情况,磨损、腐程度等进行检查。 应配备足够的备品备件。
4.2.5计量管理 4.2.5.1计量器具的配备应符合SY/T5398的规定。 4.2.5.2流量计应定期校验。 4.2.6清管 4.2.6.1运行管线的清管周期应根据管线输送的气质、管线的输送效率,输送压差和积液预测量确定。输送效率的计算执行SY/T5922的规定。 4.2.6.2清管前应参考管线历次清管记录情况。 4.2.6.3清管作业应满足以下要求:
应预测并跟踪清管过程中清管器的位置。 清管器运行速度宜控制在3.5m/s~5m/s。 应根据清管器运行速度、推球压差、管径估算清管所需的推球输气流量。 应根据管线内污物、积液分布情况及管线高程差情况,备足气量。
4.2.6.4清管器的选型应包括以下内容:
宜选择带有发射装置的清管器,便于跟踪定位。 根据管线状况和清管器特性选择清管器。可选择清管球,皮碗清管器、直板清管器或结合使用。 清管器过盈量:合理选择皮碗,直板清管器的过盈量:清管球注满水过盈量3%10% 为宜。
4.2.6.5清管器运行监测应包括以下内容:
应全程跟踪清管过程。 在中间阀室、支线、穿跨越、高程差较大管段等特殊地点应设监听点。 一监听点应配备信号接收装置。
4.2.6.6清管末站放空与排污要求:
估算放空气量。 估算排污量,做好污物、污液处理。 对硫化物含量较高的煤层气管线,在打开收球筒前,应对收球筒喷水湿式作业,防止硫化亚铁自燃。 放空、排污应符合安全、环保要求。
4.2.6.7清管过程注意事项及处理措施:
清管过程中,应随时掌握清管压差及变化情况。 清管器被卡后可根据运行情况发射第二清管器提高清管器运行压力。
4 SY/T 6829—2011
可采取下游放空增加压差的方法处理卡球。
4.2.7管线维(抢)修 4.2.7.1应根据煤层气的气质、管线沿线自然、社会情况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编制应急预案。 4.2.7.2应设置维(抢)修机构,根据应急预案配备维(抢)修设备和器材。 4.2.7.3维(抢)修完毕后,应按规定组织现场验收,并将全部资料存档。
5煤层气处理
5.1 煤层气处理应执行SY/T0011的规定。 5.2煤层气脱水应执行SY/T0076的规定。 5.3煤层气处理厂火炬放空装置设置应符合GB50183的规定。 5.4煤层气处理厂应根据上下游的合同要求设置贸易计量装置。 5.5煤层气处理厂在压缩机之前应设置过滤分离装置 5.6根据实际情况,对进人处理厂的煤层气宜进行预处理。 5.7 煤层气处理厂宜采用先增压后脱水的工艺流程。 5.8 煤层气脱水宜采用三甘醇吸收法脱水或者其他能够达到气质要求的工艺方法。 5.9 煤层气处理厂增压宜采用往复式压缩机组。 5.10 煤层气处理厂控制宜采用分散控制系统,安全仪表系统、火灾及气体监测系统。 5.11 煤层气处理厂宜设置定压放空装置。 5.12 煤层气处理宜设置防爆扩音系统和工业电视监控系统。
6 商品煤层气气质要求及试验方法
6.1 气质要求 6.1.1 商品煤层气气质指标见表1。
表1商品煤层气气质指标
质量指标 >31.4 ≤200 20 3.0 0.5
项目高位发热量,MI/m 总硫(以硫计),mg/m
硫化氢,mg/m 二氧化碳,% 氧气,% 水露点,℃
在最高操作压力下,水露点至少应比管道最低环境温度低5℃
注:本标准中气体体积的标推参比条件是101.325kP20℃。
61.22 煤层气中固体颗粒含量应不影响煤层气的输送和利用,固体颗粒的直径应小于5um。 6.2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6.2.1 处理厂出口管线上应配备微量水分析仪等检测设备。
5
上一章:SY/T 6840-2011 超声成像测井仪标准 下一章:SY/T 6822-2011 裸眼井单井测井系列优化选择标准

相关文章

煤层气集输与处理 NB/T 10028-2016 煤层气集输管道运行管理规范 NB/T 10029-2016 煤层气集输设计规范 Q/SY 1301-2010 煤层气集输设计规范 Q/SY 08522-2017 煤层气地面集输安全技术规范 Q/SY 1522-2012 煤层气地面集输安全技术规范 NB/T 10884.2-2021 煤层气集输用埋地聚乙烯(PE 管材与管件 第2部分:管件 NB/T 10884.1-2021 煤层气集输用埋地聚乙烯(PE 管材与管件 第1部分:管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