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1422-2018 铱粉

GB/T 1422-2018 铱粉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2.68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0 16:16:54



相关搜索: 1422 铱粉

内容简介

GB/T 1422-2018 铱粉 ICS77.150.99 H68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422—2018 代替GB/T1422—2004
铱 粉 Iridiumpowder
2019-06-01实施
2018-09-17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1422—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422一2004《铱粉》,与GB/T1422一2004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
如下:
删除了铱粉化学成分中关于钙的描述;一增加了铱粉灼烧损失量应不大于0.20%的要求;
修改了附录A为铱粉中杂质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同时确定也可参照 YS/T364; 增加附录B,铱粉灼烧损失量的测定 氢还原重量法。
-
-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研资源(易门)有限公司、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贵
研检测科技(云南)有限公司、西安凯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汉氏贵金属有限公司、浙江微通催化新材料有限公司、广东省工业分析检测中心、徐州北矿金属循环利用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喜龙、贺小塘、钟林波、向磊、郁丰善、熊晓燕、魏小娟、孙活、龚卫星、熊庆丰、
刘文、赵雨、任传婷、王欢、李勇、谭文进、马王蕊、李馄、张文棠、李红梅、张选冬、郑允、唐维学、杨红玉、 马银标、谭小艳、朱利亚。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422—1978,GB/T1422—1989,GB/T1422—2004。
I GB/T 1422—2018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粉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及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铱粉产品。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S/T364 纯铱中杂质元素的发射光谱分析
3 要求 3.1 产品分类
铱粉按铱含量分为3个牌号:SM-Ir99.99、SM-Ir99.95、SM-Ir99.9。 3.2 化学成分和灼烧损失量 3.2.1 铱粉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牌号铱含量杂质元
SM-Ir 99.95 99.95
SM-lr 99.9
SM-lr 99.99
不小于 Pt Ru Rh Pd Ag Cu Fe Ni AI Pb Mn Mg Sn Si Zn
99.99 0,003 0,003 0,003 0,001 0,001 0,001 0.002 0,002 0,001 0.003 0.001 0.002 0,002 0.001 0.003 0.002 0,01
99.9 0.03 0.04 0,03 0,02 0.02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1
0,02 0.02 0,02 0,01 0.01 0.005 0.005 0,005 0.005 0.005 0,005 0.005 0.005 0.005 0.005 0.005 0.05
化 素 Au
学 含
成 量分 / %
不大于杂质元素总量 不大于注:表中未规定的元素控制限及分析方法,由供需双方共同协商确定。
1 GB/T1422—2018
3.2.2 铱的含量为100%减去表1中所列杂质元素实测总和的余量。 3.3灼烧损失量
铱粉灼烧损失量均应不大于0.20%。
3.4外观质量
铱粉为灰色粉末状金属,无目视可见的夹杂物和铱的氧化物。
4试验方法
4.1 牌号SM-Ir99.99铱粉化学成分分析按YS/T364的规定进行,牌号SM-Ir99.95、SM-Ir99.9铱粉化学成分分析按附录A或YS/T364的规定进行:铱粉化学成分仲裁分析按YS/T364的规定进行 4.2铱粉灼烧损失量分析按附录B的规定进行。 4.3铱粉的外观质量采用目视检查
5检验规则
5.1 检查和验收 5.1.1铱粉应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及订货单(或合同)的规定,并填写质量证明书。 5.1.2需方应对收到的铱粉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如检验结果与本标准及订货单(或合同)的规定不符时,应在收到粉之日起15日内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如需仲裁,仲裁取样由供需双方共同进行。 5.2组批
铱粉应成批提交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牌号组成。 5.3检验项目
每批铱粉应进行化学成分、灼烧损失量和外观质量的检验。 5.4取样和制样 5.4.1 化学成分的仲裁取样、制样,应从该批粉中随机取三份占总量1%左右的试料(每份最小取样量为1g),分别混匀后,以四分法缩分至试验所需重量。 5.4.2灼烧损失量的仲裁取样、制样,应从该批铱粉中随机取三份占总量1%左右的试料(每份最小取样量为2g),分别混匀后,以四分法缩分至试验所需重量。 5.4.3 铱粉外观质量逐瓶检验。 5.5 检验结果判定 5.5.1 化学成分仲裁分析结果与本标准规定不符时,判该批不合格,或重定牌号。 5.5.2 灼烧损失量仲裁分析结果与本标准规定不符时,由供需双方共同协商确定。 5.5.3 外观质量与本标准不符时,判该件不合格。
2 GB/T1422—201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
6
6.1 标志
在检验合格的铱粉上注明: a) 供方名称; b) 铱粉名称、牌号、批号; c) 粉净重、毛重; d) 出厂日期。
6.2 包装、运输、贮存 6.2.1包装
铱粉装入带有塑料密封盖的塑料瓶中,严密封口,放人箱中进行中包装或外包装。每瓶包装规格(单位为g/瓶)1、5、10、20、50、100、250、500、1000。 6.2.2运输
铱粉可以采用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方式运输,运输途中不能接触有腐蚀性和有污染的物质。 6.2.3 3存
产品贮存条件应符合下列条件: a) 无腐蚀性物质; b) 不污染产品。
6.3 质量证明书
每批铱粉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并注明: a) 供方名称、地址、电话、传真; b) 产品名称、牌号; c) 批号; d) 净重和件数; e) 分析检验结果和检验印记; f) 本标准编号; g) 出厂日期。
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7
本标准所列铱粉的订货单(或合同)内应包括下列内容: a) 产品名称; b) 牌号; c)重量; d) 本标准编号; e) 其他。
3 GB/T1422—2018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铱粉中杂质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A.1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铱粉SM-Ir99.95和SM-Ir99.9中杂质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附录适用于粉SM-Ir99.95和SM-Ir99.9中杂质元素含量的测定,测定元素及范围应符合
表A.1的规定。
表 A.1
元 素
测定范围/% 0.00050~0.10000
Pt、Pd、Rh、Ru、Au、Ag、Pb、Sn、Al、Cu、Zn、Ni、Fe、Mg、Mn
A.2方法提要
试料用盐酸-氯酸钾高温高压消解。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杂质元素谱线强度,计算其质量分数。
A,3 试剂与材料
A.3.1 氯酸钾。 A.3.2 盐酸(p=1.19g/mL)。 A.3.3 硝酸(p=1.42g/mL)。 A.3.4 过氧化氢(体积分数30%)。 A.3.5 盐酸(1+1)。 A.3.6 盐酸(1十4)。 A.3.7 硝酸(1+1)。 A.3.8 铂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000g金属铂(质量分数≥99.99%),置于聚四氟乙烯消解罐中,加人 15mL盐酸(A.3.2)、5mL过氧化氢(A.3.4),立即盖上罐内盖,旋紧外盖,置于150℃士5℃烘箱中溶解8h。取出,冷却,转人100mL聚四氟乙烯烧杯中,低温蒸至约10mL,取下,冷却,加入10mL盐酸(A.3.2),转人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mg铂。 A.3.9 钯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000g金属钯(质量分数≥99.99%),置于100mL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加入5mL盐酸(A.3.2)、1mL硝酸(A,3.3),盖上表面皿,低温溶解至完全。取下,冷却,用水吹洗表面皿和烧杯壁,加人10mL盐酸(A.3.2),转人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勾。此溶液 1mL含1mg钯。 A.3.10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000g粉(质量分数≥99.99%),置于聚四氟乙烯消解罐中,加人 15mL盐酸(A.3.2)、5mL过氧化氢(A3.4),立即盖上罐内盖,旋紧外盖,置于150℃士5℃烘箱中溶解48h。取出,冷却,转人100mL聚四氟乙烯烧杯中,低温蒸至约3mL。取下,冷却,加人10mL盐酸(A.3.2),转人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mg。
4 GB/T1422—2018
A.3.11钉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000g钉粉(质量分数≥99.99%),置于50mL高温高压消解管中,加入10mL盐酸(A.3.2),加人700mg氯酸钾(A.3.1)于气体反应支架内,再将气体反应支架置于消解管中,于300℃溶解至少6h。取出,转人100mL容量瓶中,加人10mL盐酸(A,3.2),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mg钉。 A.3.12金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000g金属金(质量分数≥99.99%),置于100mL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加人5mL盐酸(A.3.2)、1mL硝酸(A,3.3),盖上表面皿,低温溶解至完全。取下,冷却,用水吹洗表面皿和烧杯壁,加入10mL盐酸(A.3.2),转人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 1mL含1mg金。 A.3.13银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000g金属银(质量分数≥99.99%),置于100mL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加人2mL硝酸(A.3.3),盖上表面血,低温溶解至完全。取下,冷却,用水吹洗表面Ⅲ和烧杯壁,加入70mL盐酸(A.3.2),转人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mg银。 A.3.14铅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000g金属铅(质量分数≥99.99%),置于100mL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加人少许水、3mL硝酸(A.3.3),盖上表面皿,低温溶解至完全。取下,冷却,用水吹洗表面皿和烧杯壁,加10mL盐酸(A.3.2),转人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 1mg铅。 A.3.15锡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000g金属锡(质量分数≥99.99%),置于100mL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加人5mL盐酸(A.3.2)、0.5mL硝酸(A.3.3),盖上表面皿,低温溶解至完全。取下,冷却,用水吹洗表面皿和烧杯壁,转人100mL容量瓶中,用盐酸(A.3.6)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mg锡。 A.3.16铝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000g金属铝(质量分数99.99%),置于100mL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加入5mL盐酸(A.3.5) ,盖上表面皿
取下,冷却,用水吹洗表面皿和烧杯壁,加
入10mL盐酸(A.3.2),转人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mg铝。 A.3.17铜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000 金属铜(质量分数>99.99%),置于100mL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加入5mL硝酸(A.3.7),盖上表面血,低温溶解至完全。取下,冷却,用水吹洗表面血和烧杯壁,加 10mL盐酸(A3.2),转人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mg铜。 A.3.18锌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000g金属锌(质量分数≥99.99%),置于100mL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加人5mL硝酸(A.3.7),盖上表面血,低温溶解至完全。取下,冷却,用水吹洗表面皿和烧杯壁,加人10mL盐酸(A,3.2),转入100mL容量瓶中
希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mg锌。
A.3.19镍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0 中,加入5mL硝酸(A.3.7),盖上表面血,低温溶解至完全。取下,冷却,用水吹洗表面血和烧杯壁,加入10mL盐酸(A,3.2),转人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mg镍 A.3.20 铁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000g金属铁粉(质量分数≥99.99%),置于100mL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加人5mL盐酸(A.3.5),盖上表面皿,低温溶解至完全。取下,冷却,用水吹洗表面皿和烧杯壁,加人10mL盐酸(A.3.2),转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mg铁。 A.3.21镁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000g金属镁(质量分数≥99.99%),置于100mL聚四氟乙烯烧杯
数≥99.99%),置于100mL聚四氟乙烯烧杯
取下,冷却,用水吹洗表面皿和烧杯壁,加
中,加人5mL盐酸(A.3.5),盖上表面I 人10mL盐酸(A3.2),转入100n A.3.22锰标准贮存溶液:称 :标取0.10 00%
元全
,混匀。此溶液1mL含1mg镁。 99.99%),置于100mL聚四氟乙烯烧杯
重册

V
中,加人5mL硝酸(A.3.3),盖上表面皿,低温溶解至完全 。取下,冷却,用水吹洗表面皿和烧杯壁,加入10mL盐酸(A,3.2),转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mg锰。 A.3.23铂、钯、、、铝、镁混合标准溶液:分别移取5.00mL铂、、、钉、铝、镁标准贮存溶液(A.3.8、 A.3.9、A.3.10、A.3.11、A.3.16、A,3.21)于100mL容量瓶中,用盐酸(A.3.6)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 1mL分别含50ug铂、钯、、钉、铝、镁。 A.3.24金、银、锡、锌、锰混合标准溶液:分别移取5.00mL金、银、锡、锌、锰标准贮存溶液(A.3.12、
1 GB/T1422—2018
A.3.13、A,3.15、A.3.18、A.3.22)于100mL容量瓶中,用盐酸(A.3.6)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 分别含50ug金、银、锡、锌、锰。 A.3.25 铅、铜、镍、铁混合标准溶液:分别移取5.00mL铅、铜、镍、铁标准贮存溶液(A,3.14、A.3.17、 A.3.19、A.3.20)于100mL容量瓶中,用盐酸(A.3.6)稀释至刻度。 混匀。此溶液1mL分别含50ug 铅、铜、镍、铁。 A.3.26 氩气(体积分数≥99.99%)。 A.3.27 聚四氟乙烯消解罐,容积50mL。 A.3.28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优级纯的试剂和相当一级纯度的水。标准溶液均贮存于塑料瓶中。
A.4 仪器 A.4.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
推荐的仪器工作条件见表A.2。 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凡是能达到下列指标者均可使用:
光源:氟等离子体光源,发生器最大输出功率不小于1300W。 分辨率:200nm时光学分辨率不大于0.010nm;400nm时光学分辨率不大于0.020nm。 仪器稳定性:仪器1h内漂移不大于2.0%。
推荐的杂质元素分析线见表A.3
表 A.2
功率/ 雾化室气流量/ 观测高度 泵流量/ 等高子体流量/ 辅助气流量/ 积分时间/ 观测 W
(L/min) 0.8
方式轴向
mm (mL/min) (L/min) (L/min) 15
8. 5
0.2
1 300
15
1,5
表A.3
检测波长/nm 299.797 340.458 249.077 240.272 267,595 338.289 405.781 189.927
检测波长/nm 396.153 324.752 213.857 341.476 259.939 280,271 260.568
元素 Pt Pd Rh Ru Au Ag Pb Sn
元素 AI Cu Zn Ni Fe Mg Mn

-
注:分析线根据仪器分辨率和共存元素干扰情况而确定
A.4.2 高温高压消解仪
最高温度320℃,工作压力13MPa。 6
上一章:GB/T 20975.2-2018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砷含量的测定 下一章:YS/T 1028.5-2015 磷酸铁锂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钙、镁、锌、铜、铅、铬、钠、铝、镍、钴、锰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相关文章

GB/T 1422-2018 铉粉 GB/T 36593-2018 铱粉化学分析方法 银、金、钯、铑、钌、铅、铂、镍、铜、铁、锡、锌、镁、锰、铝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DB42/T 1422-2018 再生稻品种评价标准 DB15/T 1422-2018 绵羊痘防制技术规程 DB43/T 1422-2018 渔业水体中孔雀石绿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GB/Z 37839-2019 包含GB/T5094.1、GB/T5094.2、GB/T 16679、GB/T 18656和GB/T 16901.3内容的信息模型 GB/Z 37839-2019 包含GB/T 5094.1、GB/T 5094.2、GB/T 16679、GB/T 18656和GB/T 16901.3内容的信息模型 GB/T 35081-2018 机械安全GB/T16855.1与GB/T15706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