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81.080 Q 46 备案号:40974—2013
JC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JC/T808-2013 代替JC/T808—1989(1996)
硅铝质耐火浇注料耐碱性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for alkali-resistance of silica-alumina refractory castable
2013-09-01实施
2013-04-2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C/T808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C/T808-1989(1996)《硅铝质耐火浇注料耐碱性试验方法》。与JC/T808—1989(1996)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扩大了标准适用范围(见第1章,1989(1996)版的第1章):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修改了“原理”(见第3章,1989(1996)年版的第2章):修改了“试体的制备”(见第5章,1989(1996)年版的第4章)一增加了试体孔盖尺寸的规定,修改了炉膛的均温区的规定(见第6章,1989(1996)年版的5.1):一增加了试验报告(见第8章)。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建筑材料工业耐火材料产品质量监督
检验测试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金莉、王欣宇、薛飞、潘传才、李坤明、梁慧超。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0696—1989; —JC/T808—1989(1996)。
JC/T808—2013
硅铝质耐火浇注料耐碱性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硅铝质耐火浇注料耐碱性试验方法的原理、仪器设备、试体制备、试验步骤、结果评定和试验报告等。
本标准适用于硅铝质耐火浇注料的耐碱侵蚀试验。其他材质的耐火材料耐碱性试验也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617耐火原料和不定形耐火材料取样 YB/T5202.1不定形耐火材料试样制备方法 云第1部分:耐火浇注料
3原理
高温下,无水碳酸钾形成碱蒸气与硅铝质耐火材料试体发生反应,记录试体的变化情况。
4仪器设备 4.1试验炉
满足6.1~6.3要求的电炉或其他类型的炉子。 4.2热电偶
可测1100℃的热电偶高温计。 4.3电热干燥箱
温度控制能满足(110土5)℃。 4.4测量工具
精度为0.1mm的游标卡尺或其他量具。 4.5天平
感量为0.1g。
5试体制备
JC/T808—2013 5.1 浇注料取样按GB/T17617的规定执行。 5.23个试体为一组,试体为边长(70±0.5)mm的立方体。 5.3成型及养护按YB/T5202.1的规定执行。 5.4试体在成型面的中央预留直径为25mm、深35mm圆柱孔,并应经过(110±5)℃保温8h以上的烘干处理。 5.5试体内外表面光滑平整。 5.6用氧化铬在试体的侧面写上编号。
6试验步骤 6.1装样
试体放入加热炉内,要求试体距发热体30mm以上,放置炉膛的均温区内,其温差应不超过土10℃,试体间至少应保持10mm的距离。
称取工业级无水碳酸钾14g,放入试体的圆柱孔内,用尺寸不小于70mm×70mm×5mm的与试体同样材质的材料或三氧化二铝小于30%的低铝质陶瓷面砖制成的试体孔盖严密盖好。
加热炉的测温部位应选择能代表试体所处部位的平均温度处。 6.2加热
以4℃/min~6℃/min的速度升温至1100℃。 6.3保温
在1100℃保温5h,保温期间温差应不超过土10℃。 6.4冷却
保温结束后,试体随炉自然冷却至150℃以下方可出炉。
7结果评定
用游标卡尺或其他量具测量试体表面裂纹宽度(以裂纹的最宽处为准),以3块试体中等级相同的2 块为准,如出现3块试体判属等级均不一致,须重新取样检验。评定标准如下:
a)级:试体无可见裂纹; b) 二级:裂纹宽度不大于1.0mm; c) 三级:裂纹宽度1.1mm~2.0mm; d) 四级:裂纹宽度大于2.0mm。
试验报告
8
试验报告应包括: a) 委托单位; b) 试样名称、编号; c) 试验条件:
2
JC/T808—2013
d) 试验结果: e) 试验单位、 操作人员和日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