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81.080 Q 44 备案号:40969—2013
JC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JC/T 639—2013 代替JC/T639—1996
玻璃熔窑用耐火材料气泡析出率
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of bubble rate of refractories for glass furnace
2013-04-25发布
2013-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玻璃熔窑用耐火材料气泡析出率试验方法
JC/T 639—2013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
(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标准化研究所)发行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各地新华书店经售
地矿经研院印刷厂印刷版权所有不得翻印
*
开本880×12301/16印张0.5字数12千字 2013年8月第一版2013年8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1—800定价16.00元
书号:155160-295
* 编号:0936
网址:www.standardenjc.com电话:(010)51164708 地址:北京朝阳区管庄东里建材大院北楼邮编:100024
本标准如出现印装质量问题,由发行部负责调换。
JC/T639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C/T639一1996《玻璃熔窑用耐火材料气泡析出率试验方法》。与JC/T639
-1996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内容(见第2章,1996年版的第2章);一第4章标题做了更改(见第4章,1996年版的第4章);一取消了取样规定(见5.1,1996年版的5.1):一取消了体积密度、显气孔率的测定(1996年版的5.4);一修改了试验报告内容(见第9章,1996年版的第9章)。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建筑材料工业耐火材料产品质量
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金莉、潘传才、薛飞、李丽萍、李春燕、蔡中开。 本标准于1996年5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1
JC/T639—2013
玻璃熔窑用耐火材料气泡析出率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玻璃熔窑用耐火材料(以下简称耐火材料)气泡析出率试验方法的原理、仪器设备、试样、试验程序、结果计算、允许偏差和试验报告等。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耐火材料在等温条件与玻璃液接触时的气泡析出率的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98铂10-铂热电偶丝、铂13-铂热电偶丝、铂30-铂佬6热电偶丝
3原理
在高温下耐火材料与玻璃液接触时,在其接触面发生物理化学反应,析出气泡。本方法就是采用直线法测量气泡投影的总和,计算出气泡占耐火材料发泡面积的百分数,来表示耐火材料在试验温度下气泡析出倾向。
4仪器设备
4.1加热炉:应按6.2.1规定的升温速度,加热试样至试验温度并恒温,炉膛内均温区至少容纳2块试样,恒温时,炉内装样区试样之间的横向最大温差不超过土5℃。 4.2温度测量装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测温热电偶应符合GB/T1598的规定。 一测温热电偶的热端应置于试样试验面所构成平面的几何中心。 一温度控制设备能够保持在所要求的温度下不超过土1℃。
.4.3测量显微镜:测量范围不小于50mm×50mm,最小分度值0.01mm,放大倍数20~40倍,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 4.4加工工具:锯片、磨头为金刚石材质,不得使用金刚砂(SiC)或其他可能沾污试样的加工工具。 4.5超声波清洗器。 4.6电热干燥箱:温度控制满足(110土5)℃。 4.7试验用玻璃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根据试验要求,选择无气泡、无结石等缺陷的玻璃:一玻璃样品尺寸为@20mm×10mm或直径为18mm的球,在超声波清洗器中清洗后于(110土5)℃下烘干2h。
4.8试验用浸油:采用与试验玻璃折射率相近的浸油。
JC/T·639—2013 5试样
5.1试样尺寸:(50±0.5)mm×.(50±0.5)mm×(10±0:.5)mm 5.2加工好的试样表面清洁、平整、无金属痕迹、上下表面平行, 5.3样品数量为2块。 5.4将试样于超声波清洗器中清洗,并于(110±5)℃下烘干3h。 5.5观察并记录试样的颜色、气孔和其他外观特征。
6试验程序 6.1试样安装 6.1.1每炉安装2块试样。 6.1.2按图1在炉内安装试样,将试样置于耐火载物台上,保持试样的试验面水平。
说明: 1二一试验用玻璃:
一试样:一耐火载物台。
2.
3-
图1.装样示意图
6.1.3将试验用玻璃置于试样中心,试验用玻璃与试验面的接触应保持点接触或线接触。 6.2试验步骤 6.2.i升温速率:室温~1000℃:5℃/min~10℃/min:1000℃~试验温度:3℃/min~5℃/min 6.2.2以耐火材料预期的使用温度作为试验温度,升温至试验温度时,开始计算时间。保温时间不少于3h。 6.2.3保温结束后,关闭加热炉,试样在加热炉中自然冷却至室温。 6.2.4取出试样,用折射率油浸泡试样或喷涂试样。 6.2.5’将试样置于测量显微镜下;在距试样边部10mm的中心区域(见图2)内观察测量,与目镜刻度尺相切和相割的气泡在目镜刻度尺上的投影所占的格数(见图3),将气泡投影所占格数相加在一起(L=α十 b十.十i),并记录下来。测完一条直线后,在同水平方向,以等距离移动试样,用同样的方法继续测量,直至测量20条以上的直线为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