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25.120.10 J62 备案号:47418--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2103-—2014 代替JB/T50116—1998
剪板机 可靠性评定方法 Shears-Evaluntionmethod forreliability
2014-11-01实施
2014-07-0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2103—2014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故障分类及故障判定原则 4.1故障分类, 4.2故障判定原则. 5抽样 6试验方案.. 7试验方法, 7.1试验样机的预检, 7.2试验样机的预防性维修 7.3试验条件 8故障监测 9数据采真 9.1 长发验 9.2 现易踪踪试验 10可靠兰评定指标.. 10.1平均故障间隔工作时间MTBF 10.2 平均修复时间MTTR. 10.3 国育可用度A... 10.4未发生关联故障的评定 11试验结果判定... 附录A(规范性附录)剪板机故障模式及故障类别附录B(资料性附录)可靠性试验运行记录表附录C(资料性附录)可靠性试验故障记录表附录D(资料性附录)故障分析报告.
II
-
表1剪板机故障分类原则及当量故障系数表A.1 剪板机故障模式及故障类别表B.1 可靠性试验运行记录表表 C.1 可靠性试验故障记录表表 D.1 故障分析报告
4
10 11
JB/T12103—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JB/T50116—1998《剪板机可靠性评定方法》,与JB/T50116—199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
如下: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一修改了故障判定原则;修改了抽样修改了试验方案;增加了现场跟踪试验要求;一增加了数据采集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锻压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太原科技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立强、李永堂,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50116—1998。
II
JB/T12103—2014
剪板机可靠性评定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剪板机可靠性验证、测定、评定时的故障分类及故障判定原则、抽样、试验方案、试验方法、故障监测、数据采集、可靠性评定指标、试验结果判定等。
本标准适用于剪板机的可靠性验证、测定和评定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404剪板机精度 GB24389剪切机械噪声限值 GB28240剪板机安全技术要求 JB/T5197剪板机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故障fault 剪板机不能完成规定功能或性能指标超过规定界限的状态和事件。预防性维修、其他计划性活动或
缺乏外部资源的情况下除外。故障通常是产品本身失效后的状态,但也可能在失效前就存在。 3.2
关联故障relevantfault 在解释试验、工作结果或计算可靠性特征值的数值时,必须计入的故障。
3.3
非关联故障non-relevantfault 在解释试验、工作结果或计算可靠性特征值的数值时,不应计入的故障。 本质故障intrinsicmalfunction(fault)剪板机在规定的条件下使用时,由于其零部件或元器件本身固有的缺陷而引起的故障。 误用故障misusefault 不按规定条件或超出产品允许范围使用剪板机而引起的故障。 从属故障secondaryfault 由一个零部件或元器件的故障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其他故障。 重复故障repeatedlyfault 在相同的条件下,在剪板机的同一部位上的零部件或元器件,或不同部位上但用途相同的零部件或
3.4
3.5
3.6
3.7
元器件,先后发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故障。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故障同时发生时,则不属于重复故障。
1
JB/T12103—2014
3.8
累积相关试验时间accumulatecorrelationtestingtime 与受试的剪板机相关故障有关的,用来计算可靠性特征量的时间的总和。该时间不包括试验期内进
行的预防性维修时间、试验监测时间和停机时间。 3.9
间歇故障intermittentfault 产品未经任何修复性维修而在有限的持续时间内自行恢复规定功能的故障。这种故障往往是反复出
现的。 3.10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meantimebetweenfailures 相邻两故障间工作时间的平均值。
3.11
平均修复时间MTTR meantimetorestoration 从发现故障到恢复规定性能所需时间的平均值。
3.12
预防性维护 preventivemaintenance 为降低产品失效的概率或防止功能退化,按预定的时间间隔或时间准则实施的维护。
3.13
验证试验 compliancetest 验证产品的特性或性能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试验。
3.14
测定试验 determinationtest 确定产品特性值或性能值的试验。
3.15
定时截尾试验 timetruncatedtest 为缩短试验时间,试验进行到一定时间即行停止试验。
4故障分类及故障判定原则
4.1故障分类
根据剪板机的故障性质和危害的严重程度,将故障分为四类,每一类故障对应相应的当量故障系数。 其分类原则及当量故障系数见表1,累积当量系数ra按公式(1)计算。
表1剪板机故障分类原则及当量故障系数
故障类别
分类原则
当量故障系数
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导致剪板机主要功能丧失导致剪板机或主要零部件严重损坏,或失去修复价值剪板机主要零部件损坏,不能实现正常功能更换零件或修理而造成停机时间大于1h 一般零件损坏而导致剪板机功能下降更换零件或修理而造成停机时间大于0.5h 不会导致剪板机功能下降或工作中断更换零件或修理而造成停机时间少于0.5h
I致命故障
10
IⅡ严重故障
1
-
Ⅱ一般故障
0.5
IV轻微故障
0.2
2
JB/T12103—2014
2re
(1)
rdi=
j=4
式中: ri—试验期内第i台剪板机发生的第j类故障数; —第j类故障的当量故障系数。
4.2故障判定原则 4.2.1剪板机每一个故障都应按关联故障或非关联故障分类,关联故障计数,非关联故障,如误用故障和从属故障等则不计数,但试验时应做记录。 4.2.2在计算剪板机的可靠性特征量时,只计本质故障。但如果该本质故障引起从属故障,则应按严重的故障判定本质故障类别。 4.2.3对无法判定是本质故障或是从属故障的故障,均计为本质故障。 4.2.4若剪板机有若干项功能不能完成或若干项性能指标超过规定界限,而且不能证明其是同一原因引起的,则每一项均判为剪板机的一个故障。若是由同一原因引起的,则只判为剪板机的一个故障。 4.2.5若剪板机有一项功能不能完成或性能指标超过规定值,而且其是由两个或更多的独立故障引起,则每一独立故障均判为剪板机的一个故障。 4.2.6重复故障的每一次故障均应计为关联故障。 4.2.7停机监测或试验中止、结束后的检查中发现的故障应计入故障数中。其故障发生时间认为是停机时的一瞬间。 4.2.8非关联故障不计数,但在考核时应做记录。非关联故障包括:
a)安装不当引起的故障; b)误用故障; c)误操作故障; d)维修不当引起的故障 e)试验装置故障引起的故障; f)试验条件超过设计规定所造成的故障; g)其他外界因素引起的故障。
4.2.9按规定程序进行的预防性维修不作为故障计数,包括:
a)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易损件的更换或损坏; b)必要的调整和调校。
4.2.10 故障模式及故障类别见附录A,对于未列入附录A的故障模式应按表1的规定进行分类, 4.2.11如果在同一部位多次出现故障模式相同的间歇故障,则只判剪板机产生了一个故障。
5抽样
5.1试验样机应是出厂检验合格的剪板机。 5.2采用试验场试验时,从同批产品中随机抽样,应抽取三台样机;批量不超过三台(含三台)时,则全部抽取。 5.3采用现场跟踪统计试验时,从同类产品中随机抽样,应抽取10台~50台样机或年产量的10% 不超过10台(含10台)时,则全部抽取。 61 试验方案 6.1 可靠性测定试验方法应选择试验场试验或现场跟踪统计试验两种方法之一。
3
JB/T12103—2014
6.2 新研制的产品应采用试验场试验。 6.3采用无替换的定时截尾试验方案。 6.4 试验场试验的累积相关试验时间T≥1500h。 6.5现场跟踪统计试验的累积相关试验时间T≥6000h。 7试验方法 7.1试验样机的预检 7.1.1 试验前,按产品的技术标准或使用说明书进行检验,合格后,方能进行可靠性试验。 7.1.2预检过程中发生的故障不计入计算可靠性特征量的故障数内,但应详细记录,分析原因。 7.2试验样机的预防性维修 7.2.1试验过程中应按规定程序进行预防性维修(如按规定必须进行的更换、调整、润滑等),到达规定寿命期限的零配件的更换及超过规定寿命期限使用而引起的损坏,不计入故障数。 7.2.2凡不符合规定程序进行的任何维修和保养,均应作为关联故障计。 7.3试验条件 7.3.1试验场试验 7.3.1.1 用带有驱动装置的液压加载器在全行程上给剪板机模拟加载,加载力应不低于其剪切力的 70%,加载力的作用点位于刀架长度的1/3处(距离开口大端)。 7.3.1.2试验样机以单次行程规范进行试验,试验时按技术文件规定的最高单次行程满负荷行程次数进行。 7.3.1.3 试验时刀架应运行全行程。 7.3.1.4 试验可连续或间断进行,间断进行时,每次持续试验时间不应小于8h。 7.3.1.5 辅助装置应随同主机同时试验,机动后挡料等运动机构最多间隔10min往复运行一次。辅助机构动作时,刀架应暂停运行。 7.3.2现场跟踪统计试验 7.3.2.1 运行工况应具有代表性,并符合设计或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7.3.2.2 选择的样机应尽可能在相似的工况条件下工作。 7.3.2.3 3一般应在剪板机工作1个月后进行可靠性现场跟踪统计试验。如跟踪早期故障,可在剪板机开始工作起进行。 8故障监测 8.1每8h检查一次样机各部位的温度和温升;刀架停止位置;油、气渗漏情况;零件松动情况及导轨表面状况等,结果均应符合JB/T5197的规定;检查安全功能和安全装置,结果应符合GB28240的规定。 8.2每台样机累积试验到200h时进行一次精度、噪声和主要安全性能的检查,试验结束或中止时再重复检查一次,精度应符合GB/T14404的规定。主要安全性能应符合GB28240的规定。噪声应符合 GB24389的规定。试验中止或结束后的检查期间发生的故障,亦应计入故障数中。 8.3如试验过程中发生故障,应立即停机检查。
4
JB/T12103—2014
9数据采集
9.1试验场试验 9.1.1试验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剪板机的运行情况,并做好记录(见附录B)。记录应准确,凡涂改之处应有记录人的签章并说明理由。 9.1.2旦发生故障,检验人员应根据故障判定原则对故障进行记录,并填写可靠性试验故障记录表(见附录C)、故障分析报告(见附录D)。 9.1.3在试验过程中,达到寿命期限的耗损件和配套件的更换不计故障,但应做记录。 9.2现场跟踪试验 9.2.11 可靠性现场跟踪试验的数据采集点应至少2个。 9.2.2试验过程中由试验方或委托用户检查剪板机运行的情况,并做好记录(见附录B)。记录应准确,凡涂改之处应有记录人的签章并说明理由。 9.2.3由用户进行数据采集时,应对用户进行可靠性培训,掌握故障判定原则。 9.2.4 试验方应到用户现场了解情况,并对具体问题予以指导。 9.2.5 一旦发生故障,检验方或用户应根据故障判定原则对故障进行记录,并填写可靠性试验故障记录表(见附录C)、故障分析报告(见附录D)。 9.2.6 对于达到寿命期限的耗损件和配套件的更换不计故障,但应做记录。
10 可靠性评定指标
本标准采用平均故障间隔工作时间MTBF、平均修复时间MTTR、固有可用度A三项可靠性特征量指标进行可靠性评定。 10.1平均故障间隔工作时间MTBF
平均故障间隔工作时间MTBF按公式(2)计算。
T
MTBF =
(2)
i=l
式中: T一一累积试验时间(截尾时间),单位为小时(h);
rai—试验期内第i台剪板机发生的当量故障数; n-—剪板机台数。 10.2平均修复时间MTTR
平均修复时间MTTR按公式(3)计算。
MTTR =
(3)
式中: t,—试验期内第i台样机发生故障后的总修复时间,包括故障诊断、修理准备和修理实施的时间,
单位为小时(h);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