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34474.2-2018 钢中带状组织的评定 第2部分:定量法

GB/T 34474.2-2018 钢中带状组织的评定 第2部分:定量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4.29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5 10:24:38



相关搜索: 定量 34474 部分 评定 带状 评定

内容简介

GB/T 34474.2-2018 钢中带状组织的评定 第2部分:定量法 ICS 77.040.99 H 2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4474.2—2018
钢中带状组织的评定 第2部分:定量法
Determinationofbanded structureof steelPart2:Quantitativemethod
2019-02-01实施
2018-05-14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4474.2—2018
目 次
前言
I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1
2 3 术语和定义
4 符号 5 设备取样
.
6 7 8 分析步骤测试报告
试样制备
3
9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带状组织定量评定示例:Q235带状组织的定量评定附录B(资料性附录) 不同类型组织的定量结果示例....
12 GB/T 34474.2—2018
前言
GB/T34474《钢中带状组织的评定》拟分为若干部分。 本部分为GB/T34474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首钢集团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中国科学研究院金属研究所、江苏
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温娟、翰新华、盖秀颖、栾燕、贾惠平、尹立新、其其格、崔桂彬、严春莲、郭愚
II GB/T 34474.2—2018
钢中带状组织的评定 第2部分:定量法
1范围
GB/T34474的本部分规定了钢中带状组织的定性描述、分类及定量评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钢中带状组织的评定,包括取向度、各向异性指数、单位长度上带状组织数目、带状组
织之间的距离等参数的测定。其他有取向的组织可参考使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3298 8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15749 定量金相测定方法 GB/T30067 金相学术语 GB/T 34474.1 钢中带状组织的评定 第1部分:标准评级图法
术语和定义
GB/T3006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特征截线数 feature interceptions 被测量网格线穿过的带状组织的数目(见图1中的N和N/)。
3.2
特征截点数 feature intersections 被测量网格线穿过的带状组织边界的数目(见图1中P和P)。对于基体组织中的独立颗粒,
特征截点数等于特征截线数的两倍。
1 GB/T 34474.2—2018
N, 1
V
0
8
1℃
2
形变方向
29 -
N, 8
1. 5
1 D
P,
0
D
Y
2.5C 16
C
3
3C
a
检验线方向与形变方向垂直
b) 检验线方向与形变方向平行
注1:图示中N及P计数如图a)所示是从上到下的,图示中N/及P/的计数如b)所示是从左到右的。 注2:T表示带状与检验线相切,E表示检验线终止于带状内。
图 1 带状组织截线数(N)和截点数(P)计数说明
4 符号
本部分采用的符号及其说明见表1。
表 1 标准中符号的说明
符号 N N/ Lu Lv/ NL Nui P1 Pl PLL Pu! n NL Nu/ PLL Pul
说明
单位个个 mm mm 个/mm 个/mm 个个个/mm 个/mm 个个/mm 个/mm 个/mm 个/mm
单位视场内垂直于形变方向的特征截线数目单位视场内平行于形变方向的特征截线数目
单位视场内垂直于形变方向测量网格线的真实总长度单位视场内平行于形变方向测量网格线的真实总长度
单位长度上垂直于形变方向的特征截线数目单位长度上平行于形变方向的特征截线数目单位视场内垂直于形变方向的特征截点数目单位视场内平行于形变方向的特征截点数目单位长度上垂直于形变方向的特截点数目单位长度上平行形变方向的特征截点数目
检验视场数
N个视场的垂直形变方向的特征截线数目的平均值 N个视场的平行形变方向的特征截线数目的平均值 N个视场的垂直形变方向的特征截点数目的平均值 N个视场的平行形变方向的特征截点数目的平均值
2 GB/T 34474.2—2018
表1(续) 说明
符号 X, X s
单位个/mm 个/mm
单个视场的测量结果平均值,指N,Nu/,PLI,PL
标准误差
和检测视场数有关的一个系数,用于和标准误差一起确定95%置信区间
95%CI %RA SBI V. 入I Al Q12
95%置信区间相对精度百分数
带状平均间距,指带状组织中心到相邻带状组织中心的距离
带状组织所占视场的体积分数
带状平均自由程,指带状组织边缘到相邻带状组织边缘的距离
带状组织各向异性指数试样观察面上带状组织的取向度
5 设备
带状组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光学显微镜需配备相关的图像采集和分析的软件系统,也可利用带刻度尺的目镜测量。目镜及软件中的刻度尺需用测微尺进行标定,测微尺按计量要求应进行校准,保证数据准确。 图像采集后,也可用word或其他软件对带有标尺的带状组织图像进行计数和定量计算。
6 取样
6.1 一般情况下,试样应在交货状态的产品上截取。 6.2 对于板材,试样应在板宽四分之一处截取。 6.3 试样的检验面积约为200mm(20mmX10mm)。检验面应平行于钢材主要形变方向。 6.4 取样方法和取样数量按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的规定执行。如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没有规定,按照 GB/T34474.1执行。
7 试样制备
试样的磨抛和侵蚀按GB/T13298的规定执行。经磨抛后试样的观察面应达镜面光洁度,无污渍
和划痕。抛后用4%硝酸酒精侵蚀10s~15s,吹干备用。
8 分析步骤
8.1 采集图片
将制备好的试样置于载物台,调整试样使带状组织在水平方向。通常选用5X~20X物镜,在能清晰分辨各相组织、晶界清楚的条件下应尽可能选择小倍率观察,其他倍数的物镜根据供需双方协议也可选择使用。一般情况下,带状组织的分布、聚集程度及宽度等在纵向截面上变化很大,应在产品标准或 GB/T34474.2—2018
者供需双方协议里规定带状组织的评定位置。在评定位置随机采集5个以上视场图片。 8.2 :定性描述和分类 8.2.1总则
根据试样组织的相数分为单相组织和多相组织。单相组织含有单一相,多相组织含有两种以上(包括两种)的相。 8.2.2单相组织的带状
单相组织的带状是由于试样存在宏观成分偏析,经侵蚀后组织显示出明暗不同程度的差异而产生,如马氏体钢淬回火后心部产生的偏析带。此类带状根据形貌可分为四种:分散的带、窄带、宽带和混合带。 8.2.3多相组织的带状
多相组织的带状是指在多相组织中有一种或多种相沿变形方向呈带状分布。这类带状根据呈带状的相数分为单相组织呈带状和多相组织呈带状。单相组织呈带状指仅一相在基体内呈带状分布,其他相随机分布,可作为基体相。多相组织呈带状指两个以上(包括两个)的相呈明显带状分布,无基体相。 这两种带状按照带状形貌和严重程度可分为六种:无带状、部分带状、完全带状、窄带、宽带和混合带 8.2.4 带状组织的分类
带状组织的分类示意图见图2。
带状
单相
两相及以上
一分散的带
两相呈带状
单相呈带状
一无带状部分带状一完全带状一窄带宽带混合带
一窄带
无带状部分带状完全带状一宽带一宽带一混合带
-
一宽带
混合带
图2 带状组织的分类示意图
4 GB/T 34474.2—2018
8.3定量分析 8.3.1选取分析对象
对于单相组织,宏观偏析区域的带状是测量对象。对于两相或多相组织,如果其中只有一相呈带状分布,则该呈带状组织的相是测量对象;如果两相或多相都呈带状分布,为提高计数速度,通常选择含量少的相进行测量。例如,对于热轧状态的低、中碳钢,其显微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两相组织,珠光体含量少于铁素体,通常选择珠光体作为测量对象。 8.3.2设置测量线
利用软件在所采集照片上画出数条平行和垂直带状方向的线段。线段应间隔相等,其平行度偏差不超过5°。单视场内平行和垂直方向测量线总长度均不少于5000μm。所画线段应覆盖整个视场,不能带有偏向性地挑选视场内局部区域画线,避免测量线只分布在视场局部基体相或只分布在某一两条有限的带状组织上。 8.3.3特征截线或截点的计数
当带状组织中两个或多个相邻的晶粒被测量线穿过,即晶粒之间不存在其他相,记为一个截线(N
=1)或二个截点(P=2)。测量线和带状组织相切时记为半个截线(N=0.5)或一个截点(P=1)。 如果测量线终止于一个带状组织内部,记为半个截线(N=0.5)或一个截点(P=1)。如果测量线完全位于带状组织内(这种情况有时会发生在高度呈带状的材料的平行方向的计数),记为半个截线(N=0.5 )或零个截点(P二0)。可以只计特征截线数或者特征截点数,也可以同时对特征截线数和特征截点数进行计数。特征截线数或者特征截点数应对平行于形变方向和垂直于形变方向的测量线分别计数。 8.3.4计算单位长度特征截线数和(或)特征截点数
分别测量出单个视场内平行于形变方向的检验线总长度Lt/和垂直于形变方向的检验线总长度 L,L,根据式(1)~式(4)计算 NLL、Nu//、PL//、PLI。
NI
Nu=Lu
....(1)
NI Lll N PLI = Lu Pt Pui=Lll
(2
3
PlI
.......(4)
8.3.5计算多视场的平均值
计算多视场(n)特征截线数和特征截点数的平均值:NLI、NL/、PLI、PL//。对于高度呈带状的显微组织,NLI约等于PLI的二分之一。 8.3.6计算标准误差S
根据式(5)计算每个测量值n个视场的标准误差:
5=[1义 2(X. -X)2
(5)
n-1台
5
上一章:GB/T 36707-2018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碳素钢-不锈钢复合钢筋 下一章:GB/T 5059.5-2014 钼铁 硅含量的测定 硫酸脱水重量法和硅钼蓝分光光度法

相关文章

GB/T 34474.2-2018 钢中带状组织的评定 第2部分:定量法 GB/T 34474.1-2017 钢中带状组织的评定第1部分∶标准评级图法 GB/T 34474.1-2017 钢中带状组织的评定 第1部分:标准评级图法 GB/T 21655.2-2019 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2部分:动态水分传递法 GB/T 21655.2-2019 纺织品 吸湿速干性的评定 第2部分:动态水分传递法 红外吸收法测定钢中碳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GB/T 41076-2021 微束分析 电子背散射衍射 钢中奥氏体的定量分析 YB/T 5338-2019 钢中奥氏体定量测定X射线衍射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