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35096-2018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锻材

GB/T 35096-2018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锻材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55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0 14:58:48



推荐标签: 复合材料 颗粒 sic 35096

内容简介

GB/T 35096-2018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锻材 ICS 77.150.10 H 6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5096—2018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锻材 SiC particulate reinforced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sForging
2019-04-01实施
2018-05-14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5096—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工程材料标准化工作组(SAC/SWG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交通大学、深圳市优越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欧阳求保、张获、张政、王燕、朱宇宏、李瑞祥、贾建军、崔琦峰、姚强、路通
I GB/T35096—2018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锻材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锻材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标识、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航天航空、汽车等领域使用的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锻材。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31.1 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 4339 金属材料热膨胀特征参数的测定 GB/T 6519 变形铝、镁合金产品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 8545 铝及铝合金模锻件的尺寸偏差及加工余量 GB/T23909.3 无损检测射线透视检测第3部分:金属材料X和伽玛射线透视检测总则 GB/T 31831 LED室内照明应用技术要求 GB/T 32496 金属基复合材料增强体体积含量试验方法图像分析法 GB/T32498 金属基复合材料拉伸试验 室温试验方法 YS/T 479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锻材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锻材 SiC particulate reinforced aluminummatrix composites forgings 通过模锻或自由锻等锻造加工工艺,由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热加工制成的各类锻材。其中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采用熔铸复合方法制备,增强体为SiC颗粒,基体为2A14、7A04、6A61等铝合金,增强体体积分数低于40%。
4分类与标识
锻材产品按所选用的基体类型、增强体SiC颗粒的体积分数、热处理状态等进行分类。典型产品的牌号见示例。
示例: SiC颗粒的体积分数为10%、基体为2A14铝合金、热处理状态为T6的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表示为:
10% SiC/ 2A14- T6
热处理状态为T6 铝基体为2A14铝合金 SiC颗粒的体积分数为10%
1 GB/T 35096—2018
5 技术要求
5.1 表面质量 5.1.1 模锻材的表面质量
模锻材的表面质量要求应符合YS/T479的规定。 5.1.2 自由锻材的表面质量
自由锻材表面的裂纹应予清除,其他缺陷的深度(包括清除裂纹处)应保证锻材留有三分之一的名义加工余量。如有特殊要求,按照客户要求进行控制。 5.2尺寸及允许偏差 5.2.1 模锻材的尺寸及允许偏差应符合供需双方签订的图样或合同规定,图样中未规定偏差且可直接测量的尺寸,其尺寸偏差应符合GB/T8545的规定。 5.2.2 自由锻材的尺寸及允许偏差应符合供需双方签订的图样或合同规定。 5.3 内部质量 5.3.1 内部缺陷
内部缺陷可按照GB/T6519和GB/T23909.3的规定分级进行检测,也可双方协商,并在图样或合同中注明超声波或X射线检验及检验的级别。超声波检测级别按照GB/T6519的规定可分为AAA级、 AA级、A级、B级、C级五个等级,达到A级以上视为合格。X射线的检测按照GB/T23909.3的规定进行。当超声波检测和X射线检测结果出现分歧时,以X射线检测结果为准。 5.3.2 显微组织
SiC颗粒体积含量的测定应按照GB/T32496规定的方法进行,试样中SiC颗粒应无明显团聚的现
象,组织中不应存在气孔、非金属夹杂等缺陷。 5.4性能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锻材的拉伸性能、布氏硬度和线膨胀系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锻材的性能
拉伸性能
布氏硬度 (HBW
线膨胀系数 (×10-6/℃)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 Rpo.2 /MPa
弹性模量 断后伸
抗拉强度 Rm/MPa
牌号
长率/% 10/1 500) (室温至300℃)
E/GPa
不小于
不小于 150 120 150 120
不大于 20 20 18 18
85 85 90 90
10%SiC/2A14-T6 10%SiC/2A14-T7 15%SiC/2A14-T6 15%SiC/2A14-T7 2
400 360 400 360
350 300 350 320
2 2 一 GB/T 35096—2018
表1(续) 拉伸性能
布氏硬度 线膨胀系数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 Rpo.2 /MPa
弹性模量 断后伸 (HBW (X106/C) E/GPa 长率/% 10/1 500) (室温至300℃)
抗拉强度 Rm/MPa
牌号
不小于
不小于 150 120 150 120 150 120 150 120 150 120 150 120 130 115 130 115
不大于 17 17 15 15 20 20 18 18 17 17 15 15 18 18 17 17
400 360 400 360 500 450 500 450 500 450 500 450 350 330 400 350
350 320 350 320 450 400 450 400 450 400 450 400 300 280 350 300
98 98 105 105 85 85 90 90 98 98 105 105 90 90 98 98
20%SiC/2A14-T6 20%SiC/2A14-T7 25%SiC/2A14-T6 25%SiC/2A14-T7 10%SiC/7A04-T6 10% SiC/7A04-T7 15% SiC/7A04-T6 15%SiC/7A04-T7 20% SiC/7A04-T6 20% SiC/7A04-T7 25% SiC/7 A04-T6 25% SiC/7A04-T7 15%SiC/6A61-T6 15%SiC/6A61-T7 20%SiC/6A61-T6 20%SiC/6A61-T7

一 1 1

/
2 2
/
检验方法 6.1 表面质量检测
6
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如在灯光下进行检验,可采用2支40W加罩日光灯做光源,光源具体要求按照GB/T31831的规定,光源距检验台面150cm~180cm,光源之间距离10cm,目视检验表面质量,表面缺陷尺寸采用目视以及相应精度的量具或专用工具进行测量。 6.2 尺寸及允许偏差检测
锻材的尺寸及外形采用相应精度的量具或专用工具进行测量,按照GB/T8545的规定进行。 6.3 内部质量检测 6.3.1 内部缺陷检测
锻材的超声波检测按照GB/T6519的规定进行,X射线检测按照GB/T23909.3的规定进行。
3 GB/T35096—2018
6.3.2 :显微组织检测
在光学显微镜下对复合材料中增强颗粒在基体上的分布及组织进行观察。其中,试样制备、试样研磨、显微组织检验、显微照相及试验记录等按照GB/T32496的规定进行。 6.4 性能检测 6.4.1拉伸性能
按照GB/T32498的规定制备成圆形截面拉伸试样,进行室温拉伸试验。拉伸弹性模量按 GB/T32498中规定的方法获得。 6.4.2布氏硬度
按GB/T231.1的规定进行。 6.4.3 :线膨胀系数
按GB/T4339的规定进行。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按检验类型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2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为锻材的表面质量、尺寸及允许偏差和拉伸性能。 7.3 型式检验 7.3.1 型式检验的检验项目包括锻材的表面质量、尺寸及允许偏差、内部质量检测、拉伸性能、布氏硬度和线膨胀系数。 7.3.2 一般情况下,每一年进行一次,若有以下情况,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正式生产后,若原料、配方、工艺有重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因任何原因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e) 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时。
7.4 抽样方案 7.4.1 按照炉次抽取试样进行检验 7.4.2 对于表面质量,逐件检测;对于尺寸及允许偏差和内部质量检测,按照检验批次抽取3件。 7.4.3 对于拉伸性能、布氏硬度和线膨胀系数检测试样,按照检验批次随机抽取锻材1件,在锻材上各取三个试样进行测试。 7.5 判定规则
若试验结果符合检验项目的技术要求,判断该批产品合格。若存在不合格项目,需要对该批次进行
4 GB/T35096—2018
加倍取样,对不合格的项目进行复检,若全部合格则判断该批产品合格,若复检仍不合格,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 标志
产品或其包装上应包括: a) 产品标识; b) 商标或生产厂家标志; c) 生产日期。
8.2 包装
产品可按供需双方商定的形式包装。 8.3 运输
运输时,不同标记产品应分别堆放,防止日晒、雨淋及碰撞。 8.4贮存
贮存时应防止日晒、雨淋,避免接触腐蚀性物质。
5 8900
/
中华人民共 和国
国家标 准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锻材
GB/T 35096—2018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总编室:(010)68533533 发行中心:(010)51780238
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880×12301/16 印张0.75字数12千字 2018年5月第一版 2018年5月第一次印刷
*
书号:155066·1-60232 定价16.00元
如有印装差错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10107
GB/T 35096-2018
上一章:YS/T 276.11-2011 铟化学分析方法 第11部分:砷、铝、铅、铁、铜、镉、锡、铊、锌、铋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下一章:YS/T 89-2011 煅烧α型氧化铝

相关文章

GB/T 35096-2018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锻材 GB/T 35096-2018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锻材 GB/T 41702-2022 原位生成纳米颗粒增强6000系铝基复合材料挤压材 GB/T 41736-2022 高体积分数碳化硅颗粒铝基复合材料 GB/T 30599-2014 原位颗粒增强ZL101A合金基复合材料 颗粒增强钢铁基复合材料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制备与触变塑性成形 GB/T 34556-2017 铝基复合材料冲击试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