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30599-2014 原位颗粒增强ZL101A合金基复合材料

GB/T 30599-2014 原位颗粒增强ZL101A合金基复合材料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70.33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01-16 14:18:34



推荐标签: 复合材料 颗粒 101 原位 zl 金基 原位 30599 101a

内容简介

GB/T 30599-2014 原位颗粒增强ZL101A合金基复合材料 ICS 77.150.10 H 6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0599—2014
原位颗粒增强ZL101A合金基复合材料
In situ particulate reinforced ZL101A alloy matrix composites
2014-12-01实施
2014-06-0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 国
国家标准
原位颗粒增强ZL101A合金基复合材料
GB/T 30599—2014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总编室:(010)64275323发行中心:(010)51780235
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880×12301/16 5印张0.5字数10千字 2014年7月第一版2014年7月第一次印刷
*
书号:155066·1-49663 定价 14.00元
如有印装差错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10107 GB/T 30599—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工程材料标准化工作组(SAC/SWG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大学、江苏中联铝业有限公司、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大亚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江苏中欧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省铝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玉涛、陈刚、谢建林、朱宇宏、姚强、王燕、陈诚、颜金华、张钊、蒋宇梅、张振亚、 张松利、贾志宏、李桂荣、王宏明、焦雷。
- GB/T 30599—2014
原位颗粒增强ZL101A合金基复合材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以ZL101A合金为基体材料的复合材料的术语和定义、标记、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熔体反应合成方法制备的以ZL101A合金为基体,以原位生成的Al2O;、ZrB、 AlZr、TiBz、AlTi等颗粒中的一种或几种为增强体的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8.1—2010 金属材料主 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ISO6892-1:2009,MOD) GB/T229—2007 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ISO148-1:2006,MOD) GB/T231.1—2009 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ISO6506-1:2005,MOD) GB/T2828.1 -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ISO2859-1:1999,IDT)
GB/T 2975 —1998 钢及钢产品 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eqvISO377:1997) GB/T13298—1991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22315-2008 金属材料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3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原位颗粒增强ZL101A合金基复合材料insituparticulatereinforcedZL101Aalloymatrixcomposites 采用原位颗粒增强的以ZL101A合金为基体的铝基复合材料。
3.2
原位颗粒增强 虽in situparticulate reinforced 通过从复合材料基体中原位生成或者生长的颗粒实现材料的增强。 颗粒平均尺寸 faverageparticulate size 增强颗粒的粒径平均值,采用金相分析软件通过平均截线法获得,其范围是微米(1μm~10μm)、
3.3
亚微米(100nm~1μm)和纳米(10nm~100nm)。 3.4
颗粒类型 particulatetype 原位增强颗粒的种类,包括金属氧化物、金属硼化物、金属碳化物以及金属间化合物等。
4标记
产品按增强颗粒平均尺寸、颗粒类型标记,标记为口a/ZL101A-Y。
- GB/T305992014
其中,为Al2Os、ZrBz、AlZr、TiBz、AlsTi等增强颗粒中的种或几种;△为mp、sp、np之一,分别表示颗粒平均尺寸在微米、亚微米和纳米范围;Y表示原位颗粒增强。
示例1:原位微米Al,O;颗粒增强ZL101A合金基复合材料标记为AlzO3m/ZL101A-Y。 示例2:原位纳米(ZrBz十AlsZr)颗粒增强ZL101A合金基复合材料标记为(ZrBz十AlsZr)n/ZL101A-Y。
5技术要求
5.1外观
铸态或者热处理态(T6态)的原位颗粒增强ZL101A合金基复合材料表面色泽均匀一致,无肉眼可见针孔、夹杂物。表面颜色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5.2显微组织
在光学显微镜或扫描电镜下观察原位颗粒增强ZL101A合金基复合材料中的增强颗粒在基体上应分布均匀、无明显团聚。 5.3室温性能
原位颗粒增强ZL101A合金基复合材料(T6态)的室温性能应符合表1规定的技术指标要求。
表1原位颗粒增强ZL101A合金基复合材料技术指标要求
夏比U型冲击吸收能量(20℃)
布氏硬度 HB ≥110
室温抗拉强度 R./MPa
拉伸杨氏模量 E,/GPa
室温断后伸长率
A/% ≥4.0
KU2/J ≥5.0
≥320
≥80
6检验方法
6.1外观
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如在灯光下进行检验,可采用2支40W加罩日光灯做光源,光源距检验台面 150cm~180cm,目视检验。 6.2显微组织
在光学显微镜或扫描电镜下对复合材料中增强颗粒在基体上的分布进行观察。其中,试样制备、试样研磨、试样的浸蚀、显微组织检验、显微照相及试验记录等按GB/T13298一1991规定进行。 6.3布氏硬度
按GB/T231.1--2009规定进行。 6.4室温拉伸性能
随炉浇注的试棒按GB/T2975--1998制备成圆截面拉伸试样,室温拉伸试验按GB/T228.1-
2
上一章:T/CCES 26-2021 建筑施工扬尘防治与监测技术规程 下一章:JC/T 1031-2015 蒸压加气混凝土设备模具

相关文章

GB/T 41702-2022 原位生成纳米颗粒增强6000系铝基复合材料挤压材 GB/T 35096-2018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锻材 GB/T 35096-2018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锻材 GB/T 35096-2018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锻材 原位合成碳纳米相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颗粒增强钢铁基复合材料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制备与触变塑性成形 GB/T 38972-2020 增材制造用硼化钛颗粒增强铝合金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