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1.260 J21 备案号:61299—2018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321—2017
手动润滑泵(10 MPa、20 MPa)
Manual operated lubrication pump (10 MPa 20 MPa)
2018-04-01实施
2017-11-07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3321—2017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型号与基本参数.
1
3..型号说明. 3..2标记示例 3.3基本参数. 4型式与外形尺寸 5技术要求 5.1外观质量.. 5.2耐压性. 5.3密封性.. 5.4操作手柄、换向阀手柄动作 5.5贮油器. 5.6流量 5.7 内泄漏 5.8表面涂装 5.9寿命 6试验条件和方法.. 6.1试验条件. 6.2试验方法. 7检验规则. 7.1出厂检验. 7.2型式检验.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标志. 8.2 包装. 8.3 运输和贮存
图1 型式与外形尺寸图2 耐压试验原理图图3 流量测定原理图. 图4 寿命试验原理图.. 表 1 基本参数表2 尺寸参数. 表3 降压时间
门
JB/T13321—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治金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0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太重煤机有限公司、太原矿山机器润滑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茂勇、王琳琼、王旭东,郝尚清、武少伟、赵灵、常丽琴。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JB/T13321—2017
手动润滑泵(10MPa、20MPa)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手动润滑泵(10MPa、20MPa)的型号与基本参数、型式与外形尺寸、技术要求、 试验条件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输送锥入度为265~385(25℃150g)1/10mm的润滑脂的手动润滑泵(10MPa、 20MPa).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43L-AN全损耗系统用油 GB/T13306标牌 JB/T5000.12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2部分:涂装 JB/T5000.13 3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3部分:包装
3型号与基本参数
3.1型号说明
010
SRB
贮油器容积,单位为升(L)公称流量,单位为毫升每循环(mL/cy)压力等级代号(J表示10MPa:L表示20MPa)手动润滑泵
3.2标记示例
示例:公称压力为20MPa公称流量为3.5mL/cy,贮油器容积为5L的手动润滑泵,标记为
SRB-L3.5/5手动润滑泵JB/T13321—2017
3.3基本参数
手动润滑泵的基本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1
JB/T13321—2017
表1基本参数
公称流量 mL/cy
公称压力 MPa 10
贮油器容积
质量 kg 18 20 18 21
型号 SRB-J7/2 SRB-J7/5 SRB-L3.5/2 SRB-L3.5/5
L 2 5 2 5
7
3.5
20
4 型式与外形尺寸
手动润滑泵的型式与外形尺寸应符合图1和表2的规定。
115
S81
360
3X
二
13
23
58 158 70 70
2Xd
190
说明: 1 一指示杆: 2操作手柄: 3贴油器: 4压力表:
9——单向阀; 10- 一润滑脂补给口: 11— 一换向阀手柄。
5一排气阀: 6 一管路I出油口: 7一 管路IⅡI出油口: 8安装孔:
图1 型式与外形尺寸
2
JB/T13321—2017
表2尺寸参数
单位为毫米 d
型号 SRB-J7/2 SRB-L3.5/2 SRB-J7/5 SRB-L3.5/5
H 576
H, 370
d
d
Rc3/8
M32X3
$11
1196
680
5技术要求
5.1外观质量
手动润滑泵外观表面应清洁,无锈蚀、损伤等缺陷。 5.2耐压性
在1.25倍公称压力下应无零件损坏等异常现象。 5.3密封性
在1.25倍公称压力下,各部件不应出现外泄漏。 5.4操作手柄、换向阀手柄动作
操作手柄、换向阀手柄运动应平稳,无卡滞现象,各出油口出油应畅快。 5.5贮油器
贮油器各受压部分不应有漏气现象,活塞杆应能平稳上升、下降。 5.6流量
手动润滑泵流量值为公称流量值的95%~105%。 5.7内泄漏
手动润滑泵内泄漏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降压时间
油温℃ 降压时间s
0~10 15
11~20 10
21~30 5
31~40 3
5.8 表面涂装
手动润滑泵的表面涂装应符合JB/T5000.12的规定。 5.9寿命
在公称压力下,按30次/min的频率,操作手柄运转应不少于5000000次,换向阀手柄换向应不少于10000次。手动润滑泵的流量低于公称流量的70%或传动副等零件损坏且无法修复,可视为手动润滑泵达到了使用寿命极限。
3
JB/T13321—2017
6试验条件和方法
6.1试验条件 6.1.1基准温度:25℃。 6.1.2试验介质:L-AN46全损耗系统用油(GB/T443),寿命试验应采用锥入度不低于310(25℃, 150g)1/10mm的润滑脂。 6.2试验方法 6.2.1耐压试验:如图2所示,操作换向阀手柄,并使外接泵源分别接通出油口I、出油口I,由外接泵源通过调压阀将压力加至公称压力的1.25倍,保压10min,耐压性能应符合5.2的规定。
将出油口堵塞,操作换向阀手柄并摇动操作手柄,分别使出油口I、出油口Ⅱ在公称压力的1.25 倍下保压10min,耐压性能应符合5.2的规定。
2
O 卓
宁
2)
①风 H
说明:
手动润滑泵:2- 耐震压力表。
注:图中A为外接泵源。
图2耐压试验原理图
6.2.2密封性试验:在做6.2.1中的试验时,目测各部件及各连接处,其性能应符合5.3的规定。 6.2.3操作手柄、换向阀手柄动作试验:在出油口处于无负荷状态下操作操作手柄和换向阀手柄,连续工作2min,换向不少于15次,各部位运动性能应符合5.4的规定。这时测得作用于操作手柄上的操作力应不大于50N,换向阀手柄上的操作力不大于100N。
作用力的测定可采用弹簧式测力计,测力点应在距操作手柄安装轴中心370mm处,测力计应与操作手柄保持90°角度,应与换向手柄保持180水平。 6.2.4贮油器试验:由贮油筒上部充入压力为0.2MPa的空气,保压1min,其性能应符合5.5的规定。 6.2.5流量的测定:如图3所示,在公称压力状态下,以2s/循环的频率,连续工作10个行程,将排出的油盛入量筒,测算出每一行程的排量,其性能应符合5.6的规定。
O 文
? 文
图3流量测定原理图
JB/T13321—2017
6.2.6内泄漏试验:如图3所示,使换向阀手柄分别接通出油口I、出油口I,加压至8MPa时,使操作手柄处于静正状态,由压力表观察压力下降的情况,压力由8MPa降至6MPa的时间应符合5.7 的规定。如试验油温与基准温度不符时,按表3的给定值进行测定。 6.2.7表面涂装检查:目视检查手动润滑泵表面涂装,其性能应符合5.8的规定。 6.2.8外观质量的检查:采用目测法,其外观质量应符合5.1的规定。 6.2.9寿命试验:如图4所示,在公称压力下,以30次/mim的频率使操作手柄运转5000000次,换向阀手柄换向10000次,不应出现外部泄漏、动作不良、声音异常等现象,拆检各零件,应看不到异常。其性能应符合5.9的规定。
1
O
E
自
一 25
o区宏
XIO
+
说明: 1—压缩空气入口2— 一换向阀手柄:3- 操作手柄。
图4寿命试验原理图
7检验规则
7.1出厂检验
手动润滑泵的出厂检验按6.2.2~6.2.8的规定进行。 7.2型式检验 7.2.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产品应进行型式检验:
一产品首次试制定型鉴定:一产品结构、材料或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一生产间断一年以上恢复生产;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
7.2.2型式检验产品应从已检验合格入库的成品中抽取,数量不少于2台。 7.2.3型式检验按第6章的规定进行。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标志
应在手动润滑泵适当明显位置设置产品标牌,其型式与尺寸应符合GB/T13306的规定,内容包括:
-产品型号及名称;
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