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53.C20.20 J80 备案号:45478—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1864--2014
长期堵转力矩电动机式电缆卷筒
Long-term locked-rotor torque-motor type cable winch
2014-10-01实施
2014-05-0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1864—2014
目 次
前言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 分类和基本参数 5技术要求. 6 试验方法. 7检验规则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图1电缆卷盘示意图2堵转试验示意. 表1主参数系列. 表2基本参数... 表3电气问隙和爬电距离表4工频耐压试验电压表5故障及其危害度系数表6检验项目
1
JB/T11864—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建研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抚顺永茂建筑机械有限公司、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
院、深圳市华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艳秋、田承天、李静、朱平。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JB/T118642014
长期堵转力矩电动机式电缆卷筒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长期堵转力矩电动机式电缆卷筒(以下简称电缆卷筒)的分类和基本参数、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存。
本标准适用于长期堵转力矩电动机式电缆卷筒。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11.13 绝缘配合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 GB/T4942.1一2006旋转电机整体结构的防护等级(IP代码) 分级 GB/T13306标牌 GB/T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3802 工程机械辐射噪声测量的通用方法 GB14048.1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总则 JB/T5943 工程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JB/T5945 工程机械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JB/T5946 工程机械涂装通用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长期堵转 long-term locked-rotor 电动机在额定电压及额定频率下,使转子转速为零时,通电时间至少超过电动机达到稳定温升的
时间。 3.2
长期堵转力矩电动机式电缆卷筒long-termlocked-rotortorquemotortypecablewinch 用于输电及收放电缆的设备,由电缆卷盘、传动装置、长期堵转力矩电动机及集电器构成。
3.3
电缆卷盘 fcable reel 电缆卷筒中用于卷绕电缆的装置,如图1所示。
JB/T118642014
口
7
说明:
一轮盘;
一筒体。
2
图1电缆卷盘示意
4分类和基本参数
4.1分类
电缆卷筒按排缆形式分为多排式和单排式。 型号标记至少应包括产品代号和主参数。
4.2基本参数
电缆卷简的主参数为额定容纳电缆的质量(以下简称容缆量),主参数系列见表1。 电缆卷筒的基本参数见表2。
表1 主参数系列
容缆量kg
450
50
150
300
650
1 250
1 500
2.000
表2 基本参数输电额定电流
容缆量 kg 50 150 300 450
输电额定电压
电缆卷盘最大转矩
电缆卷盘允许线速度
V
A 60 20 100 300 20 300 500 200 20 300 500 800
N·m 36 50 120 80
m/min
601200
0~30
650
270
30006000
1 250
60~1200
770
2
J3/T11864—2014
表2基本参数(续)
容缆量 kg
输电额定电压
电缆卷盘最大转矩
电缆卷盘允许线速度
输电额定电流
V
A 20 500 800 200 800
N-m
m/min
60~1200
1 500
900
0~30
3000~10000 60~1200
2000
1 220
5技术要求
5.1一般要求 5.1.1外购部件均应有检验合格证明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5.1.2电缆卷筒的外观质量:
a)焊缝质量应符合JB/T5943的规定; b)涂装质量应符合JB/T5946的规定: c)整机及零部件的装配应符合JB/T5945的规定。
5.1.3电缆卷筒应满足以下工作条件:
a)海拔不超过1000m; b)工作环境温度-20℃~40℃; c)空气最大相对湿度不大于90%(环境温度20℃时); d)无爆炸性危险、无导电尘埃及腐蚀性气体的场所; e)供电电压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土10%。
5.1.4电缆卷筒在安装时,卷盘回转轴线的水平度误差应不大于土2°;轴线与主机运行轨迹的垂直度误差应不大于土2°:电缆锚固点应位于卷盘中心平面内。 5.2传动装置 5.2.1齿轮工作表面粗糙度Ra为3.2um。 5.2.2齿轮副的精度等级应高于8级。 5.2.3齿面接触斑点沿齿高方向应不小于40%,沿齿长方向不小于50%。 5.2.4装配后的齿轮副应转动灵活,无卡滞、干涉现象。 5.3 集电器及其部件 5.3.1 外壳与带电部位之间及相互绝缘的带电部位之间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不低于表3的规定。
表3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输电额定电压
电气间隙 mm
爬电距离 mm
V 60~100 >100~150 >150~300
1.6 3 3.5 8
3.8 5 10 12.5
400
3
JB/T11864—2014
表3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续)
爬电距离 mm
电气间隙 mm
输电额定电压
V 500 630 800 1 000 1 250 3 000 6 000 10000
8
16 20 25 32 40
14
25
60(用户要求时可加大到80)
90 125
5.3.2 相互绝缘的带电部位之间及外壳与带电部位之问的绝缘电阻值应满足:
当额定电压为60V~660V时,不小于1.5MQ;当额定电压大于660V~800V时,不小于2MQ:当额定电压大于800V~1200V时,不小于2.5MQ。
5.3.3 3外壳与带电部位之间以及相互绝缘的带电部位之问应能承受表4规定的交流50Hz工频耐压试验电压,历时1min无击穿和闪络现象(不包括长期堵转力矩电动机)。
表4工频耐压试验电压
输电额定电压
耐压试验电压(交流电压有效值)
V 60~300 >300~660 >660~800 >800~1 000 >1 000~1200
V 1 000 2.500 3 000 3 500 4200 18 000 23 000 30 000
3 000 6000 10 000
5.3.4 电刷与集电环接触部分的温升,以不损害部件本身以及相连或相邻部件正常工作为限。与外部导线连接的接线端子的温升应不大于60K。 5.3.5 5电刷与集电环接触部位应无砂眼、气孔等缺陷,表面粗糙度Ra为3.2um。 5.3.6 6电刷与集电环接触面积应不小于80% 且接触平稳。 5.3.7 集电滑环应满足相应的电压等级和电流容量的要求,每个滑环至少有一对电刷,电刷的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54。 5.4长期堵转力矩电动机 5.4.1长期堵转力矩电动机的绝缘等级应不低于F级,温升应不大于100K。 5.4.2 2电动机堵转转矩应不超过额定转矩的土15%。 5.4.3电动机防护等级应不低于GB/T4942.1一2006中的IP54;当电动机外壳加防护罩时,电动机防护等级应不低于GB/T4942.1—2006中的IP23,防护罩应不影响电动机散热。
4
JB/T11864—2014
5.5电缆卷盘
电缆卷盘筒体外径应不小于电缆最大外径的12.5倍,轮盘外径至少应留有卷绕两层电缆的余量。 5.6性能要求 5.6.1电缆卷筒空载特性应符合以下要求:
a)各连接件、紧固件连接牢固,不得松动; b)运转平稳,无冲击和异常响声: c)电缆卷筒空载转速按式(1)计算:
n≥0.7no
(1)
式中: n一一电缆卷筒空载转速,单位为转每分(r/min); no 电动机同步转速,单位为转每分(r/min);
一减速器传动比。
5.6.2堵转特性应符合以下要求:
a)堵转热态转矩应不小于冷态实际转矩的0.85倍: b)堵转试验即将结束时,应对热态空载转速进行测定,热态空载转速按式(2)计算:
n.≥0.6o
(2)
i
式中: nr—电缆卷筒热态空载转速,单位为转每分(r/min)。
5.7安全和环保 5.7.1电缆卷筒各部位的防护要求如下:
a)集电器应设防雨和防止人体触及带电体的防护装置: b)外露旋转部件(除卷盘外)应设有防护罩。
5.7.2电缆卷筒噪声应不大于85dB(A)。 5.8可靠性
电缆卷筒可靠性试验时间应不少于300h。首次故障前工作时间应不少于120h,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应不少于160h,可靠度应不小于90%。
6试验方法
6.1外观质量检查
采用目测方法检查。 6.2尺寸测量
测量以下各项尺寸: a)外壳与带电部位之问及相互绝缘的带电部位之问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b)电缆卷盘的筒体外径和轮盘外径余量; c)齿面接触斑点高度及长度: d)电刷与集电环接触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