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1819.10-2017 锡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0部分:硫量的测定 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和碘酸钾滴定法

GB/T 1819.10-2017 锡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0部分:硫量的测定 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和碘酸钾滴定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71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1 10:02:45



推荐标签: 化学分析 红外 高频 部分 测定 1819 定法 精矿 碘酸钾 感应炉 感应炉

内容简介

GB/T 1819.10-2017 锡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0部分:硫量的测定 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和碘酸钾滴定法 ICS 73.060 D 4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19.102017 代替GB/T1819.10—2004
锡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10部分:硫量的测定
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
和碘酸钾滴定法
Methodsfor chemicalanalysis of tin concentrates-
Part10:Determinationof sulfurcontent-
High frequency combustion with infrared absorption method
andpotassiumiodatetitrimetric method
2018-04-01实施
2017-09-2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1819.10—2017
前言
GB/T1819《锡精矿化学分析方法》分为21个部分:
第1部分:水分的测定热干燥法;第2部分:锡量的测定 碘酸钾滴定法;一第3部分:铁量的测定 硫酸铈滴定法;第4部分:铅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2EDTA滴定法;第5部分:砷量的测定砷锑钼蓝分光光度法和碘滴定法:第6部分:锑量的测定孔雀绿分光光度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7部分:铋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8部分:锌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9部分:三氧化钨量的测定硫氰酸钾分光光度法;第10部分:硫量的测定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和碘酸钾滴定法;第11部分:三氧化二铝量的测定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第12部分:二氧化硅量的测定硅钼蓝分光光度法和氢氧化钠滴定法;第13部分:氧化镁、氧化钙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14部分:铜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15部分:氟量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第16部分:银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17部分:汞量的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法;第18部分:镍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19部分:钻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20部分:镐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21部分:钙、镁、铜、铅、锌、砷、锑、铋、银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
-
-
本部分为GB/T1819的第10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1819.10一2004《锡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法硫量的测定 高频红外吸收法和燃烧
碘酸钾滴定法》,本部分与GB/T1819.10一2004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方法1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
将测定下限由原来的“0.0010%”修改为"0.050%”; -对助熔剂的使用进行了修改;对精密度部分进行修改;
-
增加试验报告条款。 方法2碘酸钾滴定法
将测定上限由原来的“10.00%”修改为20.00%”;标定标准滴定溶液的标准物质由原来的“硫酸铅”修改为“硫标准物质”: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由原来的"0.01mol/L和0.02mol/L”修改为“0.03mol/L”;对精密度部分进行修改;增加试验报告条款。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I GB/T1819.10—2017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天津出入境检验检
疫局、鲮鱼圈出人境检验检疫局、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西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有色贵重金属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南)。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海兰、彭松、钱小文、陈然、王虹、李异、周海收、韩峰、庄艾春、蒋晓光、赖心、 龙达、史红兰、徐晓艳、张晨、陶进芳、黄易勤、卢燕萍、李磊、肖刘萍、周姣连。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829—1979; GB/T1819.10—2004。
-
-
I GB/T1819.10-—2017
锡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10部分:硫量的测定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
和碘酸钾滴定法
1范围
GB/T1819的本部分规定了锡精矿中硫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锡精矿中硫量的测定。方法1测定范围:0.050%0.50%;方法2 测定范围:
>0.50%~20.00%。
2方法1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
2.1方法提要
在助熔剂存在下,向高频炉内通入氧气流,使试料在高温下燃烧,硫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进人红外吸收池,仪器自动测量其对红外能的吸收,并与标准样品比较,计算结果。 2.2 2试剂与材料 2.2.1 锡助熔剂:Ws<0.0005%。 2.2.2 纯铁助熔剂:Ws≤0.0010%。 2.2.3 钨锡助熔剂:钨十锡(93十7),Ws≤0.0005%。 2.2.4 锡精矿标准样品。 2.2.5 钢标准样品。 2.2.6 载气(氧气):纯度(体积分数)不小于99.95%。 2.2.7 动力气:氮气或压缩空气,其杂质(水和油)小于0.5%。 2.2.8 无水高氯酸镁。 2.2.9 烧碱石棉。 2.2.10 稀土氧化铜。 2.2.11 玻璃棉。 2.2.12 脱脂棉。 2.2.13 镀铂硅胶。 2.2.14 陶瓷埚(@24mm×24mm),使用前应在大于1100℃氧气流中灼烧1h~1.5h,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备用。 2.3仪器 2.3.1 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碳硫分析仪:硫检测器灵敏度0.00001%(或≤0.1ug/g),分析精度 (RSD)≤0.5%。 2.3.2 高频炉功率:1.0kW~2.5kW。 2.3.3 频率:>6MHz。
1 GB/T1819.10—2017
2.4试样
试样粒度应不大于0.074mm。试样应在105℃土5℃烘箱中烘1h,并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备用。 2.5分析步骤 2.5.1试料
称取0.15g试样(2.4),精确至0.0001g。 2.5.2测定次数
独立地进行两次测定,取其平均值。 2.5.3仪器调节
按照仪器说明书调节仪器,使其处于最佳分析状态。 2.5.4仪器校正
称取0.15g标准样品(2.2.4或2.2.5)(硫量略高于试料),精确至0.0001g。置于盛有0.50g锡助熔剂(2.2.1)、0.70g纯铁助熔剂((2.2.2)的陶瓷(2.2.14)中,覆盖1.20g钨锡助熔剂(2.2.3)。按仪器说明进行操作,重复测定3次~5次,直到获得一个重现性较好的平均结果(相对偏差不超过0.05%),仪器校正完成。
注1:燃烧几个硫含量与待测试样相当的同类型样品,最大限度地降低气路及气路中粉尘对试样所释放的二氧化
硫气体的吸附。
注2:应及时清理过滤器、燃烧系统和气路中的粉尘,最大限度地减少粉尘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注3:由于锡精矿中常含有碑,为防止中毒,实验应在良好的通风条件下进行,操作者应戴口罩,
2.5.5空白试验
称取0.50g锡助熔剂(2.2.1)、0.70g纯铁助熔剂(2.2.2),置于陶瓷(2.2.14)中,覆盖1.20g钨锡助熔剂(2.2.3),按仪器说明进行操作,重复测定3次,取其平均结果作为空白值进行扣除。 2.5.6校正曲线
选择一个硫量略高于试料和一个硫量略低于试料的标准样品(2.2.4或2.2.5),按照2.5.4操作。重复测定2次3次,分别计算对应的平均结果。按照硫量进行校正,得到校准曲线。 2.5.7测定 2.5.7.1称取试料(2.5.1),按2.5.4进行测定,扣除试剂空白,得到样品中硫量。 2.5.7.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6精密度 2.6.1重复性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以下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重复性限(r),超过重复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重复性限(r)按表1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求得。 2 GB/T1819.10—2017
表1重复性限
0.45 0.02
ws/% r/%
0.18 0.01
0.079 0.005
0.31 0.02
2.6.2再现性
在再现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以下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果
的绝对差值不大于再现性限(R),超过再现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再现性限(R)按表2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求得。
表2再现性限
0.18 0.02
ws/% R/%
0.079 0.012
0.31 0.03
0.45 0.04
3方法2碘酸钾滴定法
3.1方法提要
试样在1250℃~1300℃氧气流中燃烧,使硫转化为二氧化硫气体,用淀粉盐酸溶液吸收,以碘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3.2 试剂和材料 3.2.1 瓷舟:于800℃灼烧2h以上,置干燥器中冷却备用。 3.2.2 硫标准物质:用前在80℃干燥1h以上。 3.2.3 吸收液:称取1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加人100mL沸水,搅匀,煮沸2min,冷却,加人3mL盐酸,用水稀释至1000mL,混匀。 3.2.4碘酸钾标准滴定溶液[c(1/6KIOs)=0.03mol/L]: 3.2.4.1配制:称取1.07g碘酸钾、0.3g氢氧化钾、5.5g碘化钾溶解于300mL水中,用水稀释至 1000mL,混匀。 3.2.4.2标定:根据试样含硫量,称取0.10g~0.50g硫标准物质(硫量与试样硫量相当),精确至 0.0001g于瓷舟中,按3.5.4.1~3.5.4.3操作。
按式(1)计算碘酸钾(1/6KIO)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
m。·Wis
(1)
c
(V, -V.): m × 103
式中:
碘酸钾(1/6KIO,)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称取硫标准物质的质量,单位为克(g);
c
mo W1s 硫标准物质中硫的质量分数; V. 滴定硫标准物质所消耗的碘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 滴定空白试验溶液所消耗的碘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
硫(1/2S)的摩尔质量,16.033,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3 GB/T1819.10—2017
平行标定3份,其极差值不大于3.0×10-*mol/L时,取其平均值,否则重新标定。 3.3定硫装置
定硫装置见图1。
14 D
12
13
ppmg A
说明: I 2 3 4
一氧气瓶;减压阀;流量计; 50g/L高锰酸钾溶液及400g/L氢氧化钾溶液洗涤瓶;硫酸(p=1.84g/mL)洗涤瓶;无水氯化钙干燥塔;管式炉;瓷管;热电偶;
6 7 o o
10 吸收管; 11- 滴定管; 12- 温度控制器; 13- 可调变压器; 14- 电源插头。
图1定硫装置示意图
3.4试样
试样粒度应不大于0.074mm。试样应在105℃土5℃烘箱中烘1h,并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备用。 3.5分析步骤 3.5.1试料
按表3称取试样(3.4),精确至0.0001g。 4
上一章:GB/T 1819.11-2017 锡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1部分:三氧化二铝量的测定 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 下一章:GB/T 1479.3-2017 金属粉末 松装密度的测定 第3部分:振动漏斗法

相关文章

GB/T 1819.10-2017 锡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0部分:硫量的测定 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和碘酸钾滴定法 YS/T 1115.9-2016 铜原矿和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9部分∶硫量的测定高频红外吸收法和燃烧-碘酸钾滴定法 YS/T 1115.9-2016 铜原矿和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硫量的测定 高频红外吸收法和燃烧-碘酸钾滴定法 GB/T 3286.7-2014 石灰石及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硫含量的测定 管式炉燃烧-碘酸钾滴定法、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和硫酸钡重量法 GB/T 3884.3-2012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硫量的测定 重量法和燃烧-滴定法 GB/T 4324.23-2012 钨化学分析方法 第23部分:硫量的测定 燃烧电导法和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 GB/T 6150.4-2023 钨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硫含量的测定 高频感应红外吸收法和燃烧-碘量法 GB/T 6150.4-2023 正式版 钨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硫含量的测定 高频感应红外吸收法和燃烧-碘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