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_17.120.10 N 12
GP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4049—2017
智能流量仪表 通用技术条件 Intelligent flow instruments-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2018-02-01实施
2017-07-3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4049—2017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结构及基本参数 4.1结构 4.2基本参数 5要求 5.1外观及功能 5.2 安全性能
2
6
.
...
5.3 测量性能 5.4 影响量影响 6试验方法 6.1试验条件 6.2 外观及功能检查 6.3 安全性能试验 6.4 测量性能试验
X
A
14 15 15 16 18 19 19 20 21 21 21 21 21 21 22
6.5 影响量影响试验 7检验规则 7.1出厂检验 7.2型式检验 8标志、标识
..
8.1产品标志 8.2铭牌… 9包装、运输及贮存 9.1 包装
..
...
9.2 运输 9.3 贮存
GB/T 34049—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陕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成都安迪生测量有限公司、
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流量仪表分公司、北京瑞普三元仪表有限公司、西安东风机电有限公司、 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天信仪表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泽宏、刘启兴、张俊、幕长利、李振中、张鹏、李明华、陶朝建、王硕、张松。
1
GB/T34049—2017
智能流量仪表通用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智能流量仪表的术语和定义、结构及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 标识和包装、运输及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测量封闭管道中流体流量的工业物联网用智能流量仪表。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21--2005优先数和优先数系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检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2423.4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金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十12h循
环)
GB/T2423.4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振动、冲击和类似动力学试验样品的安装
GB3836.1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GB3836.2 爆炸性环境 第2部分: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 GB 3836.4 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保护的设备 GB/T4208 3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5479 工业自动化仪表绝缘电阻、绝缘强度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17611一1998封闭管道中流体流量的测量术语和符号 GB/T17626.2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17626.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1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GB/T34068 :物联网总体技术智能传感器接口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17611一199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
GB/T34049—2017
3.1
工业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forindustry 物联网在工业领域中各类应用的总成,是实现广义工业领域范围的智慧应用及信息共享的基础平台。
3.2
物联网设备标识 internet of things identifier 用于物联网唯一地、无二义性地标识物联网设备身份的一组连续数字、字符、符号或者其他任何形
式数据。 3.3
智能流量仪表 intelligentflowinstrument 以微处理器或微型计算机等智能处理单元为基础,由流量传感器及接口部分、数据采集和处理单
元、存储单元、输出子系统、人机接口、人机界面和外围通讯接口等组成,具有流量信号采集、处理、控制、 组态、诊断、存储和双向通信等功能的流量仪表。 3.4
系统 system 为实现规定功能以达到某一目标而构成的相互关联的一组元件。 [GB/T17212-1998,定义P1.0.0.01]
3.5
最小循环周期 minimum period 在采用循环扫描方式工作的系统中,系统按顺序把每项任务处理一次所需要的最短时间。
3.6
人机接口 human-computer interface 人与计算机之间建立联系、交换信息的输人/输出设备的接口,这些设备包括键盘、显示器、打印机、
鼠标器等。 3.7
数据完余 dataredundancy 重复存储或传输数据以防止数据丢失。
3.8
测量管 metertube 在各方面都符合标准中的技术要求,而且其中装有流量测量装置的经过特殊加工的一段管道。 [GB/T176111998,定义6.2]
3.9
分界流量 transitional flow-rate 在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之间出现的流量值,它将流量范围一般分割成两个区,即“高区”和“低区”,
它们各自由一个最大允许误差来表征。
[GB/T17611—1998,定义6.10]
4结构及基本参数
4.1结构
智能流量仪表由流量传感器、数据采集和处理、存储单元、输出单元、人机接口、人机界面和通信接口等组成。
2
GB/T34049—2017
4.2.5 电源 4.2.5.1 交流电源
交流电源电压为(0.85~1.1)Um、供电频率为(50士1)Hz。 注:Usm为智能流量仪表的工作标称电压,一般取220V。
4.2.5.2直流电源
直流电源电压为(0.85~1.1)Unom。 注:Uam一般取18V~36V。
4.2.5.3电池供电
供电电池分为可更换电池、不可更换电池。 对于可更换电池,设备应能显示剩余使用时间并能及时给出电池更换报警。且在更换电池时电源
中断不影响智能流量仪表的性能和组态参数等。
对于不可更换电池,电池的额定寿命应保证智能流量仪表功能正常的时间至少比其工作寿命长
一年。 4.2.6 正常工作环境
一般情况下,智能流量仪表应能在下述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a)环境温度:-20℃~50℃; b) 相对湿度:35%~95%; c)大气压力:86kPa~106kPa; d) 其他条件:其他如机械振动、大气中水汽凝结和气流等条件不得对智能流量仪表的通信、测量
性能、相关功能等产生影响。
4.2.7 输出信号
智能流量仪表应具有下列一种或几种输出信号: a)直流电压; b) 直流电流; c) 脉冲/频率信号; d) 数字信号。
4.2.8 输出带负载能力
智能流量仪表电压、电流输出带负载能力见表1。
表1输出带负载能力
输出信号直流电压(oV~10V) 直流电压(1V~5V)
电压、电流输出带负载能力
输出电压应能承受不小于10ka的负载直至开路输出电压应能承受不小于5kn的负载直至开路输出电流应能承受不大于750Q的负载直至短路
直流电流脉冲/频率信号
负载电阻不大于10kn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