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65.060.10 T68 备案号:56652—2017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19802016
拖拉机及内燃机用起动机
特性试验要求和方法
Performance of starter motors -- Test methods for motor tractors and
internal-combustions engine
2016-10-22发布
2017-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1980--2016
目 次
A
前言 1范围 2术语和定义, 3试验条件. 3.1试验环境温度 3.2试验电源 3.3接线要求.. 3.4测量精度 4试验设备 4..1I型试验台. 4.2IⅡ型试验台 5试验方法. 5.1试验方法的种类 5.2 试验方法A(非连续式测量法) 5.3试验方法B(连续式测量法) 5.4试验方法C(-20℃测量法) 6参数值的修正 6.1修正要求 6.2修正方法, 7起动机输出功率
066668
-起动机特性曲线
8
图1起动电源的电压/电流特性图2 I型试验台接线图图3 I型试验台接线图图4 起动机特性曲线
二
表1起动电源的电流电压特性值
JB/T11980—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拖拉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40)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法雷奥汽车电器系统有限公司·江苏常武起动电机有限公司,重庆博耐
特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泉州艺达车用电器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国家拖拉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电机电器分会、江苏恒力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佩特来电器有限公司、任丘双楼电碳制品有限公司、宁波华泰汽车电器总厂,福建仙游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贵阳航空电机有限公司、常州市武起常乐电机有限公司、宁波普泽机电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力、辉志宏、黄玉林、陈孙艺、王树海、徐国昌、马俊毅、张力、王可心胡国辉、叶衫、薛伟光、鲍全兴、陈军德。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JB/T11980—2016
拖拉机及内燃机用起动机特性试验要求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取拖拉机及内燃机用起动机在不同电流下的电压,转速、转矩等参数,以确定起动机的特性曲线以及获得起动机特性曲线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拖拉机及内燃机用起动机(以下简称起动机)-的特性试验。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标称功率nominalpower 起动机制造厂在技术文件中规定并在铭牌上标注的起动机名义功率值。
2.2
输出功率poweroutput 从驱动轴的转矩和转速测量值计算得出的功率。
2.3
试验电源 powersupply 蓄电池或能够提供符合本标准规定的电压/电流特性的模拟电源。
2.4
起动机内阻internalresistanceof startermotor 在制动状态下,起动机的端电压与电流(包括电磁开关的电流)之比。
3试验条件
3.1试验环境温度 3.1.1标准试验环境温度为20℃土0.5℃。在此环境温度下进行试验测取的各项参数值不做温度修正。 3.1.2允许试验环境温度为23℃土5℃。在此环境温度下进行的试验应按第6章的规定,对测取的参数值做必要的修正。
允许将起动机预先处理达到20℃士0.5℃稳定温度,并立即采用试验方法B进行试验,则被测参数值可不做温度修正。 3.2试验电源 3.2.1起动机试验电源为蓄电池或模拟电源,模拟电源的输出的电压-电流特性应符合3.2.3的规定。 3.2.2纹波峰峰值最大为75mV 3.2.3起动电源的电压/电流特性是一条向下倾斜的直线(见图1)。它在20℃或-20℃下由[(U1,I)和(U2”I2)}或[(UI")和(U2”I"2)}两组值确定,也可由一组值[(U,」和起动电源内阻值确定。电压数值在起动机输入接线柱上测取。 3.2.4仲裁试验时试验电压为蓄电池。
1
JB/T11980—2016
电压U
U Di
在20°℃
在-20℃
U2
2 12电流1
I
图1起动电源的电压/电流特性
3.2.5电压/电流特性值应从表1中选用,电压/电流特性值应不超过起动机生产厂家的推荐值,并满足起动机生产厂家与拖拉机制造厂家商定的蓄电池放电能力。
表1起动电源的电流电压特性值
20℃电压/电流特性值
-20℃电压/电流特性值 I"
电压/电 额定电流特性值 压 U, 编号 V
U V
U'2 V
I2 A 165 193 220 270 300 330 360 480 630 .700 840 1 050 1400 2 100 275 330 440 495 550 720 900 1 020 1400 1 690
U" V
I2 A 300 350 400 450 500 550 600
V
A
A
A-12 B-12 C-12 D-12 E-12 F-12 G-12
800 11.5 900 1 000 1 200 1 500 2.000 3 000 500 600 800 900 1 200 1 500 1700 2. 000
H-12 12 I-12 J-12 K-12 L-12 M-12 N-12 A-24 B-24 C-24 D-24 E-24
12
0
6
0
6
1000
24
24
23
0
12
12
0
F-24 G-24 H-24 1-24 J-24
2400
2
JB/T11980—2016
3.3接线要求
试验时接线方式及电压表、电流表接线位置如图2、图3所示。 3.4测量精度
试验时所用电压表、电流表应不低于0.5级,转速表、转矩表精度应不低于±1%。
4试验设备
4.1 型试验台
I型试验台(见图2)采取使起动机驱动齿轮与配用的发动机齿环相啮合的方法来测量起动机各项参数。发动机齿环与起动机驱动齿轮之间的间隙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试验台的传动效率应预先分析确定。推荐效率值90%。
电磁开关
制动器
起动机电源
转速测量
起动机
转矩测量(选其中之一种)
图21型试验台接线图
4.2I型试验台
Ⅱ型试验台(见图3)是采取通过联轴器将起动机驱动轴与测试设备同轴联结的方法来测取起动机相关参数。
电磁开关
制动器
带轴承的支架联轴器
转速测量
C
起动机电源
口
起动机
转矩测量 (选其中之一种)
图3Ⅱ型试验台接线图
3
JB/T11980—2016
5试验方法
5.1试验方法的种类
试验方法有试验方法A(非连续式测量法)、试验方法B(连续式测量法)、试验方法C(-20℃测量法)。可采用试验方法A或试验方法B或试验方法C来测量起动机各项参数。 5.2试验方法A(非连续式测量法) 5.2.1起动机在若干不连续的(逐渐递升的)负载转矩下运行,记录各负载点的电压、电流、转矩和转速值。 5.2.2选取的负载点转矩数应足够多(通常不少于7点),并按第8章的方法绘出起动机特性曲线。 5.2.3测取每个负载点各项参数的时间应不超过3s。每测完一个负载点后,起动机应冷却到环境温度。 5.3试验方法B(连续式测量法) 5.3.1起动机以增加负载转矩的方式做连续运转(必要时,可至制动状态),同时自动记录转速、电压、 电流及转矩的连续变化值。 5.3.2试验时,测取各项参数的总时间不应超过10s。 5.3.3为使测试结果准确,新起动机进行试验时,试验应重复进行三次,以第三次的测试结果为准。 每次测试,起动机必须充分冷却到环境温度后再进行下一次测试。 5.4试验方法C(-20℃测量法) 5.4.1试验电源为蓄电池时,将起动机和蓄电池放置-20℃土2℃环境下24h后从冷却装置中取出,按 5.2、5.3的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应在起动机从冷却装置取出后3min内完成。 5.4.2试验电源为模拟电源时,将模拟电源设置为-20℃土2℃的工作状况,起动机放置在-20℃土2℃ 环境下24h后从冷却装置中取出,按5.2、5.3的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应在起动机从冷却装置取出后3min 内完成。
6参数值的修正
6.1修正要求 6.1.1在23℃土5℃环境温度下试验时,应按6.2.1的规定,对转速做修正。 6.1.2采用I型试验台时,应根据试验设备的传动效率对转矩做修正。 6.1.3采用试验方法B进行试验时,应按6.2.2的规定,对转矩做修正。 6.2修正方法 6.2.1转速修正 6.2.1.1用比较不同试验环境温度下起动机的反电势的方法来计算转速。 6.2.1.2用公式(1)换算起动机内阻。
R2=R, L1+α(t2-t)]
(1)
式中: R2起动机在t温度时的内阻,单位为欧(Q): R,—起动机在t温度时的内阻,单位为欧(Q); a 一起动机绕组材料的电阻温度系数,铜材(20℃)为3.93×10-3℃-l;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