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23677-2017 轻型输送带

GB/T 23677-2017 轻型输送带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630.25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30 16:24:47



相关搜索: 输送带 轻型 23677 轻型

内容简介

GB/T 23677-2017 轻型输送带 ICS 53.040.20 G 4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3677—2017 代替GB/T23677—2009
轻型输送带
Light conveyorbelts
2018-04-01实施
2017-09-2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3677—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23677—2009《轻型输送带》,与GB/T23677—200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9年版的第2章);修改了规格标记及标记示例(见3.2.3,2009年版的3.2.3);
-
一删除了表2中的注,内容变更为表中的段(见表2,2009年版的表2);增加了环形带左右周长差(见表4);
删除了条文中的注,将内容变更为条文内容(见4.2.4、4.3.1.2和4.3.3,2009年版的4.2.4、 4.3.1.2和4.3.3); 修改了层间粘合强度指标(见表6,2009年版的表5)。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带轮与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输送带分技术委员会(SAC/TC428/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永利带业股份有限公司、江阴天广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新干线技术咨询有限
公司、青岛科技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文峰、谭佛元、吕桂芹、刘晶晶、辛永录。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23677—2009。
I GB/T23677—2017
轻型输送带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切割式轻型输送带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贮存和搬运。
本标准适用于纺织、轻工、食品、电子等行业的轻便输送机用轻型输送带(以下简称轻型带或带);本
标准不适用于与食品直接接触的轻型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752输送带标志(GB/T5752—2013,ISO433:1991,MOD) GB/T6759输送带层间粘合强度试验方法(GB/T6759—2013,ISO252:2007,IDT) GB/T32330 轻型输送带最大拉伸强度的测定(GB/T32330—2015ISO21180:2013,IDT) GB/T32331 织物芯输送带带总厚度和各层厚度试验方法(GB/T32331一2015,ISO583:
2007,IDT)
GB/T32457 输送带具有橡胶或塑料覆盖层的普通用途织物芯输送带规范(GB/T32457- 2015,ISO14890:2013,IDT)
GB/T33204轻型输送带电阻测定(GB/T33204—2016,ISO21178:2013,IDT) HG/T2410输送带取样(HG/T2410—2006,ISO282:1992,IDT) HG/T3056输送带贮存和搬运指南(HG/T3056—2006,ISO5285:2004,IDT)
3产品分类
3.1结构型式
轻型带骨架材料由棉、尼龙、涤纶等织物构成。带芯外可有覆盖层,也可无覆盖层,覆盖层类型分为橡胶型(包括橡塑型)和塑料型。 3.2规格 3.2.1全厚度拉伸强度规格
带的纵向全厚度拉伸强度规格系列如表5所示,按R10优先数系排列。
3.2.2总厚度规格
轻型带的总厚度规格见表1。 GB/T23677—2017
表1总厚度规格 1.0
单位为毫米
0.5 4.0
1.3 6.3
1.6 8.0
0.8 5.0
2.0
2.5
3.0
总厚度
5.6
注:超出表中R10系列的规格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3.2.3 规格标记
轻型带规格标记的构成和排列如下: a) 纵向全厚度拉伸强度规格,以牛顿每毫米(N/mm)为单位; b) 表示轻型带的字母Q; c) 表示橡胶覆盖层字母R(塑料覆盖层的表示字母为P); d) 带标称宽度,以毫米(mm)为单位;
骨架层材质及层数,其中纱线标记代码按GB/T32457规定; f) 环形带内周长度,以米(m)为单位。 标记示例:
e)
315 Q R 800 EP2 20
环形带内周长度纱线标记代码和层数带标称宽度橡胶覆盖层轻型带纵向全厚度拉伸强度规格
4 技术要求
4.1 外观质量 4.1.1 表面
轻型带表面不应有任何有影响使用性能的缺陷。
4.1.2 脱层
轻型带不允许有脱层现象。 4.2尺寸与尺寸偏差
4.2.1 总厚度及最大差值
轻型带总厚度应符合表1规定。在沿横向分布的数点上测得的总厚度最大差值应不大于总厚度平均值的10%。
2 GB/T 23677—2017
4.2.2 宽度和极限偏差
带测量宽度与规定的切割宽度之间的极限偏差应不大于表2规定值注:对切割宽度在1m以下的切割式轻型输送带,建议其实际切割宽度以50mm的幅度改变;对切割宽度大于
1m的切割式轻型输送带,其实际切割宽度以100mm的幅度改变。
表2 轻型输送带切割宽度极限偏差
单位为毫米
带宽b b≤200 200 含低吸湿性材料的带(如聚酯)
含高吸湿性材料的带(如棉、聚酰胺纤维)
±1 ±2 ±4 ±6 ±7 ±8
±2 ±3 ±5 ±6
±0.3%×宽度 ±0.3%×宽度
6>4 000 橡胶型轻型带宽度小于600mm,极限偏差为士3.0mm。
4.2.3 长度和极限偏差 4.2.3.1 端部未作接头准备的有端带的测量长度对规定长度L的极限偏差应不大于L+2.5% 4.2.3.2 环形带和端部已作接头准备的有端带的测量长度对规定长度的极限偏差应符合表3规定
表3 环形带和端部已作接头准备的有端带长度极限偏差
长度L m ≤2 27
极限偏差 ±10 mm ±20 mm ±0.3%
4.2.3.3 环形带左右周长差应符合表4规定
表4 环形带和端部已作接头准备的有端带长度极限偏差
周长差 mm 10 15 20 30
长度 m <10
宽度 mm <500 ≥500 <500 ≥500
≥10
3 GB/T23677—2017
4.2.4 直线度
切割式轻型带的直线度应不大于10mm。 直线度的含义如下:在轻型带的一个带边上任选两个距离为&的点,过两点所连直线到该段带边
的最大距离即为带的直线度。当带长大于10m时,u=5m;当带长小于10m时,α=4m。 4.3 物理性能 4.3.1 全厚度拉伸强度 4.3.1.1 轻型带的纵向拉伸强度不能低于其规格值(见表5),横向拉伸强度应不低于其纵向拉伸强度规格值在表5中的对应值。
表5 全厚度拉伸强度
单位为牛顿每毫米
纵向全厚度拉伸强度(规格值)
横向全厚度拉伸强度

80 100 125 160 200 250 315 400
30 40 50 63 80 100 125 160
注1:横向拉伸强度的规定不适用于棉帆布芯轻型带。 注2:表中拉伸强度系列中的数值可按R10优先数系向高值和低值扩展。
4.3.1.2 全厚度纵向拉断伸长率应不小于10%,纵向参考力伸长率应不大于4%。
参考力等于全厚度纵向拉伸强度规格值的10%乘以试样中部宽度基本值所得的力。
4.3.2 层间粘合强度
层间粘合强度符合表6规定
表6 6层间粘合强度
单位为牛顿每毫米
粘合强度 2.0 2.4 2.0
项 目

纵向覆盖胶与布层间平均值纵向试样布层间平均值纵向试样布层间最低峰值
>
4.3.3 接头强度保持率
用粘合法的环形带接头强度保持率应不小于80%。 接头强度保持率是指接头处纵向全厚度拉伸强度测定值与带的纵向拉伸强度规格值的百分比。
4 GB/T23677—2017
4.3.4导静电性
轻型带表面电阻不应大于3×10°Q。 注:非导静电场所使用的轻型带可不进行本项试验。
5试验方法
5.1轻型带的外观质量,用目测法检验,用卷尺或卡尺测量。 5.2轻型带的总厚度按GB/T32331进行试验。 5.3轻型带的宽度测量,将带卷无张力地展平在硬质平面上,使用适当的测长工具(例如钢卷尺)在沿带长均匀分布的三点上测量带的宽度(测量方向与带的切割边垂直),精确到0.5mm。 5.4轻型带的长度测量,可采用任何适当的长度测量工其(对带不施加任何张力),如机械式、电磁式、 光学式的,来进行有端带的长度测量。测量结果精确到实测长度或设计长度的十1%。
一种可用的测量方法如下:在一块硬质平面上做上两条已知间距的标线。将带卷的外端头与第一标线重合。使带卷在平面上无张力地向第二标线的方向展开,当带上的某一点与第二标线重合时,在该点做上记号。将已测过的一段卷起来。将带的下一段展开并将带向相反方向移动,使所做记号与第一标线重合,当带上的某一点与第二标线重合时,在该点做上记号。如此反复,直至带卷的内端头出现。 测量最后一段的长度。带的总长度即为各段长度之和。 5.5切割式环型带的内周长度测量方法,将带放平,在不受张力的情况下用钢尺沿带的内边分段逐次测量,将各段长度相加,减去元与带厚度的乘积。
注:当上述测量方法不适用,例如环形带长度很短时,可按供需双方的协议采用其他方法进行长度测量。 5.6轻型带的全厚度拉伸强度按GB/T32330进行试验。 5.7层间粘合强度按GB/T6759进行试验。 5.8轻型带的接头强度按GB/T32330进行试验。 5.9导静电性按GB/T33204进行试验。 5.10带的直线度测定:将带在平整面上展开放平,沿带边的任意部位将一根5m或4m长的线拉直,并使线两端位于带边上,所测带边到直线的最大垂直距离即为直线度。
6检验规则
6.1轻型带出厂前应逐条检验外观质量、长度、宽度和总厚度。 6.2在一个生产批量中按HG/T2410抽样,进行轻型带的出厂检验。出厂检验时,应检验除直线度以外的各项要求 6.3型式检验每年应不少于一次,按本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全项检测。 6.4检验中如某项性能不符合标准,应在同批带中另取双倍试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复试。复试后如仍有一个结果不符合标准,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7标志、包装、贮存和搬运
7.1轻型带的标志按GB/T5752规定 7.2轻型带应缠绕成卷,用包装材料捆扎牢固。包装材料上应标明产品名称、规格标记、生产厂名和注册商标。 7.3轻型带的贮存和搬运,按HG/T3056执行。
5
上一章:GB/T 3780.17-2017 炭黑 第17部分:粒径的间接测定 反射率法 下一章:GB/T 2883-2015 工程机械轮辋规格系列

相关文章

GB/T 34366-2017 轻型输送带轻型输送带运转产生的静电场的测定 GB/T 34366-2017 轻型输送带 轻型输送带运转产生的静电场的测定 GB/T 39823-2021 轻型输送带切割式轻型输送带的宽度和长度极限偏差 GB/T 39823-2021 轻型输送带 切割式轻型输送带的宽度和长度极限偏差 GB/T 23677-201 轻型输送带 GB/T 33204-2016 轻型输送带 电阻测定 GB/T 39825-2021 轻型输送带基本性能及应用 GB/T 39825-2021 轻型输送带 基本性能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