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33711-2017 移动实验室 信息传输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GB/T 33711-2017 移动实验室 信息传输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07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7 11:35:01



推荐标签: 实验室 信息 技术规范 移动 传输系统 33711

内容简介

GB/T 33711-2017 移动实验室 信息传输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ICS 33.040.20 M 3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3711—2017
移动实验室 信息传输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MobilelaboratoryGeneraltechnical specificationfo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system
2017-05-12发布
2017-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O GB/T33711—2017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分类和架构 4.1 分类 4.2 架构要求
2
5
5.1 功能要求 5.2 性能要求 5.3 电气安全 5.4 电磁兼容性 5.5 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 6.1 功能试验 6.2 性能试验 6.3 电气安全试验 6.4 电磁兼容性试验 6.5 环境适应性试验附录A(规范性附录) 信息传输系统架构
6 GB/T33711—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移动实验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9)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优能通信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航天通信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沈阳产品质量
监督检验研究院、江苏捷诚车载电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成都航天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沈阳易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铃汽车集团改装车有限公司、浙江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洛生、王学山、杨宏斌、单国峰、李卫国、戴辉发、杨自力、戴安乾、崔昶峻、 刘存宾、柳红伟、章献民、张朝阳。
1 GB/T33711—2017
移动实验室 信息传输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移动实验室信息传输系统(以下简称信息传输系统)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架构、要求及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在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和卫星通信等通信网络环境下的移动实验室信息传输系统及系统中的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 GB/T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 GB/T2423.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2423.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2423.1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a:盐雾 GB/T2423.2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M:低气压 GB/T2423.5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h:宽带随机振动(数字控
制)和导则
GB/T19286一2015电信网络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及测量方法 GB/T29476 6移动实验室仪器设备通用技术规范 GB/T31017一2014移动实验室术语 GJB27631996通信设备话音质量等级标准与评测方法 YD/T1642 互联网业务服务质量测试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31017一201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 GB/T31017一2014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 3.1
移动实验室mobilelaboratory 满足特定目的和要求,由成套装置组成的,在可移动的设施和环境中进行检测、校准或科学实验等
活动的实验室。
[GB/T31017—2014,定义2.1.2]
3.2
丢包率 loss tolerance 传输过程中所丢失数据包数量占所发送数据包数量的比率。
1 GB/T33711—2017 3.3
信息采集 informationacquisition 接收信息的主体根据需要采用一定的程序、设备和方法,对各种相关信息或数据进行收集和记录的
过程。
[GB/T31017—2014,定义2.5.8]
3.4
信息传输系统informationtransmissionsystem 实现将信息采集获得的信息,通过一定的方式提供给信息需求对象的系统。
3.5
智能数据交互平台 intelligent data interactive platform 对移动实验室舱内各检测设备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并通过智能传输控制单元进行信息传输
的功能设备。 3.6
智能传输控 制单元intelligenttransmissioncontrolunit 控制移动实验室信息传输方式、传输安全的功能设备,
3.7
智能传输管理单元 intelligenttransmission managementunit 对移动实验室进行接人管理的功能设备
4分类和架构
4.1分类
信息传输系统可分为有线传输系统 无线 4.2架构
万星 输系统

信息传输系统架构见附录
5要求
5.1功能要求 5.1.1数据信息传输
信息传输系统应支持移动实验室与数据管理中心的数据信息传输 5.1.2 音频信息传输
信息传输系统宜支持音频信息传输,话音信号质量宜达到GJB27631996中4.1.4规定的3级以上。 5.1.3视频信息传输
信息传输系统宜支持视频信息传输。 5.1.4智能传输网络选择
信息传输系统应支持多种制式的通信系统的互联互通,支持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及卫星通信等传输 2 GB/T33711—2017
方式的智能选择。 5.1.5用户与权限管理
信息传输系统应具有对接入的移动实验室用户进行授权和认证、访问控制的功能 5.1.6存储与备份
信息传输系统应配置专用存储备份设备,以长期保存相关信息。信息保存的时间应≥90d。存储的数据信息应能支持检索功能。 5.1.7数据加密
信息传输系统进行信息传输时,应采用端到端的加密方式,采用非对称加密协议。 5.2 性能要求 5.2.1传输时延
信息传输系统端到端的传输时延应符合以下要求: a) 有线传输端到端传输时延≤209.5ms; b)无线传输端到端传输时延≤209.5ms; c)卫星传输端到端传输时延≤609.5ms。
5.2.2丢包率
信息传输系统端到端的网络丢包率应符合以下要求: a) 进行数据信息传输时≤1.2%; b)进行音频信息和视频信息传输时≤3%。
5.2.3通信协议结构
信息传输系统控制协议采用SIP协议,音频编解码采用H.248协议,视频编解码采用H.264协议 5.3电气安全 5.3.1绝缘电阻
信息传输系统相关设备电源输入端与机壳之间(电源开关置于接通位置)、有绝缘要求的外部端子与机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在正常大气压下应≥100MQ,在潮湿环境条件下应≥2MQ 5.3.2介电强度
信息传输系统相关设备电源输入端与机壳之间应有足够的介电强度。交流供电条件下应满足在 50Hz、1500V历时5s以上(鉴定试验1min以上)的高压试验时,不发生击穿、飞弧和闪烁等现象;直流供电条件下应满足在电压250V历时5s以上(鉴定试验1min以上)的高压试验时,不发生击穿、飞弧和闪烁等现象。 5.3.3泄漏电流
信息传输系统相关设备在工作期间,其金属外壳与地之间的泄漏电流应<5mA。 5.4电磁兼容性
信息传输系统相关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应符合GB/T19286一2015第12章的规定。各分系统设备
3 GB/T 33711—2017
应不被别的设备所干扰,也不干扰别的设备,
5.5环境适应性 5.5.1低温
信息传输系统应能在≥一10℃正常工作,在≥一25℃环境条件下能承受运输及贮存。
5.5.2高温
信息传输系统应能在≤十40℃正常工作,在≤十55℃环境条件下能承受运输及贮存。 5.5.3湿热
信息传输系统应能在温度≥+30 、相对湿度≥95%的高温高相对湿度环境中工作。 5.5.4冲击
信息传输系统在经受采用半正弦形脉冲,峰值加速度为200m/s°,脉冲宽度为11ms,在相互垂直的三个轴向上各进行三次冲击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 5.5.5 随机振动
信息传输系统在经受振动顺率(振动幅值) 20Hz(3dB/O0200Hz(0.01g2/Hz),三个轴向上各进行0.5h的振动后应能正常工 5.5.6 低气压
Hz
信息传输系统应适应不同海拔低气压环境条件,应能在气压值84kP环境中正常工作。 5.5.7 盐雾
在沿海地区或盐雾环境下使用的信息传输系统应能在浓度为(5土0.1%盐等环境中正常工作。
6试验方法
6.1功能试验 6.1.1 数据信息传输
将信息传输系统依次通过有线通信网络、无线通信网络和卫星通信网络联网,检查系统间数据信息传输情况。 6.1.2音频信息传输
将信息传输系统依次通过有线通信网络、无线通信网络和卫星通信网络联网,检查系统间音频信息传输情况,按照GJB2763一1996中5.7规定的方法测试话音信号质量等级。 6.1.3视频信息传输
将信息传输系统依次通过有线通信网络、无线通信网络和卫星通信网络联网,检查系统间视频信息传输情况。
4 GB/T33711—2017
6.1.4智能传输网络选择
将信息传输系统分别通过有线通信网络、无线通信网络和卫星通信网络联网,检查系统间互联互通情况,检查系统传输方式的智能选择情况。 6.1.5用户与权限管理
模拟移动实验室用户登录信息传输系统,检查信息传输系统对接人的移动实验室用户进行授权和认证、访问控制的功能。
6.1.6存储与备份
信息传输系统按90d的时间间隔人为地采集相关数据,查看数据存储和备份情况,检查检索操作情况。 6.1.7 数据加密
信息传输 系统采用端到端的国际通用AES算法加密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在数据接收端查看接收到的数据解密后的情况 6.2 性能试验 6.2.1 传输时延
传输时延测武按YDT1612规定的方法进行。 6.2.2 丢包率
丢包率测试按YD/T1642现定的方法进行 6.2.3通信协议结构
检查信息传输系统相关设备控制是否支持SIP协议,音频编解码是否支持H.248协议,视频编解码是否支持H.264协议。 6.3 电气安全试验 6.3.1 绝缘电阻
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测试,正常条件和潮湿条件各测一次,读取绝缘电阻值。
6.3.2 2介电强度
用介电强度测试仪施加高压,测试一次,检查设备情况。
6.3.3泄漏电流
用泄漏电流测试仪测试,测试一次,读取泄漏电流值。 6.4 电磁兼容性试验
电磁兼容性按GB/T19286一2015第12章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5
上一章:GB/T 32336-2015 气动 带可拆卸安装件的缸径32mm至320mm的气缸基本尺寸、安装尺寸和附件尺寸 下一章:GB/T 32216-2015 液压传动 比例伺服控制液压缸的试验方法

相关文章

GB/T 33711-2017 移动实验室 信息传输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GB/T 37986-2019 工程检测移动实验室通用技术规范 GB/T 33712-2017 药品检测移动实验室通用技术规范 GB/T 33253-2016 移动实验室 载具通用技术规范 GB/T 33246-2016 移动实验室 操作台通用技术规范 GB/T 37940-2019 大气环境监测移动实验室通用技术规范 GB/T 35401-2017 地下水检测移动实验室通用技术规范 GB/T 31016-2021 样品采集与处理移动实验室通用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