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B/T 12426-2015 电气用热收缩聚四氟乙烯软管

JB/T 12426-2015 电气用热收缩聚四氟乙烯软管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05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11 17:51:55



推荐标签: jb 电气 软管 聚四氟乙烯 收缩 收缩 12426

内容简介

JB/T 12426-2015 电气用热收缩聚四氟乙烯软管 ICS29.035.99 K15 备案号:51691—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2426—2015
电气用热收缩聚四氟乙烯软管
Heat-shrinkable PTFE sleeving for electrical purposes
2016-03-01实施
2015-10-1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2426--2015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要求.. 3.1一般要求, 3.2性能要求... 4试验方法. 4.1 概述 4.2 外观。 4.3 内径、壁厚、纵向收缩率和壁厚同心度 4.4 密度. 4.5 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4.6 低温弯曲 4.7 热冲击. 4.8 100%伸长下的切割模量 4.9 体积电阻率 4.10击穿电压 5检验规则, 5.1出厂检验.. 5.2型式试验.. 6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6.1标志.
6.2 包装. 6.3运输.. 6.4 贮存。
表1电气用热收缩聚四氟乙烯软管型号规格(低收缩比)表2电气用热收缩聚四氟乙烯软管型号规格(高收缩比)表3电气用热收缩聚四氟乙烯软管性能要求表4击穿电压与收缩后壁厚的关系. JB/T12426—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IEC60684-3-240:2002《热收缩聚四氟乙烯软管》编制:与IEC
60684-3-240:2002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绝缘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长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宏商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凯恒科塑有限
公司、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军、赵成刚、钟晓光、胡晖,马林泉。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JB/T12426--2015
电气用热收缩聚四氟乙烯软管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气用热收缩聚四氟乙烯软管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贴
存。
本标准适用于低收缩比和高收缩比的电气用热收缩聚四氟乙烯软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弓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33.1一2008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 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
GB/T7113.2一2005绝缘软管第2部分:试验方法 UL224:2006挤出绝缘管(Extrudedinsulatingtubing)
3要求
3.1一般要求 3.1.1型号规格
电气用热收缩聚四氟乙烯软管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表1和表2的规定,特殊情况下,可以根据用户要求,在满足3.2的前提下,增加其他型号规格。
表1电气用热收缩聚四氟乙烯软管型号规格(低收缩比)
单位为毫米
收缩后
收缩前最小内径 0.9 1.2 1.5 1.9 2.3 3.0 3.8 4.8 6.1
型号规格 0.9/0.46 1.2/0.68 1.5/0.99 1.9/1.24 2.3/1.55 3.0/1.83 3.8/2.26 4.8/2.84 6.1/3.58 7.6/4.52 9.4/5.69 10.9/7.06
最大内径 0.46 0.68 0.99 1.24 1.55 1.83 2.26 2.84 3.58 4.52 5.69 7.06
最小壁厚 0.23 0.25 0.30 0.30 0.30 0.30 0.30 0.30 0.38 0.38 0.38 0.38
7.6 9.4 10.9 JB/T12426—2015
表2 2电气用热收缩聚四氟乙烯软管型号规格(高收缩比)
单位为毫米
收缩前最小内径 2.0 3.2 6.4 9.5 12.7 15.9 19.0 25.4 32.0
收缩后
型号规格 2.0/0.6 3.2/1.0 6.4/1.6 9.5/2.4 12.7/3.7 15.9/4.5 19.0/5.7 25.4/7.1 32.0/8.8
最大内径 0.6 1.0 1.6 2.4 3.7 4.5 5.7 7.1 8.8
最小壁厚 0.23 0.25 0.30 0.30 0.38 0.38 0.38 0.38 0.38
3.1.2外观
内外表面应洁净,光滑,无肉眼可见的凹孔和龟裂,颜色均匀一致。 3.2 2性能要求
电气用热收缩聚四氟乙烯软管的性能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3电气用热收缩聚四氟乙烯软管性能要求
序号
单位
性能
要求
尺寸
—内径
符合表1或表2 符合表1或表2 ≥65(低收缩比) ≥50(高收缩比)
mm mm %
一壁厚一壁厚同心度(收缩前)
1
≥80 ≤2.13 20~+20 ≥17 ≥250 无裂纹
壁厚同心度(收缩后)
% g/cm3 % MPa % 一 - MPa kv 2m
2 密度 3 纵向收缩率 4 拉伸强度 5 断裂伸长率 6 低温弯曲(-55℃/4h)
热冲击(400℃/4h)
不滴、不流、无裂纹
7 8 100%伸长下的切割模量 9 击穿电压 10 体积电阻率
≥12 见表4 ≥1×1012
4 试验方法 4.1概述
除非特殊说明,电气用热收缩聚四氟乙烯软管应在自由状态下完全收缩并冷却至室温后进行试验
2 JB/T12426-2015
推荐的完全收缩条件为(350℃土5℃)/10min。 4.2外观
外观应采用目测法检查。 4.3内径、壁厚、纵向收缩率和壁厚同心度
先取收缩前长度不小于100mm的试样,测量其内径,壁厚和长度。 使用合适直径的圆柱塞规或锥形塞规测量内径,塞规应顺利塞入而不引起试样扩张。 用分度值为0.01mm的测厚仪测量壁厚,压脚宽为1.09mm、长为7.92mm,压针直径为1.09mm
长为11.10mm。压脚施加0.25N士0.02N的力。试样要小心地放在压针上以保证压脚在全部宽度上与试样接触,在不同位置测量,以便测量到最大壁厚和最小壁厚。另一种方法是,用校准过的分度值为 0.001mm的影像投影仪来测量,得出最大壁厚和最小壁厚。
测量完全收缩后的试样的内径、最大壁厚和最小壁厚。 长度可采用分度值为1mm的钢直尺或其他相同分度值的测量工具测量。 按照公式(1)计算纵向收缩率,按照公式(2)计算壁厚同心度。
- L2 - L ×100% .
(1)
Lc
Li
式中: Lc一纵向收缩率,%; L2一收缩后长度,单位为毫米(mm); Li 收缩前长度,单位为毫米(mm)。
M2×100% M.
(2)
Ec
式中: Ec-壁厚同心度,%; M2——最小壁厚,单位为毫米(mm); Mi一最大壁厚,单位为毫米(mm)。
4.4密度
按GB/T1033.1一2008中A法的规定进行试验。 4.5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按GB/T7113.2--2005中第20章的规定进行试验,拉伸速度为50mm/min。 内径小于6.5mm的试样,采用全截面软管进行试验。 内径大于或等于6.5mm的试样,采用哑亚铃形试样进行试验。
4.6低温弯曲
按GB/T7113.2一2005中第15章的规定进行试验,试验温度为-55℃土3℃,保持4h。 内径小于或等于6.5mm的试样,采用全截面软管进行试验。 内径大于6.5mm的试样,沿平行于软管的长度方向切取6mm宽的带状进行试验。 带状试样,芯棒直径应不超过10倍壁厚:全截面软管应无填充:芯棒直径应不超过其外径的10
倍。 JB/T12426—2015
4.7热冲击
按UL224:2006中5.8的规定进行试验。 收缩前试样,长度为150mm,垂直悬挂在热空气加热箱里,试验条件为400℃土5℃,保持4h。
用目测的方法观察试样是否有流动(长度大于原长的110%)和滴落:用规定直径的不锈钢芯棒,在2s一 4s内完成360°缠绕,用目测的方法观察试样表面是否有裂纹,管状试样两侧压平后出现裂纹除外。 4.8100%伸长下的切割模量
按GB/T7113.2一2005中第20章的规定进行试验。 内径小于6.5mm的试样,采用全截面软管进行试验。 内径大于或等于6.5mm的试样,采用哑铃形试样进行试验。
4.9体积电阻率
按GB/T7113.2一2005中第24章的规定进行试验。
4.10击穿电压
按GB/T7113.2一2005中第22章的规定进行试验,升压速率为500V/s。击穿电压与收缩后壁厚的关系见表4
表4击穿电压与收缩后壁厚的关系
收缩后壁厚
击穿电压最小值
kv 6.0 8.0 10.0 12.0 14.0
mm 0.15~0.20 0.21~0.28 0.29~0.35 0.36~0.40 0.41及以上
5检验规则
5.1出厂检验
采用相同材料,相同工艺连续生产并出厂给同一用户的相同型号规格的产品为一个批次。对于单根产品:以根数为批量:对于成卷或成盘产品:以卷数或盘数为批量。
产品在出厂前,按照GB2828.1一2012的规定,采用一次抽样方案(整数接收数)、特殊检验的S-3 水平,接收质量限(AQL)为2.5(%),对产品抽样并按本标准4.2和4.3的试验方法进行出厂检验,出厂检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3.1的要求。如果不合格品数小于接收数,认为该批产品合格:如果不合格品数大于接收数,认为该批产品不合格。 5.2型式试验
当发生以下任何一种情况时,均应按4.2~4.10的试验方法进行型式试验,型式试验结果应符合3.2 的要求:
a)新产品鉴定: b)产品结构、原材料和工艺发生变化:
4 JB/T12426-2015
c)稳定生产5年后; d)停产超过半年后恢复生产: e)用户提出要求,经双方协商同意: f)生产场地变更; g)质量监督部门提出要求。
6标志包装、运输和购存
6.1标志
在产品外包装上至少应有下列标识: a)产品名称; b)型号规格; c)商标或制造商名称和地址; d)制造日期; e)外包装尺寸; f)“防潮”“防高温”“小心轻放”等。
6.2 包装
产品内包装一般为塑料袋封装或包装盘绕包,外包装一般为纸箱包装,包装内应附出厂检验合格证
6.3运输
运输过程中应防尘、防潮,避免高温、重压,刺穿、划伤以及阳光直射 6.4贮存
应贮存在清洁场所,避免阳光直射,应防潮、防高温和防重压。贮存期不应超过五年,超过贮存期经试验合格方能使用。
5
上一章:JB/T 8894-2015 往复式内燃机飞轮 离合器用安装尺寸 下一章:JB/T 12663-2016 中大功率燃气发动机 进气管防爆安全阀技术条件

相关文章

JB/T 12428-2015 电气用热收缩半硬质聚偏二氟乙烯软管 JB/T 12427-2015 电气用热收缩半软质聚偏二氟乙烯软管 JB/T 13395-2018 电气用热收缩焊锡管 JB/T 11697-2013 热收缩耐柴油软管 GB/T 41647-2022 热收缩中压接头用聚烯烃软管 GB/T 18365-2018 斜拉桥用热挤聚乙烯高强钢丝拉索 JB/T 12171-2015 电气用压敏胶黏带 涂压敏胶黏剂的聚四氟乙烯薄膜胶黏带 GB/T 34849-2017 双向拉伸聚苯乙烯热收缩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