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19346.1-2017 非晶纳米晶合金测试方法 第1部分:环形试样交流磁性能

GB/T 19346.1-2017 非晶纳米晶合金测试方法 第1部分:环形试样交流磁性能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749.64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5 15:34:53



相关搜索: 纳米 合金 方法 磁性 非晶 测试 19346 部分 环形 试样 环形

内容简介

GB/T 19346.1-2017 非晶纳米晶合金测试方法 第1部分:环形试样交流磁性能 ICS 77.040.99 H 2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9346.1—2017
代替GB/T19346—2003
非晶纳米晶合金测试方法第1部分:环形试样交流磁性能
Amorphous and nanocrystalline alloys measurement methods- Part 1 : AC magnetic properties by the use of ring specimens
2017-02-28发布
2017-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中华人民共 和 国
国家标准非晶纳米晶合金测试方法第1部分:环形试样交流磁性能
GB/T 19346.1—2017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www.spc.org.cn 服务热线:400-168-0010 2017年3月第一版
*
书号:155066·1-55686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GB/T19346.1—2017
前言
本部分为GB/T19346的第1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19346一2003《非晶纳米晶软磁合金交流磁性能测试方法》。 本部分与GB/T19346一2003相比,主要内容变化如下:
名称改为“非晶纳米晶合金测试方法第1部分:环形试样交流磁性能”;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删除了伏安法交流磁性测量原理(见2003年版的第3章);增加了通则,并修改了试样要求(见第4章,2003年版的第4章);增加了对数字峰值电流表、电压数模转换器和功率表的技术要求(见5.4、5.5、5.6,2003年版的

第6章);增加了伏安法测量磁导率和磁化曲线的方法(见第6章);删除了伏安相量法(见2003年版的5.1);增加了用功率表测量比总损耗的方法(见第7章):修改和补充了数字采样法,并增加了比视在功率的测量方法(见第8章,2003年版的5.2);增加了对测量结果再现性和不确定度评估的要求(见第9章);补充了测量报告(见第10章,2003年版的第8章)。
本部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卢志超、陈文智、栾燕、李德仁、刘国栋、张志高、贺建。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9346—2003。
1 GB/T19346.1—2017
非晶纳米晶合金测试方法第1部分:环形试样交流磁性能
1范围
GB/T19346的本部分规定了非晶纳米晶合金卷绕环形试样交流磁性能的测量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测量各种变压器和电感类元器件以及磁屏蔽用的非晶纳米晶软磁合金在50Hz~
200kHz频率范围内的相对幅值磁导率、比总损耗、比视在功率等交流磁性能。如果有合适的经过校准的仪器,频率上限可延伸到1MHz,但此时再现性应适当放宽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00.1电工术语基本术语 GB/T9637电工术语磁性材料与元件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1及GB/T963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比总损耗 specifictotal loss 单位质量的均匀磁化材料所吸收的总功率,单位为瓦特每千克(W/kg)。
3.2
比视在功率 specificapparentpower 比表观功率传递给单位质量的均匀磁化材料的总视在功率,单位为伏安每千克(VA/kg)。
4通则
4.1试样 4.1.1非晶纳米晶软磁合金交流磁性能的测量使用由带材卷绕而成的环形试样。如无专门要求,绕制试样时带材表面不采取绝缘措施。 4.1.2推荐的试样内径为35mm士2mm,试样的外径与内径之比应小于1.25。如果需要采用其他尺寸的试样,应在测量报告中说明。 4.1.3试样应平整,无毛刺、变形等缺陷。 4.1.4试样在测量前应经过适当的热处理。试样在热处理过程中,应使用非铁磁性金属或陶瓷衬环支撑试样内窗口,以防止试样发生变形。衬环的直径应略小于试样内径,高度与试样相当。试样热处理应在保护气氛中进行,以防止表面氧化
1 GB/T19346.1—2017
b) 测量范围:10mV~100V: c) 输入阻抗:电阻不小于1MQ;电容不大于150pF。
5.3 数字有效值电压表:
a) 频率范围:50Hz~200kHz; b) 测量范围:10mV~100V; c) 输入阻抗:电阻不小于1MQ;电容不大于150pF。
5.4 数字峰值电流表:
a) 频率范围:50Hz~200kHz; b) 测量范围:1mA~10A。
5.5 电压模数转换器:
a) 频率范围:50Hz~200kHz; b) 测量范围:10mV~100V; c) 电压电流两个通道应同步采集。
5.6功率表
a) 电压回路的输人阻抗:电阻不小于1MQ;电容不大于150pF; b) 能够在低功率因数(cos§=0.1)下使用。
5.7 测量所采用的计量仪表和器具应定期校准。
伏-安法测量磁导率和磁化曲线
6
6.1 测量原理
用伏-安法测量磁导率和磁化曲线的原理示意图见图1。
N
N
(Hz)
N2
说明: ~ A Hz Ni N2 OSC- 示波器; Vi 平均值电压表; V2 有效值电压表。
交流电源(通常是一个振荡信号发生器和功率放大器);峰值电流表,也可由一只无感精密电阻器及与其并联的峰值电压表组成;频率计;初级绕组;次级绕组;
图1 伏-安法电路示意图
6.2 次级电压波形
如无特殊要求,应保证测量时的次级电压波形为正弦,即波形系数为1.111士0.011。波形系数可由并联在次级绕组两端的有效值电压表V.读数与平均值电压表V读数的比值求得。应注意,当所用平
3 GB/T19346.1—2017
均值电压表V,为正弦有效值刻度时,所显示的数值是电压平均值的1.111倍, 6.3 磁场强度的测量
测量所需的磁场强度按式(3)计算:
H = N,I
.....(3)
Im
式中: H N 1 Im
磁场强度,单位为安培每米(A/m);初级绕组的匝数;磁化电流,单位为安培(A);试样平均磁路长度,单位为米(m)。
6.4 磁通密度的测量
次级电压应采用平均值电压表V测量。磁通密度按式(4)计算:
|U,1=4fABN2
.(4)
式中: IU2- 次级电压整流后的平均值,单位为伏特(V);
频率,单位为赫兹(Hz);试样的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磁通密度的峰值,单位为特斯拉(T);次级绕组的匝数。
f A B N?
6.5 相对幅值磁导率的测量
相对幅值磁导率按式(5)计算:
B MH
....(5)
μa
式中: μa B μo H 磁场强度的峰值,单位为安培每米(A/m)。
相对幅值磁导率;磁通密度的峰值,单位为特斯拉(T);真空磁导率4元X10-,单位为亨利每米(H/m);
6.6 磁化曲线的测量
测量前,应对试样退磁,从一个不小于矫顽力10倍的磁场强度开始,缓慢减小磁化电流的相应幅值
至零,退磁频率等于或小于测量频率。试样退磁后,逐步增大磁场强度并测得相应的磁通密度,可绘出磁化曲线。
7用功率表测量比总损耗
7.1 测量原理
用功率表测量比总损耗的原理示意图见图2。
4
上一章:GB/T 5195.7-2016 萤石 锌含量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 下一章:GB/T 32967.1-2016 金属材料高应变速率扭转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相关文章

GB/T 19346.1-2017 非晶纳米晶合金测试方法 第1部分:环形试样交流磁性能 GB/T 19346.3-2021 非晶纳米晶合金测试方法第3部分∶铁基非晶单片试样交流磁性能 GB/T 19346.3-2021 非晶纳米晶合金测试方法 第3部分:铁基非晶单片试样交流磁性能 GB/T 19346.2-2017 非晶纳米晶合金测试方法第2部分∶带材叠片系数 GB/T 19346.2-2017 非晶纳米晶合金测试方法 第2部分:带材叠片系数 GB/T 19345.1-2017 非晶纳米晶合金第1部分∶铁基非晶软磁合金带材 GB/T 19345.1-2017 非晶纳米晶合金 第1部分:铁基非晶软磁合金带材 GB/T 19345.2-2017 非晶纳米晶合金第2部分∶铁基纳米晶软磁合金带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