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33374-2016 紫外光固化涂料 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GB/T 33374-2016 紫外光固化涂料 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74.83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22 11:08:40



推荐标签: 涂料 测定 含量 含量 挥发物 紫外光 33374

内容简介

GB/T 33374-2016 紫外光固化涂料 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ICS 87.040 G 5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3374—2016
紫外光固化涂料 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Ultraviolet curable coatingsDetermination of volatile content
2017-07-01实施
2016-12-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 国
国家标准
紫外光固化涂料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GB/T 33374—2016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www.spe.org.cn 服务热线:400-168-0010 2017年1月第一版
*
书号:155066·1-55437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GB/T 33374—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广东希贵光固化材料有限公司、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佑谦特种材料有限公司、中航百慕新材料技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标格达实验室仪器用品有限公司、嘉宝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美涂士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中涂化工(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乘鹰新材料有限公司、深圳市广田环保涂料有限公司、广东博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深赛尔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市明大高分子科技材料有限公司、长兴材料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求光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洋紫荆油墨(浙江)有限公司、湖南松井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美浓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明泉工业涂装有限公司、上海市涂料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感光学会辐射固化专业委员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彭健华、周湘玲、陈梦茹、邹铭、王跃川、王崇武、李时珍、郭伟叶、周旭、虞明东、 胡基如、庞来兴、罗彦超、杨鹏飞、陈金源、刘继强、杨爱军、伍松、钱杭、黄立明、王玫玫、下亚男
1 GB/T33374—2016
紫外光固化涂料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紫外光固化涂料的挥发物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紫外光固化涂料的挥发物含量的测定。紫外光固化油墨、胶黏剂、电子束固化涂料、
油墨、胶黏剂也可参考本标准。
本标准不适用于水性紫外光固化涂料。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
GB/T3186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 GB/T6753.4一1998色漆和清漆用流出杯测定流出时间 GB/T 207771 色漆和清漆试样的检查和制备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紫外光固化 ultraviolet curing; UV curing 涂料暴露在紫外线辐射下的硬化过程
3.2
固化过程挥发物 processing volatiles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即模拟实际工业紫外光固化过程的条件)下,试样固化过程中产生的质量损失。
3.3
潜在挥发物 potential volatiles 紫外光固化后的试样,在(110士2)℃烘60min的过程中产生的质量损失。
4仪器和设备
4.1 金属平底皿
直径(75土5)mm,边缘高度为5mm或保证试样不溢出。也可以使用不同直径的皿,使用不同直径的皿时称样量根据直径变化而变化。
注:黏稠的涂料也可用约0.1mm厚的铝箔,裁成可以对折的大小约为(100士10)mm×(300士10)mm的矩形,通过
轻轻挤压对折的两部分而使黏稠液体完全铺开。
4.2 烘箱
警示— 为了防止爆炸或起火,对于含有易挥发性物质的样品应小心处理,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 GB/T33374—2016
注1:混合试样时,手动搅拌既能确保试样混合均匀,又能避免产生气泡注2:取完试样的注射器外表要擦干净;试样不要留在注射器颈部,可以向上拉动注射器栓塞。注射试样后,不要擦
注射器顶端,通过向上拉动注射器栓塞来清除顶端试样,盖帽并重新称量注射器。用减量法称取试样(精确至 0.1 mg)。
注3:如果试样与丙酮不相容,可以采用四氢呋喃或丙酮和四氢呋嘴的混合溶液溶解分散注4:待测试样铺平Ⅲ(见4.1)底,否则由于漆膜过厚引起的固化不完全,会导致试验结果偏大。 注5:试验过程中所有称量操作均应戴一次性手套(橡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
6.4 称量完毕立即将试样放置在烘箱(见4.2)中,于(50土2)℃烘30min。
注1:这一步是模拟工业生产阶段去除惰性溶剂的步骤,如果试样中含有大量溶剂时直接固化,会导致测试结果与
实际结果有很大的偏差
注2:如果已知试样中挥发物含量小于3%,也可省略6.4的步骤,直接进行紫外光固化注3:如果试样中含有50℃易挥发的活性稀释剂(如苯乙烯、丙烯酸异冰片酯等),则无论挥发物含量多少,都不能
进行6.4的步骤。
6.5 从烘箱中将试样取出后,按待测试样规定的固化要求,立即进行紫外光固化。紫外光固化后在室温下放置15min,称量固化后的试样和Ⅲ(见4.1)的质量(m2)(精确至0.1mg)。
注:为了避免紫外光固化能量不足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可再增加50%的固化能量,进行比较测试,若测试结果符合
重复性要求,则测试结果是准确的。若测试结果不符合重复性要求,需要联系有关方修改固化条件。
6.6称量后将试样于(110士2)℃中烘60min。将烘好后的试样放置在干燥器(见4.3)中冷却30min 至室温并称量试样剩余物和Ⅲ(见4.1)的质量(ms)(精确至0.1mg)。
注:对于固化时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的涂料(如阳离子固化的环氧紫外光固化涂料),试样于(110土2)℃中烘60min
后称量,可能会出现质量增加的现象。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重新测试。紫外光固化之后试样在干燥器(见4.3)中室温放置48h,其余试验步骤相同
7试验结果的计算与表示
7.1 固化过程挥发物含量的计算
固化过程挥发物含量以质量分数表示w1,按式(2)计算:
m-m2 ×100% mi-mo
...(2)
i =
式中: m 试样和皿的质量,单位为克(g); m2 固化后的试样和皿的质量,单位为克(g); mo 皿的质量或皿与金属丝的质量之和,单位为克(g)。
-
7.2 潜在挥发物含量的计算
潜在挥发物含量以质量分数表示w2,按式(3)计算:
mz-m3×100%
..(3)
W2=
m-mo
式中: m2 固化后的试样和皿的质量,单位为克(g); m3 试样剩余物和皿的质量,单位为克(g); ml 试样和皿的质量,单位为克(g); mo 皿的质量或皿与金属丝的质量之和,单位为克(g)。 GB/T 33374—2016
7.3 总挥发物含量的计算
总挥发物含量以质量分数表示W总,按式(4)计算:
w总=wi十w2
...( 4 )
式中: w1 固化过程挥发物含量的质量分数,%; W2 潜在挥发物含量的质量分数,%。
重复性
8
当测试结果不大于10%时,同一操作者的3次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应不大于0.5%:当测试结果大
于10%时同一操作者的3次测试结果的相对偏差应不大于2%。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
书号:155066·1-55437
GB/T 33374-2016
上一章:HG/T 3428-2010 分散红S-R(C.I.分散红74) 下一章:JJG 610-2013 A型巴氏硬度计检定规程

相关文章

GB/T 33374-2016 紫外光固化涂料 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GB/T 35241-2017 木质制品用紫外光固化涂料挥发物含量的检测方法 GB/T 34675-2017 辐射固化涂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的测定 GB/T 34675-2017 辐射固化涂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的测定 GB/T 33327-2016 紫外光固化涂料 贮存稳定性的评定 GB/T 41764-2022 辐射固化涂料中光引发剂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GB/T 34682-2017 含有活性稀释剂的涂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的测定 GB/T 34682-2017 含有活性稀释剂的涂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