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33106-2016 工业用磷酸三乙酯

GB/T 33106-2016 工业用磷酸三乙酯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43.64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6 18:19:34



相关搜索: 工业用 磷酸三乙酯 33106

内容简介

GB/T 33106-2016 工业用磷酸三乙酯 ICS 71.080.70 G 1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3106—2016
工业用磷酸三乙酯
Triethyl phosphate for industrial use
2016-10-13发布
2017-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3106—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化工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雅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富彤化学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荣孙、周玲、殷兆静、母艳梅、尹祥礼、俞永明。
1 GB/T33106—2016
工业用磷酸三乙酯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磷酸三乙酯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安全。 本标准适用于以三氯氧磷与无水乙醇为原料制得的工业用磷酸三乙酯。 分子式:C,HPO4 结构式:
0
CH,CH, -O-P - 0 CH,CH
0 CH,CH
相对分子质量:182.16(按201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01 化学试剂 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 603 化学试剂 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 614 化学试剂 折光率测定通用方法 GB/T 3143 液体化学产品颜色测定方法(Hazen单位 铂-钻色号) GB/T 4472 化工产品密度、相对密度的测定 GB/T 6283 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卡尔·费休法(通用方法) GB/T 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6680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9722 化学试剂气相色谱法通则
3要求
3.1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无可见机械杂质。 3.2 磷酸三乙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1 GB/T33106—2016
表1 技术指标
指 标


优等品 ≥99.85 ≤0.05 ≤10 ≤0.05
合格品 ≥99.50 ≤0.05 ≤20 ≤0.20
磷酸三乙酯",w/% 酸值/((mg/g) 色度/Hazen单位(铂-钴色号)水分,w/% 相对密度(d") 折光率(20℃)
1.069~1.073 1.405 0~1.407 0
气相色谱法测得的含量。
试验方法
4
警告:试验方法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操作者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4.1 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分析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制剂和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和GB/T603的规定制备
4.2 外观的测定
取适量实验室样品于无色透明比色管中,在自然光或日光灯下目视观察。 4.3 色度的测定
按GB/T3143的规定进行。 4.4 磷酸三乙酯含量的测定 4.4.1 方法提要
用气相色谱法,在选定的工作条件下,使试样气化后,通过毛细管色谱柱,使各组分得到分离,用氢火焰检测器检测,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定量。 4.4.2 试剂 4.4.2.1 氢气:体积分数不小于99.99%,经硅胶和分子筛干燥、净化 4.4.2.2 氮气:体积分数不小于99.99%,经硅胶和分子筛干燥、净化。 4.4.2.3 空气:经硅胶和分子筛干燥、净化 4.4.3 仪器 4.4.3.1 气相色谱仪:配有分流装置及氢火焰检测器,整机灵敏度和稳定性符合GB/T9722中的有关规定。 4.4.3.2 色谱工作站或数据处理机。
2 GB/T33106—2016
4.4.3.3 微量注射器:1μL或10μL。 4.4.4 色谱柱及典型操作条件
本标准所推荐的色谱柱及典型操作条件见表2。典型色谱图和各组分的相对保留值见图A.1和
表A.1。其他能达到同等分离效果的色谱柱及操作条件均可使用。
表2 色谱柱及典型操作条件
项目
操作条件 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 30mX0.32mmX0.25μm
色谱柱柱长X柱内径X膜厚柱温汽化室温度/℃ 检测器温度/℃ 载气载气柱流量/(mL/min)氢气流量/(mL/min) 空气流量/(mL/min)分流比进样量/uL
初始温度50℃,保持3min,升温速率为20℃/min,终温230℃,保持15min
250 250 氮气 2 40 400 50 : 1 0.2
4.4.5 分析步骤
色谱仪开启后,按表2色谱操作条件或其他合适的条件进行调节,待仪器稳定后,进行样品的测定,用色谱数据处理机或工作站记录各组分的峰面积计算结果 4.4.6 结果计算
磷酸三乙酯的质量分数W,按式(1)计算:
w = ZA: A
X100%
+...(1)
式中: A ZA, 各组分峰面积的总和。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报告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应不大于0.05%。
磷酸三乙酯的峰面积;
4.5 酸值的测定
4.5.1 仪器
微量滴定管:10mL,分度值0.05mL。 4.5.2 试剂和溶液 4.5.2.1 酚酞指示液:10g/L。 4.5.2.2 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滴定溶液:c(KOH)=0.02mol/L。
3 GB/T33106—2016
4.5.3分析步骤
取试样20g~30g,准确至0.001g,置于锥型瓶中,加1mL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滴定溶液(4.5.2.2)滴定至淡红色,保持15s不褪色即为终点。 4.5.4结果计算
酸值w,以每克样品消耗氢氧化钾的毫克数表示,单位为毫克每克(mg/g),按式(2)计算:
w=XVXM
.....( 2)
m
式中: c V- 消耗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滴定溶液(4.5.2.2)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 氢氧化钾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LM(KOH)=56.1」: m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报告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超过平均值的0.01mg/g。
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滴定溶液(4.5.2.2)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4.6水分的测定
按GB/T6283之规定进行。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报告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超过平均值的10%。
4.7折光率
按GB/T614之规定进行。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报告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超过平均值的0.002。
4.8 相对密度测定
按GB/T4472之规定进行。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报告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超过平均值的0.004。
5检验规则
5.1 第3章中的全部项目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项目,其中外观、磷酸三乙酯、色度、水分为出厂检验项目。在正常情况下,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投产鉴定时; b) 原材料、工艺、设备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停产较长时间,重新恢复生产时; d) 出户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
5.2以同等质量的产品为一批,可按产品贮罐组批,或按生产周期进行组批,最大不超过100t。 5.3 按GB/T6678、GB/T6680中的规定确定采样单元数和采样方法。由于磷酸三乙酯遇空气极易吸水,采样应用清洁干燥的玻璃或塑料取样瓶,取样结束后应立即加盖密封保存。 5.4检验结果的判定采用GB/个8170修药值比较法进行。检验结果中如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则应重新自两倍量的包装中采样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即使只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则整批产品为不合格。
4 GB/T33106—2016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6
6.1标志 6.1.1 磷酸三乙酯包装容器上应有清晰、明显、牢固的标志,其内容包括:
a) 生产厂名称; b) 厂址; c) 产品名称; d) 生产日期或批号; e) 净含量; f) 质量等级; g) 本标准编号。
6.1.2 每批出厂的磷酸三乙酯都应附有一定格式的质量证明书,内容包括:
a) 生产厂名称; b) 产品名称; c) 批号或生产日期; d) 产品质量检验结果或检验结论; e) 本标准编号。
6.2 包装
磷酯三乙酯产品应采用干燥、清洁的钢桶、塑料桶包装或IBC集装桶,或根据用户要求包装。包装应密封,不宜与空气接触 6.3 3运输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途中应严防日晒雨淋;搬运时应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6.4购存
磷酸三乙酯产品贮存地点应阴凉、干燥、通风,远离火源及其他危险品
7安全 7.1 危险警告
与眼晴接触引发严重眼刺激。 7.2 安全措施 7.2.1 灭火方法: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 7.2.2灭火剂: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7.3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或进人眼睛后用清水冲洗;误吞后应用清水清洗口腔,进行催吐。如刺激症状持续,立即就医。
5 GB/T33106—2016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磷酸三乙酯含量测定的典型色谱图和各组分的相对保留值
A.1 磷酸三乙酯含量测定的典型色谱图
典型色谱图见图A.1。
4
1
8
2
5
7 时间/min
10 11 12 13
3
4
6
9
1
说明: 1
乙醇; 2- 亚磷酸二乙酯; 3 未知物1; 4- 磷酸三乙酯; 5 未知物2; 6- 未知物3;
丁氧基磷酸二乙酯。
2
图A.1 磷酸三乙酯含量测定的典型色谱图
A.2 各组分的相对保留值
各组分的相对保留值见表A.1。
6 ICS 71.080.70 G 1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3106—2016
工业用磷酸三乙酯
Triethyl phosphate for industrial use
2016-10-13发布
2017-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3106—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化工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雅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富彤化学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荣孙、周玲、殷兆静、母艳梅、尹祥礼、俞永明。
1 GB/T33106—2016
工业用磷酸三乙酯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磷酸三乙酯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安全。 本标准适用于以三氯氧磷与无水乙醇为原料制得的工业用磷酸三乙酯。 分子式:C,HPO4 结构式:
0
CH,CH, -O-P - 0 CH,CH
0 CH,CH
相对分子质量:182.16(按201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01 化学试剂 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 603 化学试剂 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 614 化学试剂 折光率测定通用方法 GB/T 3143 液体化学产品颜色测定方法(Hazen单位 铂-钻色号) GB/T 4472 化工产品密度、相对密度的测定 GB/T 6283 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卡尔·费休法(通用方法) GB/T 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6680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9722 化学试剂气相色谱法通则
3要求
3.1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无可见机械杂质。 3.2 磷酸三乙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1 GB/T33106—2016
表1 技术指标
指 标


优等品 ≥99.85 ≤0.05 ≤10 ≤0.05
合格品 ≥99.50 ≤0.05 ≤20 ≤0.20
磷酸三乙酯",w/% 酸值/((mg/g) 色度/Hazen单位(铂-钴色号)水分,w/% 相对密度(d") 折光率(20℃)
1.069~1.073 1.405 0~1.407 0
气相色谱法测得的含量。
试验方法
4
警告:试验方法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操作者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4.1 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分析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制剂和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和GB/T603的规定制备
4.2 外观的测定
取适量实验室样品于无色透明比色管中,在自然光或日光灯下目视观察。 4.3 色度的测定
按GB/T3143的规定进行。 4.4 磷酸三乙酯含量的测定 4.4.1 方法提要
用气相色谱法,在选定的工作条件下,使试样气化后,通过毛细管色谱柱,使各组分得到分离,用氢火焰检测器检测,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定量。 4.4.2 试剂 4.4.2.1 氢气:体积分数不小于99.99%,经硅胶和分子筛干燥、净化 4.4.2.2 氮气:体积分数不小于99.99%,经硅胶和分子筛干燥、净化。 4.4.2.3 空气:经硅胶和分子筛干燥、净化 4.4.3 仪器 4.4.3.1 气相色谱仪:配有分流装置及氢火焰检测器,整机灵敏度和稳定性符合GB/T9722中的有关规定。 4.4.3.2 色谱工作站或数据处理机。
2 GB/T33106—2016
4.4.3.3 微量注射器:1μL或10μL。 4.4.4 色谱柱及典型操作条件
本标准所推荐的色谱柱及典型操作条件见表2。典型色谱图和各组分的相对保留值见图A.1和
表A.1。其他能达到同等分离效果的色谱柱及操作条件均可使用。
表2 色谱柱及典型操作条件
项目
操作条件 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 30mX0.32mmX0.25μm
色谱柱柱长X柱内径X膜厚柱温汽化室温度/℃ 检测器温度/℃ 载气载气柱流量/(mL/min)氢气流量/(mL/min) 空气流量/(mL/min)分流比进样量/uL
初始温度50℃,保持3min,升温速率为20℃/min,终温230℃,保持15min
250 250 氮气 2 40 400 50 : 1 0.2
4.4.5 分析步骤
色谱仪开启后,按表2色谱操作条件或其他合适的条件进行调节,待仪器稳定后,进行样品的测定,用色谱数据处理机或工作站记录各组分的峰面积计算结果 4.4.6 结果计算
磷酸三乙酯的质量分数W,按式(1)计算:
w = ZA: A
X100%
+...(1)
式中: A ZA, 各组分峰面积的总和。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报告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应不大于0.05%。
磷酸三乙酯的峰面积;
4.5 酸值的测定
4.5.1 仪器
微量滴定管:10mL,分度值0.05mL。 4.5.2 试剂和溶液 4.5.2.1 酚酞指示液:10g/L。 4.5.2.2 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滴定溶液:c(KOH)=0.02mol/L。
3 GB/T33106—2016
4.5.3分析步骤
取试样20g~30g,准确至0.001g,置于锥型瓶中,加1mL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滴定溶液(4.5.2.2)滴定至淡红色,保持15s不褪色即为终点。 4.5.4结果计算
酸值w,以每克样品消耗氢氧化钾的毫克数表示,单位为毫克每克(mg/g),按式(2)计算:
w=XVXM
.....( 2)
m
式中: c V- 消耗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滴定溶液(4.5.2.2)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 氢氧化钾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LM(KOH)=56.1」: m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报告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超过平均值的0.01mg/g。
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滴定溶液(4.5.2.2)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4.6水分的测定
按GB/T6283之规定进行。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报告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超过平均值的10%。
4.7折光率
按GB/T614之规定进行。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报告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超过平均值的0.002。
4.8 相对密度测定
按GB/T4472之规定进行。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报告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超过平均值的0.004。
5检验规则
5.1 第3章中的全部项目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项目,其中外观、磷酸三乙酯、色度、水分为出厂检验项目。在正常情况下,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投产鉴定时; b) 原材料、工艺、设备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停产较长时间,重新恢复生产时; d) 出户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
5.2以同等质量的产品为一批,可按产品贮罐组批,或按生产周期进行组批,最大不超过100t。 5.3 按GB/T6678、GB/T6680中的规定确定采样单元数和采样方法。由于磷酸三乙酯遇空气极易吸水,采样应用清洁干燥的玻璃或塑料取样瓶,取样结束后应立即加盖密封保存。 5.4检验结果的判定采用GB/个8170修药值比较法进行。检验结果中如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则应重新自两倍量的包装中采样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即使只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则整批产品为不合格。
4 GB/T33106—2016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6
6.1标志 6.1.1 磷酸三乙酯包装容器上应有清晰、明显、牢固的标志,其内容包括:
a) 生产厂名称; b) 厂址; c) 产品名称; d) 生产日期或批号; e) 净含量; f) 质量等级; g) 本标准编号。
6.1.2 每批出厂的磷酸三乙酯都应附有一定格式的质量证明书,内容包括:
a) 生产厂名称; b) 产品名称; c) 批号或生产日期; d) 产品质量检验结果或检验结论; e) 本标准编号。
6.2 包装
磷酯三乙酯产品应采用干燥、清洁的钢桶、塑料桶包装或IBC集装桶,或根据用户要求包装。包装应密封,不宜与空气接触 6.3 3运输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途中应严防日晒雨淋;搬运时应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6.4购存
磷酸三乙酯产品贮存地点应阴凉、干燥、通风,远离火源及其他危险品
7安全 7.1 危险警告
与眼晴接触引发严重眼刺激。 7.2 安全措施 7.2.1 灭火方法: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 7.2.2灭火剂: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7.3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或进人眼睛后用清水冲洗;误吞后应用清水清洗口腔,进行催吐。如刺激症状持续,立即就医。
5 GB/T33106—2016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磷酸三乙酯含量测定的典型色谱图和各组分的相对保留值
A.1 磷酸三乙酯含量测定的典型色谱图
典型色谱图见图A.1。
4
1
8
2
5
7 时间/min
10 11 12 13
3
4
6
9
1
说明: 1
乙醇; 2- 亚磷酸二乙酯; 3 未知物1; 4- 磷酸三乙酯; 5 未知物2; 6- 未知物3;
丁氧基磷酸二乙酯。
2
图A.1 磷酸三乙酯含量测定的典型色谱图
A.2 各组分的相对保留值
各组分的相对保留值见表A.1。
6
上一章:HG/T 3488-2017 化学试剂 五水合四氯化锡(结晶四氯化锡) 下一章:HG/T 4632-2014 制冷剂用丙烷(HC-290)

相关文章

GB/T 3728-2023 工业用乙酸乙酯 GB/T 23964-2023 工业用三乙胺 GB/T 27805-2011 工业磷酸脲 GB/T 37387-2019 工业废磷酸的处理处置规范 湿法磷酸两步法生产工业级磷酸一铵工艺 ZJM-001-3415-2016 工业用三乙胺 HG/T 5158-2017 工业用碳酸甲乙酯 T/ZZB 0089-2016 工业用三乙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