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5.180.10 E 11 备案号:48195—2015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6391—2014 代替SY/T6391—1999
SEGDRev3.0地震数据记录格式
SEG D Rev3. 0 seismic data exchange format
2014一10一15发布
2015一03一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 6391—2014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格式 3.1 概述 3.2 时间签章 3.3 多分量数据 3.4 扩展记录模式 3. 5 持续记录系统 3.6 时间漂移 3.7 位置描述· 4SEGDRev3.0结构 4.1 存储单元标签
IV
.....
...
10 10
11
11 13 13 1.5 16 17 17 19 20 21 22 22 22
4.2 TOC内容文件表(可选项) 4.2.1 TOC头 4.2.2 TOC文件记录格式 4.2.3 TOC用于磁盘上的SEGD 5 头块 5. 1 通用头块 5. 2 扫描类型头块 5.3 解编道头 5. 4 扩展头块 (可选项) 5.5 外部头块(可选项)* 5.6 通用尾块(可选项)
5.6.1 道编辑 5.6.2 导航数据备份 5.6.3 文本说明· 5.6.4 观测系统班报 5.6.5 用户定
25 25 25
W
数据体
25
6
数据记录方式 6.1.1 1字节四进制指数数据记录方式(8022格式) 6.1.22字节四进制指数数据记录方式(8024格式) 6.1.32%字节二进制指数数据解编记录方式(8015格式) 6.1.41字节十六进制指数数据记录方式(8042格式) 6.1.52字节十六进制指数数据记录方式(8044格式)
25 25 26 26 27 27 T
6
SY/T63912014
6.1.64字节十六进制指数数据记录方式(8048格式) 6.1.74字节IEEE浮点数据记录方式(8058格式) 6.1.88字节IEEE浮点数据记录方式(8080格式) 6.1.9整数方式(8036格式) 6.2DSM因子计算和物理单元 6.3 传感器标定 7 头块表 7.1 通用头块#1 7. 2 通用头块#2 7.3 通用头块#3 7. 4 通用头块#4(可选项) 7. 5 通用头块#5(可选项) 7. 6 通用头块#6(可选项) 7. 7 通用头块#7(可选项) 7.8 通用头块#8(可选项) 7. 9 震源描述块(可选项)
27 28 28 29 30 32 32 32 34 35 35 37
I..
o 38 41 42 42 43 44 45 46 48 49 50 50
........
7.9.1 可控震源· 7.9.2 炸药震源 7.9.3 气枪 7.9.4 水枪· 7.9.5 电磁震源 7.9.6 其他震源· 7.10 震源的附加信息头块(可选项) 7.11 震源引用的辅助道头块(可选项) 7.12 坐标参考系统标识头块(带条件) 7.13 位置头块(可选项) 7.14 相对位置头块(可选项) 7.15 扫描类型头块(通道组描述符) 7.16 解编道头 7. 17 道头扩展块#1 7.18 传感器信息扩展块(可选项) 7.19 时间签章头块(可选项) 7.20 传感器标定头块(可选项) 7.21 时间漂移头块(可选项) 7. 22 方位信息头块(可选项) 7. 23 测量信息头块(可选项) 7. 24 电磁炮/检描述头块(可选项) 7. 25 通用尾标块(可选项) 8 头块参数 8.1 通用头块#1 8.2 通用头块#2 8.3 通用头块#3 II
52 55 56 59 60 61 62 64 65 66 67 68 69 70 70
72 1X
SY/T63912014
通用头块#4(可选项)
8.4
75
8.5 通用头块#5(可选项) 8.6 通用头块#6(可选项) 8.7 通用头块#7(可选项)
75 76 76 76 76 77 79 81 83 84 86 87 .88 89
通用头块#8(可选项)震源描述块(可选项)
8.8
8.9
8.9.1 可控震源 8.9.2 炸药震源 8.9.3 气枪 8.9.4 水枪·· 8.9.5 电磁震源 8.9.6 其他震源·
8.10 震源的附加信息头块(可选项) 8.11 震源引用的辅助道头块(可选项) 8.12 坐标参考系统标识头块(带条件) 8.13 位置头块(可选项) 8.14 相对位置头块(可选项) 8.15 扫描类型头块 8.16 通道组描述符 8.17 解编道头 8.18 道头扩展块#1 8.19 传感器信息扩展块(可选项) 8.20 时间签章头块(可选项) 8.21 传感器标定头块(可选项) 8.22 时间漂移头块(可选项) 8.23 方位信息头块(可选项) 8.24 测量信息头块(可选项) 8.25 电磁炮/检描述头块(可选项) 8.26 通用尾标块附录A(资料性附录) 野外地震记录仪的生产厂商情况附录B(资料性附录) 词汇表附录C(资料性附录) API操作单位代码附录D(资料性附录) 坐标参考系统标识附录E(资料性附录) 例子和计算
90 92 3 93 98 99 101 101 101 102 103 105 105 106 109
...
113
116
.
.......
.- ...
121
139
.
I
SY/T 6391—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SY/T6391—1999《SEG-D地震磁带记录格式》,与SY/T6391—199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1999年发布的SY/T6391一1999《SEG-D地震磁带记录格式》是等同采用基于1997年 SEG标准化委员会发布的SEGDRev2.0版本,本次修订是修改采用2011年5月SEG标准化委员会发布的SEGDRev3.0版本;标准名称由原来的《SEG-D地震磁带记录格式》改为《SEGDRev3.0地震数据记录格式》;标准英文名称由原来的SEG-Dsismictapeformat改为SEGDRev3.Oseismic data erchange format ; 增加了“术语与定义”(见第2章);引人了高精度的时间签章(time stamp)概念来精确地确定SEGD中的时间;记录中的第
个样点时间记在通用头#3的第1~8字节;位置数据、方向数据、炮数据的测量单位等都增加了时间签章,这就使得相同类型的多个测量单位都可存储在相同记录和道头中,这样可以为制造厂商提供了更多、更精细的增益控制(如在记录期间设备移动),并允许使用更新的、更强大的滤波技术应用于地震数据道(见3.1,7.19和8.20);修改了磁带标签中SEGD的版本号(见4.1字段2,1999年版的第3章字段2);修改了生产商组织代码的要求,不再是一定要求的字段(见4.1字段6,1999年版的第3章字段6) -增加了有效格式8080到第一个通用头块第3~4字节,使得可按64位IEEE浮点道序格式来记录数据(见8.1第3~4字节);
一修改了第一个通用头块,允许FF1作为第23字节的值,来支持不同的基本扫描间隔(见
7.1和8.1第23字节,1999年版的6.1和7.1第23字节);修改了对通道组个数的要求,可以没有任何通道组,这使得无任何数据就可按SEGD记录存储,仅有头块数据就可建立一个SEGD记录,比如仅有外部头块、扩展头块、和/或通用尾标块。这对系统间传递元数据是很有用的(见7.1和8.1第29字节,1999年版的6.1和 7.1第29字节)修改了对道长的要求,可以允许长度为0的道,即零个样点数,即把开始和结束时间置为相同值,并把样点数置为0(在通道组描述符第13~16字节中),这就允许系统之间可传递道头元数据而无任何附加数据(见7.1和8.1第27字节,1999年版的6.1和7.1第27字节);一增加了支持采样间隔、记录长度、通道数和滤波器精度等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情况,以适
用于处理现代采集系统的要求;此外,也支持道的起始时间为负值的情况(见7.1,7.2, 7.3,8.1,8.2和8.3); 修改了所有记录仪所定义的头块(扩展块、外部块和通用尾标块)的大小;一个外部头块/ 扩展的头块的大小现在最大是512MB,一个通用尾标块也可大到多达128GB(见7.1和8.1 第31~32字节、7.2和8.2第6~8字节与第28~30字节、7.25和8.26的第5~8字节; 1999年版的6.1和7.1第31~32字节、6.2和7.2第6~8字节与第13~14字节、6.7与
IV
SY/T 6391—2014
7.8); 增加了记录组号,数值范围是1~65535(如无效,则置为0);允许每盘带记录多于一条测线,只要每个存储单元使用的野外文件号和测线序号的组合是唯一的(见7.2和8.2第21 ~22字节);
一增加了把头块大小,数据大小和记录大小等值都记录在通用头块中的功能,使得可以快速存
取数据和处理错误的恢复(见7.3和8.3)一增加了一个可选的扩展记录模式,用于支持部分非炮域的数据的记录格式;一般情况下,数
据记录是按炮域方式来记录格式(见7.3和8.3第29字节);增加了用于记录如Client,JOB,SurveyArea,Vessel/Crew和Line等公共采集信息的通用头块定义;这些通用头块中的信息要求是一个简短的、特定项的文字描述,而不是完整的、 详细的描述;为了给出工区的完整定义或存储客户合同,可以使用外部的和扩展头块,第4 ~8个通用头块基本上是用来简化数据管理和信息标识的(见7.4,7.5,7.6,7.77.8, 8.4,8.5,8.6,8.7和8.8); 一增加了允许用不同的通用头块类型来描述每种放炮类型(可控震源、气枪等),用于替代 SEGDRev2.x里的第N个通用头块;炮描述块中所包含的信息基本上就是要把SEGD和 SPS中的信息保持一致(见7.9和8.9);增加了建立组合震源功能,即包含其他震源的震源,允许SEGD保存有关比如单气枪、组合炮或单个可控震源车和组合震源组等有关的信息(见7.9和8.9震源组号);定义了震源的附加信息头,用来说明震源的实际激发时间(具有微秒级精度)以及该震源的状态(见7.10和8.10);一增加了辅助道参考块可追加到震源信息后,列出辅助道包含所指定的炮的相关信息(见 7.11和8.11):一增加了炮信息插人到通用头块或道头中的选项,这取决于最有用的是什么;对具有多个炮情
况的记录(如滑动扫描采集),宜把炮信息存放在与辅助道(即炮参考信号)有关联的炮中(见7.11和8.11);定义了一种新的SEGD位置数据块;位置数据块可以插人到道头中,基准面和投影信息也插人到通用头块中;尽管可能会使用第二种地理坐标系统(具有相同的基准面),但在单个 SEGD记录里,仅可包含一个基准面/投影;对于一个给定的存储设备(如磁带),可以有多个基准面/投影;但还是提出不要有变化的坐标系统定义,因为这可能会增加在数据使用时出错误的可能性(见7.13和8.13);修改了通道组头块,已扩展到96字节来支持扩展的采样间隔、道长等;新版本中所有数值都显式说明,而无需复杂的计算来确定,如采样间隔或反比例因子;此外还可推导出的一些值,如每个通道的样点数等;采用显式说明也避免了以前SEGD标准的二义性;记录仪所定义的文本描述符也增加到通道组描述符中,从而增加了存储格式的灵活性,并提高了在采集和处理系统之间信息传递的效率(见7.15和8.16,1999年版的6.4和7.5);
一修改了通道组描述符中的每个通道组的通道数,最大可扩展到16777215(见7.15和8.16
第21~23字节,1999年版的6.4和7.5第9~~10字节);一修改了解编道头,允许FFFF16作为第5~6字节的值,来支持扩展道号(见7.16和8.17第
56字节,1999年版的6.5和7.6第5~6字节);一修改了道头大小,最天数可到8180字节,使得充许多个定位数据或其他测量数据插人到每
个道中,这些地方还可以被记录仪用于存放不断增加的记录仪自定义的块(见7.16和8.17 第10字节,1999年版的6.5和7.6第10字节)增加了一种新的扩展的索引结构,它允许使用更先进的逻辑寻址地震道的方法,从而可以更
V
SY/T 6391—2014
好地进行信息的组合,对炮、检支持的索引有:测线、点、索引、深度、组合及重新激发索引(见7.17和8.18);
一增加了传感器标定信息,SEGD支持作为传感器灵敏度数值一部分的一个独立比例因子。
以及在频率域或时间域中的一个更复杂的标定函数;该函数可以说明成道头的一部分(频率域)或作为一个独立的标定“道”(时间域)(见7.18,7.20,8.19和8.21);增加了一种特殊时间漂移(timedrift)头块保存有关时间偏差的信息(用于QC和更高级的时钟校正定位采集),这是为了支持在更长时间部署传感器而没有外部时钟同步的采集系统的情况;尽管SEGD支持信息日志,但SEGD并不支持保存来自多个时间漂移(time drift)参照系统的数据;如果是来自多个传感器的数据保存在一个记录中,地震道在记录之前就应进行时间偏差校正(见7.21和8.22);一增加了一种新的方位角头块来支持多波多分量数据的记录,该格式支持相对于作为采集部分的或应用于后续处理的全局参考系统的旋转变换;在该方位角头中说明的旋转也可以或不作为采集的部分;可以利用道类型、测线、点、组合索引来确定哪些道是应一起旋转(见 7.22和8.23)增加广一组标准测量数据到一个特殊的测量头块,这些还可以插人到道头中:在道中可以使用多个测量块,支持的测量可以是深度、温度、压力、风速、海拔、井口时间等(见7.23 和8.24) 增加了电磁勘探,包括电磁炮点描述和电磁检波点描述(见7.24和8.25);增加了一个用数字编号来表示所有头块类型的字段(在所有块的第32字节);这样既增加了格式的灵活性也简化了译码,这就允许所有信息是可选的,使错误恢复简化,增加了格式的余度;此外,允许所有信息插人到头块中并按要求的顺序排序,这对记录仪是非常有用的(见7和8)完全修改了通用尾标格式;新的通用尾标格式由许多块数据组成,每块是32字节的倍数
一
并且以一个32字节描述头开始;任何二进制或ASCII块数据都可以不加修改地存放作为通用尾标的一部分,只要这块剩余部分是用0来充填(二进制数是0×00)或空格(ASCII数据为0×20),直到它是32字节长的倍数(见7.25和8.26,1999年版的6.7和7.8)定义了作为通用尾标块一部分的可编辑格式,它主要用来简化增加后采集编辑(如用于QC 或处理系统)和用于在采集与处理之间编辑信息传递使之更加标准化,该格式是根据SEG ADS道编辑格式(Norrisetal.1999)制定的(见7.25和8.26);增加了把存储如P1和P2这样的定位数据作为通用尾标的一部分(用于备份的自的)作为标准化工序的功能(见7.25和8.26);定义了一些如观测系统日志和文字说明等其他简单的尾标块(见7.25和8.26);修改了地震野外记录仪的制造厂商(见附录A,1999年版的附录A);修改了几个词汇(见附录B,1999年版的附录B);修改了API生产商组织代码;组织代码现在是由POSC来分配,由该组织来维护以前版本中使用的API清单(见附录C,1999年版的附录C);删除了头块缩写符说明(见1999年版的附录D); -增加了坐标参考系统标识(见附录D);增加了中几个例子(见附录E);删除了最大块大小、(见1999年版的附录F);以前是列出特定的磁带机和对应的最大块大小,SEGDRev3.0支持任何固定块大小的,可变长块和字节流设备,包括磁带机,磁盘、 DVD以及网络传递的数据(只要满足相应的任何特定设备的记录大小、操作系统、文件系统或网络限制)。
-
VI
SY/T 63912014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SEGDRev3.0SEGField tapestandards,May2011。本标准与 SEGDRev3.0SEGField tapestandards,May2011相比,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删除了“1简介”,2Rev3.0中所做的修改”(见2011年SEGDRev3.0的第1章和第 2章;一增加了“术语与定义”(见第2章);标准英文名称改为SEGDRev3.Oseismicdataerchangeformat。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石油物探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赖能和。
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