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SY/T 5361-2014 电缆测井仪器打捞技术规范

SY/T 5361-2014 电缆测井仪器打捞技术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19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03 09:57:37



相关搜索: 仪器 电缆 技术规范 5361 5361

内容简介

SY/T 5361-2014 电缆测井仪器打捞技术规范 ICS 73. 020 E12 备案号:48169—2015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5361—2014 代替SY/T5361—2007
中文/English
电缆测井仪器打捞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fishing operation of wireline logging tool
2014-10-15发布
2015一03一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 53612014
目 次
前言范围
I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打捞方案
2
4.1 信息资料收集 4.2打捞方式 4.3打捞设备和工具选取 5打捞前准备
5.1 现场协调会 5.2打捞工具组装和检查 6打捞操作程序 6.1穿心打捞操作程序 6.2反穿心打捞操作程序 6.3裸眼井、套管井非穿心打捞操作程序 7异常情况处理和风险控制
7.1异常情况处理 7.2风险控制附录A(规范性附录) 卡点深度测定方法附录B(资料性附录)常用打捞工具类型及适用范围。 附录C(资料性附录)打捞工具组装和检查附录D(规范性附录) 反穿心打捞操作程序附录E(规范性附录) 裸眼井非穿心打捞操作程序附录F(规范性附录)套管井非穿心打捞操作程序
10
13
14
15
17 SY/T 5361—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SY/T5361一2007《测井电缆穿心打捞操作规程》。本标准与SY/T5361一200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将标准名称修改为《电缆测井仪器打捞技术规范》;一修改了“范围”(见第1章,2007年版的第1章);一增加了“反穿心打捞方法”、“非穿心打捞方法”、“电缆额定张力”等术语和定义(见3.2,
3.3和3.6) 一将“电缆断裂强度”修改为“电缆破断拉力”(见3.4,2007年版的3.2);修改了信息资料收集(见4.1,2007年版的4.3);修改了打捞方式(见4.2,2007年版的4.1);打捞方式增加了“反穿心打捞方式”(见4.2.2);增加了“非穿心打捞方式”(见4.2.3);将“打捞工具及设备”修改为*打捞设备和工具选取”(见4.3;2007年版的5.1~5.4和 6.1); 修改了现场协调会(见5.1;2007年版的4.2,4.4和4.5);将“打捞筒的组装”修改为“打捞工具组装和检查”(见5.2,2007年版的6.2);修改了穿心打捞操作程序(见6.1,2007年版的6.3~6.6和7.1~7.6);增加了反穿心打捞操作程序(见6.2和附录D)增加了裸眼井、套管井非穿心打捞操作程序(见6.3、附录E和附录F);修改了异常情况处理(见7.1,2007年版的第8章);增加了风险控制(见7.2);一删除了测井电缆弱点拉断力的规定(见2007年版的附录A);
增加了使用马丁代克深度直接读取测定卡点深度方法(见A.2);增加了打捞工具选取推荐做法(见B.1)。
本标准由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测井专业标准化委员会(CPSC/TC1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庆钻探工程公司测井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
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测井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柏枫、陶宏根、曹宇欣、胡启月、安涛、王宏建、朱小康、胡秀妮、徐锐、张晓东、甘梦光、孙伟丽、刘国辉、刘炳忠
本标准英文版翻译人:丁柱、赵平。 本标准代替了SY/T5361—2007。 SY/T5361—2007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Y5361—1989,SY/T5361—1995。 本标准以中文和英语两种文字出版。当中文和英语两种版本有歧义时,以中文版为主。
II SY/T53612014
电缆测井仪器打捞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并电缆及下并仪器的打捞方案设计,打捞设备和工具的选取,打捞前准备,打捞
操作程序、异常情况处理和风险控制
本标准适用于电缆测并仪器打捞的施工作业,其他打捞作业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5131石油放射性测井辐射防护安全规程 SY5974钻井井场、设备、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穿心打捞方法cut-and-threadfishingmethod 在井口附近,切断测井电缆,贯穿打捞工具,实施井下电缆和仪器解卡的方法。
3. 2
反穿心打捞方法 anti-cut-and-thread fishing method 为了预防穿心捞获的仪器在上提钻具过程中再次遇卡落井,而采用不拉断电缆的方式,上提钻具
和仪器,实施井下电缆和仪器解卡的方法。 3.3
非穿心打捞方法 non-cut-and-thread fishing method 不采用穿心的方式,实施对井下电缆和仪器打捞的方法。
3.4
电缆破断拉力cablebreaking strength 使测井电缆产生断裂的额定拉力
3.5
电缆弱点拉断力cableweak-pointbreakingstrength 使测井电缆弱点部位产生断裂的额定拉力。
3. 6
电缆额定张力rated tension of cable 测井电缆允许使用的最大拉力。
3.7
正常测井电缆张力 normal logging cable tension SY/T 5361—2014
在正常测井状态下的电缆张力(以下简称正常张力)。
3.8
最大安全拉力 maximum security tension 绞车上提电缆时,允许使用的最大拉力。 注:最大安全拉力的规定见6.1.1.1。
4打捞方案
4.1信息资料收集 4.1.1测井队应提供的信息:
a) 测井遇卡过程描述及处理信息 b)电缆连接器、下井仪器、射孔枪或其他落物的型号、规格、几何尺寸,是否装有扶正器或
其他测井辅助装置,是否装有放射性源等。 c) 对判断井身结构及卡点有帮助的测井资料。 d) 测井电缆规格型号、新旧程度、中间是否有电缆接头、长度和电缆额定张力。 e) 下井仪器、射孔枪、电缆等卡点深度:下井仪器等落物的落点深度。卡点深度测定方法见附
录A。
4.1.24 钻井队(作业队)应提供的信息:
a) 钻井过程井身情况的相关信息。 b) 井身结构示意图、钻井测斜数据。 c) 钻头尺寸、表层套管、技术套管规格及其下深情况。 d) 钻井液密度、黏度等数据。 e) 地层压力信息、产层信息。 f) 用于打捞的钻具或油管的规格型号及数据表
4.2打捞方式 4.2.1穿心打捞
当测井电缆或下井仪器在井内遇卡时,绞车上提电缆,张力指示最大安全拉力,重复二至三次,若不能解卡,实施穿心打捞。 4.2.2反穿心打捞
当完成穿心打捞后,为了预防捞获的仪器在上提钻具过程中再次遇卡落井,而采用不拉断电缆的方式,上提钻具和仪器,实施反穿心打捞。 4.2.3非穿心打捞
在裸眼井测井、套管井测井、射孔或其他作业中,测井仪器、射孔枪或其他使用工具被卡或落井后,不具备或不需要采用穿心方式打捞,用钻杆或者油管实施打捞。 4.3打捞设备和工具选取 4.3.1打捞设备和工具 4.3.1.1常用打捞工具类型及适用范围参见附录B。 4.3.1.2常用工具配备: 2 SY/T 5361—2014
“T”形卡钳;快速接头总成; “C”形卡盘;循环钻井液“C”形堵头;快速接头释放钳;加重杆;一钻井液循环短节;电缆头制作工具及配件;一钢丝绳;梅花扳手;管钳。
4.3.1.3电缆张力系统:
张力传感器;钻井指重表;拉力表。
4.3.1.4绞车张力系统。 4.3.1.5绞车通讯系统。 4.3.2打捞设备和工具的选取
打捞工具的选取推荐做法参见B.1。
5打捞前准备
5.1现场协调会
在实施打捞前,建设方应根据现场情况,组织由钻井监督、测井监督、钻井队(作业队)、测井队等相关方参加的现场协调会,内容应包括:
a) 打捞方案审定。 b)打捞过程风险识别与控制。
各岗位职责和分工如下:
总协调:建设方负责打捞过程的总体协调;测并并口工:负责测并电缆快速接头的脱开,对接操作,使用标准手语指挥绞车工起,下电缆,监视天滑轮、测井电缆和游动滑车的运动状态,使用标准手语指挥司钻上提、 下放钻具;绞车工:按照测井井口工的指挥起、下电缆,实时关注测井电缆的张力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并通知司钻和测井工程师:司钻:负责钻具操作,按照绞车工的异常情况提示及时处置,完成打捞工作;作业吊车工:负责作业吊车起、下操作,按照测井打捞工程师要求,完成打捞工作;内、外钳工:负责起下钻的常规操作;架子工:负责按照测井打捞工程师要求完成天滑轮的安装,将测井电缆快速接头投放到预下并的钻具水眼内,及起,下钻常规操作。
d)打捞过程中,测井队、钻井队(作业队)如果出现人员倒班,上一班负责人应将相关信息
传递给下一班。
3 SY/T 5361—2014
5.2打捞工具组装和检查
根据打捞方案所选择的工具进行组装和检查,具体方法参见附录C。
6打捞操作程序
6.1窦 穿心打捞操作程序 6.1.1固定测井电缆 6.1.1.1确定最大安全拉力,计算方法见公式(1):
T = T T × 75%
(1)
式中: T 最大安全拉力,单位为千牛(kN); T—电缆悬重,单位为千牛(kN); T一电缆弱点拉断力,单位为千牛(kN)。
6.1.1.2绞车上提电缆,直到电缆张力超过正常张力5kN。 6.1.1.3在转盘平面0.1m~0.5m以上,将T”形卡钳安装在电缆上 6.1.1.4放松电缆,使T”形卡钳坐于井口,检验“T”形卡钳紧固情况,观察5min,固定位置无滑动显示,判断为电缆固定。 6.1.2切断测井电缆 6.1.2.1在转盘上方1.5m~~2.0m处,确定电缆切断点,切断电缆 6.1.2.2将电缆剪断,并固定绞车端的电缆。 6.1.3安装井口 6.1.3.1安装天滑轮 6.1.3.1.1安装天滑轮宜选在白天进行。安装期间,钻台上应无障碍物,钻台上应无人停留。 6.1.3.1.2下放天滑轮,将天滑轮从游动滑车上卸掉。 6.1.3.1.3用吊升装置将天滑轮提升到井架顶部前侧最高处,同时下放电缆,留出安装快速接头的余量。 6.1.3.1.4用断裂强度大于八倍电缆拉断力的链条或钢丝绳、铁棒将天滑轮固定在井架顶部的横梁上,安装位置应尽量高,且尽量靠近井架前侧 6.1.3.2安装地滑轮 6.1.3.2.1地滑轮安装位置应适当外移,地滑轮与井口之间的距离以不妨碍钻台上的起、下钻为宜。 6.1.3.2.2连接并口电缆张力系统与绞车张力传感器,承重螺杆应安装固定销。用大于八倍电缆拉断力的链条或钢丝绳将张力传感器固定在钻机底座的横梁上。 6.1.4安装快速接头 6.1.4.1将井口端的电缆头套上绳帽盒后制作井口端电缆头。 6.1.4.2在绳帽盒安装蘑菇头,组成测井电缆快速接头的公头(以下简称公头)。 6.1.4.3在绞车端的电缆头上,套上导向头和绳帽盒:制作绞车端电缆头 SY/T 5361—2014
6.1.4.4在绳帽盒上安装母头,组成测并电缆快速接头的母头(以下简称母头)。 6.1.4.5在母头上方的电缆上安装加重杆。 6.1.5检验测井电缆快速接头 6.1.5.1系统检查测并电缆快速接头所有连接部位和固定部件,均应牢固可靠。 6.1.5.2对接公头和母头。 6.1.5.3绞车上提电缆至正常张力,校准井口张力表,使之与绞车面板上的指重表读数一致。 6.1.5.4绞车继续增加拉力至最大安全张力,保持5min进行测井电缆快速接头强度试验。 6.1.5.5放松电缆,脱开快速接头。 6.1.6连接打捞工具 6.1.6.1连接打捞工具。采用容纳式打捞器时,应预先使用游动滑车吊起一根钻杆,依次将打捞器短节、容纳器连接在钻杆上。 6.1.6.2司钻操作游动滑车,提起预下井的钻杆,内、外钳工应扶持钻杆,将并井下打捞工具连接在钻杆上。采用容纳式打捞器时,将打捞头连接在容纳器上。 6.1.6.3绞车上提电缆:母头接近二层平台时应减速:上提电缆到位后,宜在绞车滚筒前的电缆上绑扎记号,用作上提电缆的参考标记。井架工应将母头放人预下井的一柱钻杆的水眼里。 6.1.6.4绞车工同时应下放电缆:直到母头露出钻杆,母头与公头对接。下放电缆到位后,宜在绞车滚筒前的电缆上绑扎记号,用作下放电缆的参考标记, 6.1.6.5对接测井电缆快速接头,上提测井电缆,使电缆张力超过正常张力5kN。 6.1.7下放打捞工具 6.1.7.1拆除“T”形卡钳。 6.1.7.2将打捞工具和钻杆下人井中。 6.1.7.3下放电缆,测井井口工用“C”形挡板将公头卡在钻杆顶端,放松电缆后将快速接头脱开。 6.1.7.4绞车上提电缆,使母头到达二层平台附近。架子工将母头放人预下井的下一柱钻杆的水眼里。 6.1.7.5司钻操作游动滑车,提起钻杆立柱。绞车工同时下放电缆。直到母头露出钻杆与公头对接为止。 6.1.7.6对接测井电缆快速接头,上提测井电缆,使电缆张力超过正常张力5kN,抽出“C形挡板,检查快速接头的连接部位和测井电缆的磨损情况 6.1.7.7连接钻杆,下入井中。 6.1.7.8重复6.1.7.3和6.1.7.4的操作,直到将打捞工具下放到距离下井仪器打捞头的深度 16m~25m的位置为止,停止下钻,准备循环钻井液。 6.1.7.9下放打捞工具注意事项:
a)下放打捞工具过程中,应保持母头低于游动滑车,不应使快速接头缠绕进游动滑车的钢丝
绳中 b)下放钻具应平稳、速度均勾,裸眼井段以6min下放一柱为宜。接近卡点部位时,应慢速逐
渐靠近卡点。每当下放钻具至最后一个单根时,速度应减慢,加重杆通过钻杆水眼时不应挂碰。
c)下放钻具时,绞车工应保持电缆张力,防止测井电缆在下钻过程中被卡断。实时关注电缆张
力,发现张力突然增大,应立即放松电缆。并通知司钻停止下钻。 d)下放打捞工具过程中,司钻和井口人员应实时观察井筒液面变化,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按
5
上一章:SY/T 5602-2014 碎屑岩油藏评价井录取资料技术要求 下一章:SY/T 5233-2014 钻井液用絮凝剂评价程序

相关文章

SY/T 6822-2021 电缆测井项目选择规范 SY/T 5600-2016 石油电缆测井作业技术规范 SY/T 5600-2010 石油电缆测井作业技术规范 SY/T 7411-2018 海上石油电缆测井作业技术规范 SY/T 5691-2013 电缆式地层测试器测井资料解释规范 SY/T 6548-2018 石油测井电缆和连接器使用技术规范 SY/T 6030-2018 钻杆输送及油管输送电缆测井作业技术规范 SY/T 6548-2018 石油测井电缆和连接器使用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