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32380-2015 用于石油产品、乙醇汽油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地下贮罐

GB/T 32380-2015 用于石油产品、乙醇汽油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地下贮罐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534.03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5 16:08:43



推荐标签: 地下 乙醇 塑料 玻璃纤维 汽油 石油产品 贮罐 32380

内容简介

GB/T 32380-2015 用于石油产品、乙醇汽油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地下贮罐 ICS 83.120 Q 2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2380—2015
用于石油产品、乙醇汽油的玻璃
纤维增强塑料地下贮罐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 underground storage tank for petroleum
products and alcohol gasoline mixture
2016-11-01实施
2015-12-3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2380—2015
目 次
前言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分类和标记 5 材料 6 结构与制造
7 要求 8 试验方法 9 检验规则 10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1 其他附录A(资料性附录) 地下贮罐公称直径和公称容积.... 附录B(规范性附录) 耐化学腐蚀性能试验方法附录C(规范性附录) 烘箱老化试验方法附录D(规范性附录) 落球冲击试验方法附录E(规范性附录) 光暴露试验方法
11 12 13 16 17 18 GB/T32380—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冀州澳科中意石油设备有限公司、河北可耐特石油设备有限公司、雷可德(高
分子)天津有限公司、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大庆高新区华纳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山东万普海容石油设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金刚、刘在阳、吕琴、丁新静、于柏峰、丁智远、王维东、吕金艳、任玉华、于海铭、 张永华。
I GB/T32380-2015
用于石油产品、乙醇汽油的玻璃
纤维增强塑料地下贮罐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加油站用于石油产品、乙醇汽油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地下贮罐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记、材料、结构与制造、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识、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压力为一2kPa~3kPa、埋地深度为0.5m2.1m的卧式圆筒形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单层地下贮罐(F单层罐)、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双层地下贮罐(F/F双层罐)和钢-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双层地下贮罐(S/F双层罐)。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0.2 压力容器第2部分:材料 GB 150.3 压力容器第3部分:设计 GB 150.4 压力容器第4部分:制造、检验和验收 GB/T1449 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GB/T 1843 塑料悬臂梁冲击强度的测定 GB/T 3854 增强塑料巴柯尔硬度试验方法 GB/T 3857 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耐化学介质性能试验方法 GB/T16422.4 塑料 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4部分:开放式碳弧灯 GB/T 17470 玻璃纤维短切原丝毡和连续原丝毡 GB17930车用汽油 GB/T18369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 GB/T18370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 GB19147车用柴油(V) GB50156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JB/T4730.2—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2部分:射线检测 JB/T4730.3一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 JC/T 718 : 玻璃纤维缠绕增强热固性树脂耐腐蚀卧式贮罐 JC/T2286 钢-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双层埋地储油罐 SH3097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F单层罐Fsinglewalltank 单一罐壁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地下贮罐。
- GB/T32380-2015
的规定。 5.2增强材料
增强材料应为无碱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罐的内、外表面也可使用其他类型的增强材料。采用的玻璃纤维短切原丝毡应符合GB/T17470的规定,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应符合GB/T18369的规定,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应符合GB/T18370的规定。 5.3S/F双层罐钢制内罐
S/F双层罐钢制内罐筒体所用材料应符合GB150.2的规定,封头、法兰应符合GB150.3的规定。
6结构与制造
6.1结构 6.1.1地下贮罐总体结构
地下贮罐由罐体、人孔及人孔操作井、防冲击板和吊耳组成。 6.1.2罐体 6.1.2.1F单层罐罐体由一层罐壁构成,罐壁应包括内层、结构层和外层。罐壁宜设置加强肋。 6.1.2.2F/F双层罐罐体由独立的内、外两层罐壁构成,内、外两层罐壁间的夹层空隙用于监测液体渗漏。内罐壁应包括内层和结构层,外罐壁应包括结构层和外层,外罐壁宜设置加强肋。 6.1.2.3S/F双层罐罐体由独立的内、外两层罐壁构成,内、外两层罐壁间的夹层空隙用于监测液体渗漏。内罐壁为钢质材料,外罐壁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6.1.2.4封头拐角半径应不小于地下贮罐直径的10%,曲率半径应不大于地下贮罐直径。 6.1.2.5夹层空隙应确保气体、渗漏介质或监测液体通畅进出。 6.1.3防冲击板 6.1.3.17 在罐内开口的下方应根据需要配备防冲击板。在人孔下方罐底内壁上,应安装边长不小于人孔直径的防冲击板。在进油接管、量油孔接管下方罐底内壁应安装边长不小于接管直径的防冲击板。 如果防冲击板材料是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则防冲击板最小厚度为6mm。如果防冲击板材料是钢质材料,则防冲击板最小厚度为3mm,且应耐贮存液体腐蚀。 6.1.3.2防冲击板应与内罐壁牢固连接 6.1.4吊耳
地下贮罐应设置钢制吊耳,F单层罐和F/F双层罐吊耳数量不少于2个,S/F双层罐吊耳数量不少于4个。F/F双层罐和S/F双层罐的吊耳应不阻碍夹层空隙通畅。 6.1.5人孔及人孔操作井座 6.1.5.1地下贮罐人孔应位于地下贮罐顶部纵向中心线上,并高出外罐筒体外表面至少150mm,并应配备螺栓连接型人孔盖板,人孔盖板应采用钢制。螺帽和螺栓应为耐腐蚀材料(如不锈钢等),且方便更换。人孔与盖板的连接处应配有密封垫圈,垫圈应耐贮存液体的腐蚀。 6.1.5.2人孔直径不小于600mm。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人孔管壁厚不小于8mm。F/F双层罐和S/F 双层罐的人孔应同时与内罐壁和外罐壁相连。人孔管和地下贮罐之间的连接和补强应符合JC/T718
3 GB/T32380—2015
的规定。 6.1.5.3地下贮罐应设置人孔操作井座,人孔操作井座宜采用圆筒形筒体,筒体内径宜为1200mm或 1350mm,伸出罐体高度宜为300mm,人孔操作井座和人孔操作井的连接应保证密封。 6.1.5.4人孔操作井座筒体宜采用与外罐壁相同的材料,筒体厚度应不小于8mm,并应与外罐壁可靠连接。 6.2制造 6.2.1F单层罐 6.2.1.1内层
内层由树脂和短切玻璃纤维制造。内层内表面应含有不小于0.2mm的富树脂层,富树脂层的树脂含量不小于90%。内层应耐贮存液体腐蚀。 6.2.1.2结构层
结构层由树脂和无碱玻璃纤维制造,结构层厚度由设计计算确定。 6.2.1.3外层
当外层树脂含量小于65%时,外层外表面应设置富树脂层,富树脂层厚度不小于0.2mm,树脂含量不小于90%。当外层树脂含量不小于65%时,可不设置富树脂层。外层应能耐土壤、地表水和溢出液体的腐蚀。 6.2.1.4加强肋
加强肋应采用和罐体相同的材料,宜与筒体整体成型,加强肋尺寸、数量和间距等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6.2.1.5圆筒段与圆筒段(或封头)的连接 6.2.1.5.1F单层罐可分段生产,再连接成一个完整的地下贮罐。连接形式是对接连接。连接部位应具有与罐体相同的耐化学腐蚀性和力学性能。 6.2.1.5.2连接处的内、外补强层应采由与罐体相同的树脂。内补强层应由至少两层450g/m的短切玻璃纤维毡增强,每侧补强宽度不小于连接处罐壁最大厚度的16倍。内补强层应满足6.2.1.1的规定。 连接处外补强层应使用层合材料补强,补强层厚度不小于罐壁设计厚度,每侧补强宽度不小于接缝处罐壁最大厚度的16倍,外补强层的外层应满足6.2.1.3的规定。 6.2.2F/F双层罐 6.2.2.1内层
F/F双层罐内层同6.2.1.1。 6.2.2.2结构层
结构层由树脂和无碱玻璃纤维制造。内罐和外罐结构层厚度由设计计算确定,且最小厚度不小于 4 mm。 6.2.2.3外层
F/F双层罐外层同6.2.1.3。
4 GB/T323802015
6.2.2.4加强肋
F/F双层罐加强肋同6.2.1.4。 6.2.2.5圆筒段与圆筒段(或封头)的连接 6.2.2.5.1F/F双层罐可分段生产,再连接成一个完整的地下罐。连接形式是对接连接。连接部位应具有与罐体相同的耐化学腐蚀性和力学性能。F/F双层罐补强应保证夹层空隙通畅。 6.2.2.5.2连接处的内、外补强层应采由与罐体相同的树脂。连接处内罐在内表面补强,内补强层应使用层合材料补强,补强层厚度不小于内罐壁设计厚度,每侧补强宽度不小于接缝处罐筒段最大总厚度的 16倍,内补强层应满足6.2.1.1和6.2.2.2的规定。连接处外罐在外表面补强,外补强层应使用层合材料补强,补强层厚度不小于外罐壁设计厚度,每侧补强宽度不小于接缝处罐筒段最大总厚度的16倍,外补强层应满足6.2.2.2和6.2.1.3的规定。 6.2.3S/F双层罐 6.2.3.1S/F双层罐钢制内罐的制造应符合GB150.4的规定。 6.2.3.2钢制内罐焊接接头应按JB/T4730.2一2005或JB/T4730.3一2005的规定进行局部射线或超声波无损检测。检测长度应不小于各条焊接接头长度的20%,局部无损检测应优先选择T形接头部位。若选用射线无损检测,技术等级为AB级,质量等级为Ⅲ级;若选用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等级为 B级,质量等级为IⅡ级。 6.2.3.3对钢制内罐进行保压试验,试验介质应为温度不低于5℃的清水。试验时缓慢升压至 0.1MPa,保压10min,然后降至0.08MPa,保压30min。保压试验后,应及时清除罐内的积水及焊渣等污物。 6.2.3.4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外罐的制作应在完成钢制内罐罐体整体检验和保压试验后进行,外罐最小厚度不小于4mm,树脂含量不小于65%。当树脂含量小于65%时,外层外表面应含有不小于0.2mm 富树脂层,富树脂层的树脂含量不小于90%。
7要求
7.1外观
F单层罐和F/F双层罐内、外表面及S/F双层罐外表面应平整光洁,无杂质,无纤维裸露,无目测可见裂纹、划痕、疵点及白化分层等缺陷,无明显气泡及严重色泽不均匀现象。在任取300mmX300mm 面积内最大直径为3mm的气泡不允许超过2个,每个气泡最大深度不允许超过罐壁厚度的1/5,且最大不超过1mm。 7.2 巴柯尔硬度
F单层罐和F/F双层罐的内、外表面巴柯尔硬度应不小于36;S/F双层罐外表面巴柯尔硬度应不
小于36。 7.3尺寸偏差 7.3.1F单层罐和F/F双层罐的罐壁和封头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不允许有负公差 7.3.2S/F双层罐钢制内罐壁厚度及封头厚度应符合JC/T2286的规定。 7.3.3地下贮罐外形几何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直径偏差和总长度偏差应不大于0.5%。
5
上一章:GB/T 33145-2016 大容积钢质无缝气瓶 下一章:GB/T 33215-2016 气瓶安全泄压装置

相关文章

HG/T 6136-2022 非金属化工设备 玄武岩纤维增强塑料贮罐 GB/T 24721.3-2023 公路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产品 第3部分:管道 GB/T 24721.1-2023 公路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产品 第1部分:通则 GB/T 24721.2-2023 公路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产品 第2部分:管箱 GB/T 24721.5-2023 公路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产品 第5部分:标志底板 JC/T 718-2012 玻璃纤维缠绕增强热固性树脂耐腐蚀卧式贮罐 JC/T 587-2012 玻璃纤维缠绕增强热固性树脂耐腐蚀立式贮罐 GB/T 24721.3-2023 高清版 公路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产品 第3部分: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