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5.040.20 J 5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1557—2015
高速数控定梁龙门雕铣机
High speed CNC gantry-type engraving and milling machine with fixed crossbeam
2016-01-01实施
2015-05-1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1557---2015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技术要求 5 试验方法 6 检验规则附录A(资料性附录) 机床最大切削抗力的试验及近似计算法
I
3
27 29
GB/T 31557—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科杰机械自动化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完年、陈福更、李国森、冯卓杰、温振强。
三
GB/T 31557—2015
表 1附件和工具
名称调整垫铁专用扳手弹性夹头手轮
用途安装机床
数量 1套 1套 1套 1套
安装调整和拆、装机床
安装刀具调试加工
4.2.2 增加使用性能的特殊附件,根据用户要求按协议供应。 4.3电气系统
应符合GB5226.1—2008的规定。 4.4 数控系统
应符合GB/T26220—2010的规定。 4.5气动系统
应符合 GB/T 7932—2003的规定。 4.6 润滑系统
应符合 GB/T 6576—2002的规定。 4.7冷却系统
产品的冷却系统应保证冷却充分、可靠;各部位均不应渗漏。切削冷却液不应混入润滑系统。 4.8 安全卫生
产品上有可能对人身健康或对设备易造成损伤部分,应采取相应措施,安全防护装置和保险装置应符合GB15760的规定。 4.9 噪声
空运转时,整机噪声声压级不应超过 78 dB(A)。 4.10外观质量
外观质量应符合GB/T9061—2006中3.15的要求。 4.11随机技术文件
产品技术文件应包括使用说明书、合格证明书和随机清单。 4.12最小设定单位相对误差
应不大于20%,单位为毫米(mm)。 4.13原点返回相对误差
根据机床的具体情况由设计规定,推荐不大于重复定位精度的1/2。
2
GB/T 31557-2015
4.14结构和性能 4.14.1基本要求
雕铣机的性能和结构应能同时满足“雕”和“铣”的功能。 4.14.2雕刻加工
主轴最高可加工转速不应低于12 000 r/min,主轴运转时应平稳、可靠、无异常噪声和振动,主轴温度不应超过70℃,温升不应超过40℃。 4.14.3铣削加工
在铣削加工中等以上强度金属材料(如铸铁HT250、45#钢)时,雕铣机各运动机构应平稳、可靠、 无异常噪声和振动,主轴温度不应超过70℃,温升不应超过40℃。
5试验方法
5.1般要求
5.1.1机床检验时,应注意防止气流、光线和热辐射的干扰。机床应防止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检具在使用前应与机床等温。 5.1.2检验与验收前,应将机床安置在适当的基础上,并需调整机床水平。 5.1.3检验过程中,不应调整影响机床精度和性能的结构和零件。 5.1.4检验应在制造完毕的成品上进行,特殊情况可按制造厂的使用说明书拆卸某些零、部件。 5.1.5机床由于结构上的限制或不具备规定的测试工具时,可采用与本标准有同等效果的方法代替。 5.2成套性检验
应配齐保证产品基本性能要求所必需的附件、专用工具及随机技术文件。对扩大使用性能的特殊附件应根据供需双方协议供应。 5.3 电气系统
应按GB5226.1的要求进行检验,检验是否符合4.3的规定。 5.4数控系统
应按GB/T 26220的要求进行检验,检验是否符合4.4的规定。
5.5气动系统
应按GB/T7932的要求进行检验,检验是否符合4.5的规定。 5.6润滑系统
应按GB/T 6576 的要求进行检验,检验是否符合 4.6 的规定。 5.7冷却系统
应按相应的标准进行检验,检验是否符合4.7的规定。
3
GB/T 31557--2015
5.8 安全卫生
安全防护装置和保险装置应按GB15760一2004的要求进行检验,检验是否符合4.8的规定。 5.9噪声
噪声声压级的测量可按照GB/T 16796一2008规定的方法和仪器进行。所测机床空载的噪声是否符合4.9的规定。 5.10外观质量
目测产品外观质量,检验是否应符合4.10的规定。 5.11 空运转试验 5.11.1主轴温升试验
主轴应在无负荷状态下进行空运转。试验时,主轴应从最低转速起,以每级1 000.r/min 的增速依次运转,每级速度的运转时间不应少于 2 min。在最高转速下运转时间不少于 1 h,使主轴轴承达到稳定温度。在靠近主轴轴承处检验其温度和温升,温度不应超过60℃,温升不应超过 30℃。 5.11.2主轴运转试验
主轴应在无负荷状态下进行空运转。试验时,主轴应从最低转速起,以每级 1 000 r/min 的增速依次运转至最高转速,逐级检验主轴的转速,主轴运转应平稳、可靠,主轴转速的实际偏差不应超过测试值的±10%。 5.11.3进给机构运动试验
进给机构运动试验应满足下列要求: a)空运转时,做低、中、高进给速度试验,进给机构应平稳、可靠;; b)进给速度的实际偏差不应超过测试值的士10%。
5.11.4整机连续空运转试验
产品可在全部功能下模拟工作状态做不切削的连续空运转试验。其连续空运转时间应不少于 48 h。连续运转过程中不应发生故障,如出现异常或故障,在查明原因进行调整或排除后,应重新进行试验。试验时,自动循环应包括所有功能和全部工作范围,各次自动循环之间的休止时间不应超过 1 min. 5.12动作试验 5.12.1用中等速度检验主轴的起动、停止,观察反应是否灵敏可靠,连续反复操作应不少于 10 次;对有反转功能的主轴还应做正、反转检验。 5.12.2用中等速度检验进给机构的正转、反转、点动,观察反应是否灵敏可靠,连续反复操作应不少于 10次。 5.12.3反复变换主轴转速,检查变速是否平稳、可靠和指示的准确性。 5.12.4反复变换进给机构的速度,检查变速是否平稳、可靠和指示的准确性。
4
GB/T 31557-2015
5.12.5对装有松拉刀的主轴,应进行连续不少于5次的锁刀、松刀和吹气的动作试验,动作应灵活、可靠、准确。 5.12.6对刀库以任选的方式进行每把刀具不少于2次的自动换刀试验,刀库上刀具配置应包括设计规定的最大质量、最大长度和最大直径的刀具,要求换刀动作应灵活、可靠、准确,换刀装置的承载质量和换刀时间应符合设计规定。 5.12.7检验装卸工件、刀具和附件等装置是否灵活、可靠。 5.12.8对装有对刀仪、旋转坐标轴、五轴联动套件等装置的产品,应进行连接试运转,并检查是否灵活、可靠。 5.12.9对数控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动作试验,检验是否灵活、准确、可靠。 5.13负荷试验
5.13.1 负荷试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a)承载工件最大重量的运转试验(抽查); b)最大切削抗力的试验。
5.13.2承载工件最大重量的运转试验应满足下列要求:
a) 用设计规定的承载工件最大重量的重物置于工作台面上,使其载荷均匀。 b) 分别以最低、最高进给速度使工作台运行。用最低的进给速度运行时,一般在行程的两端和
中间三处进行,工作台在每处移动距离不应少于 20 mm;用最高进给速度运行时,应在工作台的全行程上进行。最低、最高进给速度分别往复一次和五次,运行应平稳、可靠,以低进给速度运行时,工作台应无爬行现象。
5.13.3最大切削抗力试验应满足下列要求:
a)主轴可加工的转速范围内,选用适当的主轴转速,采用铣削方式进行试验,通过改变进给量或
切削深度,使产品达到最大切削抗力,检验产品主轴系统是否灵活、可靠,过载保险装置是否灵活、可靠。产品最大切削抗力的试验及近似算法参见附录A。
b)试验用切削刀具应使用直径不小于10 mm的平底端铣刀。 c)试件材料应采用 HT250。
5.14直线坐标最小设定单位试验
5.14.1试验方法
先以快速使直线坐标上的运动部件向正(或负)向移动一定距离,停止后,向同方向给出数个最小设定单位的指令,再停止,以此位置作为基准位置,每次给出 1个,共给出 20个最小设定单位的指令,向同方向移动(要注意实际移动方向),测量各指令的停止位置。从上述的最终位置,连续向同方向给出数个最小设定单位的指令,停止后,,向负(或正)向给出数个最小设定单位的指令,约返回到上述的最终测量位置,这些正向和负向的数个最小设定单位指令的停止位置不作测量。然后从上述最终位置开始,每次给出1个,共给出20个最小设定单位的指令,继续向负(或正)向移动,测量各指令停止位置,见图1。
各直线坐标均需至少在行程的中间及两端的3个位置分别进行试验。按5.14.2的规定计算误差,以3个位置上的最大误差值作为该项的误差。
具备螺距误差、间隙补偿装置的机床,应在使用这些装置的情况下进行试验。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