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17.040.30 J42 备案号:53601—2016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2641—2016
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 量仪 Straight cylindrical involute splines-Meter
2016-06-01实施
2016-01-1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2641—2016
目 次
前言.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型式.. 4.1内花键棒间距量仪 4.2外花键跨棒距量仪, 4.3 内花键实际齿槽宽量仪 4.4 外花键实际齿厚量仪. 4.5 内花键作用齿槽宽量仪 4.6 外花键作用齿厚量仪 4.7 非全齿量仪基体的齿数选择 5 要求 5.1 外观. 5.2 相互作用.. 5.3 硬度及表面粗糙度
.I1
1
A
5.4 检测力. 5.5 校对规 5.6 示值变动性. 5.7示值误差 6检验方法. 6.1示值变动性. 6.2示值误差, 7标志与包装, 7.1标志. 7.2 包装.
6
6
图1 工件花键棒间距或跨棒距... 图2 工件齿槽宽或齿厚的4个极限尺寸,图3 内花键棒间距量仪示意图,图4 外花键跨棒距量仪示意图图5 内花键实际齿槽宽量仪示意图图6 外花键实际齿厚量仪示意图. 图7 内花键作用齿槽宽量仪示意图图8 外花键作用齿厚量仪示意图
表1 量仪的示值变动性差值和示值误差
-
JB/T12641—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量具量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2)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恒锋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成都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计量学院、上海纳铁福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计量检测研究院、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子彦、何勤松、阳敏莉、陆有为、李振华、姜志刚、赵军、赵琳、许建兴、 张长水、王晓飞。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JB/T12641—2016
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 量仪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量仪的术语和定义、型式、要求、检验方法、标志与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测量分度圆直径D≤180mm的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见GB/T3478)的圆柱直齿渐
开线花键量仪(以下简称量仪)。GB/T3478规定的分度圆直径D>180mm或未规定的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的检验量仪,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478一2008(所有部分)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米制模数齿侧配合) GB/T5106一2012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量规 GB/T17163—2008几何量测量器具术语基本术语 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3术语和定义
GB/T3478.1—2008、GB/T5106—2012、GB/T17163—2008、JJF1001—20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量仪straightcylindricalinvolutesplinesmeter 模拟花键联结时的状态,以校对规花键校准值为基准,采用比较测量法,将测量球或测量面的相对
位移通过指示装置进行输出,用于测量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的棒间距(或跨棒距)、实际齿槽宽(或齿厚)、作用齿槽宽(或齿厚)的单参数专用测量仪器。包括:内花键棒间距量仪、外花键跨棒距量仪、 内花键实际齿槽宽量仪、外花键实际齿厚量仪、内花键作用齿槽宽量仪、外花键作用齿厚量仪。 3.2
内花键棒间距量仪internalsplinemeasurementbetweentwopinsmeter 测量工件内花键棒间距Mri的专用测量仪器,如图1a)所示。
3.3
外花键跨棒距量仪externalsplinemeasurementovertwopinsmeter 测量工件外花键跨棒距MRe的专用测量仪器,如图1b)所示。
3.4
内花键实际齿槽宽量仪internalsplineactualspacewidthmeter 测量工件内花键实际齿槽宽E的专用测量仪器,如图2a)所示。
3.5
外花键实际齿厚量仪externalsplineactualtooththicknessmeter 测量工件外花键实际齿厚S的专用测量仪器,如图2b)所示。
1
JB/T12641—2016
a)内花键棒间距
b)外花键跨棒距
图1工件花键棒间距或跨棒距
作用齿厚最大值Sma -实际齿厚最大值Simax 作用齿厚最小值Svmin 实际齿厚最小值Smin
分度圆
分度圆
作用齿槽宽最小值Evmi
实际齿精宽最小值Emin 作用齿槽宽最大值Evmax 实际齿槽宽最大值Emax
b)外花键齿厚
a)内花键齿槽宽
图2工件齿槽宽或齿厚的4个极限尺寸
3.6
内花键作用齿槽宽量仪internalsplineeffectivespacewidthmeter 测量工件内花键作用齿槽宽E的专用测量仪器,如图2a)所示。
3.7
外花键作用齿厚量仪 external splineeffectivetooththickenssmeter 测量工件外花键作用齿厚S,的专用测量仪器,如图2b)所示。
4 型式
4.1内花键棒间距量仪
内花键棒间距量仪示意图如图3所示。 4.2外花键跨棒距量仪
外花键跨棒距量仪示意图如图4所示。 4.3内花键实际齿槽宽量仪
内花键实际齿槽宽量仪示意图如图5所示。
2
JB/T12641—2016
说明:
指示装置;一传动装置;一基座;一基体;一测量球;
3
0
5 一
一校对环规。
5
图3内花键棒间距量仪示意图
说明:
一指示装置;一测量球:一基体;一基座;一校对赛规。
2
3-
y
+
图4外花键跨棒距量仪示意图
说明:
一校对环规:一基体;一基座;一指示装置。
1.
图5内花键实际齿槽宽量仪示意图
JB/T12641—2016
4.4外花键实际齿厚量仪
外花键实际齿厚量仪示意图如图6所示。
说明: 1- - -校对塞规: 2——基体;
3—基座;
一指示装置。
图6外花键实际齿厚量仪示意图
4.5内花键作用齿槽宽量仪
内花键作用齿槽宽量仪示意图如图7所示。
说明:
一校对环规;
基座;一指示装置。
1- - 2
3-
一基体;
4-
图7内花键作用齿槽宽量仪示意图
4
JB/T12641—2016
4.6外花键作用齿厚量仪
外花键作用齿厚量仪示意图如图8所示。
说明:
3——基座;
校对塞规:
2- 一基体;
一指示装置。
4-
图8外花键作用齿厚量仪示意图
4.7非全齿量仪基体的齿数选择
内花键实际齿槽宽量仪基体和外花键实际齿厚量仪基体的齿数选择参考GB/T5106一2012规定的非全齿量规的齿数选择。 5 要求 5.1外观 5.1.1量仪所有金属工作表面不得有锈蚀、碰伤、毛刺等缺陷。 5.1.2量仪非工作表面的镀、涂层及漆面应平整均匀,不得有脱落现象;各种标志和数字应清晰、正确。 5.2相互作用
量仪各部件应连接牢固、可靠,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应松动、卡滞和脱落。 5.3硬度及表面粗糙度 5.3.1量仪测量球测端的硬度不应低于1037HV(或70HRC);其他测量面的硬度不应低于655HV (或58HRC),并进行稳定性处理。 5.3.2量仪测量部分的表面粗糙度不应大于Ra0.4μum。 5.4.检测力
量仪使用时,其检测力不应引起花键损伤或扭曲。
ICS17.040.30 J42 备案号:53601—2016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2641—2016
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 量仪 Straight cylindrical involute splines-Meter
2016-06-01实施
2016-01-1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2641—2016
目 次
前言.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型式.. 4.1内花键棒间距量仪 4.2外花键跨棒距量仪, 4.3 内花键实际齿槽宽量仪 4.4 外花键实际齿厚量仪. 4.5 内花键作用齿槽宽量仪 4.6 外花键作用齿厚量仪 4.7 非全齿量仪基体的齿数选择 5 要求 5.1 外观. 5.2 相互作用.. 5.3 硬度及表面粗糙度
.I1
1
A
5.4 检测力. 5.5 校对规 5.6 示值变动性. 5.7示值误差 6检验方法. 6.1示值变动性. 6.2示值误差, 7标志与包装, 7.1标志. 7.2 包装.
6
6
图1 工件花键棒间距或跨棒距... 图2 工件齿槽宽或齿厚的4个极限尺寸,图3 内花键棒间距量仪示意图,图4 外花键跨棒距量仪示意图图5 内花键实际齿槽宽量仪示意图图6 外花键实际齿厚量仪示意图. 图7 内花键作用齿槽宽量仪示意图图8 外花键作用齿厚量仪示意图
表1 量仪的示值变动性差值和示值误差
-
JB/T12641—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量具量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2)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恒锋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成都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计量学院、上海纳铁福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计量检测研究院、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子彦、何勤松、阳敏莉、陆有为、李振华、姜志刚、赵军、赵琳、许建兴、 张长水、王晓飞。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JB/T12641—2016
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 量仪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量仪的术语和定义、型式、要求、检验方法、标志与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测量分度圆直径D≤180mm的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见GB/T3478)的圆柱直齿渐
开线花键量仪(以下简称量仪)。GB/T3478规定的分度圆直径D>180mm或未规定的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的检验量仪,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478一2008(所有部分)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米制模数齿侧配合) GB/T5106一2012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量规 GB/T17163—2008几何量测量器具术语基本术语 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3术语和定义
GB/T3478.1—2008、GB/T5106—2012、GB/T17163—2008、JJF1001—20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量仪straightcylindricalinvolutesplinesmeter 模拟花键联结时的状态,以校对规花键校准值为基准,采用比较测量法,将测量球或测量面的相对
位移通过指示装置进行输出,用于测量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的棒间距(或跨棒距)、实际齿槽宽(或齿厚)、作用齿槽宽(或齿厚)的单参数专用测量仪器。包括:内花键棒间距量仪、外花键跨棒距量仪、 内花键实际齿槽宽量仪、外花键实际齿厚量仪、内花键作用齿槽宽量仪、外花键作用齿厚量仪。 3.2
内花键棒间距量仪internalsplinemeasurementbetweentwopinsmeter 测量工件内花键棒间距Mri的专用测量仪器,如图1a)所示。
3.3
外花键跨棒距量仪externalsplinemeasurementovertwopinsmeter 测量工件外花键跨棒距MRe的专用测量仪器,如图1b)所示。
3.4
内花键实际齿槽宽量仪internalsplineactualspacewidthmeter 测量工件内花键实际齿槽宽E的专用测量仪器,如图2a)所示。
3.5
外花键实际齿厚量仪externalsplineactualtooththicknessmeter 测量工件外花键实际齿厚S的专用测量仪器,如图2b)所示。
1
JB/T12641—2016
a)内花键棒间距
b)外花键跨棒距
图1工件花键棒间距或跨棒距
作用齿厚最大值Sma -实际齿厚最大值Simax 作用齿厚最小值Svmin 实际齿厚最小值Smin
分度圆
分度圆
作用齿槽宽最小值Evmi
实际齿精宽最小值Emin 作用齿槽宽最大值Evmax 实际齿槽宽最大值Emax
b)外花键齿厚
a)内花键齿槽宽
图2工件齿槽宽或齿厚的4个极限尺寸
3.6
内花键作用齿槽宽量仪internalsplineeffectivespacewidthmeter 测量工件内花键作用齿槽宽E的专用测量仪器,如图2a)所示。
3.7
外花键作用齿厚量仪 external splineeffectivetooththickenssmeter 测量工件外花键作用齿厚S,的专用测量仪器,如图2b)所示。
4 型式
4.1内花键棒间距量仪
内花键棒间距量仪示意图如图3所示。 4.2外花键跨棒距量仪
外花键跨棒距量仪示意图如图4所示。 4.3内花键实际齿槽宽量仪
内花键实际齿槽宽量仪示意图如图5所示。
2
JB/T12641—2016
说明:
指示装置;一传动装置;一基座;一基体;一测量球;
3
0
5 一
一校对环规。
5
图3内花键棒间距量仪示意图
说明:
一指示装置;一测量球:一基体;一基座;一校对赛规。
2
3-
y
+
图4外花键跨棒距量仪示意图
说明:
一校对环规:一基体;一基座;一指示装置。
1.
图5内花键实际齿槽宽量仪示意图
JB/T12641—2016
4.4外花键实际齿厚量仪
外花键实际齿厚量仪示意图如图6所示。
说明: 1- - -校对塞规: 2——基体;
3—基座;
一指示装置。
图6外花键实际齿厚量仪示意图
4.5内花键作用齿槽宽量仪
内花键作用齿槽宽量仪示意图如图7所示。
说明:
一校对环规;
基座;一指示装置。
1- - 2
3-
一基体;
4-
图7内花键作用齿槽宽量仪示意图
4
JB/T12641—2016
4.6外花键作用齿厚量仪
外花键作用齿厚量仪示意图如图8所示。
说明:
3——基座;
校对塞规:
2- 一基体;
一指示装置。
4-
图8外花键作用齿厚量仪示意图
4.7非全齿量仪基体的齿数选择
内花键实际齿槽宽量仪基体和外花键实际齿厚量仪基体的齿数选择参考GB/T5106一2012规定的非全齿量规的齿数选择。 5 要求 5.1外观 5.1.1量仪所有金属工作表面不得有锈蚀、碰伤、毛刺等缺陷。 5.1.2量仪非工作表面的镀、涂层及漆面应平整均匀,不得有脱落现象;各种标志和数字应清晰、正确。 5.2相互作用
量仪各部件应连接牢固、可靠,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应松动、卡滞和脱落。 5.3硬度及表面粗糙度 5.3.1量仪测量球测端的硬度不应低于1037HV(或70HRC);其他测量面的硬度不应低于655HV (或58HRC),并进行稳定性处理。 5.3.2量仪测量部分的表面粗糙度不应大于Ra0.4μum。 5.4.检测力
量仪使用时,其检测力不应引起花键损伤或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