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32468-2015 铜铝复合板带

GB/T 32468-2015 铜铝复合板带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760.22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1 15:54:57



推荐标签: 板带 板带 32468

内容简介

GB/T 32468-2015 铜铝复合板带 ICS 77.150.01 H 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2468—2015
铜铝复合板带
Copper clad aluminum plate,sheets and strips
2016-11-01实施
2015-12-3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2468—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洛阳铜一金属材料发展有限公司、河南科技大学、珠海汉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尚郑平、王项、范国栋、周肇阳、谢敬佩、李继文、王文焱、王爱琴、陈宁、韦小兰。
I GB/T32468—2015
铜铝复合板带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铜铝复合板带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
量证明书和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通信、电子、建筑、导热等行业用铜铝复合板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8.1一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232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GB/T2423.22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N:温度变化 GB/T3190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 GB/T4340.1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5121(所有部分)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5231 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GB/T6462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厚度测量显微镜法 GB/T7999 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GB/T8165一2008不锈钢复合钢板和钢带 GB/T8888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 GB/T20975(所有部分)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26303.3铜及铜合金加工材外形尺寸检验方法 法第3部分:板带材 GJB446胶粘剂9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金属与金属) YS/T482 2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光电发射光谱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铜铝复合板带coppercladaluminumplate,sheetsandstrips 以铝及铝合金为基层,采用连续铸造半熔态轧制复合方法或者其他方法,在其一面或两面连续复合
一定厚度铜及铜合金板带的复合材料,其复合界面为冶金结合。 3.2
冶金结合 metallurgicalbond 两种金属的界面间原子相互扩散而形成的结合。
1 GB/T32468—2015
3.3
铜复层claddingcoppermetal 铜铝复合板带中发挥各种功能性作用的铜及铜合金。
3.4
铝基层basealuminummetal 铜铝复合板带中承担辅助作用的铝及铝合金。
3.5
连续铸造半熔态轧制复合法 continuouscastingand semi-moltenrollingcompositemethod 在连续铸造的工艺基础上通过轧制的工艺,使两种材料在半熔态下实现轧制复合的方法。
3.6
剥离强度peelstrength 单位宽度复层从基层表面剥离时需要的力。
3.7
复合率recombinationrate 铜铝复合板带复层和基层之间呈冶金结合状态的面积占界面总面积的百分率。
4要求 4.1产品分类 4.1.1 1铜铝复合板带的截面外形
铜铝复合板带截面外形示意图,如图1所示。
铜复层
铜复层
铝基层
铝基层
a)单面铜铝复合
b)双面铜铝复合
图1单面、双面铜铝复合板带截面外形示意图
4.1.2规格类型及状态
铜铝复合产品的常用牌号、类型、状态及规格应符合表1的规定,特殊规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表1规格类型
规格
厚度t 宽度w 板材长度1 铜复层厚度比K
类型
状态
牌 号
%
mm
mm
mm
软化退火(O)、 轧制硬化(H18)
8~30
T2/1060 单面复合
0.1~14.5 ≤1 200
≤6000
2 GB/T32468—2015
表1(续)
规格
厚度t 宽度W 板材长度1 铜复层厚度比K
牌 号
类型
状态
%
mm
mm
mm
软化退火(O)、 轧制硬化(H18) 软化退火(O)、 轧制硬化(H18) 软化退火(O)、 轧制硬化(H18)退火半硬(H24)、 轧制硬化(H18)轧制硬化(H18)软化退火(O) 退火半硬(H24)
T2/1060/T2 双面复合
16~30
800
0.1~14.5
≤6000
T2/1050 单面复合
0.1~14.5 ≤1 200 ≤6000
8~30
0.1~14.5 ≤800 ≤6000
T2/1050/T2 双面复合
16~30
T2/1100 单面复合 T2/3003 单面复合 T2/8011 单面复合 H68/3003 单面复合
0.1~14.5 ≤1 200 ≤6000 0.1~14.5 ≤1 200 ≤6000 0.1~14.5 ≤1 200 ≤6000 0.1~14.5 ≤1 200 ≤6000
8~30 8~30 8~30 8~30
注1:铜铝复合板带的状态标识参照GB/T16475的规定。 注2:双面铜铝复合板带的两侧铜层厚度一致。
4.1.3 标记示例
产品标记按产品名称、牌号、状态、铜复层厚度比、规格和标准编号的顺序表示。标记示例如下:示例1:双面铜铝复合板,铝合金基体牌号为1060、铜复层牌号为T2、状态为软化退火(O)、铜复层厚度比为20%
厚度为0.5mm、宽度为600mm、长度为2000mm,标记为:
双面铜铝复合板T2/1060/T2-O-200.5X600X2000GB/T32468—2015 示例2:单面铜铝复合带卷,铝合金基体为3003、铜复层牌号为T2、状态为轧制硬化(H18)、铜复层厚度比为10%、
厚度为0.5mm、宽度为300mm、卷径(外径)为1500mm,标记为:
单面铜铝复合带T2/3003-H18-100.5×300×$1500GB/T32468—2015
4.2化学成分
铜复层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5231的规定。铝基层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3190的规定。
4.3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4.3.1 铜复层厚度比及其充许偏差
铜复层厚度比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也可根据需方需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表 2 铜复层厚度比及其允许偏差
铜复层厚度比K/%
铜复层厚度比允许偏差
±5%×K
8~30
3 GB/T 32468—2015
4.3.2 铜铝复合板带厚度及其允许偏差
铜铝复合板带厚度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表4的规定。
表3 板带材厚度及其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宽度 >300~800 厚度允许偏差* 普通级
≤300
>800~1200
厚度
高精级 ±0.008 ±0.015 ±0.020 ±0.030 ±0.050 ±0.080 ±0.150
普通级 ±0.010 ±0.030 ±0.030 ±0.040 ±0.040 ±0.050 ±0.080
高精级 ±0.005 ±0.010 ±0.020 ±0.020 ±0.030 ±0.040 ±0.050
高精级 ±0.005 ±0.015 ±0.020 ±0.030 ±0.050 ± 0.070 ±0.120
普通级 ±0.020 ±0.040 ±0.040 ±0.060 ±0.070 ±0.100 ±0.200
±0.020 ±0.030 ±0.030 ±0.050 ±0.070 ±0.100 ±0.150
0.1~0.2 >0.2~0.5 >0.5~0.8 >0.8~1.2 >1.2~2.0 >2.0~3.0 >3.0~6.0 当要求厚度允许偏差全为(十)或全为(一)单向偏差时,其值为表中相应数值的2倍。
单位为毫米
表4 中厚板材厚度及其允许偏差
厚度允许偏差
厚度 >6.0~8.0 >8.0~14.5
普通级 ±3.0%公称厚度土4.0%公称厚度
高精级 ±1.5%公称厚度土2.0%公称厚度
当要求厚度允许偏差全为(十)或全为(一)单向偏差时,其值为表中相应数值的2倍。
4.3.3 铜铝复合板带宽度及其允许偏差 4.3.3.1 铜铝复合板宽度及其允许偏差
铜铝复合板宽度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
单位为毫米
表5 板材宽度及其允许偏差
宽度
≤1 200 锯切允许偏差
厚度
≤300
≤1 200 剪切允许偏差
>300~700
卷纵剪切允许偏差 ± 0.3
± 0.7 ±0.8 一
+3.0 +5.0 +8.0 +10.0
0.1~0.8 >0.8~3.0 >3.0~8.0 >8.0~14.5
± 0.5 一一
一 ±2.0 ±2.0
4 GB/T32468—2015
4.3.3.2 铜铝复合带宽度及其允许偏差
铜铝复合带宽度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 6 带材宽度及其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宽度
厚度
≤200
>300~600
>600~1200
>200~300
宽度允许偏差"
± 0.8 ±0.8
±0.4 ± 0.5
±0.5 ±0.5
±0.6 ±0.6
0.1~2.0 >2.0~6.0 当要求宽度允许偏差全为(十)或全为(一)单向偏差时,其值为表中相应数值的2倍。
4.3.4 铜铝复合板长度及其允许偏差
铜铝复合板长度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7 板材长度及其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长度
≤1 000 >1 000~2 000 >2000~3000 >3000~4000 >4 000~6000
厚度
长度允许偏差 ±3.0 ±4.0 +8.0
± 4.0 ± 6.0 +10.0
±2.0 ±3.0 +6.0
±2.5 ±3.0 +7.0
± 3.0 ±4.0 +9.0
0.1~2.0 >2.0~4.5 >4.5~14.5
4.3.5 铜铝复合板对角线允许偏差
铜铝复合板对角线允许偏差分应符合表8的规定。
表8 对角线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对角线允许偏差
长度 ≤3 500 >3 500
高精级 ≤0.8Xw/100 ≤1.2Xw/100
普通级
不要求,或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注:w为宽度。
4.3.6 铜铝复合板不平度
H24及H18状态的铜铝复合板的不平度应符合表9规定,其他状态板材不平度不要求。
5 GB/T 32468—2015
表 9 板材的不平度长度* >1500~2000|>2000~2500 ≤1 200 纵向不平度
单位为毫米
宽度
任意弦长 300~600 局部不平度
厚度
≤1500
横向不平度
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10.0
0.1~0.5 >0.5~3.0 >3.0~6.0 >6.0~14.5
≤3.0 ≤2.1 ≤1.8
≤6.0 ≤4.5 ≤3.0
≤8.0 ≤6.0 ≤4.0
≤5.0 ≤4.0 ≤4.0
≤8.0 ≤5.0
长度大于2500mm时,任意取2500mm的纵向不平度应符合表中规定。
4.3.7 铜铝复合带侧边弯曲度
铜铝复合带侧边弯曲度应符合表10的规定。
表10 带材的侧边弯曲度
宽度/mm ≤80 >80
侧边弯曲度/(mm/m)
≤1.0 ≤0.8
4.4 力学性能 4.4.1 室温拉伸性能
铜铝复合板带的室温纵向拉伸性能应符合表11的规定。
表 11 铜铝复合板带的纵向拉伸性能
牌号 T2/1060 T2/1050 T2/1060/T2 T2/1050/T2 T2/1100
状态 0
厚度/mm ≥0.1
抗拉强度Rm/MPa
断后伸长率A50mm/%
≥10 一 >10 一一 ≥25
≥85 ≥170 130~180 ≥200 ≥200 >95 ≥180
H18 H24 H18 H18 0 H18
0.1~2.0 0.1~6.0 0.1~4.0 0.1~3.0 ≥0.1 0.1~2.0
T2/3003
T2/8011 注:表中未列入的铜铝复合板带的性能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4.4.2 维氏硬度
厚度大于或等于0.5mm的铜铝复合板带,应进行维氏硬度测试,其室温维氏硬度性能应符合表12
6
上一章:GB/T 31522-2015 基体与超导体体积比测试 Nb(3)Sn复合超导线铜与非铜体积比 下一章:GB/T 5121.29-2015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9部分:三氧化二铝含量的测定

相关文章

GB/T 27675-2011 铝及铝合金复合板带箔材牌号表示方法 JB/T 11778-2014 铜铝复合导体母线槽 JG/T 220-2016 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 DL/T 2260-2021 电力用铜铝复合母线选用导则 GB/T 25825-2010 热轧钢板带轧辊 GB/T 13345-2021 板带轧机轧辊油膜轴承 GB/T 30016-2013 接触网用青铜板带 GB/T 35976-2018 板带精整与表面处理装备安全技术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