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9.060.10
CCS K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2260—2021
电力用铜铝复合母线选用导则
Guide for the selection of copper-clad aluminum composite bus barsfor electric power
2021-04-26发布
2021-10-26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DL/T 2260—2021
电力用铜铝复合母线选用导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铜铝复合母线的使用条件、选用原则、使用要求等。
本文件适用于40.5kV及以下成套开关设备、变压器等电力设备用铜铝复合母线应用选型,封闭母线、母线槽、裸母线等应用铜铝复合母线亦可适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96.1大垫圈A级
GB/T 1804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T 5231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GB/T 5273高压电器端子尺寸标准化
GB/T 9327额定电压35kV(Um=40.5kV)及以下电力电缆导体用压接式和机械式连接金具 试验方法和要求
GB/T 13916冲压件形状和位置未注公差GB/T 15055冲压件未注公差尺寸极限偏差GB/T 16743 冲裁间隙
GB/T 16865变形铝、镁及其合金加工制品拉伸试验用试样及方法GB/T 30586连铸轧制铜包铝扁棒、扁线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铜铝复合母线copper-clad aluminum composite bus bars采用特定工艺使铜铝接触界面融合或扩散,形成紧密冶金结合的双金属复合导体,亦称铜铝复合母线。
3.2
界面剪切强度interfacial shear strength铜铝复合母线中铜铝界面单位面积结合力。
3.3
铜层体积比volume ratio of copper layer铜铝复合母线中外层铜层体积占铜铝复合母线总体积的百分比。
4使用条件
4.1 工作温度
铜铝复合母线允许最高工作温度为150℃。DL/T 2260—2021
4.2使用环境条件
4.2.1 周围环境温度
周围环境温度不应高于85℃;不应低于-50℃。
4.2.2湿度条件
相对湿度不应超过95%。
4.2.3防腐等级
铜铝复合母线应用在盐雾、腐蚀性气体等恶劣环境条件下,应采取防腐措施,防腐等级应与纯铜母线保持一致。
5选用原则
5.1产品及材料要求
铜铝复合母线及制造材料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5.2结构尺寸及截面形状
5.2.1 结构和尺寸
铜铝复合母线可按截面形状分为圆角边、圆边、全圆边,结构形状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不同形状截面积和单位质量计算方法及推荐值可参照附录B。
5.2.2截面形状
截面形状应根据电力设备绝缘要求选择,并符合下列规定:
a)应用在金属封闭高压电力设备中,母线截面形状应选择全圆边;
b)应用在其他电力设备中,母线截面形状可选择圆角边、圆边或全圆边。
5.3载流量要求
5.3.1铜层体积比对载流量影响
铜铝复合母线铜层体积比可采用20%、25%、30%,不同铜层体积比的母线的直流电阻率、体积电导率,以及等载流量条件下,铜层体积比对母线截面积的影响可参照附录C。
5.3.2母线截面积
5.3.2.1铜铝复合母线截面积应根据载流量选择。不同截面尺寸、不同铜层体积比的铜铝复合母线的交流载流量可参照附录D。
5.3.2.2采用铜铝复合母线等载流量替换纯铜母线时,应增大截面积。当铜层体积比为25%时,只增加宽度,截面积应增大20%;只增加厚度,截面积应增大30%,替换规格可参照附录D。其他铜层体积比的铜铝复合母线替换纯铜母线时,截面积增大比值计算可参照附录C。
5.4 动热稳定性校验
铜铝复合母线应满足系统动热稳定性的要求。
DL/T 2260—2021
6 使用要求
6.1 安装连接
6.1.1 连接方式
铜铝复合母线之间以及铜铝复合母线与铜导体连接时,可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方式。焊接方式可采用铝铝焊接铜冷喷涂包覆联合工艺,具体方法参见附录E。铜铝复合母线与铝导体连接时应采取镉铝过渡措施,
6.1.2螺栓连接要求
6.1.2.1 铜铝复合母线采用螺栓连接时,搭接尺寸应符合附录F的规定。铜铝复合母线与设备接线端子采用螺栓连接时,搭接尺寸应符合GB/T 5273的规定。
6.1.2.2螺栓连接要求应符合附录G的规定。
6.1.3母线支撑间距
铜铝复合母线应用于母线槽等设备时,母线支撑间距应符合附录H的规定。
6.2加工要求
对铜铝复合母线进行裁切、打孔、弯曲、压铆等加工时,应符合附录I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