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NB/SH/T 0663-2014 汽油中醇类和醚类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NB/SH/T 0663-2014 汽油中醇类和醚类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8 17:37:56



相关搜索: sh 0663 汽油 气相 色谱 测定 化合物 化合物

内容简介

NB/SH/T 0663-2014 汽油中醇类和醚类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ICS75.160.20 E31
SH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NB/SH/T0663--2014
代替SH/T0663—1998
汽油中醇类和醚类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alcohols and ethers in
gasoline by gas chromatography
2014-06-29发布
2014-11-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NB/SH/T0663—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中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SH/T0663—1998《汽油中某些醇类和醚类测定法(气相色谱法)》,与SH/T0663-
199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对SH/T0663—1998中适用范围1.2条进行了修改,各种醇醚测量下限由0.1%修改为0.2%
(见第1章,1998年版中1.2);
对图1和图2进行了修改(见图1和图2,1998年版中的图1和图2);删除SH/T0663—1998中毛细管预切柱1及长30m,内径0.35mm分析柱的相关内容(见
1998年版中的第6章);
取消SH/T0663—1998中表1和含氧化合物体积浓度计算公式(20)中15.56℃时的相对密度
(见1998年版的表1和14.3);
增加了烃干扰资料性附录(见附录A)。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标准ASTMD4815-09《汽油中甲基叔丁基醚、乙基叔丁基醚、甲基叔戊基醚、二异丙醚、叔戊醇及C1~C4醇类的气相色谱测定法》。
本标准与ASTMD4815—09的主要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将标准名称修改为《汽油中醇类和醚类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以简化并符合我国标准名
称的编写要求;
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采用我国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方便使用;将ASTMD4815—09表1中各组分15.56℃的相对密度变更为20℃密度;同时,根据IS0
3838:1983标准方法,本标准在表1中补充了水的20℃密度,因我国标准密度为20℃密度;
一以氮气取代氨气作载气,以适合我国的载气使用情况。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0/
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珂。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H/T0663-1998。
T NB/SH/T06632014
汽油中醇类和醚类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警告:本标准可能涉及某些有危险性的材料、操作和设备,但是并未对与此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都提出建议。因此,使用者在应用本标准前应建立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并确定相关规章限制的适用性。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汽油中的醚类和醇类的方法。所测定的特殊组分是:甲基叔丁基醚(MTBE)、乙基叔丁基醚(ETBE)、甲基叔戊基醚(TAME)、二异丙基醚(DIPE)、甲醇、乙醇、 异丙醇、正丙醇、异丁醇、叔丁醇、仲丁醇、正丁醇及叔戊醇。
本标准适用于单一醚测定的质量分数范围为0.20%~20.0%。单一醇测定的质量分数范围为 0.20%~12.0%。本标准提供了用于将各组分转变为氧的质量分数和体积分数的计算公式。质量分数小于0.20%时,烃类会对某些醚类和醇类产生干扰。对于烯烃含量不大于10%(体积分数)的汽油检测限为0.20%(质量分数)。对于烯烃含量大于10%(体积分数)的汽油,烃类干扰可能大于0.20% (质量分数)。附录A显示了烯烃含量为10%(体积分数)汽油的烃类干扰情况的色谱图。
本标准不适用于醇基燃料,如M-85、E-85、MTBE产品、乙醇产品及变性醇。 苯能被本标准同时检测,但不能被定量,需要用另外的方法分析(见试验方法SH/T071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84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GB/T1884—2000,eqvISO 3675:1998)
GB/T4756 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GB/T4756—1998,eqvISO3170:1988) SH/T0246 轻质石油产品中水含量测定法(电量法) SH/T0604 原油和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U形振动管法)(SH/T0604—2000,eqvIS012185:
1996)
3术语和缩略语
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3.1术语和定义 3. 1.1
小体积接头lowvolumeconnector 个用来连接两根内径1.6mm及内径更小的长管子的特殊接头。有时又称零死体积接头。
3. 1.2
含氧化合物 oxygenate NB/SH/T0663-2014
任何含氧的可以被用来作为燃料或燃料补充物的有机化合物,例如各种醇类和醚类。 3.1.3
分流比 splitratio或SP
SP=(S+C)/C
(1)
式中:
RE
S- C
口流量:口流来
3.1.4
tert amylalcobol或t pentanol 叔戊基醇, 名叔戊醇
3.2缩略语 3.2.
ITBE lethyltert-butylether 基叔可 醚。
3.2
ETBE, ethyl tert-buglethier 楼 基醚。 TAME tert-amylmet
3.2
甲 基醚。
3.2
DT
liisopropylethe
异丙
3.2. 2
2,3-tris -cyanoethoxypl
TCER
丙烷
(2-氰 车
绝谱固定
5
3.2.6
wGor. coated open tubal colum
种类型 气在
壁涂而成。
毛细管内壁涂渍薄层围定液制备

4方法概要
4.1将适当的内标, 如珍 (二甲氧基乙烷(乙二醇二甲基醚DME)加到试样中,然后将此试样导人装有两根柱子及一 个柱勿换阅的气相色谱仪中。试样首先通过极性的TCEP预切往,先将轻烃冲洗放空,并保留含氧化合物及 较重的经组分 4.2在甲基环戊烷之后,但在DIP和MTBE从预切柱流出之前,将阀切换至反吹位置,让含氧化合物进入非极性WCOT分析柱。在任重烃类组分流出之前,醇类和醚类从分析柱上依沸点顺序流出。 4.3待苯和TAME从分析柱流出以后,将柱切换阀切回到起始位置,以便反吹重组分。 4.4通过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或热导检测器(TCD)检测流出的组分。记录与组分浓度成比例的检测器响应值,测定峰面积,并参考内标计算每个组分的浓度。 2 NB/SH/T06632014
5方法应用
5.1醚类、醇类和其他含氧化合物都能被添加到汽油中以提高辛烷值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各种含氧化合物的类型和浓度都有规定并被加以调整以便保证能达到商用汽油的质量。驱动性、蒸汽压、相分离、尾气和挥发性气体排放都是含氧化合物燃料所关注的一些性能。 5.2本测试方法既可用于气油质量控制,也可用于测定有意或额外加义的含氧化合物或污染物的测定。 6仪器 6.1 色谱仪 6.1.1 只要能分离表1中所显示的各种醚类
气相色谱系统均可用于此分析。相当于图1 条件下操作,并具有一套柱切换和反吹系统。 力控制装置和压力表应能准确控制需要的典
所示的气相色谱仪适合本标准的分析,它能载气流量控制器应能精确控制所需要的低流量型压力范围 6.1,2 检测:火焰离子化 检测器或热导检测器都可以使用,系统内有 够的灵敏度和稳定性,以便对天 浓度为 0.005%体积分数的含氧化合物样品在信擎比最小为5时 获得记录器偏移至少为2m。
a
F
5

表1 与TCEP/WCOT柱设定条件的有关物理常 保留特征
HOOL
密度20% (g/cm 0.9982 0.7913 0.789 0.7885 0.7866 0.8038 97406 6.8069 0.7235 0.8016 0.7399 0. 8090 0.8670 0.8097 0.8794 0.7707
保留时间
相对分子质量
C
18.0 32. 0 46.1 60. 1 74.1 60. 1 88.2 74.1 102.2 4.1 102.2 88.1 90, M4.1 78.1 102.2
A
收工路
6
4.56 5.:04 536
中丁牌二异丙基醚异丁醇乙基叔丁基醚叔戊醇
6.00
o
6.20
0.91
1.28 1.35 1.40 1. 47 1.62
6.43
0.95 1.00 1.04 1.09 1.20
乙二醇二甲基醚(DME)
86
204 7.43 8.17
正丁醇苯甲基叔戊基醚注:M以MTBE的相对保留时间为1;D以DME的相对保留时间为1。
3 NB/SH/T0663-2014
表2色谱操作条件
项目柱箱初温/℃ 进样器温度/℃
条件1(氮气)
条件2(氮气)
60 200 75 5 15 : 1 200 250 60 3 18 0.2~0.3 8~10 1.0~3.0a 18 ~20
80 200 75 5 15:1
到进样器流量/(mL/min)柱流量/(mL/min)
分流比检测器温度/℃
TCD FID
250 50
阀温度/℃ 检测器气体:
辅助气(氨气)/(mL/min)补充气(氮气)/(mL/min)
18 0.2~0.3 12~15
反吹时间/min 闵复位时间/min 进样体积/uL 总分析时间/min
1.0 25~28
*样品量应如此调整,以使让从柱中流出的醇的质量分数在0.20%~12.0%,醚的质量分数在0.20%~20.0% 范围之内,并使其处于检测器检测线性范围之内。在大多数情况中采用1.0μ的样品体积进样。 6.1.3切换反吹阀:安装于气相色谱柱炉内,具有能完成在第11章和图1所说明的功能。此阀应具
有小内孔体积,并且对色谱分离无明显变差的影响。
毛细管柱进样口日
毛细管柱进样口
TCEP预切柱
TCEP预切柱 01e081 毛细管柱 O
Oo0o 毛细管柱 00o0000
检测器 A(FID)
检测器 A(FID)
第二流量控制器
第二流量控制器
: FC

可调阻力阀
可调阻力阀
X
1
放空口或检测器B(TCD)
放空口或检测器B(TCD) 反吹位置
复位位置
图1汽油中含氧化合物分析的色谱系统流程
6.1.3.1ValcoModelNo.A4C10WP十通阀:具有1.6mm(1/16in.)柱接头。此特殊的阀曾用于第 15章的大部分分析研究工作。 6.1.3.2ValcoModelNo.C10W十通阀:具有0.8mm(1/32in.)柱接头。推荐将此阀用于柱内径在
0.32mm及以下的色谱柱。 6.1.3.3某些气相色谱仪安装有一个可容纳阀和极性柱(预切柱)的辅助柱箱。在这样的结构中,
非极性柱(分析柱)安装在主柱箱中,两个柱箱炉温度都能调节,可以得到含氧化合物的最佳分离。 6.1.4应使用自动阀切换装置来确保切换时间的重复。此装置应该与进样时间和数据收集时间同步。
6.1.5进样系统:如果使用毛细管柱和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则色谱仪应安装分流进样设备。为使实际 4 NB/SH/T0663-2014
的色谱样品量保持在柱负荷和检测器最佳效率和线性范围之内,应采用分流进样。 6.1.5.1某些气相色谱仪装有柱上进样器和能进小样品量的自动进样器。这种进样系统可用来提供在
柱负荷和检测器最佳效率及线性范围之内的样品量。 6.1.5.2为了将代表性样品导人气相色谱仪进样口,微量注射器、自动进样器及液体进样阀都可
使用。 6.2数据的显示和计算 6.2.1记录器:使用记录器或相当的设备,具有5mV或更小的满量程,用来监视检测器信号。其满
刻度响应时间应小于1s,同时具有足够的灵敏度和稳定性,以便满足6.1.2的要求。 6.2.2积分仪或计算机:应提供测定检测器响应的手段。峰高或峰面积可以用计算机、电子积分仪或
手工技术测量。 6.3两种色谱柱 6.3.1极性柱:此柱完成从相同沸点范围的挥发性烃中预分离含氧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和其余烃类被
反吹到6.3.2中的非极性柱上。具有相当或优于6.3.1.1中描述的色谱效率及选择性的任何柱子都可以使用。除非是放置在如6.1.3.3的辅助炉内,该柱应该在与6.3.2中色谱柱所要求的相同温度下运行。
6.3.1.1TCEP微填充柱:长560mm,1.6mm外径,及0.76mm内径不锈钢管,填充0.14g~0.15g 20%TCEP/ChromosorbP(AW)180μm~250μm固定相。 6.3.2非极性(分析)柱:具有相当或更优于6.3.2.1和图2所描述的色谱柱效及选择性的任何柱子
都可以使用。 6.3.2.1WCOT甲基硅酮柱:长30m,内径0.53mm,涂有2.6μm膜厚的交联甲基硅酮弹性石英毛细管WCOT柱。 7试剂和材料 7.1载气:使用与检测器类型相适应的载气,如高纯氨气或氮气。曾成功的使用过气。所用载气的
最低纯度应为99.95%(摩尔分数)。 7.2定性定量标样:需要包括所有被分析组分和内标的标样,以便应用保留时间定性和定量测量校
正。这些物质应该已知纯度且不含其他待测组分。
警告:这些物质都是易燃的,人如果摄取或吸入可能有害或致命。 7.3二氯甲烷:用于色谱柱制备。分析纯,无挥发残余物。
警告:若吸入有害。高浓度可导致昏迷或死亡。
8柱填料(TCEP柱填料)的制备
8.1凡能从汽油烃类化合物中将相同沸点范围的C,~C的醇类和MTBE、ETBE、DIPE及TAME的醚类保留分离的色谱柱填料的任何制备方法都可以使用。 8.2将10gTCEP完全溶解于100mL二氯甲烷中。向此溶液中加人40g的ChromosorbP(AW) 180μm~250μm载体。在通风橱内将该混合物快速转移至培养皿中,不用特意搜集容器中的残余物。
轻微而恒定地搅拌涂渍物,直到溶剂完全蒸发。此柱填料可立即用于TCEP微填充柱制备。
9取样
9.1应按CB/T4756或其他相当的方法取样。 NB/SH/T0663-2014 9.2自实验室收到样品起,在完成任何子样品取样前,应将盛装原始样品的容器冷却到0℃~5℃下保存。
9.3如果必要,转移冷却样品到压大 有密封容器中,并在0℃~5℃储藏,直到需要进行分析时。 10TCEP微填充柱的制
10.1 用甲醇清洗 限长560 T S
pm,外径1.6mm(内径0.76mm)的不锈钢管,并用压缩氮气或空气吹干。
10.2在不锈钢管的 端摄人6股~12股银丝束、细筛目隔板或不锈钢网制成的堵头。由柱另一端慢慢地加人0.14g 015的TCEP填料,通过轻轻地振动将柱内填料填实 养于装料端加上堵头。当银丝束或不锈钢网堵头被用于 排柱内境科时等 在量两带别药点6m 的柱空间。
10.3色谱柱老化:使用商 TOEP和WCOT杜都龙简单电加以老花 将柱子连接到色谱炉的阀上 (见11.1 按1#调节载 享并将阀转到复位的位儿分钟 升高柱炉温度到120℃,并保持这些
10min 到60下美载
n
11 器的准备及条件的建立 11. 组装
1
用小你 识接头和细孔径 管将WCOT村连体穆是很重 的,否则,将
成少同样品接触的色谱系统的
心就的
11.2 检派
按表2所列调整操作条件 11.2.1
要打开检测器电路系统 在往下做之前应对系统进行检漏。
使用不同极性 E摄和温度。
小肉 的毛管 成肉者 时使用,这时有必要使用不
同的量 11.3 分流比调节 11.3 连接流量测量设 5.0m min流量 为此可采 用阜膜流量计进行 11.3.2 连接 量测量装置到分流进样 器放为70mli 11.3.1中 样重 查柱 11.3.3
柱放空 证 于复位立零 然后调节进梓口压力给出
P
用A气 略流量控制 器和背压调节器调节该流量反复调节直全达到所需流量到11 江中所设 的预切性放空流量, 即使阻
阀到反吹位置 反复调 阻力
力阀的阻 11.3.4 切换阀到复位位置 调节B气路流量控 以 使在检测器出口得到30mL/minl 3.2mL/min 的流量。在所用具体仪器需
的阻力相同,这对阀切换时温 量 获得稳定色谱基线十分必要
以使使检测器出口总流量达
C
到21mL/min
11.4 检测器
打开热导桥流电路系统使其平衡。当使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时,调节氢气和
H
使用热导检测器的空气流量,并点火。 11.5 反吹时间的测定
反吹时间对于每一个柱系统来说都有轻微变化,应通过如下实验测定。积分仪的起动时间和阀定时器应与进样同步,以便可准确地重复反吹时间。 6 ICS75.160.20 E31
SH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NB/SH/T0663--2014
代替SH/T0663—1998
汽油中醇类和醚类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alcohols and ethers in
gasoline by gas chromatography
2014-06-29发布
2014-11-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NB/SH/T0663—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中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SH/T0663—1998《汽油中某些醇类和醚类测定法(气相色谱法)》,与SH/T0663-
199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对SH/T0663—1998中适用范围1.2条进行了修改,各种醇醚测量下限由0.1%修改为0.2%
(见第1章,1998年版中1.2);
对图1和图2进行了修改(见图1和图2,1998年版中的图1和图2);删除SH/T0663—1998中毛细管预切柱1及长30m,内径0.35mm分析柱的相关内容(见
1998年版中的第6章);
取消SH/T0663—1998中表1和含氧化合物体积浓度计算公式(20)中15.56℃时的相对密度
(见1998年版的表1和14.3);
增加了烃干扰资料性附录(见附录A)。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标准ASTMD4815-09《汽油中甲基叔丁基醚、乙基叔丁基醚、甲基叔戊基醚、二异丙醚、叔戊醇及C1~C4醇类的气相色谱测定法》。
本标准与ASTMD4815—09的主要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将标准名称修改为《汽油中醇类和醚类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以简化并符合我国标准名
称的编写要求;
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采用我国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方便使用;将ASTMD4815—09表1中各组分15.56℃的相对密度变更为20℃密度;同时,根据IS0
3838:1983标准方法,本标准在表1中补充了水的20℃密度,因我国标准密度为20℃密度;
一以氮气取代氨气作载气,以适合我国的载气使用情况。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0/
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珂。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H/T0663-1998。
T NB/SH/T06632014
汽油中醇类和醚类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警告:本标准可能涉及某些有危险性的材料、操作和设备,但是并未对与此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都提出建议。因此,使用者在应用本标准前应建立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并确定相关规章限制的适用性。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汽油中的醚类和醇类的方法。所测定的特殊组分是:甲基叔丁基醚(MTBE)、乙基叔丁基醚(ETBE)、甲基叔戊基醚(TAME)、二异丙基醚(DIPE)、甲醇、乙醇、 异丙醇、正丙醇、异丁醇、叔丁醇、仲丁醇、正丁醇及叔戊醇。
本标准适用于单一醚测定的质量分数范围为0.20%~20.0%。单一醇测定的质量分数范围为 0.20%~12.0%。本标准提供了用于将各组分转变为氧的质量分数和体积分数的计算公式。质量分数小于0.20%时,烃类会对某些醚类和醇类产生干扰。对于烯烃含量不大于10%(体积分数)的汽油检测限为0.20%(质量分数)。对于烯烃含量大于10%(体积分数)的汽油,烃类干扰可能大于0.20% (质量分数)。附录A显示了烯烃含量为10%(体积分数)汽油的烃类干扰情况的色谱图。
本标准不适用于醇基燃料,如M-85、E-85、MTBE产品、乙醇产品及变性醇。 苯能被本标准同时检测,但不能被定量,需要用另外的方法分析(见试验方法SH/T071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84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GB/T1884—2000,eqvISO 3675:1998)
GB/T4756 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GB/T4756—1998,eqvISO3170:1988) SH/T0246 轻质石油产品中水含量测定法(电量法) SH/T0604 原油和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U形振动管法)(SH/T0604—2000,eqvIS012185:
1996)
3术语和缩略语
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3.1术语和定义 3. 1.1
小体积接头lowvolumeconnector 个用来连接两根内径1.6mm及内径更小的长管子的特殊接头。有时又称零死体积接头。
3. 1.2
含氧化合物 oxygenate NB/SH/T0663-2014
任何含氧的可以被用来作为燃料或燃料补充物的有机化合物,例如各种醇类和醚类。 3.1.3
分流比 splitratio或SP
SP=(S+C)/C
(1)
式中:
RE
S- C
口流量:口流来
3.1.4
tert amylalcobol或t pentanol 叔戊基醇, 名叔戊醇
3.2缩略语 3.2.
ITBE lethyltert-butylether 基叔可 醚。
3.2
ETBE, ethyl tert-buglethier 楼 基醚。 TAME tert-amylmet
3.2
甲 基醚。
3.2
DT
liisopropylethe
异丙
3.2. 2
2,3-tris -cyanoethoxypl
TCER
丙烷
(2-氰 车
绝谱固定
5
3.2.6
wGor. coated open tubal colum
种类型 气在
壁涂而成。
毛细管内壁涂渍薄层围定液制备

4方法概要
4.1将适当的内标, 如珍 (二甲氧基乙烷(乙二醇二甲基醚DME)加到试样中,然后将此试样导人装有两根柱子及一 个柱勿换阅的气相色谱仪中。试样首先通过极性的TCEP预切往,先将轻烃冲洗放空,并保留含氧化合物及 较重的经组分 4.2在甲基环戊烷之后,但在DIP和MTBE从预切柱流出之前,将阀切换至反吹位置,让含氧化合物进入非极性WCOT分析柱。在任重烃类组分流出之前,醇类和醚类从分析柱上依沸点顺序流出。 4.3待苯和TAME从分析柱流出以后,将柱切换阀切回到起始位置,以便反吹重组分。 4.4通过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或热导检测器(TCD)检测流出的组分。记录与组分浓度成比例的检测器响应值,测定峰面积,并参考内标计算每个组分的浓度。 2 NB/SH/T06632014
5方法应用
5.1醚类、醇类和其他含氧化合物都能被添加到汽油中以提高辛烷值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各种含氧化合物的类型和浓度都有规定并被加以调整以便保证能达到商用汽油的质量。驱动性、蒸汽压、相分离、尾气和挥发性气体排放都是含氧化合物燃料所关注的一些性能。 5.2本测试方法既可用于气油质量控制,也可用于测定有意或额外加义的含氧化合物或污染物的测定。 6仪器 6.1 色谱仪 6.1.1 只要能分离表1中所显示的各种醚类
气相色谱系统均可用于此分析。相当于图1 条件下操作,并具有一套柱切换和反吹系统。 力控制装置和压力表应能准确控制需要的典
所示的气相色谱仪适合本标准的分析,它能载气流量控制器应能精确控制所需要的低流量型压力范围 6.1,2 检测:火焰离子化 检测器或热导检测器都可以使用,系统内有 够的灵敏度和稳定性,以便对天 浓度为 0.005%体积分数的含氧化合物样品在信擎比最小为5时 获得记录器偏移至少为2m。
a
F
5

表1 与TCEP/WCOT柱设定条件的有关物理常 保留特征
HOOL
密度20% (g/cm 0.9982 0.7913 0.789 0.7885 0.7866 0.8038 97406 6.8069 0.7235 0.8016 0.7399 0. 8090 0.8670 0.8097 0.8794 0.7707
保留时间
相对分子质量
C
18.0 32. 0 46.1 60. 1 74.1 60. 1 88.2 74.1 102.2 4.1 102.2 88.1 90, M4.1 78.1 102.2
A
收工路
6
4.56 5.:04 536
中丁牌二异丙基醚异丁醇乙基叔丁基醚叔戊醇
6.00
o
6.20
0.91
1.28 1.35 1.40 1. 47 1.62
6.43
0.95 1.00 1.04 1.09 1.20
乙二醇二甲基醚(DME)
86
204 7.43 8.17
正丁醇苯甲基叔戊基醚注:M以MTBE的相对保留时间为1;D以DME的相对保留时间为1。
3 NB/SH/T0663-2014
表2色谱操作条件
项目柱箱初温/℃ 进样器温度/℃
条件1(氮气)
条件2(氮气)
60 200 75 5 15 : 1 200 250 60 3 18 0.2~0.3 8~10 1.0~3.0a 18 ~20
80 200 75 5 15:1
到进样器流量/(mL/min)柱流量/(mL/min)
分流比检测器温度/℃
TCD FID
250 50
阀温度/℃ 检测器气体:
辅助气(氨气)/(mL/min)补充气(氮气)/(mL/min)
18 0.2~0.3 12~15
反吹时间/min 闵复位时间/min 进样体积/uL 总分析时间/min
1.0 25~28
*样品量应如此调整,以使让从柱中流出的醇的质量分数在0.20%~12.0%,醚的质量分数在0.20%~20.0% 范围之内,并使其处于检测器检测线性范围之内。在大多数情况中采用1.0μ的样品体积进样。 6.1.3切换反吹阀:安装于气相色谱柱炉内,具有能完成在第11章和图1所说明的功能。此阀应具
有小内孔体积,并且对色谱分离无明显变差的影响。
毛细管柱进样口日
毛细管柱进样口
TCEP预切柱
TCEP预切柱 01e081 毛细管柱 O
Oo0o 毛细管柱 00o0000
检测器 A(FID)
检测器 A(FID)
第二流量控制器
第二流量控制器
: FC

可调阻力阀
可调阻力阀
X
1
放空口或检测器B(TCD)
放空口或检测器B(TCD) 反吹位置
复位位置
图1汽油中含氧化合物分析的色谱系统流程
6.1.3.1ValcoModelNo.A4C10WP十通阀:具有1.6mm(1/16in.)柱接头。此特殊的阀曾用于第 15章的大部分分析研究工作。 6.1.3.2ValcoModelNo.C10W十通阀:具有0.8mm(1/32in.)柱接头。推荐将此阀用于柱内径在
0.32mm及以下的色谱柱。 6.1.3.3某些气相色谱仪安装有一个可容纳阀和极性柱(预切柱)的辅助柱箱。在这样的结构中,
非极性柱(分析柱)安装在主柱箱中,两个柱箱炉温度都能调节,可以得到含氧化合物的最佳分离。 6.1.4应使用自动阀切换装置来确保切换时间的重复。此装置应该与进样时间和数据收集时间同步。
6.1.5进样系统:如果使用毛细管柱和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则色谱仪应安装分流进样设备。为使实际 4 NB/SH/T0663-2014
的色谱样品量保持在柱负荷和检测器最佳效率和线性范围之内,应采用分流进样。 6.1.5.1某些气相色谱仪装有柱上进样器和能进小样品量的自动进样器。这种进样系统可用来提供在
柱负荷和检测器最佳效率及线性范围之内的样品量。 6.1.5.2为了将代表性样品导人气相色谱仪进样口,微量注射器、自动进样器及液体进样阀都可
使用。 6.2数据的显示和计算 6.2.1记录器:使用记录器或相当的设备,具有5mV或更小的满量程,用来监视检测器信号。其满
刻度响应时间应小于1s,同时具有足够的灵敏度和稳定性,以便满足6.1.2的要求。 6.2.2积分仪或计算机:应提供测定检测器响应的手段。峰高或峰面积可以用计算机、电子积分仪或
手工技术测量。 6.3两种色谱柱 6.3.1极性柱:此柱完成从相同沸点范围的挥发性烃中预分离含氧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和其余烃类被
反吹到6.3.2中的非极性柱上。具有相当或优于6.3.1.1中描述的色谱效率及选择性的任何柱子都可以使用。除非是放置在如6.1.3.3的辅助炉内,该柱应该在与6.3.2中色谱柱所要求的相同温度下运行。
6.3.1.1TCEP微填充柱:长560mm,1.6mm外径,及0.76mm内径不锈钢管,填充0.14g~0.15g 20%TCEP/ChromosorbP(AW)180μm~250μm固定相。 6.3.2非极性(分析)柱:具有相当或更优于6.3.2.1和图2所描述的色谱柱效及选择性的任何柱子
都可以使用。 6.3.2.1WCOT甲基硅酮柱:长30m,内径0.53mm,涂有2.6μm膜厚的交联甲基硅酮弹性石英毛细管WCOT柱。 7试剂和材料 7.1载气:使用与检测器类型相适应的载气,如高纯氨气或氮气。曾成功的使用过气。所用载气的
最低纯度应为99.95%(摩尔分数)。 7.2定性定量标样:需要包括所有被分析组分和内标的标样,以便应用保留时间定性和定量测量校
正。这些物质应该已知纯度且不含其他待测组分。
警告:这些物质都是易燃的,人如果摄取或吸入可能有害或致命。 7.3二氯甲烷:用于色谱柱制备。分析纯,无挥发残余物。
警告:若吸入有害。高浓度可导致昏迷或死亡。
8柱填料(TCEP柱填料)的制备
8.1凡能从汽油烃类化合物中将相同沸点范围的C,~C的醇类和MTBE、ETBE、DIPE及TAME的醚类保留分离的色谱柱填料的任何制备方法都可以使用。 8.2将10gTCEP完全溶解于100mL二氯甲烷中。向此溶液中加人40g的ChromosorbP(AW) 180μm~250μm载体。在通风橱内将该混合物快速转移至培养皿中,不用特意搜集容器中的残余物。
轻微而恒定地搅拌涂渍物,直到溶剂完全蒸发。此柱填料可立即用于TCEP微填充柱制备。
9取样
9.1应按CB/T4756或其他相当的方法取样。 NB/SH/T0663-2014 9.2自实验室收到样品起,在完成任何子样品取样前,应将盛装原始样品的容器冷却到0℃~5℃下保存。
9.3如果必要,转移冷却样品到压大 有密封容器中,并在0℃~5℃储藏,直到需要进行分析时。 10TCEP微填充柱的制
10.1 用甲醇清洗 限长560 T S
pm,外径1.6mm(内径0.76mm)的不锈钢管,并用压缩氮气或空气吹干。
10.2在不锈钢管的 端摄人6股~12股银丝束、细筛目隔板或不锈钢网制成的堵头。由柱另一端慢慢地加人0.14g 015的TCEP填料,通过轻轻地振动将柱内填料填实 养于装料端加上堵头。当银丝束或不锈钢网堵头被用于 排柱内境科时等 在量两带别药点6m 的柱空间。
10.3色谱柱老化:使用商 TOEP和WCOT杜都龙简单电加以老花 将柱子连接到色谱炉的阀上 (见11.1 按1#调节载 享并将阀转到复位的位儿分钟 升高柱炉温度到120℃,并保持这些
10min 到60下美载
n
11 器的准备及条件的建立 11. 组装
1
用小你 识接头和细孔径 管将WCOT村连体穆是很重 的,否则,将
成少同样品接触的色谱系统的
心就的
11.2 检派
按表2所列调整操作条件 11.2.1
要打开检测器电路系统 在往下做之前应对系统进行检漏。
使用不同极性 E摄和温度。
小肉 的毛管 成肉者 时使用,这时有必要使用不
同的量 11.3 分流比调节 11.3 连接流量测量设 5.0m min流量 为此可采 用阜膜流量计进行 11.3.2 连接 量测量装置到分流进样 器放为70mli 11.3.1中 样重 查柱 11.3.3
柱放空 证 于复位立零 然后调节进梓口压力给出
P
用A气 略流量控制 器和背压调节器调节该流量反复调节直全达到所需流量到11 江中所设 的预切性放空流量, 即使阻
阀到反吹位置 反复调 阻力
力阀的阻 11.3.4 切换阀到复位位置 调节B气路流量控 以 使在检测器出口得到30mL/minl 3.2mL/min 的流量。在所用具体仪器需
的阻力相同,这对阀切换时温 量 获得稳定色谱基线十分必要
以使使检测器出口总流量达
C
到21mL/min
11.4 检测器
打开热导桥流电路系统使其平衡。当使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时,调节氢气和
H
使用热导检测器的空气流量,并点火。 11.5 反吹时间的测定
反吹时间对于每一个柱系统来说都有轻微变化,应通过如下实验测定。积分仪的起动时间和阀定时器应与进样同步,以便可准确地重复反吹时间。 6
上一章:GB/T 4756-2015 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 下一章:GB/T 511-2010 石油和石油产品及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

相关文章

NB/SH/T 6004-2020 石脑油中醇类、酸粉和酮类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NB/SH/T 0991-2019 汽油中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氮化学发光检测法 NB/SH/T 0991-2019 汽油中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氮化学发光检测法 HJ 1289-2023 土壤和沉积物 15种酮类和6种醚类化合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NB/SH/T 0474-2010 在用汽油机油中稀释汽油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DBS52/021-2016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白酒中甲醇、高级醇类和酯类的同时测定 气相色谱法 NB/SH/T 0741-2010 汽油中烃族组成的测定 多维气相色谱法 NB/SH/T 0713-2023 汽油中苯和甲苯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