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HG/T 4487-2012 合成氨生产企业二氧化碳(CO2) 排放量计算方法

HG/T 4487-2012 合成氨生产企业二氧化碳(CO2) 排放量计算方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5 15:42:48



相关搜索: hg 二氧化碳 企业 方法 合成氨 生产 co2 排放量 4487

内容简介

HG/T 4487-2012 合成氨生产企业二氧化碳(CO2) 排放量计算方法 ICS 13.020.10 Z 04 备案号:38756-2013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4487—2012
合成氨生产企业二氧化碳(CO2)
排放量计算方法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CO2 emission in synthetic
ammoniaproduction
2013-06-01实施
2012-12-2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4487—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化工环保协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沧州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昊
华骏化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嵇建军、程鹏、张金晓、贺秉国、于亚林、周琦、翟齐、詹鲲、季清。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T HG/T4487—2012
引言
合成氨生产企业是高耗能企业,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为实现国家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促进合成氨生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统计、计算与监测等基础研究工作。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合成氨行业的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遵循ISO14064-1《温室气体第1部分:组织层次上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报告规范及指南》(Greenhousegases一Part1:Specificationwithguidanceatthe organization level for quantification and reporting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removals)规定的基本原则与规范,结合合成氨行业生产特点,确立了具体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方法,以推动合成氨企业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计算方法的标准化。
I HG/T 44872012
合成氨生产企业二氧化碳(CO2)排放量计算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合成氨生产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术语和定义,排放量计算的基本原则、范围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煤或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氨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76煤的碳、氢含量测定方法 GB/T21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GB21344合成氨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ISO14064-1温室气体第1部分:组织层次上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报告规范及指南
(Greenhouse gases--Part 1:Specification with guidance at the organization level for quantification and reporting ofgreenhousegas emissions and removals)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二氧化碳(CO2)carbondioxide(CO2)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是空气的常规组成部分,也是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之一。 注1:属于温室气体。
3. 2
直接COz排放direct carbondioxideemission 企业拥有固定排放源的排放,包括合成氨生产和辅助生产过程中燃料燃烧产生的CO2的排放以及
工艺过程中生成的CO2的排放。
注2:辅助生产过程包括为合成氨生产主流程提供输送原料、动力和产品运输、包装等过程。 3. 3
间接COz排放indirectcarbondioxideemission 合成氨生产和辅助生产过程中外购电力、热力等二次能源所产生CO2的排放。
3. 4
单位排放量intensity-basedemission 在统计周期内,生产单位产品所产生的直接CO2排放和间接CO2排放之和,单位为吨每吨(t/t)。
3. 5
排放因子emissionfactors 对于某特定燃料和原料,根据统计分析确定的每单位燃料和原料的CO2排放量。
3. 6
低位热值lowerheatingvalue 燃料完全燃烧,其燃烧产物中的水蒸气以气态存在时的发热量。
1
龙牛网www.longniu.com下载 HG/T4487-2012 3. 7
营运边界operationalboundaries 企业进行CO2排放计算时设定的生产边界和计算范围。合成氨生产的营运边界为:从原料(原煤
或天然气)进厂到最终合成氨产品出厂。 3. 8
煤气rawgas 原料煤经过气化法转换成的气体,其主要组成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对于固定床间歇煤气
化方式,包含吹风气。 4CO2排放量计算的基本原则 4.1概述
合成氨生产企业CO2排放量计算的基本原则与ISO14064-1相-致。 4.2相关性
CO2排放量计算清单应反映合成氨生产企业CO2排放情况。 4.3完整性
计算营运边界内所有CO2排放源,特殊情况应给予说明。 4.4致性
用统一方法,进行营运边界设定、清单编号、数据收集、计算和报告,对任何其他相关因素的变化应给予说明。 4.5透明性
具有明确的收集方法和计算过程,并对数据来源和计算方法进行说明。 4.6准确性
应对COz气体排放量进行准确掌握,减少不确定性。 5CO2排放量计算方法 5.1计算范围
在合成氨生产营运边界内,所产生的直接CO2排放和间接CO2排放。 5.2直接CO2排放量计算 5.2.1直接CO2排放量计算过程概述
因合成氨生产使用原料的不同,CO2产生量的计算方法不同。本标准以煤(计算方法应用范例参见附录B)和天然气(计算方法应用范例参见附录C)两种原料为典型工艺计算CO2排放量,首先计算出合成氨生产过程中CO2产生量,进而计算出合成氨产生CO2直接排放量。一般采用月度数据进行相对应时期内的CO2排放计算,并对年度数据进行汇总。 5.2.2计算以煤或天然气为原料的CO2产生量 5.2.2.1以煤为原料的CO2产生量计算
a)计算出合成氨煤气中的净碳量为:
Z(P: · yi) - (Pi:y) (P2i·y2i)
(1)
T
i=1
i-
=1
式中: T一一报告期内入炉原料煤转化为合成氨煤气的净碳量,单位为吨(t); P一一报告期内第i批入炉原料煤实物量,单位为吨(t); P1i——-报告期内第i批炉渣实物量,单位为吨(t); 2 HG/T4487—2012
S真接兰S1 1
(5)
j=1
式中: S直接 报告期内合成氨生产过程CO2直接排放量,单位为吨(t); Si 报告期内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原料中的净碳所产生的CO2量,单位为吨(t); S— 报告期内第i种产品中的残碳折算后的CO2量,单位为吨(t);
m" 企业内生产的含碳的产品种类。
S;=C;×12 ××Q;Xx;
(6)
式中: C, 报告期内第i种最终产品中碳含量(质量分数),以%表示; Q;——报告期内第i种最终产品的实物产量,单位为吨(t); ;—报告期内第种最终产品中该物质的平均含量(质量分数),以%表示; 44— -CO2分子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12— 一碳原子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5.3间接CO2排放量计算 5.3.1合成氨生产工艺全过程及生产辅助过程中的间接CO2排放包括外购或输出的电力、热力等产生的CO2排放及运输过程用燃料等其他间接CO2排放。 5.3.2外购电力产生的CO2排放量
外购电力量应基于电网电力的实测消耗量,包括合成氨生产和辅助单位的生产用电。
D·E电 1000
S电=
(7)
式中: S电"—报告期外购电力对应的CO2间接排放量,单位为吨(t); D—报告期外购电力总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E电一一外购电力CO2排放因子,参照国家发改委公布的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的各年度数据。
5.3.3外购热力产生的CO2排放量 5.3.3.1外购热力量应基于关联交易结算的实物消耗量或实测消耗量,包括合成氨生产和辅助单位的生产用热力。 5.3.3.2外购热力CO2排放因子由外购热力的实测低位热值乘以燃煤典型排放因子再除以效率系数计算确定。计算公式为:
S热力 ZB,× He:E×100
-
(8)
n
中=1
式中: S热力 报告期外购热力对应的CO2间接排放量,单位为吨(t); Bp 报告期内某外购热力的量,单位为吨(t); Hp 报告期内某外购热力的实测低位热值,单位为兆焦每千克(MJ/kg); Efp 外购热力所对应的排放因子,可统一按燃煤典型排放因子101.12kgCO2/GJ计算;
效率系数,取企业按照GB/T213的实测值;
1000- -将千克换算为吨的系数,即1000kg/t。 5.3.3.3企业自备热电站供热的CO2排放可按外购热力CO2排放计算方法得到。 5.3.4间接CO2排放的抵扣
对于合成氨生产企业,向外部输出的余能可根据上述排放因子换算出对应的CO2排放量,并从间
4 HG/T 4487-2012
接排放量中予以扣除。余能输出包括电力、热力等其他能量形式。输出热力则根据其热值总量换算为标煤数量,再采用燃煤典型排放因子计算排放量。 5.3.5运输过程用燃料排放的CO2量计算 5.3.5.1主要计算营运边界内的运输过程,运输可由企业自有车辆,也可租借外单位车辆进行。上述运输过程用燃料排放的CO2应计入总排放量。 5.3.5.2运输过程用燃料排放的CO2量计算公式为:
S运输二 C· H.·Ef
(9)
q1
式中: S运输——报告期内运输过程用燃料排放的CO2量,单位为吨(t); C—报告期内各种燃料用量,单位为吨(t); H。一一各种燃料的低位热值,单位为兆焦每于克(MJ/kg),常见燃料低位热值数据列于附录
A中;
Efq— 燃料燃烧的CO2排放因子,单位为千克每兆焦(kg/MJ),常见燃料的排放因子列于附录
A中; 9—营运边界内各运输过程所消耗的不同种类燃料。
5.3.6间接CO2排放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S间接S外购电力十S外购热力S输出电力一S输出热力十S运输
(10)
5.4合成氨生产企业CO2总排放量计算
S总=S直接十S间接
(11)
式中: S总—报告期内合成氨生产过程CO2总排放量,单位为吨(t); S直接—报告期内CO2直接排放量,单位为吨(t); S间接—报告期内合成氨生产过程中CO2间接排放量,单位为吨(t)。
5.5单位排放量的计算 5.5.1单位排放量按同期合成氨生产企业总排放量除以同期合成氨产量计算。
R. -%
(12)
式中: S总—报告期内合成氨生产企业CO2总排放量,单位为吨(t); R1—报告期内合成氨生产企业的单位排放量,单位为吨每吨(t/t); M—报告期内合成氨产量,单位为吨(t)。
5.5.2同期合成氨产量按GB/T21344中所定义的方法计算。 6编制计算报告 6.1合成氨生产企业CO2排放量计算报告编制应满足相关性、完整性、一致性、透明性和准确性的基本原则,要清楚地设定营运边界;指明具体的统计报告期;列出不同的排放源、计算排放量并进行相关分析与说明。 6.2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氨生产企业CO2排放量计算报告至少包括:统计报告期(月度、年度)的总排放量、直接CO2排放量、间接CO2排放量、营运边界内运输排放量、单位排放量,以及以煤为原料生产合成氨过程中产生的净碳量、净碳产生的CO2量、第i种最终产品折算后的CO2量等。 6.3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氨生产企业CO2排放量计算报告至少包括:统计报告期(月度、年度)的总排放量、直接CO2排放量、间接CO2排放量、营运边界内运输排放量、单位排放量以及以天然气为原料
5
龙牛网www.longniu.com下载
上一章:GB/T 30543-2014 纳米技术 单壁碳纳米管的透射电子显微术表征方法 下一章:GB/T 36084-2018 纳米技术 水溶液中铜、锰、铬离子含量的测定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相关文章

HG/T 4820-2015 化工企业水网络系统二氧化碳(CO2)排放量计算方法 HG/T 4488-2012 硝酸生产企业氧化亚氮(N2O)排放量计算方法 HG/T 4488-2012 硝酸生产企业氧化亚氮(N2O)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SH/T 5000-2011 石油化工生产企业CO2排放量计算方法 SY/T 7297-2016 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二氧化碳排放计算方法 GB/T 37249-2018 硅酸盐水泥熟料生产中二氧化硫排放量计算方法 GB∕T 37249-2018 硅酸盐水泥熟料生产中二氧化硫排放量计算方法 HG/T 4864-2015 尿素合成用CO2脱氢催化剂活性试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