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SH/T 5000-2011 石油化工生产企业CO2排放量计算方法

SH/T 5000-2011 石油化工生产企业CO2排放量计算方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6 14:51:34



推荐标签: 企业 石油化工 sh 方法 5000 生产 co2 排放量

内容简介

SH/T 5000-2011 石油化工生产企业CO2排放量计算方法 ICS13.020.10 Z 04 备案号:36286-2012
SH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SH/T5000—2011
石油化工生产企业CO,排放量计算方法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CO, emissions in petrochemical production
2012-07-01实施
2011-12-2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SH/T5000—2011
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孟宪玲、李希宏、翟齐、詹鲲、安福、闵剑、季清。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一 SH/T5000—2011

石油化工生产企业是高耗能企业,也是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源之一。为实现国家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促进石油化工生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统计、计算与监测等基础研究工作。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石油化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规范生产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遵循IS014064-1-2006 《温室气体·第1部分:组织层次上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报告规范及指南》的基本原则与规范,结合石油化工企业生产特点,确立了具体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方法,以推动石油化工生产企业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计算方法的一致化和标准化。
Ⅱ SH/T5000—2011
石油化工生产企业CO,排放量计算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化工生产企业CO,排放量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化工生产全过程和各个工艺过程中直接和能源间接CO,排放量计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GB/T476煤中碳和氢含量测定方法 GB/T384石油产品热值测定法 SH/T0656石油产品及润滑剂中碳、氢、氮测定法(元素分析仪法) IS014064-1温室气体第1部分:组织层次上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报告规范及指南
(Greenhouse gases—Part 1: Specification with guidance at the organization level for quantification and re porting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removals)
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以下术语和定义。
°3. 1
二氧化碳carbondioxide 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是空气的常规组成部分,也是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之一。虽然不直接
损害人体健康,但是可吸收和释放地球表面、大气和云层的热红外辐射光谱内特定波长辐射,属于温室气体,有可能造成潜在的全球变暖。 3. 2
直接CO,排放directCO,emission 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固定排放源和移动排放源的CO,排放。主要指石油化工正常生产过程中向大气的
CO,排放,暂不考虑各类泄漏排放和事故状态下排放,也不包括企业人员因公出差、组织购买原材料等造成的其他间接排放。 3. 3
能源间接CO,排放indirectCO,emissionrelatedtoenergy 企业生产所消耗的外部电力、热或蒸汽的生产而造成的CO,排放,不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排放。
3. 4
低位热值lowerheatingvalue 低位热值是指燃料完全燃烧,其燃烧产物中的水以气态存在时的发热量。 SH/T5000—2011
3.5
绝对排放量absoluteemission 石油化工生产企业在
时间内加原料或生产化工产品所产生的CQ.排放数量。 emission 时间内加工单位原料或生产单位产品所产生的CO,排放量。
-
3. 6
DE ity baser
单位排放量intensit 石油化工生产
3.7
O
排放因子/e ssion factors
对某特定排放源, 根据统计分析确定的每单位排放源的排放量。比如: 各种燃料燃烧的排放因子。 营运边界operational boundaries 企业计算c0 排放量时设定的生产边界和计算范围。
3. 8
V 排放量计算的基本原则述
4 CO
4. 1
生产企业CO,排放量计算的基本原则与ISO14064-1相一致。计算采用的基础数据应基际统计、分析或测算数据,以月平均或年平均消耗和产出为基准,不采用标定数据。不排放因子或其他相关参数按国家统一规定进行计算
11 租关性有保 排放量计算清单恰当反映石油化工生产企业CO,排放情况, 以满足生产企业统计、管理、 银单价 位生产经营范围内CO,排放源进行报告,包括直接排放和能源间接排放。 特殊工艺过程和生产情 况应给子说明。
于同烤 4. 2
报告 4.3 完整
定减排计划等不同需求。
4.4
性 1
用统 4.5 透明性
进行营运边界设定、 数据收集、计算和报告 对任何相关因素的变化要说明。
具有明确的数据收集方法和计算过程,并对数据来源和计算方法进行说明。

NIHO
4.6准确性
排放量进行准确计算,尽可能减少各种误差和不硕确定性。
确保尽量对生产
5CO,排放量计算方法
5.1计算范围
石油化工生产企业CO,排放量计算范围:从石油化工生产原料进厂起到最终产品出厂,厂区内部车
2 SH/T5000—2011
辆运输、后勤、生产管理等导致的排放也考虑在内,但是不包括油品输送与销售系统产生的排放。 5.2直接CO,排放量计算方法
SS
排放量计算
5.2.1 固定和移动燃烧C
对于营运边界内的固和移动燃烧排放源,采用物料平衡的方法计算燃烧排放源的CO,直接排放量,即以燃料用量数 与碳含量分析数据为基础,一般情况下可假定气体燃料中的碳100%完全燃烧变成CO2;对于液体 固体燃料 推荐碳转化率为98.5%。若已知燃料热值, 也可以根据不同燃料的热值和对应的C6,排放因 行计算
并不
宜采用月平均或年平均生 生产消耗以及相关测算、测定数据进行计算与汇总。其中燃煤与石油产品碳含量测定 可分别采 用GB/T476、SH/T0656,热值测定分别采用GB/T213、GBT384。若缺乏实测数据,可 参考附 【表A.1 中的有关数据。
两种计算方法如下。 a) 拉照纺 期内实际的燃料消耗以及该燃料的实测碳台 含量加权平均值(或默认碳含量)为基准计
算燃烧 程的 P2排放量。其中燃料消耗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采用燃料平衡或容器测量的结果。基本计算么
OO
CE,=Z(FQ.×CR×CF,×44/12)
(1)
计期内某一种燃料燃烧所产生的CO,排放,单位为吨(t);计期内该种燃料的用量, 单位为吨(t):种燃料燃烧的碳转化率,% 种燃料的碳含量,%(质量分别为CO,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及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其他公式不再重复说明。 同燃料的热值和对应的CO, 非放因子进行计算的公式如下:
R ZCE-
FQ× (HV×1000)×(EF/1000
(2)
统计 计期内某种燃料燃烧所产生 生的CO,排放,单位为吨(t);
CH FQ 统计 期内该种燃料的用量 单位为吨(t); HV,
料的低位热值,单位 为兆焦每千克或兆焦每标立米(MJ/kg或MJNm);种燃料的CO, 2排放因子, 位为千克CO每兆焦(kgCO,/M)。

EF 不同燃料的低位热值以及对应的排放因子参考值见附录A表A.1。
5.2.2工艺过程CO,排放量计算

5.2.2.1 概述
石油化工生产营运 小月 内有 些工艺过程会直接产生CO,排放源,应根据特定的工艺参数或测量数据计算工艺过程CO,排放量 比如 催化剂烧焦再生、制氢装置、 二醇生产等 5.2.2.2 催化剂烧焦CO,排放 5.2.2.2.1 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要使用各种各样的催化剂,某些工艺生产过程的催化剂会出现结焦,需要进行催化剂烧焦以保持催化剂活性和工艺运转。 典型的工艺过程包括: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各类加氢工艺等。其中催化裂化工艺需要对催化剂进行连续再生过程,CO,排放量非常显著;催化重整和
o
3 ICS13.020.10 Z 04 备案号:36286-2012
SH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SH/T5000—2011
石油化工生产企业CO,排放量计算方法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CO, emissions in petrochemical production
2012-07-01实施
2011-12-2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SH/T5000—2011
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孟宪玲、李希宏、翟齐、詹鲲、安福、闵剑、季清。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一 SH/T5000—2011

石油化工生产企业是高耗能企业,也是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源之一。为实现国家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促进石油化工生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统计、计算与监测等基础研究工作。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石油化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规范生产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遵循IS014064-1-2006 《温室气体·第1部分:组织层次上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报告规范及指南》的基本原则与规范,结合石油化工企业生产特点,确立了具体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方法,以推动石油化工生产企业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计算方法的一致化和标准化。
Ⅱ SH/T5000—2011
石油化工生产企业CO,排放量计算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化工生产企业CO,排放量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化工生产全过程和各个工艺过程中直接和能源间接CO,排放量计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GB/T476煤中碳和氢含量测定方法 GB/T384石油产品热值测定法 SH/T0656石油产品及润滑剂中碳、氢、氮测定法(元素分析仪法) IS014064-1温室气体第1部分:组织层次上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报告规范及指南
(Greenhouse gases—Part 1: Specification with guidance at the organization level for quantification and re porting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removals)
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以下术语和定义。
°3. 1
二氧化碳carbondioxide 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是空气的常规组成部分,也是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之一。虽然不直接
损害人体健康,但是可吸收和释放地球表面、大气和云层的热红外辐射光谱内特定波长辐射,属于温室气体,有可能造成潜在的全球变暖。 3. 2
直接CO,排放directCO,emission 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固定排放源和移动排放源的CO,排放。主要指石油化工正常生产过程中向大气的
CO,排放,暂不考虑各类泄漏排放和事故状态下排放,也不包括企业人员因公出差、组织购买原材料等造成的其他间接排放。 3. 3
能源间接CO,排放indirectCO,emissionrelatedtoenergy 企业生产所消耗的外部电力、热或蒸汽的生产而造成的CO,排放,不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排放。
3. 4
低位热值lowerheatingvalue 低位热值是指燃料完全燃烧,其燃烧产物中的水以气态存在时的发热量。 SH/T5000—2011
3.5
绝对排放量absoluteemission 石油化工生产企业在
时间内加原料或生产化工产品所产生的CQ.排放数量。 emission 时间内加工单位原料或生产单位产品所产生的CO,排放量。
-
3. 6
DE ity baser
单位排放量intensit 石油化工生产
3.7
O
排放因子/e ssion factors
对某特定排放源, 根据统计分析确定的每单位排放源的排放量。比如: 各种燃料燃烧的排放因子。 营运边界operational boundaries 企业计算c0 排放量时设定的生产边界和计算范围。
3. 8
V 排放量计算的基本原则述
4 CO
4. 1
生产企业CO,排放量计算的基本原则与ISO14064-1相一致。计算采用的基础数据应基际统计、分析或测算数据,以月平均或年平均消耗和产出为基准,不采用标定数据。不排放因子或其他相关参数按国家统一规定进行计算
11 租关性有保 排放量计算清单恰当反映石油化工生产企业CO,排放情况, 以满足生产企业统计、管理、 银单价 位生产经营范围内CO,排放源进行报告,包括直接排放和能源间接排放。 特殊工艺过程和生产情 况应给子说明。
于同烤 4. 2
报告 4.3 完整
定减排计划等不同需求。
4.4
性 1
用统 4.5 透明性
进行营运边界设定、 数据收集、计算和报告 对任何相关因素的变化要说明。
具有明确的数据收集方法和计算过程,并对数据来源和计算方法进行说明。

NIHO
4.6准确性
排放量进行准确计算,尽可能减少各种误差和不硕确定性。
确保尽量对生产
5CO,排放量计算方法
5.1计算范围
石油化工生产企业CO,排放量计算范围:从石油化工生产原料进厂起到最终产品出厂,厂区内部车
2 SH/T5000—2011
辆运输、后勤、生产管理等导致的排放也考虑在内,但是不包括油品输送与销售系统产生的排放。 5.2直接CO,排放量计算方法
SS
排放量计算
5.2.1 固定和移动燃烧C
对于营运边界内的固和移动燃烧排放源,采用物料平衡的方法计算燃烧排放源的CO,直接排放量,即以燃料用量数 与碳含量分析数据为基础,一般情况下可假定气体燃料中的碳100%完全燃烧变成CO2;对于液体 固体燃料 推荐碳转化率为98.5%。若已知燃料热值, 也可以根据不同燃料的热值和对应的C6,排放因 行计算
并不
宜采用月平均或年平均生 生产消耗以及相关测算、测定数据进行计算与汇总。其中燃煤与石油产品碳含量测定 可分别采 用GB/T476、SH/T0656,热值测定分别采用GB/T213、GBT384。若缺乏实测数据,可 参考附 【表A.1 中的有关数据。
两种计算方法如下。 a) 拉照纺 期内实际的燃料消耗以及该燃料的实测碳台 含量加权平均值(或默认碳含量)为基准计
算燃烧 程的 P2排放量。其中燃料消耗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采用燃料平衡或容器测量的结果。基本计算么
OO
CE,=Z(FQ.×CR×CF,×44/12)
(1)
计期内某一种燃料燃烧所产生的CO,排放,单位为吨(t);计期内该种燃料的用量, 单位为吨(t):种燃料燃烧的碳转化率,% 种燃料的碳含量,%(质量分别为CO,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及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其他公式不再重复说明。 同燃料的热值和对应的CO, 非放因子进行计算的公式如下:
R ZCE-
FQ× (HV×1000)×(EF/1000
(2)
统计 计期内某种燃料燃烧所产生 生的CO,排放,单位为吨(t);
CH FQ 统计 期内该种燃料的用量 单位为吨(t); HV,
料的低位热值,单位 为兆焦每千克或兆焦每标立米(MJ/kg或MJNm);种燃料的CO, 2排放因子, 位为千克CO每兆焦(kgCO,/M)。

EF 不同燃料的低位热值以及对应的排放因子参考值见附录A表A.1。
5.2.2工艺过程CO,排放量计算

5.2.2.1 概述
石油化工生产营运 小月 内有 些工艺过程会直接产生CO,排放源,应根据特定的工艺参数或测量数据计算工艺过程CO,排放量 比如 催化剂烧焦再生、制氢装置、 二醇生产等 5.2.2.2 催化剂烧焦CO,排放 5.2.2.2.1 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要使用各种各样的催化剂,某些工艺生产过程的催化剂会出现结焦,需要进行催化剂烧焦以保持催化剂活性和工艺运转。 典型的工艺过程包括: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各类加氢工艺等。其中催化裂化工艺需要对催化剂进行连续再生过程,CO,排放量非常显著;催化重整和
o
3
上一章:GB 50427-2015 高炉炼铁工程设计规范 下一章:HG/T 4335.7-2012 酸类物质泄漏的处理处置方法 第7部分:发烟硫酸

相关文章

HG/T 4820-2015 化工企业水网络系统二氧化碳(CO2)排放量计算方法 HG/T 4487-2012 合成氨生产企业二氧化碳(CO2) 排放量计算方法 SH/T 3116-2017 石油化工企业用电负荷计算方法 SH/T 3116-2017 油化工企业用电负荷计算方法 HG/T 4488-2012 硝酸生产企业氧化亚氮(N2O)排放量计算方法 HG/T 4488-2012 硝酸生产企业氧化亚氮(N2O)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SY/T 7297-2016 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二氧化碳排放计算方法 SH/T 3117-2013 石油化工设计热力工质消耗量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