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 91-110 92 案号:38930—2013
JC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JC/T 2104—2012
水泥工业用耐磨件堆焊通用技术条件
reneral specifications of overlaying for wear-resistant parts in cement industry
012-12-28发布
2013-06-01实施
A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C/T2104—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嘉克新兴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成都利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机械研究所、合肥中亚建材装备有限责任
公司、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振英、李巧、徐智平、邓小林、魏建军、白金生、关成君、李双寿。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JC/T2104—2012
水泥工业用耐磨件堆焊通用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泥工业用耐磨件堆焊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技术文件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水泥工业用立磨、辊压机等设备耐磨件的新品堆焊制造、磨损后的堆焊再制造及耐磨板的堆焊制造。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230.1一2009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
K、N、T标尺)
GB/T984—2001 堆焊焊条 GB/T3375—1994 焊接术语 GB/T6402--2008 钢锻件超声检测方法 GB/T7233.1--2009铸钢件超声检测第1部分:般用途铸钢件 GB/T94412009球墨铸铁金相检验 GB/T9443-—2007 铸钢件渗透检测 GB/T9444—2007 铸钢件磁粉检测 GB/T12470—2003 :埋弧焊用低合金钢焊丝和焊剂 GB/T17854一1999埋弧焊用不锈钢焊丝和焊剂 GB/T19868.1基于试验焊接材料的工艺评定 GB/T19868.2基于焊接经验的工艺评定 JB/T3223--1996焊接材料质量管理规程 JB/T5000.3一2007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3部分:焊接件 JC/T406—2006水泥机械包装技术条件 ASTMG105一2002(2007)进行湿砂/橡胶轮磨蚀的标准试验方法((StandardTestMethodfor
Conducting Wet Sand/RubberWheelAbrasion Tests)
3术语和定义
GB/T3375一199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堆焊再制造 remanufacturingbyoverlaying
JC/T2104—-2012
对磨损失效的耐磨件(如立磨磨辊套/磨辊衬板、磨盘衬板、辊压机挤压辊等)进行堆焊,使之恢复原有尺寸和性能的再制造方法。 3.2
堆焊复合制造compositedmanufacturingbyoverlaying 采用堆焊方法将耐磨材料熔覆于金属基体之上,达到设计要求的新品制造方法。
3.3
新品newparts 未曾投入工业应用的耐磨件。
3.4
旧品wornparts 经磨损或其他原因导致部分或全部失效后的耐磨件。
3.5
耐磨板堆焊制造manufacturingwearplatebyoverlaying 采用堆焊方法在金属基板上熔覆一定厚度耐磨材料的耐磨板制造方法。
3. 6
在线堆焊on-lineoverlaying 在耐磨件不拆出设备本体的情况下,使用某种堆焊材料进行堆焊,使耐磨件恢复原有尺寸和性能的
堆焊再制造方法。 3. 7
离线堆焊off-lineoverlaying 将耐磨件拆出设备本体,使用某种堆焊材料进行堆焊,使耐磨件恢复原有尺寸和性能的堆焊再制造
方法。 3.8
堆焊层厚度thicknessofoverlayinglayer 从基材与焊道之间的焊道轮廓线至堆焊层表面的距离。
4技术要求
4.1堆焊方法要求 4.1.1对于回转体耐磨件以及平面状态的耐磨件,宜采用自动焊机堆焊的方法。 4.1.2无法实现自动焊的耐磨件可采用手工焊条电弧焊、手工半自动焊等方法堆焊。 4.1.3堆焊可采取离线堆焊方式或在线堆焊方式。 4.2堆焊材料要求 4.2.1自动堆焊使用药芯焊丝时,药粉应填充均匀。 4.2.2堆焊前应对耐磨件基材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进行检查,堆焊材料的化学成分应与耐磨件基材材质成分相匹配,并符合堆焊后耐磨件的使用性能。 4.2.3堆焊材料的形态应便于自动化、机械化、连续的操作方式。 4.2.4堆焊材料应有制造厂的质量合格证书,其质量应符合JB/T3223一1996的规定。 4.2.5堆焊使用药芯焊丝时,药粉应均匀填充,其熔敷率应大于85%。埋弧自动堆焊时,焊剂与焊丝应配套使用,焊剂的质量应符合GB/T17854一1999或GB/T12470一2003'的规定。堆焊中使用的焊条应符合GB/T984—2001的规定。
2
JC/T2104—2012
4.3自动堆焊时对堆焊机及其辅助设备要求 4.3.1·堆焊电源能保证长时间连续稳定工作。 4.3.2操作机能实现自动焊枪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移动。 4.3.3变位机能实现水平方向的旋转和垂直方向的翻转。 4.3.4应根据耐磨件的结构形式制作工装卡具。 4.3.5在线堆焊时,应保证工件与焊接电源有效连接,以确保其他部件不受损害。 4.4安全和环境要求 4.4.1堆焊工作应遵守安全、防护、防火等标准规范、规程的有关规定,不应对现场造成污染。 4.4.2明弧焊时,堆焊设备应具有遮弧功能。 4.5再制造评估 4.5.1对耐磨件旧品堆焊再制造前应对基体进行评估,当其满足继续使用要求时才能进行堆焊再制造。 4.5.2.当耐磨件旧品存在贯穿性裂纹、局部基体被磨穿、基体厚度过薄等可能导致其整体失效的缺陷时,不宜进行堆焊再制造。 4.6堆焊工艺评定 4.6.1堆焊工艺评定应按GB/T19868.1或GB/T19868.2的规定进行。 4.6.2应根据堆焊工艺评定结果,制订堆焊作业指导书指导实际操作。 4.6.3应以待焊工件的堆焊性能为基础,用堆焊工艺评定来指导生产,不应把实际工件作为试验件。 4.6.4耐磨件中需以堆焊方法实现熔覆结合的任何材料,均应进行堆焊工艺评定。对于特殊形状的部件,还应按几何形状做机械性能试验。 .4.6.5堆焊工艺评定应进行的检验项目包括焊道外观检查、无损探伤、金相检验、硬度检验、磨料磨损试验、化学成分分析等。 4.7堆焊质量及尺寸要求 4.7.1焊道尺寸应符合相关工艺的规定。 4.7.2立磨磨辊、磨盘瓦等高耐磨、中低冲击应力耐磨件的堆焊层可存在一定数量的横向裂纹,不应存在贯穿性裂纹和密集型气孔等缺陷,表面平均硬度不小于55HRC。 4.7.3辑辊压机挤压辊硬面层和网格允许有裂纹,堆焊后其表面耐磨花纹可以有不同形式,如横条纹、 十字网格、菱形加硬质点、人字形花纹等。花纹的焊道要应直,边缘要应陡,表面平均硬度应不小于 55 HRC。 4.7.4辊压机挤压辊堆焊再制造后,辊体表面圆度公差为2mm。 4.7.5耐磨件的堆焊层与基材应有良好的熔合性,且表面平整,无明显的焊瘤和飞溅。焊道应平整光滑。 4.7.6耐磨板的标准厚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堆焊层的厚度偏差为土1mm。
·表1耐磨板标准厚度表
基材厚度
6 4,5,6
5
8 3,4,5,6
10 5,6,8,10
im 堆焊层厚度
3,4
4.7.7堆焊再制造后的耐磨件应符合设计图纸尺寸的规定,堆焊后的外形尺寸公差应符合JB/T5000.3 —2007的规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