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75.060 E24
DZ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DZ/T02542014
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与评价技术规范
Regulation of shale gas resources/reserves estimation
2014-04-17发布
2014-06-01实施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DZ/T0254—2014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总则 5 页岩气地质储量计算
店
5.1储量计算应具备的条件 5.2储量计算单元划分原则 5.3地质储量计算方法 6地质储量计算参数确定:
6.1 含气面积(A) 6.2 有效厚度(h) 6.3 页岩质量密度(P,) 6.4 页岩总含气量和吸附气含量(C,和C) 6.5 原始页岩气体积系数(B) 6.6 储量计算参数选值 7技术可采储量计算
7.1 探明技术可采储量计算 7.2控制技术可采储量计算 7.3预测技术可采储量计算 7.4未开发-开发初期页岩气技术可采储量计算 7.5 已开发页岩气技术可采储量计算 8经济评价和经济可采储量计算 8.1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的计算 8.2探明次经济可采储量计算条件 8.3控制经济可采储量计算条件 8.4控制次经济可采储量计算条件 8.5经济评价方法和参数取值要求 8.6经济可采储量及其价值计算. 9未发现原地资源量计算 9.1未发现原地资源量. 9.2未发现原地资源量计算方法 9.3未发现原地可采资源量计算 10储量综合评价附录A(规范性附录)储量计算公式中参数名称.符号计量单位及取值位数
10 10
11
11 11 11
12 12
量
12 12 12 13
13
14
I
DZ/T 0254—2014
附录B(规范性附录) 资源/储量分类框架图附录C(规范性附录) 页岩气探明地质储量勘查程度基本要求附录D(规范性附录) 页岩气田资源/储量规模和品位等分类
16 17 18
....... EEEE0EFFEEEEEEEEESEEEREEEEEEEEEEC
DZ/T0254—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石油天然气专业办公室,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
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永武、王少波、韩征,王永祥、耿龙祥、音文、张延庆、乔春磊、王香增、郭齐军、 张君峰、包书景、刘洪林、胡晓春。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旧
DZ/T02542014
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与评价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页岩气资源/储量分类分级及定义,储量计算方法,储量评价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评价,资源勘查、开发设计及报告编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3610-2003天然气的组成分析气相色谱法 GB/T19492—2004 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 GB/T19559—2008# 煤层气含量测定方法 DZ/T0216-2010 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 DZ/T0217—2005 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 SY/T5895—1993 石油工业常用量和单位(勘探开发部分) SY/T6098—2010天然气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页岩气shalegas 赋存于富含有机质的页岩层段中,以吸附气,游高气和溶解气状态储藏的天然气,主体上是自生自
储成藏的连续性气藏:属于非常规天然气,可通过体积压裂改造获得商业气流。 3.2
页岩层段shalelayers 富含有机质的烃源岩系,以页岩泥岩和粉砂质泥岩为主,含少量砂岩,碳酸盐岩或硅质岩等夹层。
夹层中的致密砂君气或常规天然气,按照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进行计算,者达不到单独开来价值的:作为页岩气的共伴生矿产进行综合勘查开采。 3.3
脆性矿广物及含量brittlemineralandcontent 页岩中的脆性矿物主要指页岩中的碳酸盐矿物和硅酸盐矿物(石英,长石和岩屑碎屑)。脆性矿物
含量大小与贡岩产层压裂改造的难易程度有关,要获得较好的压裂效果,页君中的脆性矿物含量要大于30%。
4总则
4.1页岩气资源/储量分类体系采用GB/T19492-2004油气分类体系,分类框架图见附录B。
1
DZ/T0254—2014
4.2对已发现储量的分类,立足于以气藏为基本评价单元,在励探开发客阶段结束时,在现代经济技术条件下,对气藏的地质认识程度和生产能力的实际证实程度,侧重于为勘探开发整体效益和中长期规划服务。 4.3从页岩气田发现直至气田废弃的各个勘操开发阶段,应根据勘操开发阶段·依据地质,工程资料和技术经济条件的变化,分阶段适时进行储量计算、复算,核算、结算和动态更新。 4.4探明和控制储量计算,原则上应包括计算地质储量,技术可采储量和经济可采储量。预测储量和资源量计算,应包括计算地质资源/储量,技术可采资源/储量。储量复算指首次向国家申报探明储量后,开发生产并完钻后3年内进行的储量计算。储量核算是指储量复算后开发生产过程中的客次储量计算,储量结算指气由度弃前的诺量与产量清算,包括剩余未采出储量的核销。 4.5页岩气勘探开发可分为4个阶段:勘探阶段、评价阶段、先导试验阶段、产能建设和生产阶段
勘探阶段:对有利区带,进行地球物理勘操和探井钻探,建立完整的目的层取心剖面,查明储层厚度含气性,物性等特征,并进行压裂改造达到真岩气井产量起算标准,优选出有利的评价区,并初步了解评价区的气截特征,可以计算资源量。
评价阶段:对评价区进行地球物理励探,查明构造形态,断层分布,储层分布,储层物性变化等地质
特征。进行评价井(直井和水平井)钻探,并开展直井和水平井压裂改造达到页岩气井产量起算标准,通过评价井(直井和水平井)和地震资料基本固定气藏范围,取全相关评价资料,查明气藏类型,储集类型。 驱动类型,流体性质及分布,并优选出建产区,提交预测储量和控制储量。
先导性试验阶段:对建产区进行地球物理勘探,精确查明建产区构造特征,应力分布、岩石力学参数和TOC平面分布等特征。开展直井和水平井组先导性试验,并达到页岩气井产量起算标准,落实产能和开发井距等关键开发参数,完成初步开发设计或正式开发方案,根据井控面积的范围,提交建产区操明储量。
产能建设和生产阶段:实施开发方案,气田投人生产,补取必要的动态资料,进一步评价储量区,并进行储量复算,核算等动态管理和更新。 4.6关于页岩气层的地震,钻井,测井、测试、分析化验等工作量,执行DZ/T0217一2005中有关天然气的要求。 4.7探明储量上报3年后,开始核查开发方案实施情况,并进行控制和预测储量的升级评价,5年后按照开发方案实施情况,再次确认或动态更新操明储量。
页岩气地质储量计算
5
按照GB/T19492-一2004划分的,探明的、控制的、预测的地质储量及有关规定,结合页岩气助探开发特点进行储量计算。 5.1储量计算应具备的条件 5.1.1储量起算标准
储量起算标准如下: a) 试采6个月的单井平均产气量下限标准见表1。其中,试采6个月的单井平均产气量下限是
进行储量计算应达到的最低经济条件,各地区可根据当地价格和成本等测算求得只回收开发并投资的试采6个月的单并平均产气量下限;也可用平均的操作费和气价求得平均并深的试采6个月的单井平均产气量下限,再根据实际井深求得不同井深的试采6个月的单井平均产气量下限。
2
DZ/T0254--2014
表1试采6个月的单井平均产气量下限标准
气凝理保
直井产气量 10"m/d
水平井产气量 10°m/d
m ≤500
0.05 0.10 0.30 0.50 1.0
0.5 1.0 2.0 4.0 6.0
>500~≤1000 >1000~≤2000 >2000~≤3000
>3000
注:试果6个月的单井平均产气量指试采前6个月获得的单井平均日产气量。
b 含气量下限标准见表2。
表2含气量下限标准
含气量 m/t 1 2 4
页岩有效厚度
m
>50 50~30 <30
c) 总有机碳含量(TOC)下限标准:TOC>1% d) 镜质体反射率(R。)下限标准:R≥0.7%。 e) 页岩中脆性矿物含量下限标准:脆性矿物含量≥30%。 D 勘查程度和地质认识程度要求(见表3)是进行储量计算的地质可靠程度的基本条件。
表3页岩气各级地质储量勘查程度和认识程度要求
储量分级
探明地质储量
控制地质储量
预划地质储量
1.关于页岩气层的地震,钻井,测井等工作量,按照DZ/T0217一2005中有关天然气的要求执行
2.要有一定数量的满足储量计算要求的页岩气参数井:页岩气参数井页岩层段全部取心,建立完整的取心剖面,收获率为80%以上:进行了地球 2.已钻页岩气参数井.根据需 2.关键部位有参数井,页岩气
勘查程度 物理测井,查明储层双鞋发育情况。 要进行了页岩气层取心和测 层已有取心资料,进行了岩心
在钻井资料控制下,精确解释储层含 井,并获得了关于地应力方 分析,地化分析,含气量,气水气量.TOC.地应力方向等参数,通过 向,岩性,含气冠,气水性质。 性质,压力等分析,获得了相实验和测试获得分析化验资料, 更岩气层物性,压力等资料 关资料 TOC、矿物成分.物性、合水饱和度等关键参数分析化验资料1块/m,含气量参数规定见6.4
3
DZ/T02542014
表3(续)
储量分级
探明地质储量
控制地质储量
预测地质储量
3,页岩气层已进行了小型直井井网和水平井组开发实验,如果评价井取心暨料与压裂效果较好的井对比类似,则该评价井可不压裂,直接则站为水平井:通过试采6个月以上已经取得了关于气井压力,产气量等动态资料:在建产区完成三维地露(受地表条件限制,无法完成三维地震地区,需进行高密度润网二维地震)精确查明建产区构造形态和单元,断层发育岩石力学参数和TOC平面分布等特征:应有一定数量的试采并,气起地质条件一致的条件下,可以借用试采或生产成果储层的构造形态清楚,查明断层发育情况,顶底地层岩性和水层分布,储层厚度.TOC.压力系数.R.孔度、 页岩气层构造形态、厚度潜透率、含水饱和度、脆性矿物.岩石 TOC.R。产层物性、脆性矿物 初步套明了页岩气层构造形力学参数地应力分布,矿物成分等 含量等情况基本清楚:进行了 态、厚度.TOC.R。产层物性、 分布变化情况清楚,储量参数研究深 储量参数研充,选值基本可 脆性矿物含量等分布变化:由
独查程度
认识程度 人,选值可靠:经过试采取得了生产 靠:经过试采取得了生产曲 气田钻井合理推码或少数参
曲线,获得了气井产能认识:完成了 线基本了解了气井产能:进 数井初步确定了储量参数:未初步开发设计或正式开发方案,确定 行了韧步经济评价或开发评 进行试采,通过类比求得气井了合理的开发并型。并距,适用的钻 价,完成了开发概念设计,开 产能,只进行了地质评价井压裂工艺技术和单井合理产量,有 发是经济的或经济的五年开发计划,经济可采储量经济评价后开发是经济的
5.1.2探明地质储量
查明了页岩气藏的地质特征、页岩气层及其含气性的分布规律和开采技术条件(在钻井,测井,测试,录井及各种化验分析测试资料基础上,查明了储集类型,页岩气层物性、压力系统、天然气性质、气体流动能力等:通过实施水平井和直井小井网的页岩气层试验或开发井网证实了勘探范围内的页岩气资源及可采性,单井稳定产气量达到了储量起算要求。勘探开发程度和地质认识程度符合表3中的要求。 页岩气储量的可靠程度很高,储量的可信度大于80%。 5.1.3控制地质储量
基本查明了页岩气藏的地质特征和页岩含气性的分布规律。开采技术条件基本得到了控制,并通过单井试验和参数值模拟,基本查明典型地质背景下页岩气地面钻井的单井产能情况。含气范围内的单井试气产量达到了储量起算要求,或相邻探明区(层)以外可能含气的范围,
但因参数井和生产试验井数量有限,不足以完全了解整个气藏计算范围内的气体赋存条件和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