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SY/T 6120-2013 油井井下作业防喷技术规程

SY/T 6120-2013 油井井下作业防喷技术规程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04 08:24:43



相关搜索: 规程 技术 井下作业 油井 6120

内容简介

SY/T 6120-2013 油井井下作业防喷技术规程 ICS 75.020 E14 备案号:43206—2014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6120—2013 代替SY/T6120-1995
油并并下作业防喷技术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blowout prevention during down-hole operations in oil well
2014—04—01实施
201311-28发布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 6120-2013
目 次
前言

.......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设计中的防喷要求
施工前井控要求 5 井下作业过程防喷要求 6
T
2
井控装置管理 SY/T6120—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H/T1.!24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SY/T6120--1995《油井井下作业防喷技术规程》,与SY/T6120-1995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范围,删除了“在浅海,滩海地文进行井下作业的有关单位仅供参考”。“油气井改为"油井*(见第1章,1995年版的第1章):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内容"SY/T5053.2-21H7钻井井口控制设备及分流设备控制系统规范”(见第2章。1995年版的第2章):将1955年版的3.1修改为“施工设计要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保护油层的要求,根据油井情况设计出相关防喷措施"(见3.3.1,15995年版的3.1);修改了第4章的标题(见第章。1995年版的第4章):修改厂施T前井控要求(见4.1..2..3.4...5:1995年版的4.1.4.2..3 . ) : 修改了射孔施下防喷要求(见5.1.1905年版的5.1):修改了起下作业防喷要求(见5.2,1995年版的5.2):修改了钻塞施7防喷要求(见5.5.1995年版的5.5):
一一修改了不连续施T防喷要求(见5.7,1995年版的5.7):
修改了井控装置管理(见第6章。1905年版的第6章)。 请注意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采油采气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井下作业分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庄英涛、贾容锐、孙海林、娄新春、张秀丽、赵继发、张伟。
I SY/T6120—2013
油井井下作业防喷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井下作业设计中的防喷要求、施工前井控要求、井下作业过程防喷要求和井控装置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陆地油气田试油、修井。压裂酸化、地层测试、油井措施等井下作业施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5053.2—2007 钻井井口控制设备及分流设备控制系统规范 SY/T5323-2004节流和压井系统 SY/T5587.3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3部分:油气井压井、替喷、诱喷 SY/T5587.11-2004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11部分:钻铣封隔器,桥塞 SY/T6160--2008防喷器的检查和维修 SY/T62772005 含硫油气田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程 SY/T66-2008井下作业井控技术规程
3设计中的防喷要求
3.1地质设计
地质设计对本地区高压油气层、高气油比层、膏盐层、含有毒有害气体等风险要作出明确提示。 并进行井控风险分级。 3. 2 工程设计
工程设计要针对地质设计制定可行措施:要根据施工井套管技术状况提出对并筒及井控装置试压要求。 3.3施工设计 3.3.1施1设计要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保护油层的要求,根据油井情况设计出相关防喷措施 3.3.2施工设计应依据地层压力和地层压力梯度、储层物性、地层流体组分与含量、井身结构、试油和生产情况以及邻井相关资料等。明确给定修井、措施作业中选用压井液性能及储备量。 3.3.3施工设计应依据地质、工程设计提供的地层压力或井口压力配备相应压力等级的井控装置组合及井控管汇等设施。 3.3.4施工设计应对井控装置的现场安装、调试与试压提出明确具体要求。 3.3.5施工设计要对施工工艺中存在的井控风险制定有效防范措施。
1 SY/T6120—2013
3.4相关要求
地质。下程及施工设计应满足相关行业规范及国家管理部门对井控工作的相关管理规定。
施工前井控要求
4.1地质、工程及施工设计应按程序审核、审批,并在施工前送达施工单位施工设计部门负责向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施工单位未见到三项设计不应开工。 1.2井场设备的安放位置应考虑当地主要风向和季节风风向,生活区宜布置在相对井口,放喷管线出口,分离器排气管线出口,循环罐等容易排出或聚集天然气及有毒有害气体装置的上风方向。 4.3施工单位应按施工设计要求安装井控装置,储备压井材料及工具。井控装置经现场调试、试压合格后方可开工。 →施工作业前,放喷管线安装应考虑当地季节风风向、居民区,道路、油罐区,电力线等设施布局,安装在季节风下风方向并避开以上高危区域或设施;放喷管线每隔10m~15m,转弯及距出口小于1m处应固定牢靠:出口应接至距井口3m以外安全地带(高压油气井或高含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井,出口应接至距井口75m以外的安全地带),且出口不宜安装弯头。因特殊情况达不到要求时,应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冬季施工应采取防堵、防冻措施。 .5高压油气井、含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井的施工。现场应配备分离器、防爆轴流风机、气体检测仪、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等仪器设备:确保施T安全。对硫化氢监测和人身防护应符合SY/6277 2005中的相关规定。
· 5并下作业过程防喷要求
5.1射孔施工防喷要求 5.1.1桌 射孔前应接好压井管线,并储备不低于井筒容积1.2倍密度适宜的压井液。 5.1.2依据地层压力系数预测能自喷的油气井,高含硫油气井。不能预测产能及压力的油气井应选用油管(钻杆)传输射孔 5.1.3油管传输射孔前应安装齐全相应压力等级的井口装置。射孔后起管柱前应先进行压井作业散井观察时间应大于拆卸井口及安装防喷器时间之和。确认无溢流后,再用相同密度的压井液循环压并一周以上才能进行下步作业。 5.1.电缆射孔(试井,测井)前,应配套射孔闸阀或电缆防喷器,射孔队准备好剪切电缆的工具和电缆卡子:作业过程中施工队及射孔队均应安排专人坐岗负责观察出口变化情况,若发生溢流,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及时起出电缆,关闭射孔闸阀或防喷器,井下情况不充许起出电缆时,应剪断电缆,迅速控制井口。 5.1.5射孔时各个岗位应落实专人负责,做好防喷准备工作。及时灌注压井液,以保持井简液柱压力平衡。 5.1.6射孔结束后,要有专人负责观察井口显示情况,确定无异常时,才能拆除射孔闸门或电缆防喷器。并及时下人管柱。不应空井等候。 5.2起下作业防喷要求 5.2.1在起下作业时施T以应严格执行坐岗观察制度,观察出口及液面变化,每起5根至1根补注一次压井液以保持井简内液柱压力。发现溢流立即关井。查明原因正确处置后方可继续进行作业。起完管柱应立邸关闭井控装置或采取防喷措施。 2 SY/T 6120-2013
5.2.2起下作业时应准备好内防喷工具。内防喷工具扣型要与井内管柱相匹配。内防喷工具。油管挂、配合接头,内防喷工具的开关工具等要放在钻台上或井口边,内防喷工具应处于开启待用状态。 5.2.3起下管柱作业过程中发现溢流,按起下管柱作业关并操作程序关井。并采取防项措施。 5.2.4起下管柱带有大直径工具时应控制起下钻连度,避免产生过大的抽圾效应或压力激动。施工过程应保持油。套管连通.并及时向并内灌注压井液 5.2.5起下抽油泵前应按SY/T5587.3的要求压井后再进行施T。起下抽油杆井口应安装抽油杆防喷器。 5.2.6起下电泵管柱发生井喷,作业人员要切断电缆及井内安全阀控制管线。抢接内防喷工具按操作规程关闭防喷器及内防喷工具。 5.3压井、替喷施工防喷要求
压井替喷施工应符合SY/T5587.3的要求。 5.4冲砂作业防喷要求 5.1冲砂作业应使用性能符合设计及施工要求的压井液进行施工。 5.4.2冲开被砂理地层时应保持循环正常,当发现出口排量大于或小于进口排量时。应及时关井。 调整压井液密度,按SY/T5587.3进行下步施T. 5.5钻塞施工防喷要求 5.5.1钻塞施T应符合SY/T5587.11-2014中的相应规定。 5.5.2钻塞施T.所用乐井液性能要与封闭地层前所用压井液性能一致。钻塞完成后按照SY/T 5587.3进行压井。 5.6打捞作业防喷要求 5.6.1获大直径落物上提管柱时,施T应符合5.2.4的要求。 5.6.2打捞施工过程中发生溢流应及时关井,按SY/T5587.3压井后再进行施T。 5.7不连续施工防喷要求 5.7.I施工时各道工序应衔接紧凌,尽量缩短施工时间。防止因不连续施工造成井喷和对油层的伤害。 5.7.2预计有自喷能力的并,不连续作业时,应装好并口装置:预计不具备自喷能力的并,不连续作业时,应关闭并控装置,防止发生井喷。 5.7.3起管柱完毕不能连续施工时,井内应保持有可供循环压井的管柱。若主机设备(作业机或修井机)出现问题,应及时安装简易井口或关闭防喷器并监测压力变化。
6井控装置管理
6.1并控装置由并控车间统一管理,维修和定期检查。并控车间应对各种并控装置分美,编号,建档(包括检查、维修,试压。使用等情况)并建立台账。 6.2井控车间应取得相应资质,配备必要的检验装备与工具,应在资质范围内对井控装置进行维修、 检测。现场服务。 6.3井控车间场地应满足井控装置检修及储存要求并设置橡胶件库房。库房温度和湿度应满足橡胶件诺载条件,橡胶件应分类人库,上架避光保存,并注明厂家。出厂日期。有效使用期及库存效量。
3 SY/T6120—2013
6.井控装置在井控车间应按要求组装试压。试压程序、试验压力、密封性能试验等按SY/ 5053.2-20川17.SY/T5323—204,SY.T6162008执行,不合格产品不得送至生产现场 6.5井控装置各部件应灵活好用,并附有试压合格证、检验报告。对无试压合格证及检验报告的井控装置.施下单位不应使用 6.6施工现场应按设计要求配套安装防喷器。防喷器闸板应与井内管柱外径尺寸相匹配。使用液压防喷器时,防喷器远程控制台操作手柄宜与防喷器开关状态相一致:安装剪切闸板防喷器时,远程控制台剪切操作手柄应安装限位装置;远程控制台运行时油箱液压油油面应在下限以工。并控装置现场安装完毕后应进行试压检验:试压操作执行SY/T669·2H08中相关规定。 6.7并控装置应定期维修,保养。施工队伍在用井控装置的管理、操作应落实到专人并明确岗位责任:责任人负责井控装置的日常检查,维护保养与使用,不准随意拆解(并口装置及采油树除外)。 6.8井控装置及其配件应是具有相应资质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
上一章:SY/T 5324-2013 预应力隔热油管 下一章:SY/T 6125-2013 气井试气、采气及动态监测工艺规程

相关文章

SY/T 7010-2014 井下作业用防喷器 SY/T 6868-2016 钻井作业用防喷设备系统 SY/T 6868-2012 钻井作业用防喷设备系统推荐作法 SY/T 5924-2011 油井堵水作业方法 裸眼井机械卡堵水作业 SY/T 5923-2012 油井堵水作业方法 水玻璃-氯化钙堵水及调剖工艺作法 Q/SY 1767-2014 电缆作业防喷装置使用技术规范 油井井下伴生气回收技术研究与应用 NB/T 10356-2019 煤矿井下钻进防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