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国家标准>GB/T 1151-2012 内燃机 主轴瓦及连杆轴瓦 技术条件

GB/T 1151-2012 内燃机 主轴瓦及连杆轴瓦 技术条件

资料类别:国家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03-21 11:37:53



推荐标签: 技术 内燃机 条件 轴瓦 连杆 1151 连杆 轴瓦

内容简介

GB/T 1151-2012 内燃机 主轴瓦及连杆轴瓦 技术条件 ICS 27. 020 J 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151--2012 代替 GB/T 1151—1993
内燃机 主轴瓦及连杆轴瓦 技术条件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Main and connecting rod bearings--Specifications
2013-07-01实施
2012-12-31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1151—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GB/T1151—1993《内燃机主轴瓦及连杆轴瓦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GB/T1151-1993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修改了范围(见第1章,1993年版的第1章);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修改了名称与代号(见第4章,1993年版的第3章);修改了材料要求(见5.2,1993年版的4.2);修改了轴瓦壁厚公差、轴瓦宽度公差要求(见5.3.1,1993年版的4.3.1.1和4.3.9);修改了轴瓦合金厚度和同一片轴瓦上的合金厚度公差要求(见5.3.2,1993年版的4.3.2和 4.3.3); 修改了轴瓦对口面对外圆母线的平行度要求(见5.3.4,1993年版的4.3.6);增加了轴瓦高出度公差,删除了半圆周长公差要求(见5.3.1,1993年版的4.3.5);修改了轴瓦背面的贴合度要求(见5.3.5,1993年版的4.3.7);修改了自由弹张量要求(见5.3.6,1993年版的4.3.8);增加了轴瓦部分结构要素要求(见5.3.7、5.3.8、5.3.9、5.3.10);修改了轴瓦表面粗糙度要求(见5.4,1993年版的4.4);增加了轴瓦的结合强度要求(见5.5);一修改了轴瓦外观质量要求(见5.6,1993年版的4.5、4.6、4.7); -删除了轴瓦的保用期要求(1993年版的4.8);修改了轴瓦钢背与合金的硬度检验方法(见6.1,1993年版的5.2);增加了部分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检测方法(见6.2.1、6.2.2、6.2.3、6.2.6),与技术要求相对应; 修改了轴瓦高出度、轴瓦对口面对外圆母线平行度以及轴瓦背面贴合度的检测方法(见6.2.4、 6.2.5,1993年版的5.4、5.5、5.6); 增加了表面粗糙度、外观质量的检测方法(见6.3、6.5);修改了结合强度检验方法(见6.4,1993年版的5.3);
11
修改了检验规则(见第7章,1993年版的5.7);修改了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见第8章,1993年版的第6章);修改了附录A中的轴瓦材料(见附录A1993年版的附录A);删除了附录B,将相关内容写人对应的条款里(见 5.2.3,1993年版的附录 B)。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7)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内燃机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内燃机研究所、安徽白兔湖汽配有限公司、重庆格希亚轴瓦有限公司、上海核
威实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苏晴华、肖世海、阳廷金、周剑平、陈进添、方玉华。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1151—1982.GB/T 1151—1993. GB/T 1151—2012
内燃机主轴瓦及连杆轴瓦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内燃机主轴瓦和连杆轴瓦的结构与尺寸、技术要求、检验方法与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轴瓦外径为500 mm以内的往复活塞式内燃机(低速机除外)无法兰薄壁主轴瓦及连杆轴瓦(以下简称轴瓦)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31.1 金属材料 布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1800.1一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极限与配合第1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
基础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889.1滑动轴承术语、定义和分类第1部分:设计、轴承材料及其性能 GB/T 4340.1 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 4955 金属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阳极溶解库仑法 GB/T 4956 磁性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法 GB/T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6462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厚度测量显微镜法 GB/T 10610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评定表面结构的规则和方法 GB/T 12613.7 滑动轴承卷制轴套第7部分:薄壁轴套壁厚测量 GB/T 18326 滑动轴承薄壁滑动轴承用金属多层材料 GB/T 27939 滑动轴承几何和材料质量特性的质量控制技术和检验 JB/T 9749.2 内燃机轴瓦第2部分:精密电镀减摩层轴瓦 检验规范 TB/T 2958滑动轴承薄壁轴瓦周长检验
3术语和定义
GB/T2889.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结构与尺寸
轴瓦主要部位见图1,轴瓦常用尺寸代号见表1。
1 GB/T 1151---2012
$Do,
说明:
对口面; 滑动表面; -轴瓦合金; 一轴瓦背面; 一钢背。
3
图1轴瓦结构示意图
表1轴瓦常用尺寸代号
单位为毫米代号 Bi D; D. Do.E h P S1 S2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名 称
轴瓦宽度轴瓦公称内径轴瓦公称外径轴瓦自由状态下(有自由弹张量)的对口处外径轴瓦高出度轴瓦自由弹张量轴瓦钢背厚度轴瓦合金厚度轴瓦壁厚
S3
5技术要求 5.1总则
产品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5.2 材料 5.2.1钢背
钢背材料由供需双方商定。
2 GB/T 1151—2012
用作钢背的钢的化学成分应根据供需双方的协议商定,一般使用低碳优质碳素结构钢。常用的钢背材料见附录 A。
铜基轴瓦材料的钢背硬度应为110HBW~160HBW,铝基轴瓦材料的钢背硬度应为160HBW~ 220HBW,锡基轴瓦材料的钢背硬度应≥137HBW。 5.2.2合金 5.2.2.1合金材料有以下三类:
a) 铜基合金; b)铝基合金; c) 锡基合金。
5.2.2.2合金材料的牌号由供需双方商定,金相组织按相应的合金金相组织标准规定或产品图样规定。一般采用GB/T18326规定的或符合性能要求的合金材料,推荐采用的合金材料见附录A。 5.2.3电镀减摩层合金
电镀减摩层合金材料的牌号由供需双方商定,金相组织按相应的金相组织标准规定或产品图样规定。常用的镀层材料为:铅锡合金、铅锡铜合金和铅铟合金,其化学成分按GB/T18326规定。 5.3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 5.3.1轴瓦壁厚公差、宽度公差和高出度公差按照表2规定。
表2轴瓦壁厚公差、宽度公差、高出度公差和表面粗糙度
壁厚 s3 mm 优先选用的公称尺寸 减摩层 减摩层
壁厚(s3)公差
表面粗糙度"Ra
mm
μm
轴瓦公称外径D。
宽度(B)公差 高出度(h)公差b
mm
mm
mm
无电镀 带电镀
瓦背 滑动表面
1.5 1.75 2 2. 5 1.75 2 2.5 3 2 2. 5 3 3.5 3 3.5 4 5
0. 2
D.≤50
0.008
0.3
0.8 0.8
0 -0.3
0.035
<0.8 <0.8
50D.≤80
0.008
0.012
0 0.3
0. 04
0.8 Λ0.8
80 0.01
0.015
0 -0.4
120 0.015 0.022
0.045
<1.2 <0.8
3 GB/T 1151---2012
表2 (续)
壁厚 s3 mm 优先选用的 无电镀 带电镀公称尺寸 减摩层 减摩层’
壁厚(S3)公差
表面粗糙度°Ra
mm
μm
轴瓦公称外径 D。
宽度(B1)公差 高出度(h)公差h
mm
mm
mm
瓦背 滑动表面
3.5 4 5 4 5 6 5 6 8 6 8 10 8 10 12
0 0. 4
160 0.015 0.022
0.05
≤1.2 <0.8
0 0.4
0. 03
200D.≤250
0. 02
1.2 <0.8
0.055
-8.5 - 0.5 -8.5
250 0.02
0.03
<1.6 <1.2
0.06
0.025 0.035
315 0.07
1.6 <1.2
400 0.03
0.04
0.07
<1.6 <1.2
++
经用户与制造商共同商定。 b电镀减摩层之后不再加工,对口面的轴瓦高出度公差应增加0.01 mm。 带电镀减摩层的轴瓦表面粗糙度测量,可能会因测量装置的探针将软合金层划伤而不够安全。 对于大型轴瓦,往往使用较厚的电镀减摩层并需进行另外的加工,此种情况,应采用滑动表面无电镀减摩层的公差。
5.3.1.1维修轴瓦的壁厚公差允许比规定值增加0.005mm。 5.3.1.2在定位唇周围尺寸等于定位唇长度和宽度的范围内,其壁厚允许减薄0.015mm~ 0. 035 mm. 5.3.1.3在油孔周围3mm范围内,其壁厚允许减薄0.02 mm。 5.3.2轴瓦合金厚度以及同-片轴瓦上的合金厚度公差按表3规定。
表3轴瓦合金厚度及同一片轴瓦上的合金厚度公差
单位为毫米
合金厚度 s?
同一片轴瓦上的合金厚度公差 D.≤110
合金铜基合金铝基合金锡基合金
D.≤110 0.20~0.50 0. 20--0. 50 0. 20-~0. 80
D.>110
D.>110 0. 30-1.00 0.30--1.00 0.40~1.50
≤0.20
≤0.50
5.3.3 电镀减摩层厚度为0.01 mm~0.05 mm。 5.3.4 轴瓦对口面对外圆母线的平行度应小于或等于高出度公差, 5.3.5 轴瓦背面的贴合度按照表4规定,不贴合面应呈分散分布,其中最大集中面积应小于或等于钢
4 GB/T 1151—2012
背面积的10%。
表 4轴瓦背面的贴合度
单位为毫米
公称外径 D。
贴合度 ≥85% ≥80%
≤160 >160
5.3.6 轴瓦自由弹张量按照表5规定
表5 轴瓦自由弹张量
单位为毫米
公称外径D。 D.≤110 110 自由弹张量力 0. 3~2. 0 0.5~2. 5 1.0~~3.5 由供需双方商定
5.3.7定位唇的宽度尺寸公差,采用GB/T1800.1一2009中的IT12级,推荐定位唇和定位槽的配合采用 b12/H12。定位唇到端面距离应大于或等于 1.5倍的壁厚,最小为3 mm。 5.3.8油槽和油孔的对称度按表6规定。
表 6油槽和油孔的对称度
单位为毫米
公称外径D。 D。≤250 250 对称度
0.6 0.8 1.0
5.3.9 油槽槽底壁厚公差按表7规定
表7油槽槽底壁厚公差
单位为毫米
油槽槽底壁厚公差 s4
公称外径 D。 D.≤80 80 +9.3 +0.4
0
+0.5
+8.6
5.3.10瓦口削薄高度尺寸应根据用途由供需双方商定,推荐值为α6=D:/10。 5.4轴瓦表面粗糙度 5.4.1轴瓦滑动表面和瓦背表面粗糙度参数Ra值按照表2规定。 5.4.2对口面表面粗糙度参数Ra值应小于或等于1.6 μm。
5 GB/T 11512012
5.5 结合强度
合金层与钢背、电镀减摩层与合金层应结合良好,不得有脱离现象。 5.6外观质量 5.6.1轴瓦滑动表面和对口面应光滑平整,不允许有碰伤、凸起,但允许有色斑、测量压痕和表8所列的划痕。
表 8 划痕
公称外径 D。
深度 mm N0.01 N0.02
宽度 mm Λ0.2 0.2
数量八2条 <5条
FE
mm ≤110 >110
5.6.2 钢背表面不得有毛刺、锈蚀、裂纹、凸起等缺陷,但允许有表9所列的凹痕存在。
表 9 凹痕
深度 mm 0.2 0.2
面积 mm? 4 <10
公称外径D。
间距 mm >15 >20
数量 <3处 ≤6处
1
mm ≤110 >110
I
5.6.3' 端面不允许有多于3处的轻微碰伤, 5.6.4轴瓦表面镀层应均匀,不得有镀瘤、气泡或漏镀等缺陷。
6 检验方法
6.1轴瓦材料的硬度
轴瓦双金属材料硬度的试验方法按GB/T 231.1或GB/T 4340.1规定,也可参考表10规定的加载方法。
表 10 钢背与合金的硬度检验方法厚度
环境温度
材料铜基合金铝基合金
加载方法 HBW2.5/31.25/30

mm 所有厚度
>0.4~1.0 >1.0 >0.3~0.5 >0.5~0.7 >0.7~~1.0 >1.0-4.0 所有厚度
HBW1/5/300 HBW2.5/31.25/30
HV0.3/10 HV0.5/10 HV1/10 HBW5/25/180 HBW2.5/62.5/30
18~24
锡基合金
钢背
注1:HV0.3/10表示检验载荷为2.94N、加载时间为10s时获得的维氏硬度。 注2HBW5/25/180表示加载球头直径为5mm、检验载荷为245.17N、加载时间为180s时获得的布氏硬度。
6
上一章:GB/T 9793-2012 热喷涂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 锌、铝及其合金 下一章:GB/T 28762-2012 数控剪板机

相关文章

GB/T 1151-2023 内燃机 主轴瓦及连杆轴瓦 技术条件 GB/T 1151-2023 内燃机 主轴瓦及连杆轴瓦 技术条件 正式版 发动机连杆螺栓孔、轴瓦卡槽加工专用机床设计 JB/T 9749.1-2015 内燃机轴瓦 第1部分:铸造铜铅合金轴瓦金相检验 TB/T 2987.2-2000 内燃、电力机车牵引电动机抱轴瓦轴承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 23340-2018 内燃机连杆技术条件 GB/T 23340-2018 内燃机 连杆 技术条件 TB/T 2987.1-2000 内燃、电力机车牵引电动机抱轴瓦铜背合金化学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