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G/T4339—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泉州市信和涂料有限公司、江苏荣昌化工有限公司、
宁波大达化学有限公司、庞贝捷漆油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立邦涂料(中国)有限公司、中远关西涂料化工有限公司、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三德利(台资)涂料有限公司、徐州大光涂料厂、南京长江涂料有限公司、重庆三峡油漆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油漆有限公司、福建百花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永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光辉化工有限公司、中华制漆(深圳)有限公司、上海振华重工(集团)常州油漆有限公司、江苏金陵特种涂料有限公司、恒昌涂料(浙江)有限公司、江苏兰陵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杭州传化涂料有限公司、湖南中汉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皓月涂料有限公司、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大象东亚制漆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世芳、胡建林、常春、丁示波、周煜、陈浦、刘会成、金如君、齐哲、孙厚仁、邱绕生、罗玉波、姜方群、吴远光、李华明、赵绍洪、陈云、陈益、下大荣、余洪庆、陈建刚、汤情文、吴锐、沈祥梅、 罗启涛、杨少武。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1
HG/T4339—2012
工程机械涂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程机械涂料产品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工程机械保护和装饰用溶剂型涂料涂装体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25—2007 色漆、清漆和塑料 4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GB/T1727—1992 漆膜一般制备法 GB/T17281979 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 GB/T1732—1993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 GB/T1733—199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 GB/T1740—2007 漆膜耐湿热测定法 GB/T1766—2008 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 GB/T1771-2007 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 GB/T18652009 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暴露(滤过的氙弧辐射) GB/T3186 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 GB/T6739— -2006 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 GB/T6742 2007 漆膜弯曲试验(圆柱轴) GB/T6753.1 2007 色漆、清漆和印刷油墨研磨细度的测定 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9271— 2008 色漆和清漆标准试板 GB/T9274—1988 色漆和清漆耐液体介质的测定 GB/T9278 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 GB/T9286 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9750-1998 涂料产品包装标志 GB/T97542007 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之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 GB/T13452.2 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试 GB/T13491—1992 涂料产品包装通则 GB19147—2009 车用柴油 GB/T25271—2010 硝基涂料 HG/T3668-2009 富锌底漆 HG/T4340—2012 环氧云铁中间漆 JB/T74992006 涂附磨具耐水砂纸
3产品分类
本标准将工程机械涂料分为底漆、中涂漆和面漆三大类。其中底漆分为富锌底漆、防锈底漆和通用底漆三类,中涂漆分为环氧云铁中涂漆和其他中涂漆两类,面漆分为聚氨酯面漆和其他面漆两类。
1
HG/T4339—2012
4要求 4.1富锌底漆应符合HG/T36682009《高锌底漆》的要求,防锈底漆和通用底漆应符合表1的要求 4.2 环氧云铁中间漆应符合HG/T4340一2012的要求,其他中涂漆应符合表2的要求。 4.3 聚氨酯面漆和其他面漆及涂层体系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1底漆产品要求
指 标
序号
项目
防锈底漆
通用底漆
在容器中状态 2 细度*/um
搅拌混合后无硬块,呈均匀状态
1
< V
50
不挥发物含量/% 贮存稳定性[(50±2)℃/30d]干燥时间/h 表干实干烘干[(80土2)℃或商定]打磨性耐冲击性/cm 划格试验/级耐硝基漆性
55
3 4
60
通过
<
2 24 0.5
易打磨,不粘砂纸
1
50
8
不咬起,不渗色
168h无异常 240h 无异常
10 耐盐水性 11 耐盐雾性含片状颜料和效应颜料,如铝粉、云母氧化铁、玻璃鳞片、珠光粉等的产品除外
96h无异常 96h 无异常
表2中涂漆产品要求
序号 1
指标
项目
搅拌混合后无硬块,呈均匀状态
在容器中状态细度/μm 不挥发物含量/% 贮存稳定性[(50±2)℃/30d] 干燥时间/h 表干实干
2
N >
40 50 通过
4
N <
2 24 0.5
烘干[(80土2)C或商定]打磨性耐冲击性/cm 划格试验/级耐硝基漆性
6
易打磨,不粘砂纸
50 1
7
<
0
不咬起,不渗色
含片状颜料和效应颜料,如铝粉、云母氧化铁、玻璃鳞片、珠光粉等的产品除外。
HG/T4339—2012
表3面漆产品及涂层体系要求
指标
项目
序号
聚氨酯面漆
其他面漆
在容器中状态细度/μm
搅拌混合后无硬块,呈均匀状态
光泽(60°)≥85%.20 光泽(60°)<85%,40
2
不挥发物含量/% 贮存稳定性[(50±2)℃/30d]干燥时间/h 表干实干烘干[(80±2)℃或商定]漆膜外观
M
50
3 4
40
通过
< N
2 24 0.5 正常商定
2
6
7 光泽(60°) 8 弯曲试验/mm
2 50 1
3 ≥30 2
耐冲击性/cm 10 划格试验/级 11 铅笔硬度(擦伤) 12 耐水性 13 耐油性(0号柴油) 14 耐酸性(50g/LH2SO) 15 耐碱性(50g/LNaOH) 16 耐盐雾性 17 耐湿热性
0
< M
HB
240h 无异常 24h无异常 96h 无异常 96h 无异常 800h无异常 800h 无异常
96h 无异常 4h无异常 24h无异常 24h无异常 500h无异常 500h无异常
耐人工气候老化性
800h不起泡、不生锈、不开裂、 500h不起泡、不生锈、不开裂不脱落
不脱落
18 粉化/级
< 5 S
2 2 2
2 2 2
变色/级失光/级
含片状颜料和效应颜料,如铝粉、云母氧化铁、玻璃鳞片、珠光粉等的产品除外。
5试验方法 5.1取样
产品按GB/T3186的规定取样,也可按商定方法取样。取样量根据检验需要确定。 5.2试验样板的状态调节和试验环境
除另有商定外,制备好的样板,应在GB/T9278规定的条件下放置规定的时间后,按有关检验方法进行性能测试。干燥时间、柔韧性、耐冲击性、划格试验、光泽、弯曲试验、铅笔硬度应在GB/T9278规定的条件下进行测试,其余项目按相关检验方法标准规定的条件进行测试。 5.3试验样板的制备 5.3.1底材的选择和处理方法
HG/T4339—2012
除另有商定外,按表4的规定选用底材,试验用钢板和马口铁板应符合GB/T9271一2008的要求,钢板的处理应按GB/T9271—2008中3.5.2的规定进行,马口铁板的处理应按GB/T9271—2008中 4.3的规定进行。商定的底材材质类型和底材处理方法应在检验报告中注明。 5.3.2试验样板的制备
除另有商定外,按表1的规定制备试验样板。耐酸性、耐碱性、耐盐雾性、耐湿热性、耐人工气候老化性项日按照涂料供需双方商定的配套体系制备样板,施涂方法可采用GB/T1727-1992中规定的刮涂、刷涂或喷涂,也可采用其他施涂方法。采用与本标准规定不同的样板制备方法,应在检验报告中注明。漆膜厚度的测试按GB/T13452.2的规定进行。
表4试验样板的制备
漆膜厚 干燥及养护度/μm 时间 23±3
底材类型马口铁板 120×50×(0.2~0.3) 马口铁板 120×50×(0.2~0.3) 钢板 150×70X(0.450.55) 钢板 150X×70×(0.45~0.55) 钢板 150×70×(0.80~1.50) 马口铁板 120×50×(0.2~0.3) 马口铁板 120×50×(0.2~0.3) 钢板 150×70×(0.45~0.55) 施涂一道钢板 150×70×(0.45~0.55)
产品类别
底材尺寸/mm
施涂方法
检验项目干燥时间打磨性、耐冲击性、
施涂一道
48h 48h
施涂一道
23±3 23±3
耐硝基漆性划格试验
底漆、 中涂漆
施涂一道
施涂两道每道间隔24h
耐盐水性
45±5
7d
耐盐雾性干燥时间漆膜外观、弯曲试验、耐冲击性光泽
23±3 23±3 45±5 23±3 45±5 45±5
施涂一道施涂一道
48h
48h 48h 7d
划格试验、铅笔硬度
施涂一道
钢板 150X70×(0.45~0.55) 施涂一道钢板 150×70×(0.450.55 施涂底漆一道,
耐水性、耐油性耐酸性、耐碱性
面漆
间隔24h,施涂中涂漆一道, 35±5
耐盐雾性、耐湿热性、耐人工气候老化性b
7d
150×70×(0.80~1.50) 间隔24h,
50±5
施涂面漆两道,每道间隔30min
从试样开始涂装时计时。 使用含金属颜料的面漆,需要施涂罩光清漆
b
5.4在容器中状态
打开容器,用调刀或搅拌棒搅拌,允许容器底部有沉淀,若经搅拌易于混合均匀,可评为“搅拌混合后无硬块,呈均匀状态”。 5.5细度
按GB/T6753.12007的规定进行。双组分产品测试漆组分 5.6不挥发物含量
按GB/T1725一2007的规定进行。烘烤温度为(105±2)℃,烘烤时间为1h,试样量约1g。双组分产品按涂料供应商提供的施工配比混合后测试。 5.7贮存稳定性 4
HG/T4339—2012
将试样装人容积约为0.5L密封良好的金属罐中,装样量以离罐顶15mm左右为宜。密封后放人(50±2)℃恒温干燥箱中,30d后取出在(23士2)℃下放置24h,按5.4检查“在容器中状态”,如果贮存后试验结果与贮存前相比无明显差异,则评为“通过”。 5.8干燥时间
表按GB/T17281979中乙法的规定进行,实干按GB/T1728—1979中甲法的规定进行。 5.9打磨性
对涂装后并放置48h的样板,用符合JB/T7499—2006标准规定的P320(320号)水砂纸蘸水手工往返打磨15次(往返为打磨1次),如漆膜易打磨成平整表面且不粘砂纸,可评定为“易打磨,不粘砂纸”。 5.10耐冲击性
按GB/T1732 2—1993的规定进行。 5.11划格试验
按GB/T9286-1988的规定进行。 5.12耐硝基漆性
在处理好的底材上施涂一道受试产品(底漆或中涂漆),放置48h后施涂一道符合GB/T25271- 2010的白色硝基涂料。放置1h后观察,应不出现咬起和渗色现象。 5.13漆膜外观
-
对涂装后并放置24h的样板进行检查,如无明显的刷痕、起皱、色斑、颗粒、缩孔和光泽不均等现象时,可评定为“正常”。 5.14光泽
按GB/T9754—2007的规定,以60°角进行测试。 5.15弯曲试验
按GB/T6742一2007的规定进行。 5.16铅笔硬度
按GB/T6739一2006的规定进行测试。铅笔为中华牌101绘图铅笔。 5.17耐水性
按GB/T1733一1993甲法的规定进行试验。浸泡至规定时间后,将试板取出放置2h,目视观察涂膜,如三块试板中至少有两块未出现皱纹、起泡、开裂、剥落、明显变色、明显失光等涂膜病态现象,可评定为“无异常”。如出现以上涂膜病态现象按GB/T17662008进行描述。 5.18耐油性
按GB/T9274—1988中甲法的规定进行试验,试验用油为符合GB191472009标准规定的0号柴油。浸泡至规定试验时间后,将试板取出放置2h,目视观察涂膜,如三块试板中至少有两块漆膜无皱纹、起泡、开裂、剥落、明显变色、明显失光等涂膜病态现象,液体着色及浑浊程度不明显时,可评定为“无异常”。如出现以上涂膜病态现象按GB/T1766一2008进行描述 5.19 9耐盐水性
按GB/T9274一1988中甲法规定进行试验,试液为3%NaCI溶液。浸泡至规定的试验时间后取出,用水冲洗并擦干,放置2h后在散射口光下目视观察,如三块试板中至少有两块未出现起泡、开裂、剥落、掉粉、明显变色、明显失光等涂膜病态现象,则评为“无异常”。如出现以上涂膜病态现象按GB/ T1766-2008进行描述 5.20耐酸性
试液为50g/LHzSO.溶液,试验方法同5.19 5.21耐碱性
试液为50g/LNaOH溶液,试验方法同5.19。
5
HG/T4339—2012 5.22耐湿热性
按GB/T1740一2007的规定进行,如三块试板中至少有两块未出现起泡、开裂、剥落、掉粉、明显变色、明显失光等涂膜病态现象,则评为“无异常”。如出现以上涂膜病态现象按GB/T1766一2008进行描述。 5.23耐盐雾性
试板不划线,按GB/T1771一2007的规定进行,如三块试板中至少有两块未出现起泡、开裂、剥落、 掉粉、明显变色、明显失光等涂膜病态现象,则评为“无异常”。如出现以上涂膜病态现象按 GB/T1766-2008进行描述。 5.24耐人工气候老化性
按GB/T1865—2009中方法1中循环A的规定进行测试,按GB/T17662008的规定进行结果评定。 6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6.1.1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1.2出厂检验项目 6.1.2.1底漆、中涂漆为在容器中状态、细度、不挥发物含量、干燥时间。 6.1.2.2面漆为在容器中状态、细度、不挥发物含量、干燥时间、漆膜外观、光泽。 6.1.3型式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项目包括本标准所列的全部技术要求。在正常生产情况下,耐人工气候老化性每两年至少检验一次,其余项目每年至少检验一次。 6.2检验结果的判定 6.2.1检验结果的判定按GB/T8170中修约值比较法进行。 6.2.2应检项目的检验结果均达到本标准要求时,该试验样品为符合本标准要求。 7标志、包装和贮存 7.1.标志
按GB/T9750的规定进行。 7.2包装
按GB/T13491中一级包装要求的规定进行。 7.3贮存
产品应存放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库房内,防止口光直接照射,并应隔离火源,远离热源。产品应根据类型定出贮存期,并在包装标志上明示。
ICS87.040 G51 备案号:37874—2013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4339—2012
工程机械涂料
Coatings for engineering machine
2013-03-01实施
2012-11-07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