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3.040 P 72 备案号:J1507-2013
SH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SH3034—2012 代替SH3034—1999
石油化工给水排水管道设计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of water supply and wastewater piping
inpetrochemicalindustry
2012-11-07发布
201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SH3034—2012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1
术语和定义 4 一般规定· 管道· 5.1管道敷设与阀门设置 5.2管道基础与埋深 5.3管道支吊架 6附属构筑物 6.1 给水排水井· 6.2 水封… 6.3 倒虹管· 6. 4 雨水口 6.5 出水口
水力计算管道选材及连接 8.1 管道选材 8.2 管道连接管道防腐与隔热·
8
9
9.1外防腐· 9.2内防腐· 9.3·隔热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条文说明
SH 3034—2012
Contents
Foreword
Scope 2 Normative references 3 Terms and definitions 4 General 5Piping
5.1Pipelaying and valve set-up 5.2Pipe foundation and buried depth 5.3.Pipe support and hanger.*. 6Auxiliary structure 6.1Water supplyandwastewaterwell 6.2.Water -seal 6.3.Inverted siphon* 6.4Gully. 6.5 Water outlet.. 7Hydraulic calculation 8Pipingmaterial and connection 8.1 piping material ::8.2Pipe connection 9 Corrosion prevention of pipes and thermal insulation 9.1External corrosion prevention* 9.2Internal·corrosionprevention* 9.3Thermal insulation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 Add: Explanation of articles**.
C
.11
13
II
SH3034—2012
前言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2006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发改办工业[2006]1093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规范。
本规范共分9章。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管道、附属构筑物、水力计算、管道选材及连接和管道防腐与隔热等
规定。
本规范是在SH3034一1999《石油化工给水排水管道设计规范》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增加“术语和定义”一章;增加了水锤计算相关内容;增加了管道支吊架的设计规定;分别对各类管道选材范围做出了规定;总结过去设计水封井形式防火设计的经验,对水封井防火设计做出修改。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负责管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给排水设计技术中心站负责
日常管理,由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日常管理单位和主编单位。
本规范日常管理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环保给排水设计技术中心站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北里安园21号邮政编码:100101 电 话:010-84876985 传 真:010-84876990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高新区院士路660号邮政编码:315103
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兰州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陈鑫史惠楠周岚蒙晓非郭志强 滕宗礼 吴强初邱健忠
吴文革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李家强葛春玉韩红琪张跃邹智许敏权剑
本规范1991年首次发布,1999年第1次修订,本次为第2次修订。
II
SH3034—2012
石油化工给水排水管道设计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石油化工给水排水管道设计的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给水排水管道的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 50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25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GB 50032 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233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CECS10 埋地给水管道水泥砂浆衬里技术标准 SH3010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隔热技术规范 SH3015 石油化工企业给水排水系统设计规范 SH 3024 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SH/T3073 石油化工管道支吊架设计规范 HG/T3091橡胶密封件给、排水管及污水管道用接口密封圈材料规范 SY0007 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控制工程设计规范 SY0061 埋地钢质管道外壁有机防腐层技术规范 SY/T0321 钢质管道水泥砂浆衬里技术标准 SY/T0407 涂装前钢材表面预处理规范 SY0414 钢质管道聚乙烯胶粘带防腐层技术标准 SY/T0415 埋地钢质管道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防腐保温层技术标准 SY/T0420 埋地钢质管道石油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 SY/T0447 埋地钢质管道环氧煤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 CJJ101 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技术规程 CECS17 埋地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1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 1
安息角 reposeangle 散料(砂、土壤等)在堆放时能够保持自然稳定状态的最大角度(单边对地面的角度)。
1
SH 3034--2012
3. 2
基岩bedrock 高温高压下形成的矿物风化作用后,被破坏而形成在常温常压下较稳定的新矿物所构成的陆壳表
CHINA
层风化层之下的完整的岩石, 3. 3
流槽flume 为保持流态稳定
充因断面变化产生涡流现象而在检查井内
弧形水槽。
RESS
3. 4
清净废水 non-polluted wastewater 未受污染或受较轻污染以及水温稍有升高
排放标准的废
PETROCHEMICAL
3. 5
卡箍 coupling 以金属 工成型的圆环状作为钢管平口接头连接件的一种连接方式。
3. 6
英财卡文
饱和指数 saturation index (Langelier index) 用以 量预测水中碳酸钙沉淀或溶解倾向性的指数。
数月水的实际pH值减去其在碳酸钙处于平衡条件 下理论计算的pH值之差表示
注 3. 7
稳定指费 stability index (Lyzner index) 以相对定 量预测水中碳酸钙沉淀或溶解倾向性的指数
R
数用水在碳酸钙处于平衡条件下理论计算的pH值的两倍减去水的实际pH值之差表示
注 3.8
土深度 covered depth 理 邮 外顶至地表面的垂直距离。
3.9
埋设深度 buried depth 埋地管汇 底至地表面的垂直距离
3.10
水锤 surgeor water hammer 又称水击 力管道中, 由于流速剧烈变化而引起的压力交替升降的水力冲击现
3. 11
六耳
防潮门 tidegate 为防止潮 倒灌在排水管出口处设置的单向启闭的阀。
3.12
倒虹管 invertedsiphon 从河道、 铁路等 碍物 下绕过的管道敷设形式
3.13
联啡:
阴极保护 cathodic protection 借助于外加的阳极或直流电源而将金属设备作为阴极保护起来
3.14
柔性接口 gentlejoint 允许连接管道在一定范围内借转的接口。
S
3.15
2 20091
复合管 .compositepipe,compos 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或由不同材质的同种材料组成管壁结构的圆管。
2
SH3034—2012
3.16
排气阀(进排气阀) exhaustvalve 一种同时具备大、小进排气 当管道空管充水时实现快速排气,当管道内产生负压时又能快速
CHINA
..
进气,且在工作压力下可排出管道 集结的微量空气的阀门
注:排气阀按结构型式可 为整体式和分 3.17
防水套管 water string 管道穿墙防止地下水 渗漏的防水器材。
3.18
生产污 polluted industrial wastewater 被污染的生产废水 还包括水温过高,排放后造成热污染的工业废水。
3.19
U
A
管顶平接 pipelineto connectthetop
冬端和下游管道起端的管顶标高相同的管道衔按
置终
游
烈定
4. 1 在 湿陷性黄土地区、多年冻土以及其他地质特殊地区设计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时 尚应按 GB 500 GB50025、GB50233 关规范或规定执
场点 的小时
原地至企业的输水管道设计流量,应按最高日平均小时设计用水量与给水净
4. 2 自月水 和确定。
2
管网输水的管道设计流量,应按最高日最高时设计用水量确定。当其负担 消防用 水时,应
4. 3 按 GB-50160 和GB50016 的有关规定执行。 4.
配水
工 m
道设计流量,应按SH3015确定。
4. 5 穿越可 跨越国家铁路 公路、河流等 等的给水排水管道,应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
厂
千威少进、
单元给水排水 水管道的进、出 口方位,应结合全厂性给水排水 水管道的布置数量。 合水管道外进入装置(或单元)的压力流管道 道应设置计量仪表:排出装置 的压力流、
4. 6 出口 4.7 重力 道应 设置计量仪 表和取样设施,企业出水口应设置计量、检测和取样设施 计量 检测设施的设置 厂合 SH3024的 有关规定。 4.8 A 排水管道不得穿 穿过设备基础、柱基础和建筑物的伸缩缝、沉降缝。如必
道白
4:
3
流 1
应采取相
小
A
应的技术措施 4.9 装置品 或单元内管径小 小于等于500 mm 的给水管道、 输送有腐蚀性介质的管道及压力流污水管道宜架空敷设 4.10给 水排水管道及其附件的材质,应根据水压 水质、外部荷载、 土壤性质、建设要求以及材料供应等确定
福
4.11 生活给水管道应符合下列卫生防护要
a) 严禁与非生活给水管道直接连接; b) 当生活给水管道穿过地下有污染的地段时,应采取防止生活 c) 生活给水管道的放水管、水池溢流管应有防止受污染的隔断措施严禁在高压消防水管道上接出非消防用水管道。
染的措施:
水受
4.12 4.13含可燃液体的污水管道的设置应符合GB50160的有关规定
4.14埋地管道上的阀门可地 或半地下设置。当地下设置时, 阀门可设在阀门井或套筒内:计量仪表应设置在仪表井内。 4.15其工厂重力流排水管道的出水口受水体洪水或潮水位顶托时,应设置防潮门、提升泵。
3
SH 3034—2012
5管道 5.1管道敷设与阀门设置 5.1.1给水排水干管的平面布置和埋深,应根据地形、工厂总平面布置、给排水负荷、道路型式、冰冻深度、工程地质、管道材质、施工条件等综合考虑确定。 5.1.2厂区内主干管,宜靠近水负荷大的装置或单元敷设。 5.1.3埋地给水排水管道平行敷设时的最小净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a)管径小于等于200mm时,管道间净距不宜小于0.4m;管径在250mm~600mm时,管道间
净距不宜小于0.5m;管径大于600mm时,管道间净距不宜小于0.6m; b) 管道外壁与相邻管道上的给水排水井外壁的净距不宜小于0.2m; c) 相邻管道底标高不同时,较深管道宜敷设在较浅管道外缘或管道基础底面外缘的地基土的安
息角以外。
5.1.4 室内给水排水管道不得从配电室、控制室、天秤室、色谱室等室内通过,不得布置在遇水会引起燃烧、爆炸的原料、产品和设备上面。 5.1.5给水排水管道穿过承重墙、建筑物基础时;应预留孔洞或设置套管,管顶上部净空不应小于建筑物的沉降量,且不应小于0.1m。 5.1.6给水排水管道不宜在车行道下纵向敷设,如需敷设应根据道路荷载、理埋设深度等因素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生产污水管道不应敷设于车行道下。 5.1.7埋地管道交叉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管道间净距不宜小于0.10m; b)小管径管道宜避让大管径管道,压力流管道宜避让重力流管道; c) 采用铸铁管或非金属管道的生活给水管道应敷设于污水管道的上面,在交叉处3m范围内不
得有管接头。当不能满足要求时,生活给水管道应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d)重力流管道可采用倒虹管避让其他管道。
5.1.8 埋地管道与建、构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3m,当不能满足时,管道应采取保护措施。 5.1.9 管道穿越厂区铁路和主要道路,当不设套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压力流管道宜采用钢管; b)重力流管道宜采用球墨铸铁管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 c) 给水排水管道宜同沟敷设,并应考虑防止水质污染的措施。
5.1.10 消防给水管道及其设施的设置,应符合GB50160及GB50016的有关规定。 5.1.11 重力流管道由缓坡变为陡坡处,其管径变换可根据水力计算确定。当管径为250mm~300mm 时,可减小-级;大于等于350mm时,可减小两级。 5.1.12重力流输泥管道的管径不得小于200mm。污泥含水率小于95%且间断运行的输泥管道,应设有防沉积措施 5.1.13 设计合流制管道时,应设置防止在压力流情况下发生接户管倒灌的措施。 5.1.14 重力流管道在检查井处变化管径时,宜采取管顶平接。 5.1.15 给水管道的下列部位应设置阀门:
a) 由干管接至装置或单元的管道; b) 室内给水的进户管; c) 两根及两根以上输水管道的分段和连通处; d)厂区环状管网的分段和分区处; e) 穿越或跨越铁路和河流的管道上游侧。
5.1.16压力流管道的隆起点和平直段的必要位置上,应设排(进)气阀;低处应设泄水阀。其数量和直径应通过计算确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