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5.200 E 16 备案号:33522—2011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5921—2011 代替SY/T5921—2000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
操作维护修理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operating, maintenance and repair
of vertical cylindrical welded steell oil tank
2011-07-28发布
2011-11-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5921--2011
3.2油罐检查 3.2.1运行油罐的检查 3.2.1.1工艺管线和加热系统的阀门应完好,各阀门及管路连接牢固、密封可靠,设置状态应符合工艺要求。 3.2.1.2排污阀应完好,处于关闭状态。 3.2.1.3 搅拌器应完好,启停灵活。 3.2.1.4各人孔、清扫孔、透光孔等应封闭严密。 3.2.1.5呼吸阀、透气阀等应完好。 3.2.1.6浮顶罐应检查:
a)紧急排水装置的水封槽水位应达到设计要求。 b)导向装置无卡阻现象。 c)浮梯导轨上无杂物,浮梯转动灵活。 d)浮顶集水坑内无杂物,浮球阀(单向阀)无卡阻。浮顶排水管出口阀完好,处于开启状态。 e)密封装置严密、无失效现象。 f)定期检查外浮顶船舱无渗漏现象。 g)二次密封或挡雨板与罐壁之间无杂物,排污口畅通无阻。 h)内浮顶罐的内浮顶、密封装置、内导向钢索牢固可靠,无卡阻。 i)浮顶与固定顶或罐壁之间的静电导出装置牢固可靠、完好。 j)自动通气阀运行正常。
3.2.1.7液压安全阀油位正常,油品符合要求。 3.2.1.8 油罐上的检测仪器、仪表系统、工业电视监视系统应齐全完好。 3.2.1.9 油罐消防系统、防静电设施、防雷装置应符合SY/T5225的规定 3.2.1.10 罐前防震金属软管应连接可靠;波纹补偿器的辅助拉杆调整应符合有关规定,留有合理的余量。 3.2.2新建或修理后的油罐进油前检查
除进行3.2.1的各项检查并按GB50128有关要求进行复查外,还应进行以下试运及检查: a)罐底加热盘管及浮顶罐加热除蜡装置应在工作压力、温度下进行热试运。进罐检查盘管支撑
应完好,焊口及管路、连接件无渗漏。 b)将搅拌器与电机联轴器脱开,盘车检查搅拌器转动灵活,无卡阻;对电机进行空运,调试转
向,然后联接备用。 c)浮顶罐检查刮蜡机构应安装牢固,刮蜡板应紧贴罐壁,且相邻两板无重叠现象。 d)浮顶罐应在罐内检查密封装置,无透光现象。 e)检查液位计等罐内仪表元件安装完好,校验合格。 f)清除罐内杂物。 g)封闭所有人孔、清扫孔、透光孔等工艺孔。 h)检查与油罐有关的所有阀门应完好,符合工艺要求并且开关状态正确。 i)对消防系统进行试运行。 j)检查结束后应按以上内容做好检查记录,并归人油罐技术档案。
2
SY/T5921—2011
3.3油罐的操作 3.3.1进出油操作 3.3.1.1按要求切换工艺流程。 3.3.1.2进油时应缓慢开启进罐阀,在进出油管未浸没前,进油管流速应控制在1m/s以下,浸没后管线油流速度应控制在3m/s以下,以防止静电荷积聚。 3.3.1.3浮顶油罐进出油开始时,应检查浮顶有无卡阻、倾斜及冒油现象,查看浮梯有无卡阻和脱轨现象。如有异常,应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处理。 3.3.1.4固定顶油罐每次进出油开始时,应上罐检查呼吸阀和安全阀是否运行正常;雷雨天气不宜大量收油作业。 3.3.1.5油罐在进出油的过程中,应密切观测液位的变化,液位的升降速度不应超过0.6m/h,新建或修理后首次进油时,液位升降速度减半。油罐应在安全罐位范围内运行,特殊情况需在极限罐位范围内运行时,应经上级调度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降低进出油速度、严密监视液位等措施。 3.3.1.6搅揽拌器的运行操作应按工艺要求而定。 3.3.2罐内原油加热操作 3.3.2.1用蒸汽或热水加热时,先开启加热系统出口阀,再缓慢开启进口阀,避免发生水击。其工作压力应控制在设计值内。停止加热时,先关闭进口阀,后关闭出口阀。 3.3.2.2用热油加热时,先开启罐前进油阀和泵入口阀,然后启动泵,再开启泵的出口阀。停止加热时,先关闭泵的出口阀,然后停泵,再关闭泵的人口阀和罐前进油阀。 3.3.2.3浮顶油罐的浮顶加热除蜡装置启动时,应先开启出口阀,后开启入口阀,其工作压力应控制在设计值内;停用时应先关闭人口阀,后关闭出口阀,然后在加热系统的最低位打开放空阀放空积水,以免冻裂管线。 3.3.2.4原油加热温度应符合工艺规程的要求,但最高不应超过初馏点,最低应高于凝固点3℃。 3.3.3量油取样测温操作 3.3.3.1用自动化仪表量油、测温时,按仪表使用规程操作。 3.3.3.2手工检尺和取样时,量油、取样孔要轻开轻关,量具和取样应符合有关安全规定;量油和取样时,尽量避免将油滴洒到量油口外、平台及盘梯上,如有滴酒应立即擦拭干净;量油取样后应将孔盖盖好。禁止在孔盖上放置杂物。 3.3.3.3当遇雷电以及六级以上大风(风速大于10.8m/s)时,禁止在储油罐上手工检尺和取样。 3.3.3.4手工取样时,应使用柔软的不会产生火花的金属线绳;若使用不导电材料做成的绳子时,应将绳子通过金属导静电线与油罐可靠连接。 3.3.3.5当在夜间人工取样或者测量液位时,应使用隔爆型便携照明灯具,便携照明灯具的开、关操作应在防火堤外进行。 3.3.4浮顶罐排水操作 3.3.4.1浮顶排水 3.3.4.1.1检查浮顶集水坑、水道,应无杂物堵塞;检查排水浮球阀或单向阀应灵活无卡阻;检查浮顶排水管放水阀应处于开启状态。 3.3.4.1.2雨雪后应及时将单盘残留的积水扫至浮顶集水坑排出;易堵塞的杂物和泥砂不应扫人集水
3
SY/T 5921--2011
坑内。 3.3.4.2罐内排水 3.3.4.2.1油罐使用单位应根据油品性质和含水情况确定排水周期。排水前检查污水排放及污水处理系统应完好投用。 3.3.4.2.2排水操作时,应缓慢开启排污阀并随时调节阀门开度。排水期间,操作人员应坚守岗位,当发现油花时立即关闭排污阀,避免排出油品。 3.3.4.2.3排放污水后,应立即清理罐区内污水通道和污油池。 3.4油罐的使用管理 3.4.1上罐前应通过人体静电导出装置消除静电;上罐时不应穿化纤服装和带铁钉的鞋;罐顶不应使用非防爆的照明及其他通信、照像设备。 3.4.2固定顶油罐同时上罐不应超过5人,且不应集中在一起;浮顶油罐的浮梯不应超过3人且不应同一步调行走。 3.4.3油罐使用的其他安全事项按SY/T5225执行。 3.4.4油罐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液位计与人工检尺数据的对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报告。 3.4.5油罐的液位低于4m时不宜使用搅拌器;浮顶油罐在运行过程中最低液位应高于浮顶或浮盘的支撑高度0.5m以上。 3.4.6浮顶油罐在运行过程中,浮顶排水管的放水阀应处于常开状态,浮顶集水坑应加盖金属网罩。 3.4.7浮顶罐浮顶或罐壁的脏物应定期清除。 3.4.8浮顶罐在运行过程中应将浮盘支柱与支柱套管及定位销孔间的缝隙密封,以减少油气挥发。 3.4.9浮顶罐因油罐或其他原因需将液面降到低于浮盘的支撑高度之下,为确保不发生支柱垫板压裂、单盘板顶裂等事故,应作以下检查:
a)检查浮盘支柱的垂直度和单盘的水平度,如遇盘面严重变形影响支柱垂直度时,应采取相应
的防护措施。 b)适当调整支柱,使得每个支柱都能均匀受力。 c)将检查及处理结果报告有关部门,经审查无误后,应在严密监视下进行抽油操作。
3.4.10应根据工艺要求,定期运行油罐搅拌器并确认其状况良好。 3.4.11油罐消防系统应定期试运,电气、仪表检测控制系统应定期检测。 3.4.12油罐工业电视监视系统应定期检测维护,保证图像清晰、状态完好。 3.4.13对于汛期可能存在被洪水淹浸而产生漂浮的油罐,为了防止油罐水淹漂浮,在发生洪水时,应保证油罐液位不低于计算高度(不使油罐漂浮的液位高度);当无法填充石油产品时,应考虑填充水来保证其不产生漂浮。 3.4.14油罐在使用过程中若发现以下情况,操作人员应按照有关规程和应急预案采取紧急措施,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a)浮顶罐转动浮梯脱轨或浮顶倾斜、沉没。 b)浮顶罐浮顶排水管漏油。 c)浮顶罐单盘或浮舱、浮筒渗、漏油。 d)油罐基础信号孔发现渗油、渗水。 e)油罐罐底翘起或基础环墙有裂纹危及安全生产。 f)油罐突沸、溢罐。 :g)罐体发生裂纹、泄漏、鼓包、凹陷等异常情况危及安全生产。 4
SY/T5921—2011
h)管线焊缝出现裂纹或阀门、紧固件损坏,难以保证安全生产。 i)油罐发生火灾。
3.4.15油罐常见故障和事故及处理方法参见附录A。
4维护 4.1 一般要求 4.1.1 维护保养分为日常维护保养、季维护保养和年维护保养。 4.1.2凡进行各种维护保养均应有记录,并存档。 4.2日常维护保养 4.2.1罐体无渗漏,与油罐相连阀门应完好,各人孔、阀门及管路连接处应牢固、密封可靠,开关状态符合工艺要求。 4.2.2检查维护好盘梯、平台、仪表接头、量油孔、取样孔、浮梯等处清洁卫生,做到无油污、鸟巢等杂物,罐壁通气孔防护网无脱落、无锈蚀。 4.2.3浮梯运行正常,滚轮无损坏,静电导出线连接完好。 4.2.4浮顶集水坑应无油污、污泥、树叶等杂物,单向阀灵活好用,排水管口盖活动灵活。及时清理局部堵塞杂物。 4.2.5紧急排水管内水封水位、空高区范围值达到设计要求。 4.2.6 一、二次密封完好,无较大变形,挡雨板或二次密封与罐壁板间应无杂物及油蜡。 4.2.7 浮顶盘板表面不存雨(雪)水,无油污、无漏油现象。 4.2.8 检查搅拌器齿轮箱内润滑油液位应在满刻度1/3~2/3之间,运行时无异常声响。 4.2.9 冬季应定期检查清除呼吸阀阀瓣上的水珠、霜和冰,以防与其阀座间冻结。不应出现阀门卡住、结冻、安全网结冰、堵住呼吸阀的外部孔等情况。 4.2.10固定顶油罐应检查液压安全阀油位正常、液压油指标合格,检查呼吸阀进出口应无堵塞,安全阀、呼吸阀法兰与阻火器法兰连接完好。寒冷地区,冬季应及时清除外罩内外表面的霜和冰。 4.2.11内浮盘、浮舱盖板活动灵活,舱内、浮筒无渗油现象,密封良好。顺序检查浮舱内状况,在进出油一个运行周期内完成对运行油罐所有浮舱的检查。 4.2.12罐顶感温电缆或光纤光栅等传感器完好,无异物覆盖。 4.2.13 液位计及高低位报警等完好,无异常。 4.2.14 检查消防系统泡沫发生器内无杂物。 4.2.15 检查测试油罐工业电视监视系统运行良好。 4.2.16 检查浮顶导向柱活动顺畅无卡阻。 4.2.17 检查油罐保温、伴热系统完好。 4.2.18 在特殊天气如雪、雨、风沙天之后,应及时进行4.2.1~4.2.17维护保养内容。 4.2.19 检查情况及时记录,发现的问题汇总上报,对影响安全运行的问题及时安排处理,其他问题安排保养或专项维修。 4.3季维护保养 4.3.1 包括日常维护保养的全部内容。 4.3.2进出罐阀、排水阀、蒸汽阀、消防管线阀门等阀体漆面、保温壳体应无脱落;填料函处应无渗漏,做好阀杆的防腐润滑和防尘。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