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26570.1-2011 气体中颗粒含量的测定 光散射法 第1部分:管道气体中颗粒含量的测定

GB/T 26570.1-2011 气体中颗粒含量的测定 光散射法 第1部分:管道气体中颗粒含量的测定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23 15:47:45



相关搜索: 管道 颗粒 气体 部分 测定 含量 含量 26570

内容简介

GB/T 26570.1-2011 气体中颗粒含量的测定 光散射法 第1部分:管道气体中颗粒含量的测定 ICS 71.040.40 G 8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6570.1—2011
气体中颗粒含量的测定 光散射法第1部分:管道气体中颗粒含量的测定
Determination of particle in gases-Light-scattering method-
Part 1:Determination of particle in pipeline gases
2011-11-01实施
2011-06-1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6570.1—2011
前 言
GB/T26570《气体中颗粒含量的测定 光散射法》分为以下部分:
第1部分:管道气体中颗粒含量的测定;第2部分:瓶装气体中颗粒含量的测定
本部分是GB/T26570的第1部分。 本部分由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3)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气体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3/SC1)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上海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鹰、周鹅云。
I GB/T26570.1—2011
气体中颗粒含量的测定光散射法第1部分:管道气体中颗粒含量的测定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气体中颗粒含量测定的术语和定义、方法原理、仪器要求、试验步骤、校准和量值溯源、结果计算和判别、报告。
本部分适用于通过管道输送的气体中颗粒大小及含量的测定。颗粒直径的检测范围:0.1um~ 10 μm.
本部分不适用于瓶装气体及以液相状态存在的气体。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657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JF1190尘埃粒子计数器计量校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 1
背景测定值backgroundcount(Xg)不含有等于或大于规定粒径的被测气体通过粒子计数器时仪器的测定值。
3. 2
样品体积gassamplevolume(Vm,V.)每次测定时通过颗粒计数器的样品体积,以标准状态下立方米来表示(标准状态:0℃,1.01×
105 Pa)。 3. 3
颗粒含量particleconcentration 测得的等于或大于规定粒径的颗粒总数除以样品体积而得出的值。
3. 4
粒度/颗粒直径particlesize/particlediameter 通过光散射颗粒计数器测定得到的光学当量直径。
3. 5
规定粒径permissibleparticlesize 供需双方商定的或气体使用者规定的气体中颗粒物的最大颗粒直径。
4方法原理
光在行进过程中遇到粉体颗粒(障碍物)时,将偏离原来的传播方向继续传播,这种现象被称为光的
1 GB/T26570.1—2011
散射或者衔射。颗粒尺寸越小,散射角越大;颗粒尺寸越大,散射角越小。光散射粒度仪就是根据光的散射角度来测定颗粒的大小,根据散射强度来测定颗粒的数量。
5仪器要求
5.1 颗粒计数器
根据光散射原理设计的颗粒计数器,并满足下列要求: a)最小可检测粒径小于或等于规定粒径; b)最大背景测定值不大于2个/(25×10-")m; c)最高工作压力应大于管道内气体压力,或加装减压装置; d)对于可燃或腐蚀性气体,应满足防爆和防腐的要求。
5.2减压装置
对于只能在大气压下工作的颗粒计数器,应用减压装置将管道内的气体减压至大气压。该装置不应对气体内的颗粒起阻隔或积聚作用,更不应产生颗粒。推荐使用通过小孔使气体膨胀的减压装置。 5.3温度计
分度值为1℃。 5.4气压表
精度为±2.5hPa。 6试验步骤 6.1仪器背景值的测定
将颗粒计数器与干净的气源相连。气源应不含有等于或大于规定粒径的颗粒。推荐的气源准备方法为:在颗粒计数器前加装气体过滤器,其过滤的最小颗粒粒径应小于规定粒径。如图1所示。
颗粒计数器
过滤器
图1颗粒计数器背景值测定示意图
测定次数应不小于8次,每次测定的样品体积不小于(25×10-3)m"。记录每次测定结束后仪器的示值和样品体积,样品体积应换算成标推状态下的气体体积。
根据式(4)计算背景颗粒含量平均值X。X应不大于2个/(25×10-3)m。 6.2取样点的确定
对于气体使用方的日常检测,取样点应位于管线系统的出口或用气点;而对于供需双方为确认气体质量的检测,取样点应位于供方管线最末端的过滤器的下游并尽可能接近过滤器。连接仪器与取样点的管线应尽可能的短,并确保系统无泄漏。 6.3总管或主管内气体的取样
当需要测定总管或主管内气体中的颗粒含量时,推荐在管道内设置如图2所示的取样管结构。
2 GB/T 26570.1—2011
+
a)
+
b)
+
c)
d)
图2取样管安装示意图
对于图2a),图2b),图2c)所示的设置,采样管入口的气体流速应与总管或主管内气体的轴向流速尽可能的接近或相等,采样管的内径应不小于2mm。 6.4样品测定
用洁净管道将颗粒计数器与管线上的取样点相连,保证其气密性。必要时在这之闻加装减压装置,
使气体压力满足仪器的使用要求。
测定次数应不小于8次,每次测定的样品体积应不小于(25×10-3)m。记录每次测定结束后仪器的示值和样品体积,样品体积应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气体体积。 7: 校准和量值潮源
颗粒计数器的校准和量值溯源应符合JJF1190的要求。 8结果计算和判别 8.1结果计算 8.1.1按式(1)将样品体积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气体体积。
273.p.V 101.3.(273+t)
V,=
(1 )
式中: V. 标准状态下的气体体积,单位为10-立方米(10-3m");
测定时的大气压力,单位为千帕(kPa);
V一测定时温度压力条件下的气体体积,单位为10-3立方米(10-3m);
取样点气体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1.
8.1.2气体中颗粒的含量以每(25×10-")m内等于或大于规定粒径的颗粒个数来表示,按式(2)~式 (9)计算:
Xg =X25
( 2 )
V
3 GB/T26570.1—2011
MX25 VMi ZX
XM
(3)
X.:
(4)
NB ZXM NM
XM= X-XM--X E(X - Xm)?
( 5) ·( 6 )
Sy =
-*( 7 )
Nm - 1 (XB- X)2
Se:
*(8)
N-1
Se=Sy+S.
·(9)
式中: TBi 第讠次背景颗粒测定时仪器的示值,个; Vsi 标准状态下,第次背景测定时的样品体积,10-"m; Xn 第i次背景测定时的颗粒含量,个/(25×10-3)m; ZM: 第讠次样品测量时仪器的示值,个; Vwi 标准状态下,第i次样品测量时的取样体积,10-3m"; XM 第i次样品测定时的颗粒含量,个/(25×10-3)m; Ne- 背景测定的次数; NM 样品气测定的次数; Xe 背景测定时的颗粒含量平均值,个/(25×10-3)m; XM 样品测定时的颗粒含量平均值,个/(25×10-3)m; Xc 管道内气体的颗粒含量,个/25×10-3)m; Sm XM的标准偏差; S~X的标准偏差; Sc- -X.的标准偏差。
8.2结果判别
结果判别按式(10)进行。 当计算得到的管道内气体的颗粒含量加上两倍的标准偏差小于等于规定的指标要求,可判别该样
品的颗粒指标满足规定的要求。即:
Xc+2Sc -(10 )
式中 Xs- 供需双方约定的颗粒含量指标。
9报告
报告中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有关样品的全部资料,如样品名称、采样地点、采样日期等; b) 测定条件,如温度,气体压力等;
4 GB/T26570.1—2011
c) 测定仪器的信息,如型号、规格等; d) 测定结果; e) 测定中观察到的任何异常现象; f) 测定时间及分析人员的名称; g) 测定依据的标准号。
5
上一章:JJG(交通) 138-2017 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 下一章:GB/T 30297-2013 氯碱工业用全氟离子交换膜 应用规范

相关文章

T/CEC 217-2019 六氟化硫气体中颗粒含量的测定方法 光散射法 GB/T 40566-2021 流化床法颗粒硅 氢含量的测定 脉冲加热惰性气体熔融红外吸收法 GB/T 40566-2021 流化床法颗粒硅氢含量的测定脉冲加热惰性气体熔融红外吸收法 GB/T 27893-2011 天然气中颗粒物含量的测定 称量法 GB/T 38203-2019 航空涡轮燃料中脂肪酸甲酯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 GB/T 17623-2017 绝缘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连配方颗粒及饮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GB/T 29024.2-2016 粒度分析 单颗粒的光学测量方法 第2部分:液体颗粒计数器光散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