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7. 040. 99 J 3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656--2011
蠕墨铸铁金相检验
Metallographic test for compacted(vermicular) graphite cast irons
2012-03-01实施
2011-06-1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6656—2011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金相试样的制备 4检验项目和评级附录A(资料性附录) 石墨分类附录B(资料性附录) 石墨形态附录C(资料性附录) 螨墨铸铁蟠化率的测定
11
13
GB/T26656--2011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的编写规则起草,本标准参考国际标准ISO16112:2006《墨铸铁分类》附录B的有关内容重新制定。
一本标准将蟠化率分为八个级别。 一采用ISO16112:2006标准附录B中蠕化率≥95%、90%、85%、80%四个级别的金相图片。 一本标准附录A为引自ISO945的石墨分类。
参照ISO16112:2006标准附录B,用面积法测定、计算蠕墨铸铁蠕化率。 本标准由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T/TC54)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山东省淄博蟠墅铸铁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郑州机械研究所、东风汽车公司、日月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峡县内燃机进排
气管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省机械设计研究院、无锡一汽铸造有限公司、山东精良海纬机械有限公司、沈阳铸造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文景宝、张忠仇、万仁芳、叶芳华、王云岗、宋贤发、赵新武、张志勇、韩振中、 张恒岩、伊立冬、张寅。
I
GB/T26656—2011
蠕墨铸铁金相检验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相试样的制备、检验项目和评级。 本标准适用于蠕墨铸铁的石墨形态判别,蠕化率、珠光体、磷共晶和碳化物数量与分级的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3298金相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3金相试样的制备
3.1金相试样应在与铸件同时浇注、同炉热处理的试块或铸件上切取。 3.2金相试样的制备按GB/T13298规定执行,切取和制备金相试样过程中应防止组织发生变化、石墨剥落及石墨电尾,试样表面应光洁,不允许有划痕。
4检验项目和评级
4.1蠕化率的分级和评定 4.1.1石墨形态
蠕墨铸铁中的石墨主要为附录A中的蟠虫状石墨(Ⅲ型),以及少量球状石墨(И型)和团状、团絮状石墨(IV、V型)存在,不允许出现片状和细片状石墨(I、Ⅱ型)。
蠕虫状石墨的形态参见附录B。
4.1.2螺化率的计算(蝠墨铸铁中不充许存在片状石墨)
本标准规定蠕化率按面积法计算。
蜡化率=ZA编盘状石显支0.52A重肽,围巢然石量 × 100%
.(1)
A每个石蛋
式中: A虫状石整———螺虫状石墨颗粒的面积;(圆形系数RSF为<0.525); A团状、团景状石量—团状、团絮状石墨颗粒的面积;(圆形系数RSF为0.525~0.625); A每个石星 一每个石墨颗粒(最大中心长度10μm)的面积。 蟠墨铸铁螺化率的计算见附录C。
4.1.3检验蠕化率时,放大100倍,视场直径为70mm或不小于此面积,被视场周界切割的石墨不计,放大100倍时,少量<1mm(实际尺寸10μm,视界面积为0.785mm)的石墨不计。 4.1.4在抛光状态下检验石墨的蟠化分级,原则上选放大100倍,先按附录C的圆形系数(RSF)对石
1
GB/T26656—2011
墨分类,然后按4.1.2计算蠕化率,随机取5个视场平均。 4.1.5用图像分析仪进行评定时,在抛光态下直接进行阅值分割提取石墨颗粒,按附录C和4.1.2计算蠕化率,随机选5个视场平均。 4.1.6螺化率分级
按随机取5个视场对照以下图片评定。 端化率分为8级,见表1、图1a)~图1h)。蠕化率分级应在抛光后、未浸蚀的试样上进行,放大倍
数为100倍。
表1蠕化率分级
蝙虫状石墨量
螨化率级别蠕95 螨90 蜻85 辅80 蟠70 60 端50 端40
图 号图la) 图1b) 图1e) 图1d) 图1e) 图1f) 图1g) 图 1h)
≥95% 90% 85% 80% 70% 60% 50% 40%
a) 蟠95
b) 蟠90
图1蟠化率分级图 100×
2
GB/T26656—2011
X
d) 蟠80
蠕85
9
C ?
1. !
V f) 蟠60
e) 螺70
Y
福
-
X
L
t
O
a
?
.
P
*
?
-
.
. :
.
g) 蟠50
h) 蟠40
图1(续)
4.2珠光体数量 4.2.1 抛光后的试样经2%~5%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后,检验珠光体数量(珠光体+铁素体=100%),放大倍数100倍。选取有代表性的视场对照相应的评级图评定。
3
GB/T26656—2011
4.2.2珠光体数量分级见表2、图2a)~图2i)。
表2珠光体数量分级
珠光体数量
图号图2a) 图2b) 图2c) 图2d) 图2e) 图2f) 图2g) 图2h) 图2i) 图2j)
名 称珠95 珠85 珠75 珠65 珠55 珠45 珠35 珠25 珠15 珠5
>90% >80%~90% >70%~80% >60%~70% >50%~60% >40%~50% >30%~40% >20%~30% >10%~20%
<10%
a)珠95
b) 珠85
c)珠75
d)珠65
图2珠光体数量分级图 100×
GB/T26656—2011
珠55
珠45
珠35
h) 珠25
i) 珠15
珠5
图2(续)
ICS 77. 040. 99 J 3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656--2011
蠕墨铸铁金相检验
Metallographic test for compacted(vermicular) graphite cast irons
2012-03-01实施
2011-06-1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6656—2011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金相试样的制备 4检验项目和评级附录A(资料性附录) 石墨分类附录B(资料性附录) 石墨形态附录C(资料性附录) 螨墨铸铁蟠化率的测定
11
13
GB/T26656--2011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的编写规则起草,本标准参考国际标准ISO16112:2006《墨铸铁分类》附录B的有关内容重新制定。
一本标准将蟠化率分为八个级别。 一采用ISO16112:2006标准附录B中蠕化率≥95%、90%、85%、80%四个级别的金相图片。 一本标准附录A为引自ISO945的石墨分类。
参照ISO16112:2006标准附录B,用面积法测定、计算蠕墨铸铁蠕化率。 本标准由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T/TC54)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山东省淄博蟠墅铸铁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郑州机械研究所、东风汽车公司、日月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峡县内燃机进排
气管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省机械设计研究院、无锡一汽铸造有限公司、山东精良海纬机械有限公司、沈阳铸造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文景宝、张忠仇、万仁芳、叶芳华、王云岗、宋贤发、赵新武、张志勇、韩振中、 张恒岩、伊立冬、张寅。
I
GB/T26656—2011
蠕墨铸铁金相检验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相试样的制备、检验项目和评级。 本标准适用于蠕墨铸铁的石墨形态判别,蠕化率、珠光体、磷共晶和碳化物数量与分级的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3298金相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3金相试样的制备
3.1金相试样应在与铸件同时浇注、同炉热处理的试块或铸件上切取。 3.2金相试样的制备按GB/T13298规定执行,切取和制备金相试样过程中应防止组织发生变化、石墨剥落及石墨电尾,试样表面应光洁,不允许有划痕。
4检验项目和评级
4.1蠕化率的分级和评定 4.1.1石墨形态
蠕墨铸铁中的石墨主要为附录A中的蟠虫状石墨(Ⅲ型),以及少量球状石墨(И型)和团状、团絮状石墨(IV、V型)存在,不允许出现片状和细片状石墨(I、Ⅱ型)。
蠕虫状石墨的形态参见附录B。
4.1.2螺化率的计算(蝠墨铸铁中不充许存在片状石墨)
本标准规定蠕化率按面积法计算。
蜡化率=ZA编盘状石显支0.52A重肽,围巢然石量 × 100%
.(1)
A每个石蛋
式中: A虫状石整———螺虫状石墨颗粒的面积;(圆形系数RSF为<0.525); A团状、团景状石量—团状、团絮状石墨颗粒的面积;(圆形系数RSF为0.525~0.625); A每个石星 一每个石墨颗粒(最大中心长度10μm)的面积。 蟠墨铸铁螺化率的计算见附录C。
4.1.3检验蠕化率时,放大100倍,视场直径为70mm或不小于此面积,被视场周界切割的石墨不计,放大100倍时,少量<1mm(实际尺寸10μm,视界面积为0.785mm)的石墨不计。 4.1.4在抛光状态下检验石墨的蟠化分级,原则上选放大100倍,先按附录C的圆形系数(RSF)对石
1
GB/T26656—2011
墨分类,然后按4.1.2计算蠕化率,随机取5个视场平均。 4.1.5用图像分析仪进行评定时,在抛光态下直接进行阅值分割提取石墨颗粒,按附录C和4.1.2计算蠕化率,随机选5个视场平均。 4.1.6螺化率分级
按随机取5个视场对照以下图片评定。 端化率分为8级,见表1、图1a)~图1h)。蠕化率分级应在抛光后、未浸蚀的试样上进行,放大倍
数为100倍。
表1蠕化率分级
蝙虫状石墨量
螨化率级别蠕95 螨90 蜻85 辅80 蟠70 60 端50 端40
图 号图la) 图1b) 图1e) 图1d) 图1e) 图1f) 图1g) 图 1h)
≥95% 90% 85% 80% 70% 60% 50% 40%
a) 蟠95
b) 蟠90
图1蟠化率分级图 100×
2
GB/T26656—2011
X
d) 蟠80
蠕85
9
C ?
1. !
V f) 蟠60
e) 螺70
Y
福
-
X
L
t
O
a
?
.
P
*
?
-
.
. :
.
g) 蟠50
h) 蟠40
图1(续)
4.2珠光体数量 4.2.1 抛光后的试样经2%~5%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后,检验珠光体数量(珠光体+铁素体=100%),放大倍数100倍。选取有代表性的视场对照相应的评级图评定。
3
GB/T26656—2011
4.2.2珠光体数量分级见表2、图2a)~图2i)。
表2珠光体数量分级
珠光体数量
图号图2a) 图2b) 图2c) 图2d) 图2e) 图2f) 图2g) 图2h) 图2i) 图2j)
名 称珠95 珠85 珠75 珠65 珠55 珠45 珠35 珠25 珠15 珠5
>90% >80%~90% >70%~80% >60%~70% >50%~60% >40%~50% >30%~40% >20%~30% >10%~20%
<10%
a)珠95
b) 珠85
c)珠75
d)珠65
图2珠光体数量分级图 100×
GB/T26656—2011
珠55
珠45
珠35
h) 珠25
i) 珠15
珠5
图2(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