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1.060.50 G 1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7804—2011
化 钙
氟
Calcium fluoride
2012-06-01实施
2011-12-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7804—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佛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中心、多氟多化工股份有
限公司、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光明、张高旗、叶文豪、史婉君、朱海云。
GB/T27804—2011
氟化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氟化钙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制造光学玻璃、光导纤维、塘瓷、陶瓷等材料用的氟化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5195.6—2006萤石磷含量的测定 GB/T5195.8--2006萤石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 GB/T5195.10—2006萤石铁含量的测定 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 HG/T3696.1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第1部分:标准溶液
的制备
HG/T3696.2 无机化工产品 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第2部分:杂质标准溶液的制备
HG/T3696.3无机化工产品 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第3部分: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3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
分子式:CaF 相对分子质量:78.07(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4分类和命名
氟化钙分为两类:工类:主要用于制造光学玻璃、光导纤维等原料。 五类:主要用于塘瓷、陶瓷等原料。
5要求
5.1外观:白色粉末。 5.2氟化钙的指标按本标准规定的分析方法检测应符合表1技术要求。
1
GB/T27804—2011
表1技术要求
Ⅱ类
I类 99. 0 0. 10 0. 3 0. 005 0. 20 0. 005 0. 10
项 目
一等品 98. 5 0. 15 0. 4 0. 008 0. 50 0. 010 0. 20
合格品 97. 5 0.20 - 0.015 0. 80
氟化钙,w/% 游离酸(以HF计),W/% 二氧化硅(SiO2),w/% 铁(以FeO,计),w/% 氯化物(CI),w/% 磷酸盐(P.0s),w/% 水分,w/%
> ≤ ≤ ≤ ≤
<
6试验方法
6.1安全提示
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6.2 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一2008中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需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 HG/T3696.1、HG/T3696.2、HG/T3696.3的规定制备。 6.3外观的判别
自然光下,在白塑料板上用目视法判别样品的外观。 6.4氟化钙含量的测定 6.4.1方法提要
试料以盐酸-硼酸-硫酸混合液加热分解。在pH值大于13和三乙醇胺存在下,以钙黄绿素-百里酚酞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绿色荧光消失为终点。 6.4.2试剂和材料 6.4.2.1无水乙醇。 6.4.2.2盐酸-硼酸-硫酸混合液:取12.5g硼酸于250mL烧杯中,加100mL水,缓慢加人25mL的硫酸,加热溶解硼酸,稍冷,移人预先盛有250mL盐酸和600mL水的烧杯中,冷却至室温,用水稀释至 1000mL. 6.4.2.3氢氧化钾溶液:200g/L。 6.4.2.4三乙醇胺溶液:1十2。 6.4.2.5钙标准溶液:称取约1g样品,精确至0.0002g预先在105℃土2℃电热恒温干燥箱干燥 2h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的碳酸钙(工作基准试剂),置于250mL烧杯中,盖上表面皿,缓慢加入
2
GB/T 27804—2011
25mL盐酸溶液(1十1),待碳酸钙溶解后,加人100mL水,加热至沸,赶尽二氧化碳,冷却至室温。将溶液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6.4.2.6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滴定溶液:c(EDTA)~0.015mol/L。
制备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滴定溶液按以下步骤进行: a)配制称取5.8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C1H4N2O:Na2·2H2O)于400mL-烧杯中,加200mL水,用氢氧
化钾溶液调节至pH为5~5.5,加热使试剂溶解,冷却至室温。将溶液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b)标定移取25.00mL钙标准溶液,置于250mL烧杯中,用水稀释至100mL,加5mL三乙醇胺,20ml
氢氧化钟溶液,加适量混合指示剂,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试液绿色荧光消失(在黑色背景的衬垫上观察)为终点。同时做空白试验。
空白试验除不加试样外,其他操作及加人的试剂的种类和量与测定试验溶液的相同,并与试样溶液同样处理。
c)计算 EDTA标准滴定溶液对氟化钙的质量浓度(p),单位为g/mL,按式(1)计算:
mXMX25.00
... (1)
P=(V, - V.) × M × 500
式中: V1一滴定试液消耗EDTA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一滴定空白试验溶液消耗EDTA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m称取碳酸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氟化钙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i=78.07); M2碳酸钙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0l)(M2三100.09)。 三次平行测定钙标准溶液所消耗的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极差不超过0.10mL,否则应重
新标定。 6.4.2.7混合指示剂:称取0.20g钙黄绿素(C3oH2NO13)和0.12g百里香酚酸(C3H4N2O12)和 20g无水硫酸钾于研钵中研细研匀,置于称量瓶中,于105℃土2℃电热恒温干燥箱干燥1h,于干燥器中冷却,并保存于干燥器中备用。
, 6.4.3'分析步骤
6.4.3.1试验溶液的制备
称取0.50g试样,精确至0.0001g,置于250mL烧杯中,加几滴无水乙醇润湿,加50mL盐酸-硼酸-硫酸混合液,盖上表面皿,加热微沸30min,每隔5min摇动一次。取下冷却,用水冲洗表面皿和烧杯,并稀释至100mL。继续加热至微沸后,用快速滤纸过滤于250mL容量瓶中,用含几滴盐酸的温水洗涤烧杯5次,洗涤不溶物10次,试液冷却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6.4.3.2测定
用移液管取25.00mL试验溶液于250mL烧杯中,加水稀释至100mL。加5mL三乙醇胺溶液和20mL氢氧化钾溶液,加适量混合指示剂,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绿色荧光消失(在黑色背景的衬垫上观察)为终点。同时做空白实验。
空白试验除不加试样外,其他操作及加人的试剂的种类和量与测定试验溶液相同,并与试样溶液同样处理。
3
GB/T27804—2011
6.6 二氧化硅含置的测定
按照GB/T5195.8-—2006中第3章规定进行测定并计算。 6.7铁含量测定
按照GB/T5195.10—2006中第7章规定进行测定并计算。 6.8氯化物含量的测定 6.8.1方法提要
用水溶解试料,加人酚酸指示液,调节试验溶液的pH约为7~8,以铬酸钾作指示剂,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6.8.2试剂和材料 6.8.2.1 氢氧化钠溶液:4g/L。 6.8.2.2硫酸溶液:1十99。 6.8.2.3 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c(AgNO)~0.1mol/L。 6.8.2.4 酚酸指示液:10g/L 6.8.2.5铬酸钾指示液:50g/L。 6.8.3 仪器、设备 6.8.3.1塑料烧杯。 6.8.3.2微量滴定管:分度值为0.02mL或0.05mL。 6.8.4 分析步骤
1s 3
称取约4g试样,精确至0.0002g,置于250mL塑料烧杯中,加人50mL水溶解,滴加2滴酚酸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溶液调节试验溶液为微红色,此时pH约为78。加人2mL铬酸钾指示液,使用微量滴定管,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转变为砖红色为终点(近终点时需剧烈摇动)。同时进行空白试验。
空白试验除不加试样外其他操作及加人试剂的种类和量(标准滴定溶液除外)与测定试验相同。
6.8.5结果计算
氯化物含量以氯(CI)的质量分数Ws计,按式(4)计算:
ws = (V- Vo)/1 000 ×cM 1×100%
(4)
m
式中: V V。一-空白试验所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滴定时所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一一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c-
m——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 一氯(Cl)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35.45)。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05%。
-
ICS 71.060.50 G 1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7804—2011
化 钙
氟
Calcium fluoride
2012-06-01实施
2011-12-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7804—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佛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中心、多氟多化工股份有
限公司、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光明、张高旗、叶文豪、史婉君、朱海云。
GB/T27804—2011
氟化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氟化钙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制造光学玻璃、光导纤维、塘瓷、陶瓷等材料用的氟化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5195.6—2006萤石磷含量的测定 GB/T5195.8--2006萤石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 GB/T5195.10—2006萤石铁含量的测定 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 HG/T3696.1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第1部分:标准溶液
的制备
HG/T3696.2 无机化工产品 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第2部分:杂质标准溶液的制备
HG/T3696.3无机化工产品 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第3部分: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3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
分子式:CaF 相对分子质量:78.07(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4分类和命名
氟化钙分为两类:工类:主要用于制造光学玻璃、光导纤维等原料。 五类:主要用于塘瓷、陶瓷等原料。
5要求
5.1外观:白色粉末。 5.2氟化钙的指标按本标准规定的分析方法检测应符合表1技术要求。
1
GB/T27804—2011
表1技术要求
Ⅱ类
I类 99. 0 0. 10 0. 3 0. 005 0. 20 0. 005 0. 10
项 目
一等品 98. 5 0. 15 0. 4 0. 008 0. 50 0. 010 0. 20
合格品 97. 5 0.20 - 0.015 0. 80
氟化钙,w/% 游离酸(以HF计),W/% 二氧化硅(SiO2),w/% 铁(以FeO,计),w/% 氯化物(CI),w/% 磷酸盐(P.0s),w/% 水分,w/%
> ≤ ≤ ≤ ≤
<
6试验方法
6.1安全提示
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6.2 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一2008中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需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 HG/T3696.1、HG/T3696.2、HG/T3696.3的规定制备。 6.3外观的判别
自然光下,在白塑料板上用目视法判别样品的外观。 6.4氟化钙含量的测定 6.4.1方法提要
试料以盐酸-硼酸-硫酸混合液加热分解。在pH值大于13和三乙醇胺存在下,以钙黄绿素-百里酚酞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绿色荧光消失为终点。 6.4.2试剂和材料 6.4.2.1无水乙醇。 6.4.2.2盐酸-硼酸-硫酸混合液:取12.5g硼酸于250mL烧杯中,加100mL水,缓慢加人25mL的硫酸,加热溶解硼酸,稍冷,移人预先盛有250mL盐酸和600mL水的烧杯中,冷却至室温,用水稀释至 1000mL. 6.4.2.3氢氧化钾溶液:200g/L。 6.4.2.4三乙醇胺溶液:1十2。 6.4.2.5钙标准溶液:称取约1g样品,精确至0.0002g预先在105℃土2℃电热恒温干燥箱干燥 2h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的碳酸钙(工作基准试剂),置于250mL烧杯中,盖上表面皿,缓慢加入
2
GB/T 27804—2011
25mL盐酸溶液(1十1),待碳酸钙溶解后,加人100mL水,加热至沸,赶尽二氧化碳,冷却至室温。将溶液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6.4.2.6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滴定溶液:c(EDTA)~0.015mol/L。
制备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滴定溶液按以下步骤进行: a)配制称取5.8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C1H4N2O:Na2·2H2O)于400mL-烧杯中,加200mL水,用氢氧
化钾溶液调节至pH为5~5.5,加热使试剂溶解,冷却至室温。将溶液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b)标定移取25.00mL钙标准溶液,置于250mL烧杯中,用水稀释至100mL,加5mL三乙醇胺,20ml
氢氧化钟溶液,加适量混合指示剂,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试液绿色荧光消失(在黑色背景的衬垫上观察)为终点。同时做空白试验。
空白试验除不加试样外,其他操作及加人的试剂的种类和量与测定试验溶液的相同,并与试样溶液同样处理。
c)计算 EDTA标准滴定溶液对氟化钙的质量浓度(p),单位为g/mL,按式(1)计算:
mXMX25.00
... (1)
P=(V, - V.) × M × 500
式中: V1一滴定试液消耗EDTA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一滴定空白试验溶液消耗EDTA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m称取碳酸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氟化钙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i=78.07); M2碳酸钙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0l)(M2三100.09)。 三次平行测定钙标准溶液所消耗的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极差不超过0.10mL,否则应重
新标定。 6.4.2.7混合指示剂:称取0.20g钙黄绿素(C3oH2NO13)和0.12g百里香酚酸(C3H4N2O12)和 20g无水硫酸钾于研钵中研细研匀,置于称量瓶中,于105℃土2℃电热恒温干燥箱干燥1h,于干燥器中冷却,并保存于干燥器中备用。
, 6.4.3'分析步骤
6.4.3.1试验溶液的制备
称取0.50g试样,精确至0.0001g,置于250mL烧杯中,加几滴无水乙醇润湿,加50mL盐酸-硼酸-硫酸混合液,盖上表面皿,加热微沸30min,每隔5min摇动一次。取下冷却,用水冲洗表面皿和烧杯,并稀释至100mL。继续加热至微沸后,用快速滤纸过滤于250mL容量瓶中,用含几滴盐酸的温水洗涤烧杯5次,洗涤不溶物10次,试液冷却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6.4.3.2测定
用移液管取25.00mL试验溶液于250mL烧杯中,加水稀释至100mL。加5mL三乙醇胺溶液和20mL氢氧化钾溶液,加适量混合指示剂,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绿色荧光消失(在黑色背景的衬垫上观察)为终点。同时做空白实验。
空白试验除不加试样外,其他操作及加人的试剂的种类和量与测定试验溶液相同,并与试样溶液同样处理。
3
GB/T27804—2011
6.6 二氧化硅含置的测定
按照GB/T5195.8-—2006中第3章规定进行测定并计算。 6.7铁含量测定
按照GB/T5195.10—2006中第7章规定进行测定并计算。 6.8氯化物含量的测定 6.8.1方法提要
用水溶解试料,加人酚酸指示液,调节试验溶液的pH约为7~8,以铬酸钾作指示剂,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6.8.2试剂和材料 6.8.2.1 氢氧化钠溶液:4g/L。 6.8.2.2硫酸溶液:1十99。 6.8.2.3 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c(AgNO)~0.1mol/L。 6.8.2.4 酚酸指示液:10g/L 6.8.2.5铬酸钾指示液:50g/L。 6.8.3 仪器、设备 6.8.3.1塑料烧杯。 6.8.3.2微量滴定管:分度值为0.02mL或0.05mL。 6.8.4 分析步骤
1s 3
称取约4g试样,精确至0.0002g,置于250mL塑料烧杯中,加人50mL水溶解,滴加2滴酚酸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溶液调节试验溶液为微红色,此时pH约为78。加人2mL铬酸钾指示液,使用微量滴定管,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转变为砖红色为终点(近终点时需剧烈摇动)。同时进行空白试验。
空白试验除不加试样外其他操作及加人试剂的种类和量(标准滴定溶液除外)与测定试验相同。
6.8.5结果计算
氯化物含量以氯(CI)的质量分数Ws计,按式(4)计算:
ws = (V- Vo)/1 000 ×cM 1×100%
(4)
m
式中: V V。一-空白试验所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滴定时所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一一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c-
m——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 一氯(Cl)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35.45)。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