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7.020 J94 备案号:33665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6014--2011 代替JB/T6014—2000
柴油机高压油管组件 技术条件
Diesel engines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high-pressure fuel injection pipe assemblies
2011-08-15发布
2011-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6014—2011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I1
结构和型式技术要求.
3 4
5检验方法. 5.1 高压油管组成主要零件尺寸精度检验 5.2 硬度检验, 5.3 耐压试验 5.4 清洁度. 5.5高压油管组件使用寿命. 6检验规则. 6.1 检验分类 6.2 检验内容. 6.3抽样检查方案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7
附录A(资料性附录)柴油机60°锥孔高压油管管座接头 A.1 范围 A.2 规范性引用文件.. A.3 要求 A.4 标记方法图 1 I型高压油管组件图 2 II型高压油管组件图3 I型高压油管端部结构型式图4 II型高压油管端部结构型式,图5 护套图6 压紧垫圈图7 管接螺母图A.1 管座接头一1型. 图 A.2 管座接头2型.. 图A.3 1型和2型管座接头部详图. 图A.4 管端组件
..
......
JB/T6014---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6014-—2000《柴油机高压油管组件技术条件》,与JB/T6014---2000相比主要
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高压油管组件的范围(本版的第1章,2000年版的第1章);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引用标准(本版的第2章,2000年版的第2章);修改了图3、图4高压油管高度的公差范围(本版的图3、图4,2000年版的图3、图4);修改了图5、图6护套与压紧垫圈的平行度(本版的图5、图6,2000年版的图5、图6); *一删除了4.2高压油管内外径应符合JB/T8120.1一2000中第3章的规定(2000年版的4.2);删除了4.12高压油管组件的安装尺寸应符合供需双方的协议规定(2000年版的4.12);修改了高压油管组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使用寿命(本版的4.11,2000年版的4.13);修改了清洁度的测定,直接引用标准GB/T3821(本版的5.4,2000年版的5.4);修改了高压油管组件使用寿命的检验方法(本版的5.5,2000年版的5.5); -删除了对表3中的检验项目4、5、10、15的检验(本版的表3,2000年版的表3);修改了高压油管组件必须列出的项目(本版的7.1,2000年版的7.1);
修改了产品在正常贮存和运输情况下不致锈蚀的时间(本版的7.7,2000年版的7.7)。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内燃机研究所、临海市澳法管业公司、浙江龙头机械有限公司、浙江新柴股
份有限公司、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佳、翟俊鸣、陈友金、王槐铨、郑爱生、杜海明、刘克华。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6014—1983;JB/T6014—1992;JB/T6014—2000。
III
JB/T6014—2011
柴油机高压油管组件 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柴油机高压油管组件(以下简称高压油管组件)的结构和型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气缸直径在200mm以内,工作压力不高于100MPa的柴油机高压油管组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99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3821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测定方法 JB/T8120.1压燃式发动机高压油管用钢管第1部分:单壁冷拉无缝钢管技术条件
3结构和型式 3.1高压油管组件按连接端部结构型式分为I型和II型(见图1、图2),特殊型式由供需双方商定。 3.2高压油管端部结构型式见图3、图4。 3.3护套、压紧垫圈、管接螺母结构型式如图5~图7所示,未注明尺寸见表1。
高压油管:2——护套;3管接螺母。
1~高压油管;2—压紧垫圈;3—管接螺母。
图1I型高压油管组件
图2IⅡ型高压油管组件
其余 Q
其余 Q
0.3
/0.3A
片
SO王
O S
5
580
R
RO.2
R
O.1A 13
70.1
M
Ht058 图3 I型高压油管端部结构型式
图4Ⅱ型高压油管端部结构型式
JB/T6014-2011
其余 1
B
0.1 LA 0.05B
其余 12.5/
R1.2 金
合
308-a
+0
81g-"p
Q
?
2
R1.2 L 金
-31
y A C0.5 3-0.25
金
dg-0.22
@Φ0.2B
[0.1A 10.05B
12
图5护套
图6压紧垫圈
其余
10.14
to
120°
A2
.
?zo0
@
图7 管接螺母
表1 6 6.2 9 5.5 5 7.9 12 6.2
单位为毫米
油管外径d
7 7.3 10 6.0
10 10.3 13 .9.0 9 11.9 16 10.3
6 6.2 9 5.5 5 7.9 10 6.2
8 8.3 11 7.0
di d2 ds H ds ds DI
油管
6
>
8.9 12 7.3
9.9 14 8.3
护套
2
JB/T6014--2011
表1(续)
油管外径d
6
7 12 7.4
8 14 8.4
10 16 10.4
6 10 6.4
ds D2 D3 I型 II 型 Ds Li L sa dr dg
压紧垫圈
6.4 M14X1.5-6H M14X1.5-6H M18×1.5-6H M20X1.5-6H
M12X1.5-6H M12X1.25-6H
8.1 7 14.5 14 18
8.1 7 12.5 13 17
9.1 8 14.5 14 18
10.1 9 18.5 20 25
12.1 10 20.5 22 28
D4
螺母
1
18.0.21 18.021 18.02 24 0.21 21.033
19.2 22.78
19.2 22.78
16.5 19.85
24.8 29.56
27.7 32.95
本标准中s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4技术要求 4.1 高压油管组件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4.2高压油管、护套、压紧垫圈和管接螺母的尺寸与公差按图3~图7和表1的规定。 4.3 高压油管用无缝钢管应符合JB/T8120.1的规定。 4.4 高压油管组件的零件材料及硬度按表2的规定。
表2 材 料推荐钢号
零件名称护套压紧垫圈管接螺母
推荐硬度
名称优质碳素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
标准编号 GB/T 699 GB/T 699 GB/T 699
20 35、45 35、45
一
26HRC~31HRC 26 HRC~31 HRC
4.5高压油管墩头后引起的内径缩小应进行修整,在离墩头端面20mm长度范围内的内孔D尺寸偏差
D=1. m~3 mm 时,偏差为-8018 mm; D>3 mm 时,偏差为二3.8 mm。 4.6高压油管镦头后密封锥面不得有划痕、碰伤和裂缝等缺陷,头与管子的过渡区域不准有裂缝。 4.7 高压油管镦头夹紧部分的表面允许存在不影响强度的轻微夹痕。 4.8高压油管、护套、压紧垫圈、管接螺母的外表面应进行氧化或镀锌钝化处理,镀锌层应均匀、牢固,色泽光亮,无气泡、脱皮和露底等缺陷,仅允许有轻微的吊具接触点痕。内外表面不应有锈蚀现象。 4.9高压油管组件应进行耐压试验。试验压力应不低于工作压力的1.5倍,保持时间不少于30s,不得 4.10高压油管内孔应用压力不低于1MPa的清洗液冲洗干净,其内表面清洁度限值为5mg/m。 4.11高压油管组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使用寿命应不低于1000h。
有渗漏油、破裂或产生永久性变形。
3
JB/T6014—2011
5检验方法 5.1高压油管组成主要零件尺寸精度检验
主要零件尺寸精度检验中所用设备、仪表和量具必须经规定程序批准或本行业中认可的,并在有效期内。
高压油管组件的零件表面粗糙度用轮廓仪或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检查。 高压油管的内径用经规定程序批准的通规长度不小于20mm的光滑塞规测量。
5.2硬度检验
对于不能用成品检测硬度的零件,允许在生产线上抽取正在加工的材料进行检测。 5.3耐压试验
高压油管组件的耐压试验应在液压试验台上进行,待压力达到规定值后,持续时间应不少于30s,观察油管组件各部位有无渗漏、破裂和永久性变形。 5.4清洁度
按GB/T3821的规定执行。 5.5高压油管组件使用寿命
高压油管组件的使用寿命检查应随柴油机检测。 6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检验类别分为: a)型式检验; b)出厂检验。
6.2检验内容
按表3的规定。
6.3抽样检查方案
按GB/T2828.1的规定,或由供需双方商定。
表3
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序号 11 2 高压油管组件内表面清洁度
耐压试验
4 4 1 4 7 1 /.
V 7
使用寿命高压油管内径尺寸偏差高压油管密封锥面表面粗糙度离高压油管接头端面30mm长度内的内孔尺寸偏差高压油管密封锥面角度偏差高压油管组件安装尺寸高压油管墩头后外圆的最大尺寸偏差
3
/ V
4 5 6 7 8 9 10 高压油管外径尺寸极限偏差 11 高压油管组件包装 12
V
1 / 7 V
高压油管组件表面质量
X
JB/T6014--2011
7标志、包装、运输及购存 7.1符合本标准要求的高压油管组件必须以如下给定的次序列出:
a)产品名称、标识; b)使用标准; c)结构型式,见图1、图2; d)高压油管外径,单位为mm; e)高压油管内径,单位为mm; f)高压油管长度,单位为mm。 示例: I型高压油管外径6mm,内径2mm,长度200mm:
JB/T 6014-I 6-2-200
7.2高压油管组件表面应有制造厂的标识。 7.3经包扎的高压油管组件应附有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签章的产品合格证。
合格证上应标明: a)制造厂名称或广标; b)产品名称、规格及标准号; c)配用的柴油机型号; d)出厂日期。 a)制造厂名称、厂标和地址; b)产品名称、规格及标准号; c)配用的柴油机型号; d)数量; e)毛重 f)收货单位及地址; g)“小心轻放”、“防潮”、“防压”等标志; h)出厂日期。
7.5每根高压油管组件的两端孔必须有防尘措施,以保持孔内清洁。 7.6装入包装箱内的高压油管组件应有防水、防潮措施,并应保证在正常运输中不致损坏。每箱总重量不超过50kg。 7.7产品在正常保管和运输情况下,自出厂之日起,制造厂应保证在6个月内不致锈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