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27740-2011 流延聚丙烯(CPP)薄膜

GB/T 27740-2011 流延聚丙烯(CPP)薄膜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1 17:52:32



推荐标签: 薄膜 聚丙烯 27740 cpp

内容简介

GB/T 27740-2011 流延聚丙烯(CPP)薄膜 ICS 83. 140. 10 G 3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77402011
流延聚丙烯(CPP)薄膜
Cast polypropylene (CPP) film
[ISO 17557:2003 PlasticsFilm and sheeting
Cast polypropylene (CPP) films,MODJ
2012-07-01实施
2011-12-30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7740—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17557:2003《塑料薄膜和薄片 流延聚内烯薄膜》 本标准与ISO17557:2003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修改了产品的分类方法。根据产品的表面处理情况,分为经电晕或火焰处理的和没有经电晕
-
或火焰处理的薄膜;根据产品的热封性能,分为热封型和非热封型;根据产品的用途,分为普通用薄膜、镀铝用薄膜、普通蒸煮用薄膜和高温蒸煮用薄膜。 提高了厚度偏差、拉伸强度、雾度、润湿张力等主要技术指标值。
一增加了接头个数和段长的要求。 一增加了第六章检验规则。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 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b)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A和附录B,以指导使用:
在资料性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章条编号和国际标准ISO17557:2003章条编号的对照一览表;在资料性附录B中给出了本标准与IS17557:2003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XS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佛山塑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东南包装股份有限公司、轻工业塑料加
工应用研究所。
金华味海食品有限 IV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广强、陈志雄、施亚珍、史武军、曾建、杨文忠、陈倩、高新。
I GB/T27740—2011
流延聚丙烯(CPP)薄膜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流延聚丙烯薄膜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聚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以流延成型的普通用途薄膜、镀铝用薄膜利煮用薄膜
(以下简称"CPP薄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供
GB/T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ISO780:1997,MOD) GB/T1037—1988 3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气性试验方法 杯式法 GB/T1040.3—2006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3部分:薄膜利片的试验条件(ISO527-3:
金 X
1995,IDT)
GB/T2410—2008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 GB/T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N
计划(ISO2859-1:1999,IDT)
GB/T2918—199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ISO291:1997) GB/T5009.60—2003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6672—2001 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机械测量法(idtISO4593:1993) GB/T6673—2001 塑料薄膜和薄片长度和宽度的测定(idtISO4592:1992) GB96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T10006—1988 塑料薄膜和薄片摩擦系数测定方法(idtISO8295:1986) GB/T14216—2008 塑料膜和片润湿张力的测定(ISO8296:2003,IDT) ISO15106-1:2003 3塑料薄膜和薄片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第1部分:湿度计法(Plastics-
Film and sheetingDetermination of water vapour transmission rate—Part l:Humidity detection sen- sor method)
ISO15106-2:2003 塑料薄膜和薄片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第2部分:红外探测法 (Plastics—Filmand sheetingDetermination of water vapour transmission ratePart 2:Infraredde tection sensor method)
ISO15106-3:2003 3塑料薄膜和薄片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第3部分:电解法(Plastics- Film and sheeting—Determination of water vapour transmission ratePart 3:Electrolytic detection sensor method)
3分类
3.1按薄膜的热封性能分
按薄膜的热封性能分为热封型和非热封型。
1 GB/T27740—2011
表3 膜卷公称长度及其相应偏差的例子
膜卷长度偏差/m
公称长度/m 1 000 2 000 4 000 6 000 8 000 >8 000
膜卷长度/km
1 2 4 6 8 >8
0~+10 0~+20 0~+40 0~+60 0~+80
0~公称长度的+1%
4.2.3 接头个数和最小段长
每卷长度由供需双方商定,每卷接头个数和最小段长应符合表4规定,接头处用有色粘胶带对准接好,接头应牢固,并有明显标记。
表4 每卷接头个数和最小段长
最小段长/ ≥30%/ 2500
每卷长度/m <2000 2 000~6 000 >6 000
每卷接头个数/个
≤1 <2 <2
%
厚度极限偏差/% 华 味海食品有限公
4.2.4 卷芯内径
卷芯内径宜取76+mm或152+mm。 4.2.5 厚度偏差
厚度偏差应符合表5规定。
表5 厚度偏差
公称厚度/μm 20~40 40~80
平均厚度偏差/%

±10. 0 ± 8. 0
±8.0 ±6.0
4.3 物理机械性能
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6规定。
3 GB/T27740—2011
表6 物理机械性能
普通蒸煮用 高温蒸煮用
项目名称
普通用途薄膜 镀铝用薄膜
薄膜
薄膜
纵向横向纵向横向热封型非热封型厚度≤30μm
≥35 ≥25 ≥280 ≥380 5.0
拉伸强度/MPa
断裂标称应变/%
水蒸气透过量 [g/(100 μm *m-2 · d-1)]
≤4.0 5.0 ≤8.0 <145 ≥145
雾度/%
30μm厚度≤80μm
≤12.0
热封型非热封型
起始热封温度(非处理面
<175
之间/℃ 动摩擦系数(非处理面之间)
≤0.50 ≥36

一 ≥36

处理面非处理面
≥38
≥38
润湿张力/(mN/m)
<33
纵:与挤出方向平行的方向。
- ?
横:与挤出方向垂直的方向。 。在38℃,相对湿度90%,供需双方认为需要时才检验。 仅适用于透明薄膜。 起始热封温度是热封强度≥3N/15mm时的最低温度。
?
E
4.4 卫生指标
若薄膜直接与食品接触时生指标应符合GB9688的规定。
5 试验方法
5.1 取样方法
味海食品
取样的膜卷包装放完好无损。在膜卷上去掉表面三层,沿膜卷的宽度切割取样,作外观、尺寸偏差、 物理机械性能及双性能测试。待测定的试样,须密封包装,防止受潮和受污染。
P
5.2 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按GB/T2918一1998的规定进行状态调节。温度:(23士2)℃,相对湿度:(50士10)%,状态调节时间不少于4h,并在此条件下进行试验。 5.3 外观
在自然光或40W日光灯下对膜卷进行目测。 颗粒、气泡的粒径用带有刻度值为0.1mm的刻度尺测量。膜卷端面不整齐度用精度为0.5mm的钢直尺测量。
4 GB/T27740—2011
5.4 尺寸偏差 5.4.1 厚度偏差 5.4.1.1 测厚层数
按表7规定的取样层数,去掉面、底各一层进行叠加测厚。在薄膜宽度横向等距取十个点测量。
表7 取样层数
厚度/μm 取样层数/层
20~40 7
41~50 5
51~ 80 4
5.4.1.2 试验仪器
按GB/T6672一2001中的2.1规定执行,精度不低于1μm。 5.4.1.3 试验步骤

测量点数按GB/T6672一2001中的4.5规定执行。 将每点实测厚度除以层数,即为对应位置的薄膜厚度 V
R
各测量位置的厚度算术平均值即为平均厚度。 5.4.1.4结果计算
厚度平均偏差及厚度极限偏差按式(1)、式(2)、 3计算:
X 100
......(1)
Ad
.....................
S
X100
..(2)
Sa.
S
S
L
×100
..(3)
S
式中: Ad 1———平均厚度偏差,用%表示; Ad.- 厚度最大偏差,用%表示; Ad. 厚度最小偏差,用%表示; L
算术平均厚度,单位为微米(um);
L2 最大厚度值,单位为微米(μm); L3
最小厚度值,单位为微米(μm);公称厚度,单位为微米(μum)。
s 5.4.2 长度和宽度偏差
按GB/T6673一2001的规定进行。 5.4.3 卷芯内径
卷芯内径用游标卡尺测量。
5 GB/T27740—2011
5.5物理机械性能 5.5.1拉伸强度和断裂标称应变
按GB/T1040.3一2006的规定进行。试样采用长100mm、宽15mm士0.1mm的长条形,夹具间距离50mm士0.5mm,试验速度为(300士30)mm/min。结果取5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 5.5.2水蒸气透过量
按GB/T1037—1988条件A,或者ISO15106-1:2003、ISO15106-2:2003或ISO1510 2003的规定进行。结果取3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
有争议时按GB/T1037一1988的规定进行仲裁。用式(4)来计算水蒸气透过量, 00m厚度来表示。
PWV=WVTR×100
17
h
(4)
其中: PWV WVTR一—水蒸气透过率,单位为克每平方米天[g/(m·d)]; h
紫海食品 d)];
水蒸气透过量,单位为克每100微米平方米天[g/(100um
—样品厚度,单位为微米(μm)。
5.5.3雾度
按GB/T2410一2008的规定进行。结果取5个试样的算术平 5.5.4润湿张力
按GB/T14216—2008的规定进行。 5.5.5动摩擦系数
按GB/T10006一1988的规定进行。结果取5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 5.5.6起始热封温度 5.5.6.1仪器 5.5.6.1.1热封机
单刀加热,加热宽度在5mm或以上。 5.5.6.1.2拉伸试验机 5.5.6.2样品准备
取长100mm,宽15mm的两块薄膜以热封面接触登在一起,再用一块厚度12um士1.2um的聚
酯(PET)薄膜盖在上面。把薄膜放在热封机的两把焊刀之间,焊刀垂直于膜面,上焊刀加热,用0.20MPa 的压力,时间1s把薄膜封合在一起。在相同的温度下,重复以上操作准备5个样品。升高热封温度约 5℃,准备另外5个样品。如有需要(参见5.5.6.3),可以增加或降低热封温度,并在该温度下准备5个样品。 5.5.6.3处理过程
把样品的两端分别夹在拉伸机的夹具上,夹具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50mm。用(300士30)mm/min
6
上一章:GB/T 14833-2011 合成材料跑道面层 下一章:HG/T 2067-2011 橡胶疲劳试验机技术条件

相关文章

塑料薄膜流延成型技术 JB/T 11348-2013 塑料挤出流延薄膜辅机 QB/T 5609-2021 多层共挤流延聚乙烯薄膜 DB43/T 1168.2-2019 食品包装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未拉伸聚丙烯(CPP)复合膜、袋通用技术要求 DB43/T 1168.2-2019 食品包装 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未拉伸聚丙烯(CPP)复合膜、 袋通用技术要求 QB/T 5576-2021 个人卫生护理用流延聚乙烯薄膜 DB43/T 1168.1-2019 食品包装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真空镀铝流延聚丙烯(VMCPP)复合膜、袋通用技术要求 DB43/T 1168.1-2019 食品包装 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真空镀铝流延聚丙烯(VMCPP)复合膜、袋通用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