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03.100.30;53.020.20 J 80
中华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5850—2010/ISO23813:2007
起重机 指派人员的培训
Cranes--Training of appointed persons
(ISO23813:2007,IDT)
2011-01-10发布
2011-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5850—2010/ISO23813:2007
前 言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23813:2007《起重机指派人员的培训》(英文版)。 本标准等同翻译ISO23813:2007。 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b) 删除ISO23813:2007的前言; c) 对于ISO23813:2007引用的其他国际标准,用已被等同采用为我国的标准代替对应的国际
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7)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铀。
GB/T25850-2010/IS023813:2007
起重机 指派人员的培训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向控制与管理起重机起重作业的指派人员传授必要知识的基本培训要求。本标准不适用于对危险货物或在有害环境下进行的起重作业实施控制与管理的人员所要求的附加培训。
注1:执行任务时的责任在GB/T23723.1中规定。 注2:对司机(操作员)、吊装工和指挥人员的培训分别见GB/T23720.1及GB/T2372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6974.1起重机术语第1部分:通用术语(GB/T6974.1—2008,ISO4306-1:2007, IDT)
GB/T23720.1 起重机司机培训第1部分:总则(GB/T23720.1—2009,ISO9926-1:1990, IDT)
GB/T23721 起重机吊装工和指挥人员的培训(GB/T23721—2009,ISO23853:2004,IDT) GB/T23722 起重机 司机(操作员)、吊装工、指挥人员与评审员的资格要求(GB/T23722-
2009,ISO15513:2000,IDT)
GB/T23723.1—2009起重机安全使用第1部分:总则(ISO12480-1:1997,IDT) 3术语和定义
GB/T6974.1及GB/T23723.1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指派人员appointedperson 经需搬运载荷的组织(雇佣组织)授权全面管理起重机操作的人员。 注:取自GB/T23723.1—2009中的定义3.9。
4必备素质与知识
接受培训的指派人员须年满20岁并至少从事起重机司机、吊装工或指挥人员的起重作业工作 2年。
对于培训课程中将使用的语言文字应具有读写和理解能力,并应具备一般判断能力、沉着冷静的特质以及管理他人的能力。 5通则
指派人员必须时时考虑位于起重作业区内的人员与财产的安全,有责任查找事故隐患及其产生的
原因,并有权对起重作业进行控制。
GB/T25850--2010/ISO23813:2007
6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的指派人员应达到以下要求: a) 了解起重机的适用环境及其相关规程,并能加以应用; b)了解吊装技术及其应用; c)具有起重机及其特性、额定起重量图表、技术参数、机构和安全装置等技术知识,并具有下述
能力: 1)制订套安全工作制度; 2) 为起重作业选定合适的起重机; 3) 监督用于起重作业的各种起重机的安全运行; 4) 充分利用在用起重机的各种性能; 5) 对起重作业中或起重机上出现的各种故障进行判定,并提交故障报告; 6) 确保所用起重机的维护规程就在现场且得到遵守; 7) 确保所有相关报告与文档已正确完成; 8)确保起重作业符合一切法规性要求与操作规程的规定。
培训时间和内容的设定应以完全实现上述目标为准,培训的内容还应包括评估与实际操作,以考核是否达到培训目标。
7培训内容 7.1总则
培训内容应包括关于起重机工时与起重设备使用的法规、以及有关起重机使用方面的相关标准、操作规程与指南等基础性知识的详尽内容。
培训内容还应包括:
起重作业的计划;重物特性与起吊方法;选择适用的起重机;选择适用的起重吊具;一人员的挑选;起重作业之前、作业过程中及作业后起重机与载荷的定位;作业场地;紧邻的危险物,包括输电线;地面条件:起重机的架设与拆卸程序。
7.2.环境条件
应考虑作业现场已存在的或可能出现的环境条件,以及一旦不适合作业即可强行停止的情况,特别是以下各项因素:
一重物移动前后的质量、质心、起吊点与尺寸;工作幅度; -根据额定起重量图表和技术参数表选择合适的起重机. 现场周围状况;进出作业区的通道;
Ea:
2
2
GB/T25850—2010/IS023813:2007
起重机位置与支承面是否合适(是否有地下公用设施、洞穴等等);高架输电线:一障碍物;一电磁干扰(无线电频率影响)。
7.3职责
指派人员的职责按GB/T23723.1一2009的规定。 指派人员的职责是: a)对起重作业进行评估; b) 制订涵盖整个起重作业的安全工作制度; c) 确保陈述该项起重作业方法的正式报告已完成; d) 确保该安全工作制度已通报有关各方; e) 确保选用的都是经过培训的合格人员; f) 确保已对所有参与该项起重作业的团体进行了咨询; g) 确保已对不参加该项起重作业的附近人员的安全间题做出了安排; h) 确保起重作业过程中的通讯系统是有效的; i) 确保只有通过授权才能操纵起重机或搬运载荷; i)确保所有的许可证明均已经取得。
7.4人员的选定
所有参与起重作业的人员均须经过培训并且是有能力完成其职责的人员。 起重机司机(操作员)、吊装工与指挥人员的资格认定应符合GB/T23722的规定。 对起重机司机(操作员)、吊装工、指挥人员、起重机安装人员与维护人员的基本要求及其职责应符
合GB/T23723.1的规定。
起重机司机(操作员)应按GB/T23720.1的规定通过培训;吊装工与指挥人员应按GB/T23721 的规定通过培训。 7.5起重机的选择
起重机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各项因素: a) 重物的质量; b) 重物尺寸; c) 重物特性; d) 工作速度; e) 在带载作业循环内工作幅度的变化范围; f) 起升高度; g) 作业循环的次数与频度; h) 起重机工作时间; i) 地面条件; ji) 环境条件; k) 与高架输电线的间距; 1) 与建筑物的间距; m)"登、离起重机的通道" n)其他特殊作业条件与限制; 0)所选起重机的实际状况。
3
GB/T25850—2010/IS023813:2007
7.6其他起重设备的选用
应选用适合起重作业的起重设备。 7.7安全事项
安全事项应考虑以下内容: a) 对操纵起重机动作的人员的确认; b) 人员防护设施; c) 通道和紧急逃生路线; d) 火灾危险; e) 地面条件; f) 设立安全工作区; g) 邻近的其他起重机、车辆或设备; h) 在人员附近搬运载荷。
7.8 起重机的定位
起重机的定位应考虑以下内容: a) 起重机位置与支承面的状况; b) 附近的危险物; c) 风对起重机和载荷的影响; d) 作业区进出通道; e) 电力障碍,例如可能需要向电力主管部门或有关专家进行咨询; f) 照明。
7.9额定起重量图表和起重机技术参数
关于额定起重量图表和起重机技术参数应考虑以下各项: a) 额定起重量图表(含所附注释); b) 起重机的配置,包括配重、附件等等; c) 起重作业范围; d) 起重机支承系统的要求与限制,包括支腿、轮胎、履带、轨道等等; e) 吊钩滑轮组起重能力及其质量; f) 重物形状。
7.10 相关法规要求及其他要求
相关法规要求及其他要求应考虑以下各项: a): 法律法规; b) 操作规程与指导性文件; c)起重机制造厂的技术文件; d)走 起重机档案。
7.11 指派人员检查项目清单
指派人员的指导性文件(检查项目一览表)参见附录A。 7.12课程科目
指派人员的培训课程科目参见附录B。
GB/T25850—2010/IS0.23813:2007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指派人员检查项目一览表
设计本检查项目一览表是为了对指派人员提供帮助,为其列出一些要点。根据GB/T23723.1的要求,这些要点应该作为规划操作各种类型起重机进行起重作业的基础。由于起重机的配置多种多样,可供采用的起重机类型与特性也很不同,为了针对某一特定应用场合选择最适合的起重机,应对起重作业各方面的要求进行全面考虑。
a)人员是否所有参加起重作业的人员都经过了充分的培训,具有实践经验并得到了认可。 b)重物
1)验证拟起吊的重物的属性; 2)确认其质量(包括吊具的质量); 3) 检查各部尺寸; 4) 确定质心位置; 5) 检查重物上的起吊点和附件(如有),看其是否确实能支承全部质量。只要有可能,便应利
用这些吊点与附件; 6) 使用卸扣、吊装带或吊链时,是否需要用吊梁,或是需要特别小心; 7)拟使用的起重设备是否已有现行有效的试验合格证和检验报告。
c) 起升高度与载荷移动距离
1) 落实载荷起升地点; 2) 落实载荷吊至地点; 3) 综合考虑1)、2)两点,确定起重机的最佳位置; 4) 起重机在此位置上进行吊运时,其最大工作幅度是多大; 5) 考虑到索具的长度以及在重物与起重臂之间需留出的距离,起重机臂架头部必须升到多
高才能完成吊运作业;
6) 考到起重吊具及吊钩滑轮组的质量,吊运过程中作用在设备上的最大载荷有多大; 7) 综合考虑4)、5)和6),最好采用什么起重机完成吊运作业; 8) 该起重机应作何配置(臂架长度、平衡重等); 9) 在上述配置下,起重机回转时是否会受到限制?如果是,是否已经考虑到了这些限制; 10) 重物或紧邻的危险物是否对起重机的回转有所限制?如果是,对其是否已有所考虑; 11) 起重机四周是否已有足够的净空间隙或者还需要用警戒带将起重机隔离开; 12) 应从起重机租赁公司或制造厂查明起重机处于最恶劣位置时的支腿载荷; 13) 本起重作业是否雷要采用不止一台起重机: 14)多台起重机联合作业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在风险的特殊作业,它要求操作人员掌握相当熟
练的操作技能并由专家进行严密监管;这种吊运作业应经特别密的策划,并对每台起重机分担多大比例的载荷作出精确的估算;
15). 规划多台起重机联合起重作业时,关键是要对重物的质量、质心位置、吊具的质量与起重
能力、起重机运动的同步性以及仪表监控功能等主要因素进行考虑;如果这些相关因素中有任何一项不能精确地做出评估,就可能需要显著降低参与工作的起重机的起重
5
GB/T25850—2010/ISO23813:2007
能力; 16) 规划与实施多台起重机联合吊运作业时,强烈建议有专家进行指导: 17)重物与起重机之间是否留有空隙。
d)现场条件与附近危险物
1)为起重机作业选定的地点、地面条件是否符合该类型起重机的要求(例如,充裕的面积、地
面水平度和足以支承装备完整的起重机、重物以及支腿载荷的承载能力等等); 2) 现场是否有安装起重机的空间; 3) 如果没有足够的安装空间,如何调整; 4) 起重机在安装完毕的状态下是否能行走; 5) 在选择用来安装起重机的工地现场,地面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即足以支承裁载有供起重机安
装用的臂架与平衡重的车辆(例如,充裕的面积,地面水平度并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6) 在选择用来安装起重机的工地现场,是否考虑了装配起重机臂架用的起重机和运载臂架
与平衡重的车辆所需占用的空间; 7) 如果起重机不得不在公路上进行组装或停留,可能需要从有关主管部门获取临时封路、交
通改道或使停车计时器暂停使用的许可; 8)确保在起重机安装工地与作业现场之间有适用的通道,该通道应有足够大的面积和水平
度,当起重机按有关操作规程与制造商的使用说明书运行时,应具有支承住安装好的起重机的承载能力;
9) 起重机上空是否存在可能与之发生接触的动力输电线、电话线或其他障碍物; 10) 是否有与其他起重机或电动工作平台在高空发生碰撞的危险; 11) 是否有需加考虑的地下危险物(例如,洞穴、污水管、市政公用设施、拱顶地窖、地下室
等); 12) 工地现场是否有满足要求且安全的出入通道; 13) 起重机就位后,在其工作区四周是否有满足要求的入通道,特别是用于抢修的通道; 14) 是否必须对起重机回转进行限制(例如,在铁道边或在正在生产的工厂内工作时); 15) 如果起重机必须在堤坝上或码头上运行或工作,对其质量或支腿的载荷是否已作了
考虑; 16) 起重机是否停放在航班着陆引导区或直升飞机使用区?如果是,是否经有关主管部门
允许。
e)起重机到达工地现场之前
1)授权与工作许可:
-如起重作业需要完全或部分封闭公路(含人行道)、交通改道和/或临时不准停车,应取得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查验有关主管部门要求的用于封路、改道所需的标志与设施是否都已备齐;一在如化工厂、铁路、飞机场或停机坪、供电所和核设施等处附近进行作业可能需经特批。
2)通讯:当涉及特殊的起重作业或者仅用手势信号不能充分满足要求时,应辅以其他通讯方式,例如无线电通讯。应检查是否所有设备均能正常工作且已获得使用许可。
EA
3)天气:
当起重机或起重作业容易受到天气影响时,应查询天气预报,因为天气情况(如大雨或持续不断地下雨)会改变地面条件并引起地面塌陷;
4
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