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9.220 K81 备案号: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11142—2011
锂离子蓄电池充电设备通用要求
General requirement of charging equipments of lithium-ion battery
2011-08-01实施
2011-05-18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 11142—2011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 III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2 3
4 型号和基本参数. . .. 4.2型号表示方法. 4.3基本参数... 5 技术要求... 5.1正常使用条件... 5.2 非正常使用条件.. 5.3 分类. 5.4 性能.. 5.5 安全充电方法. 5.6 充电模式. 5.7 通信网络.. 5.8 接口和通信协议 5.9 充电.. 5.10 停止充电. 5.11 效率... 5.12 功率因数, 5.13 操作性能.…. 5.14 安全要求.…. 5.15 噪声 5.16 力学性能.. 5.17 柜体 5.18 配套电气件的要求 5.19 柜体和装配质量 5.20 电磁兼容性… 6 试验 6.1 般规则... 6.2 出厂检验.. 6.3 型式试验. 6.4试验项目.…. 6.5试验方法..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 标志 7.2 互连标志……
7.3 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志 7.4 包装... 7.5 运输. 7.6 贮存. 图1 充电设备型号的组成. 表 1 蓄电池充电设备的分类和功能要求表 2 网络电源规范.. 表 3 充电设备内部通信网络物理层特性表 4 充电机(站)监控系统通信网络物理层特性表 5 充电接口通信网络物理层特性表6 物理层与其他电路之间隔离电压的规定表7 电缆:电源线.. 表8 电缆:通用规范表9 接点规范.. 表10 电气规范. 表 11 接点保持力和接触电阻表 12 电气距离和爬电距离表 13 绝缘强度表14 电源端子传导骚扰限值. 表 15 电信端口的传导共模(非对称)骚扰限值表 16 辐射骚扰限值表 17 出厂检验和型式试验项目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中国电子商会电源专业委员会。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中信国安盟固利新能源科技有限
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珠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润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电源行业协会。
本标准起草人:钱良国、毛永志、张建华、徐海波、肖亚玲、林清民、潘景宜、王玉民、郝永超、 林道勇、刘正耀。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JB/T 11142—2011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极端单体蓄电池电压 extreme cell voltage 锂离子蓄电池组中电压最高或最低的单体蓄电池的电压。充电过程中特指电压最高的单体蓄电
池的电压,放电过程中特指电压最低的单体蓄电池的电压。 3.2
充电接 charge interface 锂离子蓄电池总成控制器(BECU)与充电设备连接的通信接口和电路接口的总称。其中除充电电
源正极和负极连接接口外,还包括网络电源正极和负极连接接口、充电控制导引电路接口、充电控制电路接口、I/O充电控制电路接口的部分或全部。 3.3
机载充电设备 on-board charge equipment 安装在机动装置或机动车辆上的充电设备
3.4
预充电pre-charge 当最低单体蓄电池电压低于最低允许值时,在最低单体蓄电池电压上升到最低允许充电电压之前,
采用的小于额定充电电流进行的电压恢复性充电过程。当最低单体蓄电池电压上升到最低允许电压之上后,预充电过程即可结束,转为正常充电。 4型号和基本参数 4.1型号
型号由结构特征、冷却方式、额定输出电压和额定输出电流组成,其排列见图1。
口-口口
额定输出电流,单位为A 额定输出电压,单位为V 冷却方式(4.2.2)结构特征(4.2.1)
图1充电设备型号的组成
4.2型号表示方法 4.2.1结构特征的表述用字母:
—G:固定; —Y:移动;
-B:便携; Z:机载。
4.2.2 冷却方式的表述用字母:
-Z:自然冷却; -F:强制风冷; Y:液体冷却。
4.3基本参数 4.3.1交流供电电源
对充电设备供电的交流电源额定电压应符合GB/T156一2007中表1的规定: a)充电设备三相交流供电电源电压为三相三线或三相四线制,频率为50 Hz/60 Hz,额定电压为